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农家长子(科举) > 第151章 第一百五十一章

第151章 第一百五十一章


一连失去了两位重要人物,  戎人那边顿时失了主心骨,定远侯等人只休息了三日,就再次率兵出发,  一举夺回了凤阳府,将戎兵们赶出了大周的土地。

        战报传到京都,西苑中传来了一阵透着愉悦的笑声。

        “好啊,  朕果然没看错人。”

        这是景德帝的声音,只是这声音中,  却分明透露着掩饰不住的虚弱与疲惫。

        “陛下,喝点参茶吧。”

        刘用亲自从小内侍的手中接过茶盏,送到景德帝手边,  关切地道。

        景德帝此时心情颇好,顺手接过,饮了一口又放在桌上,视线在战报上停留了许久。

        久到刘用都开始怀疑陛下是不是睡着了的时候,他忽然剧烈地咳嗽起来,捂着胸口,  面色一片通红。

        “咳咳!”

        刘用神色猛地一变,  担忧之色溢于言表,  赶忙上前一步,动作熟稔地抚着景德帝的胸口,  替他顺着气,一边对殿中伺候的小内侍急声道:“快去请太医!”

        “不必……”

        景德帝语气虚弱地拦下了他,好不容易止住了咳嗽,  他长长的呼出一口气,  阖上眼,  轻声道:“老毛病了,  叫太医做什么。”

        “陛下……”看着自己伺候了这么多年的主子,刘用心里难受极了,对方的面色此时十分不好,原本英武的一张脸已经瘦得脱了相,若是沈伯文此时见到,定然会大吃一惊。

        怎么短短不到一个月的功夫,景德帝就病成了这个样子!

        景德帝说完这句话,又歇了好一会儿,他掀开眼皮,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刘用那张着急万分又透着关切的脸,甚至眼眶都有些红了。

        他不由得费力地笑了一声,声音低沉又沙哑地道:“刘伴伴,莫急,朕还撑得住。”

        他不说这话还好,一说刘用这心里就更难受了,这个平日里在外威风八面的司礼监掌印太监,此时就像是个刚入宫不久的小内侍一般,他望着难得露出一丝人情味的景德帝,恍惚间仿佛回到了他刚被调到东宫,伺候太子殿下的时候。

        刘用心里一酸,自个儿又强行压了下去,他嘴唇动了动,也配合地笑着道:“可不是?上回苏院使还道,您只要好好将养着,慢慢就会好起来了。”

        景德帝靠在椅中,不置可否地笑了笑,没就这个话题再说什么,反而道:“让人去把太子叫过来,朕有事要交代他。”

        刘用欲言又止,最终还是应了下来,没有再劝说什么好好休息之类的话。

        人人都道皇帝好,可又有多少人知道,皇帝干的也是这天底下最累人的活儿呢?

        这才多少年,自己在东宫初见时那位丰神俊朗的太子殿下,就已经像是被吸干了精气神儿一般,变成了如今这样垂垂老矣,病体不支的模样……

        太子来得很快,毕竟东宫离西苑也没有多远的距离,正巧他今日没有要上的课,因而刚收到传话便赶了过来。

        “儿臣叩见父皇。”

        李煦进殿之后,恭敬地行礼拜见,不敢有半分疏忽。

        至于他如此变化的原因,他们父子二人都心知肚明,但也没人会说出来。

        “起来吧。”

        景德帝的语气莫名的平静。

        他垂眸看着自己这个出色的嫡长子,原本还想交代几句,但喉咙中却忽然一阵痒意袭来,他竭力把想要咳嗽的冲动压了下去,半晌后才开了口。

        然而这刚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惊住了殿中包括太子与刘用在内的所有人。

        “此番泰山封禅,你替朕去吧。”

        他话音刚落,李煦瞬间被惊在了原地,不敢置信地抬起头,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这可是泰山封禅!

        历朝历代,泰山封禅都是帝王专属,何曾有过太子代替!

        今年的泰山封禅是许久之前就已经定下来的,景德帝是当之无愧的明君,完全当得起,可朝中谁都没有想到,就在这半年的光景,他的身体会坏到这个程度,别说千里迢迢去泰山封禅了,恐怕出了这个皇城,就要支撑不住了。

        因而无论是谁,都以为这件事恐怕只能罢了。

        可……可任谁都没想到,景德帝竟然要把这件事交给太子去做。

        这若是传出去,没有人会不清楚这其中的含义。

        ——这是在为太子铺路,亦是明明白白地告诉所有人,他准备让太子接班了。

        李煦心中震荡结束后,当即回过神来,刚要开口,就被景德帝打断了。

        “若是你连这点事都扛不起来,那朕便换个人。”

        他这话说得毫不留情,仿佛若是太子仍然开口推拒,他就当真要换个人选一般。

        李煦顿时心头一凛。

        他丝毫不怀疑,父皇所说这话之中的真实性。

        自从上次那件事之后,父皇的脾气就有些捉摸不定,简直同以往那个父皇大相径庭。

        父子之间的温情十不存一,取而代之的便是对他从未有过的严苛。

        李煦沉默了半晌,终于拱手应下,语气低沉地道:“儿臣遵命。”

