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船闸启用 谈话沟通
<p>第一百零七章 船闸启用 谈话沟通</p>
<p>张知木只说了几句话,李岩就知道了眼前这个张知木和李自成完全是不一样的人,大顺军和窑岗民军在战场上的差别,从李自成和张知木的差别上就已经决定。</p>
<p>小凌河船闸竣工仪式也是十分的热烈。</p>
<p>张知木执意要唐景窑和他一起进行剪彩,唐景窑激动的手都有点儿发抖的和张知木一起把彩绸剪断。</p>
<p>彩绸一剪断,马上是鞭炮齐响、鼓乐齐鸣。在大家的欢呼声中,面向汾河方向船闸的水门缓缓在电机的带动下打开了,这时候岸上的人都屛住了呼吸,他们看到那个大大铁门,竟然没用人推就自己打开了,很惊讶。大铁门打开后,一艘拖轮拖着两艘客运驳船,缓缓的驶进了船闸里面,然后船闸又慢慢地关上。这时,靠小凌河方向的水门旁边的放水口打开,小凌河的河水被放进了船闸里面,船闸里拖轮河和驳船一起随着水位的提高慢慢的被抬高了。当船闸里面的水位和小凌河里面的水位平了的时候,小凌河方向的水门慢慢的打开了,拖轮拖着驳船,驶出船闸靠到了小凌河里面的码头上。岸上的人群爆发了一阵掌声和欢呼声。</p>
<p>张知木过去握着唐景窑的手说:“唐先生,辛苦你和你们的弟兄们了。我要感谢你们,也要谢谢你们。”</p>
<p>唐景窑激动地已经热泪长流,说:“谢谢张总,让我这个废人还能有机会做点有用的事情。完成了这个工程,我就死而无憾了。”</p>
<p>“快别这么说,唐先生。你休养好身体以后,我们还要研究更大的事儿,我们窑岗的事业才刚刚开始。你一定要保重身体。”张知木说。</p>
<p>“我的身体请张总放心。如果我们窑岗再有别的工程,我就不会这么累了。我们的弟兄们也都锻炼出来了。他们都希望能有新的工程干。”唐景窑很真诚的说。</p>
<p>本来,张知木还想和唐景窑谈谈三峡的事儿,可是看见唐景窑消瘦的脸颊,船闸刚开始启用,他还有很多事儿要忙活,张知木就没在多说,只是说:“唐先生,忙过这一段,回窑岗去。我们有些事情需要谈一谈。”</p>
<p>唐景窑说:“好吧!等船闸这边都稳定了。我回去和您详细汇报一下小凌河工程的事情。”</p>
<p>张知木带来的一行人和陈玉峰他们回来的一行人,告别了范成坤和唐景窑他们,登上了停靠在小凌河这边码头上的两艘客运驳船就向窑岗方向进发了。客运驳船上的座椅都很舒适,每人面前还有一个小茶几。服务员为大家送来了热茶,驳船由于和拖轮是用铁链连接的,蒸汽机的轰鸣声,驳船上几乎听不见。驳船在河里运行的非常平稳。</p>
<p>设计这个客运驳船的时候,张知木参考了那种封闭快艇的设计。驳船吃水深,水面部分尽量矮,这样船的稳定性好。采用了全封闭的船舱,这样有点风浪对船里面的乘客没有影响。船舷的玻璃都是钢化玻璃,很安全。通风用的电力从拖船上引过来。</p>
<p>由于小凌河的水位提高了,大家在船里面看两岸的风景,也看的很远。</p>
<p>坐在张知木身边的李云鹤,指着岸边正在山坡上修梯田的垦荒队员们说:“张总,你看我们的梯田都修到那么高了。”</p>
<p>张知木看了看问:“修的太高,浇地也是问题啊?”</p>
<p>“哈哈!这你就不用担心了。我们原来给机床作动力的蒸汽机,陆先生都让我们给改成能带动提水泵的。现在它们也成了宝贝。以后在小凌河两岸,会建几处专门儿的提水站。”李云鹤回答说。</p>
