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回到明初当王爷 > 第三百零六章 大海啊,全是水

第三百零六章 大海啊,全是水


战鼓与杀伐声弥漫的战场,滚滚升腾而起的浓烟,血液尚未冷却的断臂残肢,尸体的头颅上绝望的眼神,这种让人的血液喷张,时刻准备杀人和时刻准备被杀的环境,让人的精神不得不时刻紧绷,久而久之精神意志再强大的人,也容易患上创伤后应激障碍。

        所以哪怕是两世为人,见惯了生与死的朱振,在战争结束后,也期盼着离开军营,换一个环境去休息,争取早日从战争的创伤中走出来。

        战争经验丰富的人,其实也很懂得享受悠闲的生活。

        鞭子耍累了,从腰间解下酒葫芦,喝上两口上品的女儿红,生活何其快哉。

        亦或是日头正盛的时候,倚在车辕上来个睡得迷迷糊糊的懒觉。

        悠闲久了,自己都会恍惚忘记自己的身份,身上的血腥气自然而然的就会散了。

        而且没有了繁杂的政务,身上的伤口自然而然的也就好的快了些。

        至于王玉落为什么跟着,一则担心端木雨荷在车中寂寞,毕竟她不能跟朱振他们这种大老爷们一样抛头露面,再者小妮子,身为大明最出名的话本作家,也是需要采风的,所以对待出行她是最为积极的一员。

        有娇妻相随,有玉人为伴,朱振感觉自己这一下哪里是下乡调查,反而是一趟优哉游哉的旅行。

        高兴之下拿起酒葫芦,狂灌了几口,再甩几个鞭花,真的有了几分老司机的感觉。

        朱振有美酒相伴,其他的小伙伴如李进之流,自然不时的往朱振这里看来。

        朱振也不严格要求他们,将剩下半数的美酒扔了过去,一群小家伙立刻美的不行,不消片刻便将美酒争抢喝掉。

        淮安富庶,有着深远的历史原因,从西汉开始,这里便开始设置盐场,到北宋时期,淮安盐场更是展到极致。

        盐巴,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资,如果少了盐巴,人就会变得浑身无力,头白,甚至换上许多痛苦的疾病。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一天天的不吃肉无所谓,但是如果不吃盐,那肯定是受不了的。

        所以国家自汉武帝开始,就开始实施盐铁专营,看中的就是其中的暴利。

        而有了盐铁暴利支持,汉帝国也有了足够的支撑,完成了汉帝国对匈奴的疯狂反击。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钱在作祟。

        而下面的百姓,即便是冒着杀头的危险,也要贩卖私盐。

        你要是敢阻拦他贩卖私盐,他甚至敢操刀造反,在高邮就有盐贩张士诚揭竿而起,最后还成为一方霸主。

        可见盐巴这种东西,确实有着无比诱人的利益,让上至官府,下至百姓,都趋之若鹜。

        这一次朱振主政淮安,朱元璋便写信与朱振,专门叮嘱了一件事情,就是取盐以补充应天之用。

        应天缺盐,缺到什么地步?

        官员和军官若是在放俸禄的时候上一袋儿盐,比他们领了金银都要高兴。

        之前朱元璋日子过得憋屈,处于四战之地的他,连个出海口都找不到,产盐之地都控制在张士诚手里,朱元璋处处受制于人,每年大量的财富都被张士诚搜刮走。

        这让小心眼的朱元璋为此事记恨了许久,一旦有了机会,拿下淮安,即便是割肉,也心甘情愿的给朱振。

        朱元璋清楚朱振生财有道,将淮安给了朱振,以后他再也不用为吃盐的事情愁了。

        另外,因为北元实施了变态的盐政,将盐户编户齐民,实施类似匠户的制度,这些盐户要世世代代为国家生产盐不说,官府还让这些百姓听命于若干个团,同时又在包税制和盐引法之间摇摆不定,国家拿走的钱财有限,而这些百姓得到的收入更加有限,衣不蔽体,一日三餐也难以保障,但是却富裕了很多豪绅。

        而经过张士诚控制的淮安,不仅没有任何好的变化,反而因为张士诚的绥靖媾和,让那些豪商搜刮了更多的利益,整体实力更加强大,这也导致各方势力在这里盘根错节,俨然成为一块私地。

        朱振想要控制淮安,自然要先从盐入手。

        这叫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水天相连,别说一眼,千眼万眼都望不到尽头,此时的大海没有后世的那么多的生活垃圾和污水排放,放眼望去是看不到尽头的深蓝色。

