第三百四十八章 董瑞和武月
“击鼓!”
战鼓声音响起,瞬间撕开了这片土地的平静。
这里是东胜州之东几百里的一片草原,草原上孤零零的散落着几十间土房子。根据带路的俘虏交代,这是“大饭铺”村。
真是个好名字呀。近卫团一连一排排长董瑞望着前方村落,冷静的观察着情况。
宁边,河滨,东胜州到手之后,下河套地区已经完整的落入了秦牧的手里。
这里是秦牧规划中的农业基地。无粮不稳,什么时候农业都是基础。可是秦牧偏偏不能时刻都在这里,毕竟这里有折可求,他还是了解农业,能管理农业的。
微山湖那一带的工业建设,离了秦牧玩不转,所以秦牧只能暂时离开了这边,把一切都交给了折可求和石遗。
不过在离开之前,秦牧已经拟定了一个完整的计划,包括种植,养殖,水利,工业等等,这一套科学发展规划,都在折可存和石遗的公文包里面。
虽然只是不厚的一摞纸,可是折可求和石遗却觉得重逾千斤。
计划太庞大了,他们简直觉得就是拼死拼活,也未必完的成。
不过近卫团的字典里面没有失败二字,建设也是另一种方式的作战——石遗等高级军官早就明白了这点,所以建设上的失败,也就是军事上的失败。
石遗决不允许近卫团的第一次失败落在自己身上!
折可求一样的志存高远,越有难度,做起来才越有动力,未来的收获才能更大。
所以他们俩每日里不停的工作,为了落实秦牧的计划努力。
说一千,道一万,搞建设没有人是不行的。
现在秦牧能搞起来的工业,全部都是劳动密集型,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而下河套这片地区,面积是府州的几倍几十倍,开荒种地也需要大量的人口。
所以折可求和石遗兵分两路。折可求负责从大宋移民过来,而石遗负责从大宋之外的地方找人。
找人,这话说的委婉,其实就是抓人。
这事折家没少做,他们经常去西夏抓人——抓来就是奴隶,可以干活。
当然,西夏也常来大宋这边抓人,这件事谁也别说谁,就看拳头大小。
现在石遗负责抓人这一块,他就把近卫团一连一分为三。三排守卫地方,一排和二排,各自负责一路,带着折家军沿着黄河两岸搜索,把见到的劳动力全抓回来。
这片地方,经过连番的战火,已经没有成规模的势力了。
金国二太子抓走了耶律延禧,就达成了目标。他的人马已经退回了金国的老窝。辽国残余势力也被金国给打没了,而西夏也被金国打残了,现在这块地方根本没有真正的军队存在。
近卫团能遇到的顶多是马帮,土匪。这样的敌人根本就不成为敌人,别说近卫团有跨时代的武器,就是没有这些,用冷兵器也能打的土匪哭爹喊娘,还别说有大量的折家军跟着了。
折家军现在出征比原来轻松太多了。因为他们不用带着盔甲了。
一套盔甲好的几十斤,坏的也十几斤。千里无轻担,长途行军,多一点份量都是很累的。如今一下少了几十斤死沉死沉的铁,他们轻松太多了。
一排长董瑞是这一路队伍的最高长官。折可求事实上已经放弃了对军队的控制。
识时务者为俊杰。见识过***时代的战争,折可求清楚,自己这点人马,就算是再多也没用。在秦牧的近卫团面前全是炮灰而已。
一群炮灰,折可求当然不会当宝贝一样留着。
所以他非常乐意的就把折家军交给了石遗。甚至都有点迫不及待的放手。
折可求知道,秦牧是要扩军的,而扩军的话,折家军近水楼台先得月,大量的新兵要从折家军里面出。
这样一来,随着近卫团的发展,自己的势力不但没有降低,反倒会更加的提高——近卫团充斥着折家军,自己是他们的老上级,自然有一番势力。
而折家军上下也见识到了近卫团的厉害,他们只要不是傻子,就知道自己这一套过时了。近卫团才是以后的方向,所以他们每一个人,只要想当兵吃粮的,全都愿意加入近卫团。
董瑞本就是折家军出身,他是在吴家庄支农的时候加入的近卫团。
这样的身份,让他更能方便的带领这支队伍,所以一路以来,近卫团和折家军配合默契,一个人也没死,就抢到了大量的人口。
近卫团的所有行动都要在事前制定周密的计划,绝不能盲目出击,四处乱打。
这是秦牧言传身教,又定下严格纪律才能做到的。
一路上,董瑞一丝不苟的执行着战前计划。
面对大饭铺村,若是折家军来执行这件任务,自然是外面一围,然后就喊叫着冲进去了。不服的就砍,看谁敢反抗。
可是近卫团知道自己的作战目标。他们不是为了杀人出来的,恰恰相反,他们要尽可能多的保全这些人的性命——团长要的是劳动力,不是一地死人。
近卫团的作战计划是,最好在天刚亮时候包围村庄,然后用战鼓和呐喊惊动村民,再从三个方向慢慢的压迫过去,把人口从村庄里面驱赶出来。
这样敌人在明处,近卫团的火力才能发挥最大效果。
遇到反抗的,董瑞也不会迟疑,加兰德步枪绝不留情。挥着刀的杀,拿着弓箭的杀。
杀光所有敢反抗的,剩下的就好办了。
不论男女老少,全都抓起来,送回东胜州。
这个任务就是折家军来做。每破一个村子,折家军就分出一个小队押送俘虏回去,同时新的小队再来汇合。
近卫团的抓人行动充满了秦牧的风格。谋而后动,精确的宛如机器一般。
这让董排长对团长更加的钦佩——在折家军打仗时候哪有这么完美。想起自己在折家军的时候,董瑞觉得如一万年前那么遥远,远的他都想不起来了。
如今的董瑞,已经是一个标准的近卫团战士。而标准的含义,就是从头到脚,从行动到思想,已经完全近卫团化了。他们和大宋,和这个时空,格格不入。
“砰!”
