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天行健系列之人之道 > 十、厉兵秣马(上)

十、厉兵秣马(上)


  
大齐帝国的早朝,是每天的例行公事。正因为是例行公事,所以一般都无什么大事,除非有一些突发事件,否则每天就是走个过场。
大齐帝国采取的是立宪制,这制度其实许久以前就已成文,但当时尚未实行便已发生了大变故。陆明夷称帝后,在当时文本的基础上做了些修改。每天早朝,百官在文班六尚书、武班五元帅率领下,向大齐帝君请安,如有要事则递上奏折,以示此事重要,必须加快批示,然后就退朝回去休事。大齐帝国如今已成立了十九年,种种制度都安部就班地运行多年,也一直没有差讹。待礼毕,正等着赞礼说退朝时,那赞礼高声道:“请十一选帝侯暂留退思殿,余者退朝。”
十一选帝侯,就是六尚书、五元帅这文武两班之首。大齐帝国始创,帝君有鉴于以往诸个帝国每每为了立储之事闹得不可收拾,甚至有因此国破人亡的,因此定下这选帝侯之制。凡帝国宗室,都有权成为储君,但真正由谁即位,则是这十一选帝侯的权利。在退思殿正中,设有一座只留一条极细小口的金匮。要决定由谁继位,先是众人推举,最终决定出最孚众望的两人,再由这十一选帝侯依次在一张金页上写下心目中理想继位者之名,然后投入金匮之中,届时在百官大会上当众以巨斧劈开,由所得金页最多者继位。因为选帝侯一共有十一人,所以绝不可能出现平局,而金页投入后若不破开金匮就不可能再拿出来,也能保证推选的公正性。同时十一选帝侯也必须发誓,不论最终推举出来的是不是自己属意之人,都必须效忠新帝君。帝君崇尚的是唯才是举,这样能够保证立贤而不是仅论亲疏。只不过现在帝君自己正在壮年,这金匮自然从没用过,那十一选帝侯也更没选过帝君。十一选帝侯中,政方六人固然都在朝中,军方的五元帅现在却只有三人在雾云城里,其中地明王戴诚孝与风明王沈扬翼都长驻军区,只不过说起来,仍是把他们算进去。
待百官退去,十一选帝侯中在朝的九人都进入退思殿中时,里面已经排好了屏风桌椅,每张小案上还摆着酒壶果品。帝君虽然身为至尊,却向来不好声色,很是勤政,召集这些重臣会议,吃的亦一向普普通通。当三元帅六尚书列席而坐,沙总管走了出来,高声道:“陛下到。”
一听得陛下到,几人全都站了起来。帝君从后殿出来,往当中一坐,伸手扬了扬道:“坐吧。沙公公,将抄好的塘报给诸位每人一份。”
帝国幅员辽阔,各地驻有传递消息的塘兵。有些紧急消息,必须极快传来,否则会误大事,而塘兵的职责就是随时将突发事件报上来。正因为塘报代价不菲,因此凡是塘报,必定是要事。傅雁书听得帝君说要发塘报,心头便是一动,忖道:“发生什么事了?”
塘报报上来的乃是要事,按事早朝时更应该公布,却不知为何仅仅在退思殿单独向十一选帝侯公布。他将手中的塘报打开了,一目十行地看了下去。刚粗粗看得一遍,心头忽地如遭钢针扎了一下,险些要站起来。他生怕自己看得太急,连忙又回头看了一眼。这回看得特细,一字一句不敢稍有遗漏,刚看了一半,却听得禁军元帅庞松年失声道:“五羊城失陷?!”
庞松年乃是帝君的多年亲随。他虽列武班,其实并无军功,但多年保卫帝君,自然功劳不小,当初帝君将五部尚书改为六部尚书时,相应的四元帅也必须添上一个,庞松年才得以列名十一选帝侯中。他也知道自己与战功赫赫的水、地、火、风四元帅不能相比,因此向来恬淡退让,事事不敢为天下先,倒也向不招忌。只是这回却是他失声叫出来,显是心中太过震惊了。不过刚叫出声,他马上省得失态,一下站起来立得笔正,说道:“庞松年万死,请陛下恕罪。”
帝君道:“庞帅,请坐吧。”他顿了顿,接道:“诸公应该也已明白了吧?”
五羊城失陷这件事,不过一句话就能说完。塘报中更多的,就是这支让南疆第一大城失陷的军队的来历。这支军队,名谓“葵花王军”,因为使用了前所未有的奇特战法,一战便迫使战力不俗的五羊水军屈膝易帜。他话音刚落,四明王中性子最急的火明王王离忽道:“陛下,这塘报中所言葵花王军的战法,俱是真的么?”
