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布置任务 怠慢玉琳
<p>第四章 布置任务 怠慢玉琳</p>
<p>杨玉琳听说婚礼要尽快的准备,是十分的高兴,可是一听说办完婚礼张知木马上就要进京见驾,心里可是不太愿意。因为她不知道皇上会不会做出来啥对张知木不利的事儿。不过现在只能准备婚礼的事了。好在外面的事儿陆先生一手接过去了,自己只要把房子收拾好就行了。因为黄玉坤实在是没办法管房子的事儿,自己只好全部操心了。好在杨靖回来的时候,还可以帮帮忙。张知木是一点指望不上。</p>
<p>确定了要去北京见皇上之后,张知木觉得好多事情都要走在走之前交代好。</p>
<p>第一个,张知木找来陆琪。</p>
<p>陆琪汇报说,缝纫机的样机已经做出来,正在调试。纺织机改进后正组织生产,新的纺织车间也建的差不多了。</p>
<p>张知木想起了前世街头上修鞋师傅用的那种手摇的缝鞋机,就比划着,让陆琪搞出来这种缝鞋机。陆琪说:“有缝纫机做样子,这种缝鞋机会很快的就能搞出来。”</p>
<p>张知木说:“你们的纺织机很好,你们还要把它用好才行。我希望你们能织出来一种斜纹布,这种布我要用来做军装。我也告诉你,这种布织出来后,会有很大的用途;另外还要你用棉和麻混纺织出来厚实的帆布,我要用帆布做苫布用,还要用帆布制作骑兵的马裤、制作鞋子、制作携行包等等。”</p>
<p>陆琪听了两种的布的要求后说:“这没啥难的,我们很快就能织出来。”</p>
<p>张知木说:“你也可以专门研究一下,用不同的方法织出来不同的布。还要研究丝织、毛织等新工艺。最好专门组织几个人研究这些事。”</p>
<p>陆琪说:“张总放心,我回去就落实这几件事儿。我们南方一起过来的人中,有几个本来就对纺纱织布有研究,我正好可以发挥他们的长处。”</p>
<p>第二个,张知木请来了孙亮等人。</p>
<p>孙亮一进来就开始介绍显微镜的事儿,“张总,我们的显微镜做到接近一百倍的时候,好像是到了极限,再放大视场里就是黑的啥也看不见了。”</p>
<p>张知木问:“你用的光源是是啥光源?”</p>
<p>孙亮说:“我是用一个带反光罩的沼气灯。”</p>
<p>张知木想到自己做实验时用到的办法,说:“按理说光源的亮度够用。你在物镜和目标中间滴上一点香柏油,由于香柏油的折色率和玻璃相近,进入油镜的光线增多,视野的亮度增强,物象也就清晰了。”</p>
<p>“啥叫香柏油?”孙亮问。</p>
<p>“蒸馏柏树得到的柏树油就是。”张知木说。</p>
<p>孙亮老老实实地用笔记下了张知木说的办法。</p>
<p>张知木看着孙亮他们记完,接着说:“今天给你们安排两个任务,一个是双筒望远镜;另一个是光学测距仪。”</p>
<p>这个双筒望远镜相对的要简单一些,其实这就是两个12倍的单筒望远镜,不过这两个单筒望远镜都用两个棱镜进行两次反射。光线从物镜进来后经过第一个四十五度角棱镜的斜面做一次全反射,光线反射成垂直入射光线在经过第二个棱镜反射后进入目镜,由于是双筒望远镜,看物体的立体效果就好多了。也利于双手的拿着使用,这样的望远镜,就不用望远镜架了,在马上也可以使用。</p>
<p>孙亮看完张知木画的图说:“这种望远镜的想法很好,不过技术难度不大。我们回去研究一下,估计很快即能做出来。”</p>
<p>张知木对孙亮他们已经很满意了,他们已经是一群肯专研,有动手能力光学技术人才了。完成张知木交代的任务之余,他们自己制作了各种各添加材料的玻璃,并测出来他们折射率等参数,积累了不少资料。而且磨制镜片的水平大大的提高了。还自己设计出来了镜片研磨机,极大地提高了镜片的研磨速度和质量。</p>
<p>张知木又拿出来几张图说:“这个光学测距仪可就有点儿难度了。不过其实这测距仪的道理还是很简单,理论也就是用了三角原理。”</p>
<p>张知木结合图纸介绍了测距仪:</p>