<p>张知木突然想起来,黄河两岸还有很多光秃秃的土山,那是由于干旱的原因,草木都不生长。可是那里的土层都很厚,要是能把黄河水提上去,是不是比山西这里容易开垦土地。张知木对李云鹤说:“我看我们回去研究一下,是不是在三门镇附近建一个发电站,这个电站既可以给开元新河供电,也可以在黄河岸边建一个大型的提水站,这样黄河岸边就可以开出来大量的耕地。那里开荒,要比我们山西开荒成本低多了。”</p>
<p>坐在张知木身后的卢炳义听见二人说的话,忍不住的坐了过来,说:“张总的想法好。上次我和你们过黄河的时候就在想,黄河两岸好多地方守着黄河,确是干旱的出奇,实在是不应该。我们要是能在黄河岸边建成提水站,那可是功德无量。”</p>
<p>张知木问卢炳义:“卢先生,我一直在考虑三门峡的航路事,虽然开元新河能解决一部分问题,可是那里的过船能力实在是有限。我们能不能把三门峡航道里的礁石都炸掉,让那里通行无阻?”</p>
<p>卢炳义说:“张总,这样的事往往很复杂。历朝历代都有人在研究这里的问题。你就是把这里炸掉了,还会出现新的问题。黄河最大的问题是,河水含沙太重,将河岸抬升的太高。一遇大水就不知道从哪里开口子一泻千里,淹没耕地无数。历次黄河改道,都会死人无数。”</p>
<p>张知木说:“我们可以在黄河寻一处地方修一条拦河大坝,水大的时候我们蓄水,水小的时候,我们多放水,始终让黄河保持一定的流量,这样黄河水里的泥沙就不容易沉积。这样是不是就可以不让黄河闹事了?”</p>
<p>卢炳义说:“这样的事儿,我们只能说说而已。那可是天大的工程。”</p>
<p>“卢先生,难道我们不是做天大的事情来的?”张知木问。</p>
<p>“难道,张总真的想做这件事儿?”卢炳义看张知木不是像开玩笑。</p>
<p>“我真的在认真的想这件事儿。不过我们目前的实力还不够。上马这样的工程是需要大量的钢筋水泥等,还需要天文数字的人工。等以后我们有了大型施工机械,我们的经济实力也够了再说。就说我们马上要修的铁路。你们从冶场到牛头山的钢轨用锰钢还够用,可是再到凌水码头就不够用了。”张知木说。</p>
<p>“你说的这件事儿,我也想过,我们从窑岗到凌水码头这段先不用锰钢的钢轨,用其他的高碳钢就行,以后有了锰钢再换。这里的运输量也没有牛头山到冶场这么大。”卢炳义说。</p>
<p>“是啊!不把铁路修过来我们的造船业是没办法发展起来的。”张知木说。</p>
<p>李岩也坐在离张知木他们不远的座位上,他听到了张知木和卢炳义的对话,心里的那份儿震撼让他捂紧了双手。他知道他现在是处于一个以往绝对没有见过的一群人当中,他们想的是事情,都是惊天动地的事。也难怪窑岗会如此的强大。到现在那个大顺皇帝都不知道自己和窑岗人差在哪里。他们那些可笑的军师、丞相只能说是武器上的差别,可是他们不知到为啥武器上的差别会这么大。</p>
<p>黄玉坤带着人,在窑岗码头客运站迎接大家。张知木亲自向李岩夫妇介绍了黄玉坤。李岩夫妇按照窑岗人的习惯,称黄玉坤为黄总。看来欧阳鹤已经向李岩夫妇介绍过了黄玉坤。</p>
<p>一番寒暄之后,李岩他们都被安排到了窑岗的客房休息。</p>
<p>一下船,李岩他们的眼睛就不够用了,窑岗到处是高楼大夏。以前他们也听说过窑岗的辉煌,上次还想带兵攻进窑岗好好看看,没想到今天被窑岗人给接进来了。这种感觉很奇妙,这也就是所说的世事难料。</p>
