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改变 > 第十一章 徽商交心 浙商合作

第十一章 徽商交心 浙商合作


  
<p>第十一章    徽商交心    浙商合作</p>
<p>范松笑着说:“我这不是回来了吗。我们也知道家里一定是着急了。可是遇到许多事一言难尽,其他的事儿我慢慢的说吧,这次我们带回来了很多橡胶,张总最关心的还这个吧?”</p>
<p>“那当然,不过我对你们的人更关心。”听范松说带回来很多橡胶,张知木的确非常高兴,“好啊!有时间你要好好给我说说你们的事儿。不过,你应该先去看看你父亲。”</p>
<p>“是,我在凌水码头已经见过我父亲,今天的宴席我就不参加了,我想回凌水码头去和我父亲呆一阵儿。等回来我再向您详细汇报我们那里的情况。总之一句话,我们那里的情况非常的好。”范松说。</p>
<p>“好好!快去陪陪你父亲。他虽然嘴上不说,估计心里早想你了。”张知木催着范松赶紧走。</p>
<p>范松走了,李茂过来说:“张总,没来及和你先打招呼。我回到扬州接上范松就往回赶,这些浙商早就等着我。他们没想到我会这么快又要走,就赶过来和我商量想到窑岗来的事儿。我说这事不用商量,跟我走就行了,他们一碰就决定跟我来了。呵呵!到了凌水码头我才知道,徽商们已经过来了。我要是在扬州多停一天也就能了解这个情况。我知道家里等范松他们的橡胶早就等不及了。”</p>
<p>“是啊!这次我们和徽商谈的很好,我们要开始票号方面的合作。”张知木说。</p>
<p>“我想到了,徽商的经济实力不容小视。不过我感到浙商很可能也要在这方面和我们合作。就是不知道会不会对我们的生意有影响。”李茂判断说。</p>
<p>“好啊!百家争鸣最好,这样,这个行业就能发展起来。”张知木说,“要说影响一定会有,但是他们都活跃起来,对整个经济发展是有好处的。”</p>
<p>李茂马上明白了张知木的意思,张知木想的已经不是自己窑岗的这点生意的事儿了。</p>
<p>李茂说:“详细的事儿我们慢慢说吧。现在该进去陪着他们喝酒了。”</p>
<p>浙商历来都是中国商界的中坚力量,但是现在张知木对浙商的看法不是太好,因为他们很多人都和东林党人有或多或少的联系。但是张知木认为现在是在商言商,可以在商场上和他们进行交往。</p>
<p>浙商果然不一样,席间有一位商人问张知木:“张东家,你们窑岗人应该是说是当今天下最有实力的商人,就连八大王和左良玉将军占领的地方,你们都敢设分号,实在是让我们望尘莫及。不过奇怪的是你们怎么在北京天子脚下反倒没有分号,能否赐教?”</p>
<p>问题有些犀利,但是陈玉峰和欧阳鹤等人都不担心张知木的回答这样的事儿。平时张知木不是太愿意和别人争论,但是该发表看法的时候,绝对会妙语惊人。</p>
<p>果然,张知木起身说:“这位朋友说的不错。但是您说的还不全面,我们不但在京城没有分号,李自成占领的地方我们也没有分号。不在京城设分号,是因为我们不想和朝里的官员打交道;不在李自成那里设分号,是我们不想和匪打交道。有人会问,我们不是和八大王张献忠打交道了吗?我告诉你们,那是因为我们和张献忠打了几仗,他们必须给我们几分面子。这一点,连皇上都知道。至于左将军那里,更不用说了,因为他们也是朝廷的官军。虽然我们也开过战,但是误会说开了,还是互惠互利的做生意。”</p>
<p>“听说张东家每年借给朝廷的银子有几百万两是真的吗?”一位浙商问。徽商绝对不会问这样的问题,这就是浙商和徽商的不同。</p>
