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 秦牧的战略选择
完颜阿骨打病重的消息,在汴梁城中悄悄的开始蔓延。
谁也不知道这个消息的源头是哪里,但是最后连赵佶都知道了。
金国之主病重!大好事呀!赵佶顿时来了精神。他命李邦彦立刻去探查这个消息的真假。
李邦彦足不出京城,他又不是后世的情报头子,这样的消息,怎么去探明真假?
可是皇上吩咐的事情绝不能不办。就好像上次赵佶让他解决城里的饥荒问题,他也装模作样的弄了几个粥棚。
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是也能糊弄一下场面。
现在赵佶又给了他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李邦彦依葫芦画瓢,照样糊弄起来。
“官家,根据臣的多方查访,主要是四方馆韩侂文所言,完颜阿骨打的确病重。”先找个垫背的,如果阿骨打没病,那就是韩侂文的锅。
“妙极了!”赵佶腰板一挺,似乎人都高了那么一截。人逢喜事精神爽,阿骨打要死了,大喜啊。
“拟旨。”赵佶随口吩咐着。
梁师成立刻抄起毛笔,等赵佶下旨意。
“命高俅为南征大元帅,种师道为副,统领军队,平叛江南。”
梁师成唰唰的就写完了。他最明白赵佶的心思。这是要趁着金国人忙不过来,先干掉张过。
这个策略梁师成也认可,不但梁师成认可,朝廷的高级官员全认为不错。
打金国危险,打张过应该不难。在大部分眼里,张过不过就是大号的方腊。
现在金国皇帝重兵,金国就无暇南顾,正是解决天师军的好机会。只是让高俅领兵,是不是有点唐突?
这些官员都存着一丝担心。只有梁师成明白赵佶的心思。
赵佶对别人越来越不信任了。张过是正一道天师,从朝廷这里没少得到好处。道教本就是朝廷尊崇的,而张过更是被赵佶捧到了道门第一人的位置,可是结果呢?他造反了。
不但造反,还反成了。现在张过占据长江,和赵佶划江而治。
这种被信任的人背叛的感觉,让赵佶越来越疑神疑鬼。
所以,他再派兵,只能找真正信任的人。
在高俅和童贯俩人之中,显然高俅才是那个让赵佶信任的人——情人关系。
童贯是个老太监,年纪比赵佶大的多,无论如何他也不达不到高俅和赵佶那个感情层次。
这次打张过,就让高俅去。反正张过也不过是方腊第二,而且现在林神仙又制造出了威力强大的天雷。
那个天雷赵佶视察过,果然是威力惊人,一发“糜烂数十里”,当然,这也是赵佶的文人手法——就喜欢夸张。
好比“飞流直下三千尺”,一千米的瀑布,哪里存在,但是李白就这么写,谁也不能怎么着他。
大宋的积蓄可比天师军强大的多。如今天雷军——新的军种,大小投石机几百台,准备的天雷无数,足够高俅去挥霍了。
有了天雷军做后盾,再加上能征惯战的西军,高俅一定能不负朕望,杀光天师军,夺回江南。
高俅没想到自己还有重见天日的一天。
这份任命让高太尉顿时抖擞起来。他几乎把家搬到了白虎节堂,以衙门为家,不眠不休的处理出征前的事务。
秦牧几乎和高俅同时收到了这个消息。高俅是收到圣旨,秦牧是接到穆南行的情报。
朝廷要打张过,这个正和秦牧的方向吻合了。
近卫团在吴家庄遇袭之后马上召开了军事会议。这个会只有军方人士参加,就是秦牧和四个营长。
石遗的意见是打金国。有仇不报非君子。金兀术敢来吴家庄挑衅,必须揍他。
另外三个营长全同意石遗的意见。不过刘云飞和石遗在进攻路线上有分歧。
石遗认为以微山湖为基地,向幽州方向进军,从幽州打过去,直到金国的上京。
这样的好处是可以依靠水路行军。本时空水系发达,近卫团可以一路乘船,只要走很少的路就能到达前线,大量的节省时间和体力。
刘云飞认为这样虽然可行,但是会惊动朝廷。在幽州打起来不可能瞒得住郭药师。郭药师就驻扎在易州。打幽州一定要过易州,易州是朝廷的的地盘,这一路大摇大摆的行军,也瞒不过沿途的官府。
他的意见是从下河套地区出发。那边虽然水系少,需要大量的徒步行军,但是因为是在大宋疆土之外,就算是打个天翻地覆,大宋朝廷都得不到消息。
没准把金兀术都活捉了,赵佶还在对金国提心吊胆呢。
他的意见也非常有道理,石遗等人也不禁仔细考虑。
秦牧对石遗等人的成长大为感慨。总算他们已经成长起来了,每一个人都能独当一面。
不过秦牧还是没有立刻点头。打金国,两条进攻路线都不错,哪一条都可以实现消灭金国的目的。可是到底现在要不要打金国,秦牧并没有想明白。
吴家庄被金兀术骚扰是个意外事件,如果不是秦桧告诉金兀术许叔微在吴家庄,金兀术也不可能来这里。
秦牧不喜欢为了意外事件改变自己的策略。
之前的策略是闷头发展,直到出现天师军占据江南,才给他的计划带来了第一个变数。。
从整体战略来说,天师军比金国对秦牧威胁更大。因为天师军占据江南,他就霸占了江南粮仓。这样不但汴梁粮价飞涨,实际上微山湖的粮食也不富裕。
虽然前一阵子石遗和刘云飞两人带领近卫团不断出击,以剿匪为名霸占了大量的土地,但是这个范围毕竟是有限的。
整体来说,所得之地没有超过一个州那么大。这还是因为近卫团一直从微山湖向北打,就是向梁山方向打。
因为梁山在朝廷看来还被土匪占据着,所以那一带的官府非常弱势。正因为如此,近卫团的剿匪行动才无声无息。反正地方官府也不敢上报。
这一块地方的产出和微山湖中心的消耗,达成了一个勉强的平衡。微山湖的粮食储备只有两个月,可是难民还在不断的向微山湖聚集。
没有新的粮食来源是不稳的。
秦牧可以从西北运粮。西北这一年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在农业上可以说翻天覆地。
折可求新建了无数的粮仓,每个粮仓里面都堆满了粮食。
这是秦牧的底气所在。只是从西北运粮,路途遥远,从成本上来说极不划算。
最好的解决办法,是打跑天师军,拿下江南。拿下了江南,秦牧就再也不用为粮食发愁了。
只是近卫团出兵打江南缺少名号。之前折可存告诉赵佶,自己的兵全跑光了,现在要去打江南,总不能说折家军又全跑回来了。
你这不是明显的拿赵佶当傻子耍吗——逗你玩!