<p>黄玉坤陪着李岩夫妇到客房后,说:“你们好好的洗漱一下,我们一会开宴,为你们和出征的将士们接风。你们的夫妇的房子我们已经安排好了,明天你看看一看,还有啥需要准备的我再安排。没有问题的话,你们就可以搬过去。”</p>
<p>李岩夫妇没想到,窑岗安排的会如此周到。他们更不会知道,窑岗人会给他们安排了一处过去梦里也想不到的别墅。</p>
<p>李岩夫妇和第一次来窑岗的客人一样,所有的生活设施,都是服务员从头到尾的教了一边。</p>
<p>李岩苦笑着说:“我们到了窑岗来,连拉屎都不会,我真的不知道还能干些啥?”</p>
<p>红娘子也大笑着说:“这窑岗人真的有意思,连拉屎都弄的这么麻烦。不知道他们吃饭会是啥样?”</p>
<p>李岩夫妇是说笑着洗漱完。一会儿就有人请他们夫妇去赴宴。</p>
<p>这次宴席分成两部分,专门给女宾们准备了一桌。</p>
<p>女宾们也都是大有来头,这次除了窑岗的黄玉坤、杨玉琳、陈玉峰的夫人徐嫂来了,还请来了小红玉和山西总兵周遇吉的夫人。</p>
<p>席间不但是男宾们推杯换盏一醉方休,女宾们酒也喝得厉害。尤其是杨玉琳、红娘子和周夫人,她们都是从生死战场上滚过来的英雄,酒量更是惊人。酒喝到好处,周夫人说话了,“玉琳,嫂子我知道你有一个女兵队,那是你的宝贝。窑岗人只有您能调动得了。听说每个人都是双枪。嫂子我实在是呆着闷得慌,能不能让我帮你练练兵,打枪我们不行,可是弓马射箭我还是能帮一帮你的。”</p>
<p>杨玉琳还没说话,红娘子听出来了点意思,也说:“玉琳妹子,有这样的好事儿,你们可别拉下我。我也可以给去帮帮忙。现在姐姐我可是没有了兵马,我都不知道该干点儿啥?”</p>
<p>杨玉琳也是很爽快的说:“二位这么说,是瞧得起我。哪有不答应的道理,你们有时间欢迎去帮我指教一下。”</p>
<p>黄玉坤看他们说的热闹,说:“你们二位啊,以后想闲着恐怕都不得闲。我们窑岗下一步的事情多了去了,就怕到时候,你们都忙不过来。你们不说,我也要动员你们参加工作。”</p>
<p>“哎呦,黄总啊。你怎么不早点儿说话,我这段时间没事儿就逛街。逛得我们的那个百货公司的售货员都快认识我了。文化宫所有的演出我都没拉下过。周总兵让我回宁武关,我更不愿意回去。可是我在这里实在是没事儿干。”周夫人说。</p>
<p>“现在我们把整个山西都拿下来了。马上会有很多事需要大家。你们都别急。”黄玉坤安慰着他们。</p>
<p>陈玉峰和欧阳鹤回来之后,张知木和他们商量了一下,想等李茂从江南回来之后,一起开一个会,商量一下下一步的具体做法。陈玉峰和欧阳鹤都同意。</p>
<p>为了统一认识,张知木分别跟在窑岗的这些人都征求了一下意见。</p>
<p>这天,张知木约陈玉峰出来走走。他们爷俩一起在新改建的小凌河岸上,慢慢的溜达着。</p>
<p>张知木说:“陈叔,我们打李自成打的实在是太顺利了。已经超出了我当初的想象。大家也都对形式非常的乐观。可是我有一个想法,希望你能支持。”</p>
<p>陈玉峰微微一笑说:“我们爷俩还有啥意见不一样的?”</p>
<p>“陈叔,是这样的。我们的官兵从上到下都想在夺取山西以后再打出去。不过有的是想先打河南,有的是想先打陕西。是不是?”</p>
<p>“是这样。不管打哪里,我们都不会费多大劲儿。仗打得你已经都看见了吗!你选择打那个方向,我们就打哪个方向。这一点儿你不用担心。”陈玉峰说。</p>
<p>张知木说:“我的想法是,如果情况允许,我们一到两年内,哪里都不打。就把山西经营好。”</p>