枪声响起,董瑞一动不动,继续冷静的观察着局面。
总会有一些不知死的鬼,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什么样的一支武装,更不知自己未来的命运。
其实董瑞很为刚才那个死人可惜。如果不反抗,他会去到东胜州,在那里,他或者被训练成产业工人,或者变成全新的农民。
不论变成什么样,都远比现在他的生活好的多。
有吃有穿还会有真正的房子,而不是一堆土坯随便搭起来的狗窝。
可惜啊,就这么死了。这不得不说是双方的遗憾。
大饭铺村不是很大,敢于反抗的人不太多。
连续几声枪响,顿时手里有武器的村民全都丢下了武器,一个个老实的按照折家军的要求跪在地上,高举双手。
近卫团的人都站在外围,端着枪警惕着局面,防备再有不知死的鬼。
“哥哥,你别死,你快起来。”突然一阵哭声传来,董瑞望了过去,只见一个年青的女人趴在一具尸体上放声大哭。
这是个汉人女子。
辽国是契丹人建立的国家,但是契丹人是少数,大量的人口是汉人。
“我跟你们拼了!”那姑娘哭了片刻,突然捡起哥哥掉在地上的刀子,起身就向着近卫团冲过来。
“别开枪!”董瑞连忙发出命令。
这个女人,能不杀就别杀了。女人,又是自己族人,这样是最好的劳动力。
可是不杀她是不杀她,也不能让她伤害到近卫团。若是被一个小小的女子把我们的军服划破了,那就是大笑话了。
近卫团的这些战士们对军服无比看重。若是这女人敢砍到军服半点,肯定就有忍不住要开枪的。
董瑞立刻冲上前去,一把就将那女人手里的刀子夺了下来,顺手再把她扔在地上。
折家军的人跟着冲上来把这女人捆了,带到了俘虏队伍里面。
这一路他们做惯了这样的活,轻车熟路。
半天的时间不到,大饭铺村已经被搜刮一空。
人口,牲畜,粮食,铁器,一切属于战略物资的东西全被集合到一起,接着一队折家军出列,和大部队告别,然后押着这些物资返回基地。
武月昏昏沉沉的跟着俘虏的队伍前行。
她如今在这个世界上就再没有一个亲人了。
她爹早年在辽国的皮室军,打仗时候死了。
她娘没过几年,也犯了痨病死了。
这两年是武月和哥哥俩人相依为命,苦苦度日。可是今天哥哥也死了。
这个老天爷到底是怎么了!
武月满脑袋都是愤怒,她想杀人,杀光眼前这些人,这都是她的仇人。
如果这些人敢来碰自己的身子,武月发誓,就是用牙咬也咬死他。
沦为俘虏的下场,武月很清楚。他爹活着的时候没少和武月兄妹俩吹嘘过自己得意时候的事情。
那时候他爹抓了俘虏,女的但凡模样周正点,他爹全要糟蹋上不止一遍。
当时武月兄妹俩听的哈哈大笑,觉得自己的爹爹真能干,是大英雄。
可没成想,风水轮流转,难道今日报应来了吗?
武月绝不能让自己被敌人糟蹋了。
她早就打定主意,死也要留的清白!
这一路她一直提心吊胆,一边想着死去的哥哥,一边怕敌人糟蹋自己,就是晚上睡觉都睁着一只眼。
可是万万没想到,这一路上别说自己没被糟蹋,就是所有的女人都没被糟蹋。
这群宋兵只是让她们老实走路,而且也没不给他们吃喝。只要不反抗,没人受虐待。
这个,到底是怎么回事?
武月想不明白。她可是知道辽军怎么对待宋国俘虏的。打骂是轻的。像她爹就砍过两个不顺眼的俘虏脑袋——没别的原因,就是他看不顺眼。
难道宋兵和辽兵不一样吗?
不过怎么说这也是好事,看来自己不会被杀死。
一队俘虏不断向西走着,终于这一天,东胜州出现在大家眼前!
“总算到地方了。”俘虏的队伍里面有人低声的嘀咕着。
为了让俘虏安心,折家军被允许可以适当的透露一些情况。
比如不会杀你们,是要你们干活,还能有地有房。
这让俘虏安心了不少,不管真的假的,总算有那么个希望。
现在终于来到东胜州,俘虏们都不禁抬头望着那不算高大的城墙。
城墙上有折家军的守卫。他们大声的招呼着远道回来的袍泽。
“张老三,你们这队抓的有点少啊。这才多少人,西路那支人马,已经带回来两万多人了。”
“李老四,你别站着说话不腰疼。西边能和东边比吗?那边人多密。”
“哈哈哈,快进城吧,交割之后,今晚老子请你喝酒。”
“说话得算数!老子一个多月没吃炸鸡了,今晚你得让我吃够了!”
城门大开着,在武月看来,这就就好像魔鬼的大嘴巴。
她走进了城门,渐渐的消失在门洞的阴影里。
一道阳光刺破乌云,照在这片土地上。
东胜州的城里城外,处处阳光明媚。
https://www.biqivge.com/book/53788/5281963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iqiv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