<p>光学测距器从外表上看就是一个目镜和两个相隔较远的取景窗。</p>
<p>光学测距器里的各种棱镜将通过两个取景窗里的影像重叠在一起,而人们通过最后的目镜所观察到的,就是两个重叠在一起的影像。使用者可以通过调整测距器里的棱镜将两个通过取景窗进来的影像重叠在一起,然后就可以从测距器上的刻度盘读出所对应景物的确切距离。</p>
<p>从两个取景窗到目标的距离并不是完全一样的,而这两段距离再加上两个取景窗之间的距离就组成了一个三角形,而测量的原理正是基于这个三角形之上。从这个光学测距器上我们可以发现,目镜的光轴始终是与两个取景窗中的左取景窗相同轴的。而在测距器内部,两个取景窗之间的影像传递光路是完全与目镜光轴相垂直的。确切一点说,光学测距器应用的是直角三角形测量法。物体处于不同的位置时,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与直角边的夹角是完全不同的,只有当我们调整好棱镜的位置时,我们才能重新建立直角三角形;而我们从棱镜位置得出的角度改变量,可以计算出实际测量物体的距离。运用如此简单的几何定律,我们就解决了实际拍摄时遇到的测距问题。而要谈到光学测距器的测量精度的问题时,只要明白勾股定理的就都会知道,两个取景窗之间的距离直接决定着测量的精度,当两取景窗之间的距离越长的时候,测距器的精度也就会越高。两取景窗之间的距离就叫做基线距离。</p>
<p>这个测距仪我取左边取景框的图像作为目镜里图像的上半部分图像,右边取景框的图像作为目镜图像的下部分图像。调整时,上下的图像重叠了,就是调整好了。</p>
<p>一般测距仪的精度与基线的长度平方成正比,基线越长精度越高;精度与被测的距离成反比,距离越远精度越低。</p>
<p>作为前世的铁杆儿军迷,张知木想告诉他们,日本大和号上的前桅楼与三座主炮塔的测距仪都是15米基线级的,光学观测范围可达50公里,大和的第一舰桥海平面高度34米,对海平面可视距离为18000米,如果是对同高度(34米)的目标,则相互可视距离为36000米。可是一想还算了吧。解释这些还要编故事,更费事儿。</p>
<p>张知木说:“我们这个测距仪的基线是1.5米,你们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以后再解决好不好的问题,和长基线的问题。还有镜片和整个测距仪热胀冷缩对精度的影响问题。”</p>
<p>经过张知木结合图纸连比划介绍,孙亮等人已经大概理解了光学测距仪的原理。只是孙亮不是个很容易兴奋的的人,他还在慢慢的消化着这新东西。</p>
<p>孙亮他们临走的时候,张知木说:“测距仪技术必须要突破,以后我们的战舰在大海上作战,测距仪是十分有用的东西。不说别的,就是这种一米五基线的测距仪,我们炮兵就十分需要。” </p>
<p>第三个,张知木请来了李迪、杨昌和陆文臣。</p>
<p>张知木是想让他们一起来解决电弧焊的问题。三人坐定之后,张知木对陆文臣说:“今天就是要解决你的电焊问题。其实李东和杨昌都搞过碳弧灯,电焊的原理和碳弧灯一样就是要利用电弧产生的热量,电焊利用热量将金属熔化完成焊接。这个问题的关键还是要将高电压的电源变成低电压大电流的直流电源。由于我们现在用的直流发电机发出来的是直流电,没办法通过变压器来变压,只好用直流电动机在带动一个直流发电机发出来低电压大电流的直流电,电流的大小可以通过调整励磁电流来调整。焊机空载时电压是七十到七十五伏之间,焊接的时候电压在二十五伏到三十伏之间就行。焊条就要用氯化铵做焊药就行。你们要注意的是,纯铜做的焊把一定要用橡胶做一个绝缘把手。点焊的时候注意通风防护眼镜。”</p>
<p>这些电焊的知识,是在大学下厂实习的时候,为了考试背出来的,没想到现在都用上了。</p>
<p>陆文臣电焊的事儿说完,张知木没让李迪和杨昌走,而是又给他们布置了一个任务。</p>