<p>陈玉峰有些不理解,说:“我们现在大兵所至,所向披靡。这个时候,我们尽快的打出去才对啊。”</p>
<p>“陈叔,您想过没有。我们之所以大军所向披靡,与我们的武器有很大的关系。打山西这场仗,我们窑岗是经过很长时间的准备,才打的这么轻松的。我们那么多自动武器,弹药消耗量是很大的。如果很快的再进行一次高强度的战争,我们的供应就要紧张了。目前我们的橡胶和铜的用量就很紧张。如果我们马上打下去,如果发生了弹药供应不足的问题。我们的步枪就和烧火棍一样。再说了,我们最差的还是接管我们占领区的能力更是不足。我的想法是,我们还要卧薪尝胆的在山西经营两年,我们夺取下一个地方,不仅要靠我们的武力,还要靠我们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影响力。我们要是集中精力能把山西经营好。也通过经营山西锻炼一批我们自己的管理干部。尽管可以说,凭我们的实力,我打哪里也不会太困难,就是西安和北京城,我们想打下来也不在话下。可是我们并不是非要马上打出去不可,主动权都在我们手里。说实话,别看大家对打出去都很有信心,可是他们都没有想好如何经营管理占领区。我们花点时间,吸取管理占领区的经验很有必要。”张知木耐心的对陈玉峰说着。</p>
<p>陈玉峰沉吟了一阵说:“知木,看来还是你想事情想的周全。现在啊,我们是打出去容易,说服大家暂时停下不打难。当然,我们也可以一个命令就行了。可是那样会极大的伤了大家的积极性。”</p>
<p>张知木说:“最近,我已在起草一个一个报告。想给我们全体干部分析一下我们目前的形势和我们应该采取的策略。我想让大家都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可是我们俩的意见要先统一起来。我还会跟欧阳先生他们几位分别的交换意见。我们俩要是能一致了。我们也可以分头的做他们的工作。”</p>
<p>陈玉峰说:“知木,你能这样我非常的高兴。你现在才是有了帝王相。就说潼关这件事吧。我和欧阳先生都有点儿头脑发热。可是你就能很冷静的提出来自己的意见。事后,我和欧阳先生都对你佩服的不得了。”</p>
<p>张知木说:“当时,阎伯也在指挥中心。他也是劝我这个时候要冷静。”</p>
<p>“哼哼!那个老东西,是我们窑岗少数几个心里有数的人之一。其实你遇到事情还可以征求玉坤的意见。”陈玉峰说。</p>
<p>“是啊!有的时候玉坤看事情能冷静的出奇。不过我不想让她在为我们的事操心。我是想,她能把家里的事还有财务的事弄明白就行。”张知木看见陈玉峰和自己的意见一致了,心里很轻松。陈玉峰他们仗打得正顺手,收手不太容易。可是他必须顾全大局。</p>
<p>和陈玉峰谈完,张知木又和欧阳鹤谈了一次。这一次谈话费了一点儿时间。因为欧阳鹤指出的一些趁热打铁等意见也很有说服力。张知木不得不对利弊进行反复的比较着,才说服了欧阳鹤。对陈玉峰和欧阳鹤他们,张知木就要从道理上说服他们。</p>
<p>这段时间,张知木的工作除了晚上写他的报告,就和大家分头谈话。</p>
<p>这些天,张知木荷李岩也谈了几次话。</p>
<p>李岩已经慢慢的从刚到窑岗的惊喜中安静下来。他对窑岗给他安排的那栋别墅非常的满意。他们夫妻二人,还特意到张知木家里向张知木和黄玉坤表示感谢。</p>
<p>不过,张知木和李岩的谈话就要广泛得多。</p>
<p>李岩第一次到张知木的办公室的时候,也是他们进了第一次谈话。</p>
