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改变 > 第十六章张献忠结果 送别闯王

第十六章张献忠结果 送别闯王


  第十六章张献忠结果    送别闯王

  张知木知道李自成问的是八大王张献忠的事儿,“唉!八大王和我们的关系一直不错。现在又把湘江、洞庭湖周围的地方都完完整的交给我们了。”

  “老狐狸!”李自成一笑说:“他这样就是想让你把四川留给他,让你不好意思动他们。”

  “天下必须统一。”张知木这句话算是给李自成的回答,也是告诉李自成,张献忠的结果,不来降,就要被消灭。

  李自成点头说:“天下统一在你的手里,是天下人之幸!”

  “李大哥你知道蒙元退回北方草原的原因是啥吗?”张知木问。

  “他们太残暴,不得人心,我们汉人那些有文化的,差不多的都被他们以各种理由杀了。”李自成说。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张知木说,“还有一个原因是,他们当时没有技术手段管理幅员如此广阔的帝国。边疆出了一件事儿,几个月中央王朝才能知道,他们怎么进行管理。就象身上长了一个疖子,等他们知道了,已经开始化脓。没来及治疗,就已经大发了。所以,你看我们所到之处,首先架电报电话线,保持信息畅通,再就是修路。这样我们管理的地方就随时能了解情况怎么样了。有了事情也可以快速反应。”

  “这些也是我们要学习的。”李自成说,“那些电话电报,你们也要给我们多备上一些。”

  “我说这些,就是要你们派一些有文化的人来学习使用这些东西的技术。”张知木说,“有了这些手段,你们治理地方,就方便的多了。”

  “看来,你留给我们的一年时间还不算长啊。”李自成说,“一开始我们还不明白,你为啥做事不爽快些,还要把事情拖到一年后。看来我需要学的东西还太多了。以前打仗,是打到哪吃到哪。经常是到了地方再说。现在真的就像兵书上说的,要谋定而后动。我越来越明白,我们以往打不过你们的原因不仅仅是武器不行,我们人也不行。”

  “其实我们是各有所长。就凭几十万、上百万的民众能追随你,就已让我十分的羡慕了。”张知木话是有些客气,但是也是由衷的。

  李自成指着黄河里面正在建桥墩的浮箱说:“这里要是建成大桥,是不是火车、汽车就可以直接开过黄河?”

  “当然,这是黄河上第一座铁路和公路两用大桥。”张知木说到这是满脸喜悦,“以后再到窑岗,我们就可以坐着火车,睡上一觉就到西安!那样可比坐船快多了。”

  “我坐火车去了一趟大同,真的实在是太快了。”李自成谈到这眼睛也有些发亮,“以后是不是长江也可以建设大桥啊?”

  “当然!必须建。”张知木肯定地说,“虽然现在还没有具体安排。不过我想,最少要在汉口和武昌、汉阳之间建成大桥。应天府那里也应该建成大桥。”

  “那样的话,以后也把铁路修到安南去吧!”李自成说,“安南平定后,我就回来帮着你忙活这些事儿。别的不行,你哥哥我吃点苦受点累还是不怕的。”

  李自成的话,让张知木也有些激动,张知木说:“李大哥!我们要做的事儿太多了,也太需要像你这样的人和我们一起做这些事儿。”此时,张知木眼里的李自成很矛盾。这人也是穷苦人出身,可是又做出来不少很难原谅的事儿。不过张知木心里叹息了一下,不能按照前世时的道德标准要求现在的李自成。他所做的都是在现在人们的道德标准范围内。打仗屠城,百姓虽然痛恨,可是也没觉得特别的不应该。好像打败了,理所当然就该任由战胜者处置。

  张知木和李自成起身来到甲板边上,手扶着栏杆,张知木说:“李大哥你看眼前的浮箱,那里使用的是我们最新式的建设桥墩的办法。如果这个桥墩建设成功了,再建其它桥墩就很容易了。”

  张知木又比划着给李自成讲了这种沉箱建桥墩的办法。李自成听了直点头称赞“太妙了”。

  张知木他们的船,过了开元新河之后,又在开封停了一站。

  到了开封之后,张知木和李自成等人乘坐小艇过了黄河,来到黄河新河道的工地。

  段精忠和石秀听到消息,都在河边迎接张知木他们一行。此时,张知木也不用过分保密了,给段精忠和石秀介绍了李自成和宋献策。虽然李自成的到来让他们二人也很震惊,但是他们很快的明白了张知木陪着李自成过来,说明两家一定是谈好了,两人也很平静的请张知木和李自成他们一行来到新建的大坝上看了看,又来到黄河拐弯处的旧河堤上。因为这里是黄河新旧河道相连来的地方,是最先测量好的,开工最早。为了保证新河道建好,这里炸开的之后,很容易将黄河水引向新河道,这里的施工质量很重要,完全是由窑岗人亲自主持施工的。这里已经建设的有些眉目了。

  段精忠介绍说:“我们准备在这段旧河堤上,钻出来一些深孔,需要的时候,一下子就可以炸开,让黄河改道到新河道。”

  李自成看来兴趣不小,问道:“新河道全部建好要啥时候?”