<p>张知木和陈玉锋、欧阳鹤商量完之后,决定在冶厂和窑岗、凌水码头和窑岗之间建设两条地下电报电缆,这事要秘密的进行。</p>
<p>地下电缆的关键就是要有防水的电缆。张知木给他们布置的任务就是要制作防水电缆。</p>
<p>当张知木说完要求时候,杨昌没觉得有啥难的,他说多刷两层漆就行了。</p>
<p>张知木笑了笑说:“你说的那样电缆,埋到地下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短路。我给你们的要求是,每一根电线都要用多股细铜线,线外面要用棉线橡胶外皮,要用八路这样的线和在一起再用棉线橡胶包一层。最外面还要用铅锑合金做一个外层。铅锑合金外层还要用橡胶包一层。这样的电缆埋在地下一米半深才可以长时间使用。”</p>
<p>杨昌说:“这样的线是安全好用,可是为啥要用八路线,这样不是太浪费线了吗?再说这样的线,会很硬,要用大轱辘才能缠上。接头的时候要十分的费劲。”看来杨昌还是很有经验。</p>
<p>张知木说:“你说的都对。我留出来几股线,是为了以后等你们的电话搞好以后,留给电话用的。你们一次性把线布完,以后用就行了。至于你说的线会很硬,这没办法,你们要用很大的线轱辘才行,这样的线轱辘可能要用专门马车才能拉动。至于接线的事我要提醒你们,线缆的八根线的外皮要用八种不同的颜色分开,接线的时候要严格的按照颜色来接。接头一定要很好的处理,除了线的焊接后用胶布严格的缠好之外,外皮铅合金也要融化了焊好,千万不能在接头处漏水。”</p>
<p>李迪说:“为了布线的安全,我建议,派一些军人来挖沟参加布线,还要不让他们知道挖沟是干啥,埋线的时候我们自己埋。”</p>
<p>张知木说:“你们放心吧,这样的事儿陈叔已经都安排好了,这事儿他亲自负责。”</p>
<p>李迪和杨昌以为这次说完了,就没他们事儿了,没想到张知木还是没让他们走。</p>
<p>第四个,张知木又把李云鹤叫进屋里。</p>
<p>张知木对李云鹤说:“有一个事儿需要你们三位一起参加。这就是要研制电灯的问题。”</p>
<p>张知木一说完,李云鹤忍不住就笑了起来,说:“张总,我听你说起起电灯的事儿,已经很长时间了。我以为你早就把这事儿忘了呢。”</p>
<p>李迪也说:“从我搞电的时候起,我也就听说用电能点灯,可是到现在我们也是只能用电弧灯,这回张总可算要搞电灯了。”</p>
<p>张知木说:“我告诉你们吧,没有人会比我更想搞电灯了。可是这个小小的电灯可是不简单。没有一点的基础还真搞不了。”</p>
<p>李云鹤有点等不及了,说:“行啦,张总。快点说说啥电灯的事儿。”</p>
<p>李东和杨昌也露出了等不及了的表情。张知木微微一笑说:“好,我就先说说电灯的原理吧。大家都知道,一个电阻通电以后会发热,电阻热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红,再热就会发光。可是一般物质人到发光的时候,就会融化了。只有钨的熔点温度高,加热到发光也不会熔化。”</p>
<p>李云鹤说:“那就给钨丝通电加热不就行啦。”</p>
<p>张知木说:“哪有这么简单,钨丝在空气中加热很快的就会氧化断掉。我们必须要在要在一个密封而且透光的玻璃容器了给钨丝加热,才既不能氧化了,有能把光透出来。我让玻璃厂生产一些铅玻璃就是要做灯的玻璃壳。为了保护钨丝不被蒸发我们一般要在玻璃壳里冲上氮气,氮气既可以保护灯丝不被氧气氧化,又可以传导热量保护钨丝不被蒸发。”</p>
<p>李迪说:“做一个玻璃壳不难啊!氮气我们也有啊。”</p>
<p>张知木说:“难的是钨丝的制作和灯的结构。钨丝不能像做铜丝那样拉出来。要用特殊的工艺才行。首先我们制作钨丝的钨粉生产的时候就要和我们以前制作钨粉的工艺要有点变化。这回我们在用氢气还原三氧化钨中的钨粉时,要添加总量不超过百分之一的氧化钾、石英砂(氧化硅)、提纯的矾土(氧化铝),把参杂氧化钨用氢气还原出来钨粉之后,用模具压成长条,然后这种钨条在氢气环境里通电加热烧结,锻成3毫米左右的钨杆儿,再用模具拉拔的办法,拉成钨丝。”</p>