<p>张知木首先从李岩的《劝赈歌》说起,“李公子,当我第一次听到《劝赈歌》,并知道这是一位富家子弟做的时候,我就在想,这位作者该是一个啥样的人物呢?有机会我一定要见见这位作者。那个时候对你的了解还不是很多。后来,欧阳先生来了,对您做了很多介绍。我就对欧阳鹤先生说,不管用啥办法,也要想法把李公子请到我们窑岗来。”张知木对李岩的称呼已经根据李岩的建议,改为李公子了。</p>
<p>“我也收到过欧阳贤弟给我写过书信。可是我当时就觉得还是跟着闯王做一个忠臣吧。哎,我这样的人,有的时候也很迂腐,不容易改变自己的看法。要不是闯王实在是容忍不了我,我也到不了这里,实在是惭愧。”李岩说:“至于那首《劝赈歌》,也是一个书生,面对那么多的穷苦百姓,没有办法,所做的无奈之举。”</p>
<p>“李公子,您是进士出身,家道殷实。如果自己谋自己的前程,可以过得很好。可是你面对天苍生,不忍不管。逼得自己也落得不得不走到造反的路上。十分的令人佩服。不过,记得我和您说过,李自成得了天下,也不过是换个皇上。天下百姓还会是一样。也还会有别人造反。再次重复这个过程。”张知木说道。</p>
<p>“是啊,我非常想听听张总对这样事的看法。”李岩说。</p>
<p>张知木就从土地兼并,造成的贫富不均,逼得农民不得不反,造成朝代更迭,结果又进行一次循环,进入一个怪圈儿说起。一直说到,窑岗人的想法是,建立一个三权分立,有百姓选举国家和地方领袖的国家。官员合不合格有他们服务的百姓说了算,所有权利都在要在阳光下运行,接受百姓监督。不需要那种只需要对上负责的官员,这样就能大大的减少贪官。从法制上禁止土地进行大规模兼并。要建立全体人民都要遵守的约法,而不是由皇上发布的只要百姓遵守的王法。</p>
<p>张知木的说法,让李岩觉得眼前一亮。李岩也是那个时代一个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由于时代的局限,他们每办法超越时代,想到这样一些经过实践检验,是相对来说最好的体制。</p>
<p>李岩对张知木说:“张总,到现在我还没有完全理解您说的这些,可是您讲的每一句话我都记住了。我的感觉,听了您的一番话,就象在黑屋子里开了一扇窗户一样。心里突然透亮了起来。”</p>
<p>张知木知道,李岩已经慢慢的接收窑岗人的理念,只是他还是需要点儿时间消化理解。</p>
<p>张知木换个话题说:“李公子,还有一件事儿,我想告诉你。我们的人已经去西安接您的家人。你就放心吧,我想他们有能力把您的家人安全的接到窑岗来。”</p>
<p>“让张总费心了。我相信我们窑岗人的能力。”李岩说:“我和闯王有不少私人之间过往,我想他不会对我的家人不利。这一点我还是相信闯王的。”</p>
<p>张知木说:“那就太好了。”</p>
<p>这时候,杨玉琳敲门进来说:“邱老东家来了,在指挥中心。陈叔问您有没有时间过去?”</p>
<p>张知木知道,邱老东家刚刚回到运城,他老人家这么老远的就跑过来了,一定有大事儿。对李岩说:“李公子,我一起去看看。”</p>
<p>-------------</p>
<p>麻醉、消炎、输血、缝合,外科手术;邮编、宪法、专利、股票,科技创新。--《南宋记忆》进展</p>
https://www.biqivge.cc/book/53742/5330650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