<p>“这位朋友说的不准确。我们每年借给朝廷的银子也就是在一两百万之间。”张知木说,“大家都是商人,也都知道这银子这挣来不容易。一两百万两银子需要多少人风里来雨里去的劳作才能换来,我们拿出银子也心疼。不过大家想一想,现在朝廷没有银子,边关就没有军饷。我们和徽州的朋友刚刚从边关回来,那里是多么紧张他们经体会到了。但是那里还不如山海关那边紧张。一旦那里守不住,满清铁骑就会潮水一样的滚滚而来,那我们就面临着灭族灭种之灾。不用说我们的银子剩不下,我们的命能不能剩下,还要看他们高不高兴。所以我们就是勒紧裤腰带也要借给朝廷银子。有朝廷在,他们就能维持山海关的那边边防,我们才有可能研究啥生意做。”</p>
<p>张知木一席话,说的大家都不言语了,这个话题太沉重。</p>
<p>一位徽商端着玻璃酒杯站起来说:“我提议,我们大家敬一杯有担当的窑岗人!”</p>
<p>在座的都起身饮了这一杯酒。他们也都被张知木的这番话感动了。</p>
<p>喝完这杯酒坐下后,一位浙商问:“张东家,现在天下大乱,唯有山西一方是一片净土。你们有实力应该为天下太平多出一些力啊。”</p>
<p>“这位朋友言重了。我们窑岗人本质上说还是商人,我看要天下太平还要大家一起出力才行。不过皇上信任我们,我们也在积攒力量,如果我们有实力了,我们会出击李自成,替皇上解忧,替百姓谋福。到时候还希望大家支持我们。”张知木说。</p>
<p>这时下面的人都没有说话的,他们都是不愿意惹事的商人。</p>
<p>见此情景,陆成祥起来敬酒圆场了。其实张知木不怕冷场,因为方才的问题,正说明这些商人明哲保身,遇到问题都向后退,希望别人出力,自己受益。</p>
<p>不过,坐在张知木身边的一位徽商在张知木耳边说:“张东家,如果窑岗人有更大的想法,我们徽商支持你们。需要我们出力的时候尽管说。这是我们今天的决定,大家让我告诉您。”</p>
<p>张知木微微点点头轻轻的说:“替我谢谢大家!大家的心意我懂了,我们不会让大家失望的。”</p>
<p>此时,张知木知道,窑岗人的真诚获得了徽商的信任和支持。将来进军江南的时候,这是一只不可小视的力量。</p>
<p>徽商们本来是要走了,但是由于窑岗有两件喜庆的事,张知木就请他们再留两天。</p>
<p>一件事是窑岗的办公大楼终于落成使用了,另一件事是窑岗到秀容的电车要举行通车仪式。</p>
<p>徽商们也愿意在这多呆几日,只是浙商在这里,他们怕窑岗人没时间招待他们。在这里虽然外面飘着雪花,可是宾馆的暖气太好了,住着非常舒服。</p>
<p>窑岗人的办公大楼,让徽商和浙商们们都是羡慕不已,那落地式的玻璃窗,是他们以前想都想不到的。别说那每间办公室都有电话电灯的配置了。这里的办公桌和座椅都是按照张知木给出的样式制作的,那可是前世的经典样式。</p>
<p>不过李茂告诉徽商们,扬州的两兆瓦发电机马上就要发电了,他们很快的就可用上电了。这些商人都喊声好,他们都说这次一定要买电唱机回去。有了电就可以听电唱机了。</p>
<p>张知木建议他们买最新式的收音机,因为这样的收音机,能听到短波广播。在扬州就可以听到在窑岗听的广播,这可让这些人惊喜不已。他们已经太喜欢听广播了。在这里每天早晨第一件事儿就是打开收音机收听广播,然后拿着报纸看报纸。特别是每天晚上窑岗文化宫都有各种演出,这是灯光音响配合的演出,和他们在家里看的完全不一样的演出。他们太喜欢这样的生活了。所以他们几乎每人都买了收音机和电唱机回去。</p>
<p>这一幕让张知木想起了,前世时刚刚开放,有人出国时往回带东西的那一幕。</p>
<p>电车的通车仪式后,这些人看见电车顶上冒着电火花,不敢上车。张知木想给他们解释电车的电位是和大地一致的没有危险,但是知道说那些没有用,自己第一个带头上车后,其他人就跟着上来了。结果一辆车挤得满满,在咕隆咕隆叮叮当当车上,这些富贾一方的人像孩子一样美得不行。张知木特意让开电车的在电车上挂上叮叮当当的铃铛,这样可以通知行人电车来了。</p>