        “好。”景德帝听罢,还是方才那副波澜不惊的模样:“你去罢。”

        直到太子的背影消失在殿门外,景德帝面上才终于露出疲惫,又是一阵猛烈的咳嗽。

        ……

        太子要替景德帝前往泰山封禅的消息一经传开,震惊朝野与民间。

        就连还在赶回京都路上的沈伯文与定远侯等人也都有所听说。

        太子一系朝臣们的兴奋自不必说,不过暗中投资燕王和某些另有打算的其他人的心情却糟糕透顶。

        景德帝这一手,打得他们猝不及防,没有半点儿反应的机会。

        燕王府。

        偌大的花厅里气氛沉闷极了,除了主位和次位上的两个人,没有其他半个身影。

        一贯在外表现得吊儿郎当的燕王,此时面无表情地盯着下首之人,冷冷地道:“这就是渠相公所说的好法子?”

        语气中的嘲讽之意似是要满溢出来。

        渠恺却像是听不懂一般,八风不动地端坐在原地,甚至还端起茶啜了一口,慢条斯理地开口道:“殿下觉得臣的法子如何?”

        “不怎么样。”

        燕王换了个姿势,一双长腿交叠,不屑地说:“你的好法子就是跟戎人勾结,让他们绕过太原府,你给他们开京都的大门,让他们抢掠一番,再让本王趁机逼宫?”

        渠恺在听到勾结这两个字的时候,面色青了一瞬,随即又道:“然也。”

        不过这两个字却没有方才那么淡然了,多多少少透着几分咬牙切齿。

        “渠相公。”

        燕王单手撑着头,撩起眼皮睨向渠恺:“是什么给了你错觉,觉得那些不通道理的蛮夷们会抢完就走,然后把京都留给我们?”

        戎人都是些什么人,跟他们打过好几次仗的李烨再清楚不过。

        说他们狼子野心都是褒奖了!

        这些蛮夷觊觎他们大周已经不是一年两年的事了,自从那边新皇登基以来,对大周的试探就从来没有停过,三天两头骚扰边境不说,大规模的侵扰也发生过好几次。

        他们这个新皇帝,可不是什么省心的货色,有的也不只是进大周劫掠一番的小心思。

        若是放他们进了京都,后面再怎么发展,可就不是由自己这边说了算的了。

        再说了,自己再怎么说都是大周的燕王,之前跟太子怎么斗也好,那也只是他们李家内部的斗争罢了,是输是赢,且不说还没走到最后,结果还没出来呢,哪怕就算是输了,他李烨也没那么输不起。

        放外夷进来屠戮大周百姓,亏渠恺这个老东西想得出来!

        说完这句话,他慢吞吞地站起身来,走到渠恺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这个从来没有上过战场,反而自诩才智过人,智计百出的蠢物,讥笑了一声,道:

        “父皇这些年一定是昏了头,怎么连你这样的人都能入阁。”

        渠恺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右手紧紧地攥成了拳,冷声道:“殿下请自重!”

        “让本王自重?你也配?”

        “该自重的是你渠恺!”

        燕王像是看到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一般,嫌弃地收回视线,又坐回了自己的位子,开口道:“木头。”

        话音刚落,忽的从房梁上跳下来一道身影,跪地行礼:“属下在!”

        “派人给本王看好渠相公,那些不该传出去的消息,半点儿都不许传出去。”

        “属下明白。”

        燕王对渠恺被气得青红交替的一张脸视若无睹,往自己嘴里扔了颗葡萄,又像是想起来什么一般,咽下口中的葡萄,变脸似的又笑眯眯地对渠恺道:“倒是忘了多谢渠相公牵线搭桥,金吾卫和五城兵马司的人手,本王就先收下了。”

        这人以为金吾卫和五城兵马司的人数不够跟京都的守兵相抗衡,才想驱狼吞虎,放戎人进来。

        可李烨谋划了这么些年,自然不可能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他人身上。

        就在京都外的保宁山上和他的京郊庄子里,还分别藏着大量他养出来的私兵,再加上金吾卫和五城兵马司的人,跟守军已经有一战之力了。

        更何况,京都的守兵们多少年都没见过血,能有什么本事?

        跟他剿匪练出来的兵比起来差的可太远了。

        燕王不由得勾了勾唇角,又摘了两颗葡萄,却没吃,只是放在手心里转着。

        父皇忽然下旨让太子去泰山封禅,这件事虽然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但转念一想,却又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太子离京,要带走不少亲卫军,再加上定远侯离京时带走了京营两万人马,现下也还没回来。

        最关键的,父皇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不趁这个机会起兵,等到太子从泰山回来,他就当真毫无机会了。


  https://www.biqivge.cc/book/53458249/2494452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