<p>李迪问:“张总,为啥钨粉里要添加那些杂质?”</p>
<p>张知木说:“因为钨的自身重量很大,细的钨丝会自己就下垂,添加这些是为了增加钨丝的强度,不让它下垂。”</p>
<p>李云鹤问:“张总,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的?”</p>
<p>张知木没法回答,总不能说:“是前世时,对灯泡感兴趣,查资料看到的吧?”不过张知木已经很习惯应付这些了,他说:“以后我会告诉你。你们只要按我说的办法就行了。”</p>
<p>李云鹤问:“这样的话,电灯是不是就行了?”</p>
<p>张知木说:“还要注意的是,由于铜丝的热胀冷缩率和玻璃不一样,灯泡一通电加热和断电时温度变化很大,铜和玻璃之间就会有间隙,这间隙就会透进空气。为了吸收进去的氧气,我们在灯泡里要放一点红磷,因为磷很容易和氧反应,就吸收了进去的氧气。”</p>
<p>李云鹤叹口气说:“看来电灯还真不是容易的事儿。”</p>
<p>张知木说:“我给你们说的都是原理性的,只是能让你们少走弯路,你们做的时候,还要有不少问题要解决。比如灯里面充完氮气如何封口等等都需要解决。所以这件事李云鹤总负责,你们要一起攻关。”</p>
<p>最后,张知木给李云鹤自己任务也是很重的。</p>
<p>第一个是,要将李云鹤他们车床上原来用的蒸汽机,都运到安装凌水码头,把他们装到那些缴获的苍山船上。张知木想到前世的电影里日本鬼子的小炮艇,那也是很实用的。</p>
<p>第二个是,张知木发现现在由于建设的加快,铁管子需求很大,窑岗的生产能力已经满足不了需要。张知木让李云鹤搞一条直缝管儿生产线。因为目前所有的技术条件都已经够用。</p>
<p>张知木告诉他,要用一排辊子将轧成钢板钢材送到乙炔切割头上将钢板切割取齐,然后用几个辊子连续卷压成管型后用乙炔焊焊接成钢管,最后将焊缝处理光滑。</p>
<p>这生产线难点就在于滚压成型,那需要几个液压辊轮连续辊压,才能很将钢板辊压成管子。</p>
<p>关注于这个生产线,李云鹤说:“有些麻烦,不过现在我们用的好多管子也都是这样手工滚压成管子再焊接的。生产线需要搞电的一起来干。因为用到电机的地方太多了,为这样的生产线还要配一台发电机。”</p>
<p>第三个,张知木强调是,搞火车头那几个人的力量还要加强,争取尽快的能搞出来。</p>
<p>关于火车头,李云鹤说:“火车头的蒸汽机部分不会有多大难度,就是火车头的驱动问题要花些时间。按你说的钢轨还要搞一个专门钢轨轧制生产线。”</p>
<p>张知木知道,一个新东西,没有借鉴,要完善起来需要时间,张知木能告诉他们的也就是,火车头的两端各有一个蒸汽活塞驱动。再就是把前世时见过的火车头的大致结构告诉他们。</p>
<p>张知木说:“我们的工业生产能力要想再提高一步,火车的问题必须解决。需要啥支持你可以说话,但是活必须抓紧。”其实张知木想得更远,若是能把火车钢轨铺到北边边疆,那么那里的后勤保障就解决了,不论人员和物质随时都可以支援上去,边疆也就稳定了。</p>
<p>这段时间,张知木拼命地想把走后的工作,都安排出去,婚事外面有陆成祥安排,家里的就有杨玉琳自己张罗。对杨玉琳就有些怠慢了,张知木没想到的是,为结婚的事儿,把杨玉琳给惹恼了。</p>
<p>------------------</p>
<p>微积分公式,化学元素表;东征日本,南击麻逸;青霉素,注射器。--《南宋记忆》进展。</p>
https://www.biqivge.cc/book/53742/5330765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