  “明年汛期前必须建完。我们要等要在汛期的时候炸开这里的大堤,让高水位将老河堤冲开,使黄河彻底改道。”段精忠说。

  “我听说,新河道由朝廷的官员分段负责建坝。他们偷工减料是避免不了的,你们怎么能保证新建大坝的安全?”李自成还很懂行。

  “哎呀!说来话长了。”段精忠叹了一声,说,“这几个月,净跟这些官员们扯皮了。没有办法,我们也给了他们不少好处,可是越给他们,他们越是贪得无厌。不过石秀将军的人全部到位之后,我们改变了对策。我们把军队沿着河堤展开,负责监督大堤工程质量,跟朝廷派来的负责官员建议,必须有分段负责的官员和我们的监督人员共同签字才算质量合格。而且分段负责官员要对大坝质量负责,一旦因为质量问题溃堤,不管何时,负责人在啥地方都要追究他的责任,坚决处斩!如果因为哪个官员的原因耽误了工期也要重责。这些事儿上报了朝廷,朝廷批复之后,工程进展就顺利些了。”

  “哈哈!看来,对付朝廷的官员你们还是有办法。”李自成哈哈大笑。

  “全靠这些也不行,那些官员都是费了很大劲儿才捞到修河道的差事儿。他们不弄些好处是不甘心的。后来他们在工地劳工伙食上做手脚,有些地方,连稀的都是勉强吃上。工地上都是重活,劳工们那里受得了。我们只好把伙食的活不交给他们,我们自己组织人给劳工开火。结果那些官员们组织人,拦截劳工不让他们到我们自己管伙食的工地。石秀将军带着人杀了一些捣乱的,查到是有官员在后面捣鬼。石秀将军就把他们拖到大堤上公开枪毙了。有些河段上的恶霸也杀了不少,这才震住这些人。”段精忠说着也有些激动。

  “就这样杀了那些官员,朝廷那些官员能干吗?”宋献策问。

  “嗨!他们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也都觉得得罪不起我们,他们还得跟着说杀得好!”段精忠说,“朝廷派来的官员,我们也适当的给点好处。有些事情由他们出面比我们去做要好得多。我们只要工程明年按时能完,比啥都强。”

  “简直不敢相信,你们竟然敢对朝廷官员大开杀戒。”李自成说。

  “那些桥墩开始建设了吗?”张知木关心准备预先建设的桥墩,能不能在明年来水之前完工。

  “有两个工地已经开建了。”段精忠说,“我们最后和卢炳义先生一起商定,从开封到入海口,一共预先建设三座大桥的桥墩。分别在范县、济南府、滨州。”

  “你们没有河却要先建大桥?”宋献策有些奇怪。

  “大桥暂时还不能建。但是我们想在没有水的时候,在旱地上先建一些桥墩。旱地上土方开挖要容易的多。我们先把桥墩建好,以后有条件再建大桥。不然等通水了再建桥墩就困难了。”张知木解释说。

  “真的是改天换地啊!”李自成感慨道,“我的家乡延安府那一带就是缺水,十年九旱。能不能想啥办法,那里的不少山坡地一年下来产的粮食也就比种子多不多少。”

  “李大哥不忘故土啊!”张知木说,“那一带,靠近河边的地我们一律退耕还林。山坡地尽量改梯田。不过我一直有一个想法,想在壶口瀑布那里建一个拦河大坝,抬高那里上游的水位,延河的水位也可以抬高。这样延河的河道就会延长了很多,也可以提高那里的水运能力,从延河引水浇地也方便了。建成大坝还可以通过船闸,将壶口瀑布两边的航运沟通。这样是不是能改善那里的一些情况?”

  “哎呀张贤弟!这样事儿,要快点做啊!”李自成有些激动。

  “我们要做的事儿太多了。现在没办法,还要把精力用在打仗上。等四海都平定,我们就可以集中所有精力做这些!”张知木说。

  “唉!这些年死在战场上的兄弟们,要是活着一起干这些多好啊?”李自成有些遗憾地说。

  “现在一切都还来得及。”张知木说。

  张知木他们的客船离开开封前往淮安的路上,张知木对李自成说:“这段水路,我们准备新河道通水之后,在开封将旧河道堵上,这段旧河道重新改建成运河,河道要缩减,但是河水要加深。这样可以提高通航能力,还可以重新开出来很多耕地。”

  “这段黄河的北大堤建的很好,可以直接借用就行,只要将南堤重新修建就行。”李自成还看出来了一些眉目。

  “是的,重新在原来河道中间建一座大堤。这是很麻烦的事儿。”张知木说,“原来河底建坝不稳固不,我们想先开挖一条沟,然后用松木桩子打进沟里面,再添上石头然后用土一层层夯实。工程量不小。”

  宋献策在旁边问:“是不是同时也要将越过运河的桥的建好啊?”