<p>电车道两边的沥青马路让这些人觉得很新奇。这样的马路不怕雨水,比石头铺的路面平整多了,有这样的路下雨天再不会泥泞。</p>
<p>更让他们感到惊奇的是,在这里坐车,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不要钱,孩子不要钱。这一切简直让他们觉得不可以思议。都觉得做一个山西人简直太好了。</p>
<p>不过电车的开通,极大的方便了窑岗和秀容之间的交通往来。</p>
<p>李茂悄悄的跟张知木说:“我们应该放一个假消息。”</p>
<p>“哦?”张知木没理解。</p>
<p>“你应该在不经意间让他们知道,我们下一步会进攻河南。”李茂看着张知木说。</p>
<p>“***。”张知木明白了。</p>
<p>在送这些徽商的时候,徽商们都有些不舍,张知木说:“别着急,我们会尽快的积攒力量,等打下河南后,我们离得就更近了。到时候我们就把火车修过黄河和长江去,把我们窑岗和徽州连起来。到时候大家啥时候愿意来窑岗,坐火车就来了。”</p>
<p>“我们等着这一天。”徽商们坐上船挥手而去。不过,他们知道窑岗人会很快打下河南。这个消息,不久就会传到李自成那里。</p>
<p>有了和徽商打交道的底儿,陆成祥和浙商们谈的也很顺利。其实窑岗人答应在票号业务上和他们合作,是做出了很大让步,他们不可能不满意。</p>
<p>浙商们和徽商一样都看好了票号这一行。窑岗人也按照徽商的条件和他们签的契约。</p>
<p>不过浙商们想买断搪瓷产品海外销售权,这点陆成祥没敢做主,因为窑岗人现在为止没有向外出口搪瓷产品,是因为内销还不够。所以张知木不同意这一点儿,还有范松他们也可以向南洋销售这东西。</p>
<p>浙商和徽商还都不约而同的对电车道两边的商业街感兴趣,他们也提出来最好能买下一块儿地方自己组织建设。</p>
<p>窑岗人同样都以还没计划好为由,暂时没有答复他们。</p>
<p>送走了他们之后,窑岗的几位巨头又聚在一起开了一会。李茂介绍了江南这段时间得发展情况。</p>
<p>现在景德镇、九江、武昌、长沙的分公司已经正常开始运作了。从长沙沿着长江到镇江的蒸汽拖轮拖拽的客货运输也已经开通。特别是客运班轮定时开通,不但对往来的商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窑岗人的影响也扩展到了大江南北。对公司的业务往来影响极大。</p>
<p>这次李茂回来,还带回几件国宝级的古董,这是左良玉将军带给窑岗博物馆的。因为他听说了八大王张献忠送给窑岗博物馆的文物展出的时候,在旁边注明了是张献忠捐赠。所以左良玉也希望这几件文物,在窑岗博物馆展出的时候,注上是左良玉捐赠。</p>
<p>“呵呵!看来,我们的博物馆的功能还要扩大。这样一来我们博物馆就会越来越有名气,越有名气就会越有人送宝贝过来。”张知木笑着说。</p>
<p>对李茂在南方的事情,大家听完了解一下就行了。因为李茂的能力已经得到大家的认可,有他在南方。山西在南方的销售通到就是畅通的。</p>
<p>陆成祥对李茂说:“李公子啊,有一件事儿你们还要努力使把劲儿。就是要尽量的多买棉花,我们这边已经动员分号在各地提前向棉农**棉花。现在我们的新纺织厂只开工一半儿,棉花就紧张了。针织厂几乎就是停着。再说了,我们造**和醋酸纤维等都需要棉花。”</p>
<p>“我们采购后的棉花马上就能运到。九江、武昌、长沙分公司都在采购棉花。我可以给他们发个电报,让他们也像你们这边一样,提前和棉农预定棉花。这样棉农就敢放心的种棉花了。”李茂反应很快,立刻想到了办法。</p>
<p>张知木提出来,将来要向江南甚至更南的地方发展时,需要有能适应热带雨林作战的军人,我们的士兵大多数是北方士兵,将来到南方会很不适应。现在李茂找了一些人,但是还不够用。</p>