        朱振的队伍在经历了数日的奔波之后,终于来到了繁忙的淮安盐场。

        别看因为前些时日的战事,整个淮安上下都处于一种极其紧张的状态,但是盐商依然没有减少对盐户的剥削。

        海边儿到处都是煮盐的百姓,站立高坡之处,远远眺望,之间错落有致的二十余处盐场,尘烟滚滚,百姓们衣衫褴褛,皮肤黝黑,面上覆着腌臜的面巾,迎着海风,辛苦煮盐。

        元朝开始有晒盐一说,但是却并没有在淮安推广,而且最初始的晒盐技术,并不是跳跃式的,晒出来的盐并没有煮出来的盐好。

        这导致淮安的盐场依然是煮盐,而且原材料薪柴,明显成为一个庞大的行业。

        从山坡向身后眺望,来来往往看不到尽头的,全都是用大车拉着薪柴的车队。

        茹太素身为知识分子,并未似朱振将心思放在百姓身上,而是对大山大河别有一番感触。

        是啊,除了朱振这种上一次飞机坐腻了,战舰坐烦了,天空海洋早就见惯不惯的人物,任何一个人第一次见识到大海的时候,都会升起一股别样的情绪。

        那是一种神奇的伟力,让人沉迷、赞叹,却又想去征服它,唯有大英雄,胸襟辽阔无边,方能气吞山河,包容四海!“听闻爵爷也是文笔凡的人物,如今面朝大海,让人忍不住心潮澎湃,如何不学一番建安魏武,赋诗一,以作留念呢?”

        王玉落也从马车里下来了,她虽然在淮安有段时间了,但一向深居简出,来海边游玩,同样是第一次!当她看到广袤的大海,内心也是异常的激动。

        此言一出,众人立刻齐声称赞,就连端木雨荷的一双大眼睛里都充满了期待的神色。

        自己的夫君貌似很久没有写下些让自己心情激动的文字了。

        朱振自己还没意识到,自己之前写过很多东西,在文坛已经有一席之地了,尤其是在元末,小说这种东西已经冒头的情况下。

        茹太素也在一旁帮腔,“伯爷,写些东西吧,不然如何对得起这般雄浑壮阔的海景。”

        如今美人有请,夫人期待,甚至自己小跟班都是一脸崇拜之色,朱振自然要好好露一手了,当下挺胸、抬头、收腹,又把头捋乱,做出一副慷慨豪迈的气势,至于歌颂大海的诗赋,那不是张口就来吗~“大海啊,全是水!”

        六个字刚要出口,朱振猛然醒悟,狠狠的咬了口舌头,总算是把这脑残诗歌给咽了回去。

        “嗯~嗯~~呀!”

        好在朱振够聪明,装作清清嗓子,然后抖着有些肿的小舌头,抄了一并不应景的诗歌。

        不过这诗歌虽然不应景,但是却反映了朱振真实的心境。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

        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好!~好!~伯爷文采飞扬,天下第一!”

        最先拍手喝彩的是李进和一众亲卫,其实这几位只知道骑马、射箭、砍人,连大字都不认识一箩筐,不过他们对朱振的崇拜却是无以复加的,既然是伯爷的诗赋,那自然是最好的,就算听不懂也得拍手呀!待见到众人皆沉默不语,这才有些尴尬的停下了拍掌。

        端木雨荷等人确实有些莫名其妙,不知道朱振这乱七八糟的句子,跟诗歌能扯上什么关系,跟大海又有什么关联。

        倒是茹太素似乎明白了什么,表情有些惭愧的说道:“爵爷出手,确实非凡,颇具警醒意味,是在下忘记了重点之所在啊。

        这景色虽好,但是却不是我们此行的目的。

        我们要做的是处置那些为非作歹的盐商,解救这些受苦受难的百姓啊。”

        茹太素毕竟是饱读诗书的读书人,自然能品出朱振句子的好坏。

        不过神色有些怪异,因为朱振的诗表面上是在嘲讽这些盐商唯利是图,追求凡俗之物,但是却多多少少有些隐世避世的念头。

        再联想爵爷虽然坐镇一方,但是确实没有真心争霸天下的意图,莫非爵爷是属老庄的,玩儿大隐隐于世那一套。

        王玉落第二个反应过来,“是啊,伯爷能够抛却大海的美景,而在心里惦记这些受苦受难的百姓,着实让小女子佩服了。

        不过小女子却不似爵爷这般认可您的劝谏,商人本身便是逐利之辈。

        如今他们欺压百姓,唯利是图,是因为他们缺乏监督和良好的制度管辖,而伯爷要做的便是指定规则,加强监督,至于世人是否追求美好生活,可不是爵爷该干预的。”


  https://www.biqivge.com/book/52483/2155693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