  “是的,这事儿我们考虑过。”张知木说,“今后这里要建的桥要有很多座。”

  宋献策过来说:“我觉得工程量不小的是淮河入海口的开挖。这个入海口,一定要够宽才行。因为淮河到这里会有很多河流都汇聚到这里,发洪水的时候,水位会突然暴涨。泄水口流量必须很大才行。”

  “这件事儿,卢炳义先生他们费了不少心思。这条河道他们准备从洪泽湖开始,将来洪泽湖既可以做河道的淮河河道的一部分,也可作一个蓄洪湖。”张知木说,“虽然这是个泄洪入海的通道,可是它改善水运的作用更不小。花这些功夫还是值得的。”

  “淮河水患要是能解决了,那可是功德无量的好事。”宋献策说,“不过淮河的事儿,有一个入海口是一问题。可是我看过,淮河沿岸的河堤也都是年久失修。一有今年这样的大水,还是会出事儿的。不仅仅是淮河的大堤需要修。就连无数的支流的大堤都要加固。工程量实在是太大了。”

  “我们不能永远是有了灾害再去救灾。要做到防患于未然才行。”张知木说,“我们要是总是没钱买药,有钱买棺材那不是太愚蠢了吗?”

  “呵呵!”李自成说,“张贤弟的这个比喻好。我相信窑岗人想做的事儿没有做不成的。”

  到了淮安之后,心情不错的李自成和张知木他们包下了一个酒楼,品着淮扬菜,又是大醉一场。

  此时,李自成的行踪,简直就是半公开的了。离开淮安的时候,欧阳鹤故意对李自成说:“上次我们张总在淮安和扬州都遇到了刺客。那些乾坤们的杀手也真是一个个宁死也不留一点痕迹。”

  宋献策接过话头说:“这件事儿我们也听说了。不过今天我说一下,这样的事儿绝对与我们无关。我们派到窑岗去的人都是自己人。我们不可能用别人做这么大的事儿。我们也一直在追查这事儿,不过一直没有消息。现在中原已经是你们的了。找到乾坤门的人不应该是难事儿。”

  听宋献策这样解释,欧阳鹤一乐,说:“刚开始我们判断你们也是有可能,可是后来我们觉得你们做的这事可能性不大。因为这符合你们做事儿风格。乾坤门的事儿,我们还没顾上找他们,不过我们以为他们构不成多大的威胁。只要我们当回事儿,就没有他们的机会。再说了能花银子雇他们出阴招的,也都是不敢公开和我们作对的,没啥大了不起的。”

  宋献策敲了一下,判断这事儿真的不是李自成他们做的。因为大家都谈开了,李自成他们要是做了,就不会隐瞒。

  到了扬州,李自成想进扬州逛逛,宋献策坚决不同意。因为李自成现在身份已经半公开了,这样进扬州太扎眼了。李自成只好做罢。不过李自成和张知木要在这里分手了。

  张知木和小红玉要在这里换小船去小红玉家里。李治带着人跟着张知木一起走。陈玉锋和欧阳鹤陪着李自成到镇江造船基地。李自成他们要在那里换乘拖轮拖着的客船,过长江走运河到临安(杭州)。

  在扬州,张知木他们下船,可是有一批窑岗人要上船跟着李自成到镇江、临安、无锡、应天府将原来窑岗分公司恢复起来。从那撤出来的那些分公司的人都留在了扬州。这次跟李自成回去,把公司恢复起来。

  扬州码头上,李自成执意要送张知木他们小船先走。大家都上船了,可是李自成和张知木双手紧紧的握在一起,久久的不愿意分开。

  李自成说:“张贤弟,我要是早点儿认识你就好了。就不会象没头的苍蝇一样乱闯。在窑岗这些日子,我想了很多。你说的好多话,我还要回去慢慢想。可是我们说定的事儿,不管有谁反对,我都会坚持到底。你尽管放心。”

  “哥哥!此去要多多保重身体。这个世上还有很多事儿等着我们去做。你们放心,你们身后的我们,会给你们提供全力支持!”张知木也有些不舍。

  码头上其他人,都为他们这样深情相对深深的受到感染了,没有人忍心上前劝他们。这是深深互相欣赏的两男人难得的一幕。

  还是陈玉锋过去说了一句:“送君千里必有一别。我们来日方长!”

  张知木听罢,拱手说:“李大哥多保重!”转身登船。一艘炮艇开路,张知木他们的船队,出发了。在船上张知木手扶船栏杆,向岸上的李自成不住的挥手。一直很远了,张知木还能看见李自成站在码头上的身影。

  小红玉过来劝张知木说:“两个大男人怎么弄得像两个情人似的?”

  张知木微微一笑说:“这就是心心相印!”

  “现在联系起来也很方便,以后用电报联系吧!”小红玉说。

  “这些日子,有些慢待你了?”张知木深情的对小红玉说。

  “嗯!你还知道啊?”小红玉嗔怪的说,“本来以为这次坐船回来你能好好地陪着我。可是你和那个大男人好像有说不完的话。要不是晚上睡觉你还能想起我,恐怕就不回自己房间住了。”

  张知木正想和小红玉亲热一下,有人敲门儿。

  小红玉一邹眉头,还是出去开门儿。原来是李治。

  李治一进来就说:“张总,急电!”

  -------------

  富士山喷发,日本大地震。--《南宋记忆》进展


  https://www.biqivge.com/book/53742/5330488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