“眼下葵花王军严密封锁五羊城消息,因此传来的也是出自传闻。只是,”帝君说到这儿,却也迟疑了一下,才道:“这等战法闻所未闻,可能是以讹传讹,但应该不是无影之事。”
王离倒吸了口凉气。葵花王军的战法太匪夷所思了,王离方才便不敢相信。如果是是真的话,他委实不知该如何应付法。
王离正想着,却听傅雁书道:“陛下,这支军队究竟意欲何为?”
“据说,这些人来自极西。跨海而来,显然所求不小。”
万里远征,谋求的定然不是一城一池。王离失声道:“难道他们准备北上?”
“完全有这个可能。”
帝君说得轻描淡写,但谁都听得出这句话的份量。大齐帝君,与前朝帝君迥然不同,本身就是马上将领出身。王离号称“枪马弓”三绝,几可称当世勇力第一,但他最引为傲的这三绝却还较帝君有所逊色。正因为帝君本身便是名将,他所说的话绝不是危言耸听。六尚书本来都是文臣,对这些军事自没有五元帅这般有发言权,可听得这句话,几人都不由动容。其中年纪最长的吏部尚书费英海道:“陛下,那应该如何应对?”
费英海是傅雁书的岳父,在六部尚书中资格也最老。帝君道:“费公可有什么高见么?”
费英海咽了口唾沫,说道:“微臣乃是文职,不敢妄言。但葵花王军既然来者不善,必须未雨绸缪,早做防备。”
这话虽然只是泛泛之论,但确也没错。帝君道:“费公所言甚是。缪公,现在国库尚有多少节余?”
国库收支是由户部专管。户部尚书缪伯起,年纪也不过四旬出头,不算很大,此人最大的特点就是记性极佳。十余年前他尚是工部的管库小吏,一次工部员外来库房对账,那员外偏生十分粗疏,一碗水将账簿浇了个透湿,只得放炉边烘干。烘干很是费时,缪伯起见直接对账的吏员有抱怨之色,便直接翻检副账进行查对。一年的库房账册厚达数百页,共有两千余条,查账的员外不相信缪伯起的结果,待那湿了的账簿烘干后又查了一遍。结果这一遍查下,与缪伯起自查的分毫不差,他才相信缪伯起真个将这两千多条账目全部背了下来。经此一事,缪伯起的记诵之功轰动一时,随后一路晋升,一直做到了户部尚书。而缪伯起除了记诵远超常人,也极富理财之能,自他做了户部尚书后,国库年年都有盈余,因此也极得帝君信任。听得帝君问他,缪伯起连忙站起,躬身一礼道:“陛下,今年至昨日为止,国库收入三百二十三兆有余,开支一百五十一兆。加上上年结转的一千一百三十五兆,总结存一千三百零七兆。”
一兆即是一百万铜币。为节约开支,帝国货币仍沿用前朝,分金、银、铜三种。其中铜币又分大、中、小三等,依次是五小为一中,十中为一大,十大为一银,十银为一金,户部计算的本币单位是大铜。一般的三四口之家,每年用度约略是五金左右,而今年刚过了一半,国库赢余已有一百七十二兆大铜,相当于有一百七十二万个金币了。养兵较寻常用度更高一点,算每年两金,如此算来帝国上半年的赢余便足够养八十六万兵一年。目前所有行省驻军加起来,一共不过三十余万兵,这个收支自然游刃有余。只不过万一开战,用度将会十倍、百倍于平时。万一战事胶着的话,国库目前所有的结余只怕不过能支持三到四年而已。而一旦战事爆发,收入便完全不能保证,此消彼长,更难以支撑。缪伯起顿了顿,又道:“其中上半年五羊城上缴为六十三兆。”
帝国连五羊城在内,共有十九行省。这十九行省十分不均衡,大致是东南富而西北贫,最穷的朗月省基本上自给都不行,而最富的,自是五羊城了。上半年结余共有一百七十二兆,其中五羊城因为只有上缴,没有下拨,因此五羊城这六十三兆乃是净收入。然而现在五羊城已被葵花王军占据,下半年定然交不上来了。固然上半年用度较大,但没了五羊城这笔收入,整个帝国的收入将一下子少了三分之一,压力可想而知。
在座的几人听缪伯起侃侃而谈,虽然他也是临时说来,但人人都知他的记忆力惊人之极,绝不会有错。待他刚说完,一旁的兵部尚书周启德皱眉道:“缪尚书,如此说来,依眼下结余,够打多少时候的仗?”
缪伯起顿了顿。周启德的这个问题倒也不是很好回答,他道:“这个不好算。但伯起曾查阅前朝卷宗,前朝天保二十五年二月,出十万兵远征南疆,至次年一月破高鹫城,约略也是用兵一年,共花费……”
缪伯起说到这儿,却顿了顿。周启德是兵部尚书,这些战史自是熟而又熟,但他关注的都是战事的发展与变化,却不曾留意这一战用了多少钱。他道:“花费了多少?”