粮食,是秦牧的一个考虑方面。另一个方面是人力资源问题。
秦牧需要大量的工人,尤其是技术工人。打金国,除了能杀一群牲口,他什么也得不到。目前秦牧还不缺白山黑水那片荒地种粮食。
他现在最需要的是造船工人。武永福虽然在青岛建成了一个海港,但是秦牧不得不承认变化总比计划快。
现在看来,在江南建立造船厂更好,因为那里是大宋的造船基地,有大量的熟练工。
孙子名言:立不可怒而兴兵,将不可愠而致战!
就是上位者,尤其是军事将领,不能因为自己的情绪波动而拍板打仗。
现在近卫团的高级将领明显是受了金兀术的影响,他们觉得自己被冒犯了,被藐视了。金兀术带来一百五十个人,就想洗劫吴家庄,简直是把近卫团看扁了。
当然,这是石遗等人自己给自己找气生,实际上金兀术哪知道近卫团的存在。
但是石遗等人就是被气的有点要疯。他们是一支全新的军队,是碾压一切的存在,谁知道却被人家打上门来,这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必须把场面找回来才行。所以他们一门心思的就想打金国。
最终秦牧不得不劝住了大家。无论如何,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政治是为了利益。现在打金国,真的毫无利益可言,一点油水都没有。
秦牧又不需要东珠和海东青,他要的是那块土地遵循自己的制度。可是这个制度还没建成呢,还缺少大量的人才。现在拿下金国,得不偿失。
其实说了这么多,一半是这样推演比较正确,而另一半就更加关键了。作者写这本书的时候,是2019年,这个时候网文的管理突然变得极为严格,有了许多条条框框。
这样作者就不能不考虑这本书能不能继续写。一个比较大的框子就是不能改变历史。目前书里的时间是宣和五年七月份,这个时候大宋还不是北宋,靖康耻还有两年才能发生。
如果现在出兵把金国灭了,那么靖康耻也就没了。然后呢?赵佶怎么在宣和七年退位,赵桓怎么上台,这都是问题。
开始写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这些框架,我是写到一半才突然赶上这件事,这样就导致我的大纲不得不有一些变化。
因此我不能这时候就去打金国。所以先要去打张过。
天师军占据江南这件事是没有的,所以近卫团干掉天师军,等于是恢复历史,不会被和谐掉。
当然,我上面这一段话,读者可以忘记,因为即使没有这些写作中的问题,我对于战略目标的选择也是有道理,并不是胡来。
江南有粮食,有熟练工,而且离大宋的核心远——比微山湖还远,更适合秦牧操作。
所以必须打江南,打天师军。
秦牧刚为石遗等人统一思想,就接到了穆南行传来的消息,说是高俅挂帅,再去打天师军。
这简直是瞌睡遇到枕头,自己正愁没有一个名义呢,结果赵佶给他送来了
那就也照葫芦画瓢。上一次折家军怎么和韩世忠配合,这一次再来一遍。
折可求根据秦牧的命令,再次组织了一支三千人的折家军,迅速的给派了过来。
这一次打张过,赵佶非常着急。
张过截断了江南粮食运输线,汴梁的存粮一天比一天少,赵佶不能不着急上火。
他一天三四道圣旨发出去,就是催促种家军刘家军折家军速速行军。
西军以比原来快得的速度来到了京城,和禁军汇合一道,在高俅的带领下,向着江南前进。
在大军路过微山湖的时候,近卫团汇入了折家军的队伍。
他们的目标是扬州。
韩世忠和武松退败到那里,隔着长江和天师军遥遥相望。
高俅要和韩世忠会师,然后以扬州为基地,开始剿匪平叛。
在宣和五年的八月,讨伐张过的战斗正式打响!
同时,金国皇帝完颜阿骨打病逝。
金太祖,完了,他再也没有机会亲眼看到一个全新时代的出现!
这不知道是他的幸运还是不幸。
幸运的是,他没有看到金国消亡在秦牧手里。
不幸的是,他没有看到那种征服天下的势力,是如此强大又浩瀚。
以金太祖的雄才大略,不知道他如果能看到未来的一切,会怎么评价这一切的缔造者——秦牧。
https://www.biqivge.cc/book/53788/5256759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