<p>李茂的建议是,人他可以回去再找。但是要是从长远打算,应该从童子军做起。意思是现在就招一批十几岁的孩童从小培养,他们大了就是合格的军官。</p>
<p>张知木非常赞同李茂的意见,说:“我们就在军事学院旁边建设一个少年军事学校。招一些十四五岁的孩子,从小就军事化培养,每年一批一千人,按五年的计划培养。这样少年学员不但要学军事更要学文化,五年后,我们军队里的军官就不愁了。”</p>
<p>欧阳鹤更是赞同,说:“五年后,他们二十多岁,都是文武全才。那时候由这些军官带领的军队更不得了了。张总,这个少年军校的校长就由我担任吧。”</p>
<p>“那可太好了。”张知木知道这个军校的校长最合适的人选就是欧阳鹤了。</p>
<p>张知木最欣赏李茂的就是,这个人遇事非常动脑子。</p>
<p>窑岗现在除了有窑岗学院,现在正在建设的有窑岗军事学院、窑岗商贸政法学院、窑岗语言学院、窑岗技术工人学校。现在还要添加一个少年军校。</p>
<p>陈玉峰说:“最近我到军事学院工地上看了看,教学楼框架都已经起来了,几座宿舍楼也已经封顶了。我看明年七八月份,我们军校可以和窑岗学院一起招生了。”</p>
<p>张知木说:“其他几个学院也可以一起招生了。我看我们就在扬州也设一个招生点儿得啦。我们派出去一些人,在扬州设一个考场。明年我们的招生名额可以扩大很多了。不过我有一个想法,我们明年的招生,要分两年班儿和四年班儿分开招。大家也知道,两年生学习的东西太有限了。最好是两年学基础课程,两年学习专业课程。”</p>
<p>卢炳义非常赞同张知木的想法,说:“张总说得对。我一直觉得两年的学习只能是让学生们入个门儿。我看能有后劲儿的,最少要四年。我看四年后,还有抽出来一些尖子继续深造才行。”</p>
<p>这样的事情,一般是张知木说了,卢炳义赞同别人都没有意见。</p>
<p>陈玉峰说:“趁着我们有银子,多在人才上下功夫是最好的。我们这样坚持十年,那可就不得了了。”</p>
<p>李茂对即将开始的西征提了一个建议,现在就要放出话去,还要悄悄的放话,造成我们窑岗要向南进攻河南的假象,然后突然闪击陕西,在李自成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利用我们的优势火器,以最短的时间占领陕西。以免陕西受到大顺军大的破坏,这样对我们恢复陕西的民生会有很大的好处。</p>
<p>欧阳鹤说:“李公子的建议非常好。我们现在只顾着研究陕西各地具体打法。还没顾上从战略上迷惑对手的事情。”</p>
<p>陈玉峰也说:“李公子提醒的对,我们一直没把对手放在眼里,没想的太多。但是要是我们真的能迷惑李自成,让他们在陕西松懈的时候,突然动手,会一下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p>
<p>李茂叹口气说:“唉!几次仗都没让我捞上打,看着你们打仗,我是干着急。”</p>
<p>大家都笑了一阵儿。</p>
<p>张知木说:“有你在扬州顶着,我们才能安心打仗。只有我们窑岗的产品通过你们销售出去,换成银子,我们才能打得起仗。说实话,我们养的军队费银子,但是我们死的人少。这全靠银子支持,这也是我们没准备好不敢放手大打的原因。如果全面展开,我们的后勤就支持不了。”</p>
<p>“张总能不能说说,你心里是想啥时候要打河南?也让我们心里有个底儿。”李茂问道。</p>
<p>-------------</p>
<p>宋军占领北海道,元寇登陆九州岛。开辟日本战场。--《南宋记忆》进展</p>


  https://www.biqivge.cc/book/53742/5330641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