“八十五兆。”
天保二十五年的南征动用了十万兵,算起来一万兵的话就要花费八兆多。目前帝国的二十多万兵即使动用一半,一年大致也得花费这么多。周启德咂摸了一下,说道:“八十五兆的话,也不是太多啊。”
“这仅是军队开支。天保二十四年,当年结余十七兆,到了二十五年年底,当年就赤字一百十三兆。”
周启德吓了一跳,说道:“这么多!”
“战事一起,收入锐减。即使尽量节流,仍是入不敷出。”
周启德没再说话。天保二十五年,那已经是五十多年前的事了,现在的国力固然较那个时候强了不少,但也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一旦战事起来,最困难的正是这军资。此时众人不由都沉默了,军方诸人固然在算着现在的国力能支撑多久的战事,政方诸人算的则是还能不能开源节流,能不能第一次不把赤字弄这么大。正在这时,却听帝君道:“缪公所言甚是。但事在人为,刀兵临于项,不战已不可能。周公,目前可动用的兵力有多少?”
大齐帝国四大兵团,其中三部陆军,一部水军。陆军中,又以地明王戴诚孝所统的地部最大,共有八万余人,分驻三个军区。风明王沈扬翼的风部少一些,驻扎的东南两军区也有五万余。加上火明王王离的火部四万人,庞松年禁军八千,再是傅雁书所统三万水军,一共在编的帝国直属军队有二十一万上下。加上各行省的省军多寡不一,一共十万左右,帝国的全部兵力有三十余万。听得帝君问起,周启德道:“禀陛下,如今西北安定,东北更是无事,这两处应该能调拨出五万余兵。加上王元帅火部,届时再调集就近省军,十万兵应该随时可召齐。”
帝君沉吟了一下道:“西北与东北路途遥远,而且两处都是边防要地,不可大意,各召集一万已然足够。加上听用的后备兵,目前先集中五万兵至东平城。”
傅雁书一怔,问道:“东平城?”
东平城是之江省的首府,也是帝国东部沿海最大的城池,亦是傅雁书水军的两个驻地之地。只是东平是中分帝国的大江下游最重要的门户,加上之江富庶,因此东平城每每被当成大军南下时的前哨。帝君一下子要将五万大军集中到东平城,显然,就是准备南征了。
帝君点了点头道:“南安太靠近五羊而距雾云太远,东平城可攻可守,两全其美。”说到这儿,他忽地一招头,沉声道:“诸公,今日回去,立即就准备南征编制近期计划呈上。”
这话一出,王离也吃了一惊,问道:“马上就南征?”
帝君的嘴角浮起了一丝冷笑,淡然道:“这些蛮夷已然将刀兵指到了我面前,是可忍孰不可忍。”他顿了顿,又沉声道:“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先发制人。这一战,定要将这些蛮夷一举扫平,让他们永世不敢觊觎我邦。”
傅雁书心中微微一动。他当然知道帝君是个什么样的,却也没料到他虽已不再年轻,但胸中之血仍如少年之热。听得五羊城竟然如此轻易就被攻陷,他都不禁有些怔忡,但帝君似乎完全没有一丝惧意。听他的安排,其实已经经过了深思熟虑,但昨天面见他时还不曾听帝君说起,那么这消息定然是今天早上才到。仅仅这短短一段时间,帝君就已经拟定下这个计划,此人的能力的确非凡。
虽然作为四明王中第一位,有节制全军之权的水明王,但傅雁书其实一直对帝君有一点不认同。只不过这一丝不服随着岁月的流逝渐渐淡了,傅雁书想到的更多是让这个庞大的帝国顺利运转起来,但这不服虽然淡了许多,终究还是一直挥之不去。然而,现在这此不快却已然烟消云散,荡然无存了。
目前在座的这些官员将领当初全部是共和政府的下属,傅雁书虽然并没有太多的执念,但帝君复辟帝制之时,他还是有相当的不满。不过这些年来大齐帝国国势蒸蒸日上,对于一般平民来说,与共和国的不同除了国号以外,就是身为帝国子民,日子反倒更加宽裕,言论也较以前宽松,因此拥护帝国的越来越多。刚成立几年,戏班里时不时会演一些指桑骂槐的剧目,明言人一看便知是唾骂帝君复辟专制,必为天下所不容。只不过事实证明,帝君的复辟不仅并没有为天下所不容,反倒是当初的赤贫阶层,在帝国复辟后反而能够安居乐业,从而更加拥护帝国。而傅雁书此时也才算真正地认同帝君。
乱世用重典,沉疴下猛药。帝君,就是一剂虎狼药吧。傅雁书想着,而帝君的自信也让他的心绪平静了很多。的确,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葵花王军再厉害,毕竟远道而来。现在这样步步为营,便如一个拳头在全力一击之前,先要往回收一收,这样才能有更大的力量。


  https://www.biqivge.cc/book/52704950/4336908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