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许多的世界
许多的世界
不要以为打开地图,你就看到了全世界。不必好高骛远地吹嘘: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也不必心灵鸡汤地宣讲:一人一世界、一心一世界。你只要使用不同的交通工具,就感受了不同的世界。
不知道你注意过没有,机场的灯光是最亮的。雪白的光芒下闪亮的人群,那些闪亮的柜台闪亮的空姐、闪亮的旅客和闪亮的行李箱,甚至于闪亮的厕所闪亮的马桶。水龙头流出的水是软绵绵的,机场喇叭中播音员的声音是软绵绵的,候机厅内旅客的眼神是软绵绵的,连走向登机口的步态也是软绵绵的。
软绵绵,是从容不迫,是气定神闲,是财务自由下对生活质量的敏感。
火车站就不一样了,灯光略显昏暗,人声总是嘈杂。有挂满行李的壮士,也有拖儿带女的农妇。几个熟悉的人在候车室高声谈笑,也有胆怯的独行客猥集于墙角。南来北往的声音伴随着工作人员的喝斥,杂驳的脚步和急促的呼吸,这里没有从容的机会,不留给闲适一丁点的余地。
在两者之间,是出租车的天下,它是两个世界的连接点。
如果你在北京有多次座出租车的经验,那么,你会对连接点这个词的体会就更为真切。
老北京的出租司机是调侃的:“兄弟,哪儿财啊?”,“这个点出来,您可真忙”,“右边下车,慢走您啦。”
他们的抱怨也有优越感:“北京特堵了,还不如石家庄,开车都不用带尿不湿。”“前门您知道吗,我住那儿的大杂院,老是老点,但是祖宗留下的不是?”
先辈的荣耀和都的骄傲,培养了他们大气的心态;收入的微薄和地位的式微让他们的口气有点尖酸。但这不妨碍他们是连接点,因为在与三教九流的乘客交谈中,他们是江湖的知道者和感受者。他们仿佛对中南海的掌故一知半解,也仿佛对金融街的新闻道听途说,其实,他们也是底层的民众,只不过杂乱信息汇集的错觉,让他们自己觉得视野辽阔在社会的顶端。
我现一个现象:越是低收入的群体的人越对政治话题感兴趣,越是收入高的群体越对专业或职业外的信息谈论不多。
相类似的:一个研究数学的专家,走入了某个逻辑或哲学的怪圈而自得其乐;一个小学毕业的买彩票的人,埋头研究中奖历史号码的概率。
比如说我,我目前对算命不感兴趣,因为我把它仅作为自己的谋生手段。我其实并不对其中包含了哪些绝对真理有信心,所以,我反而对今天社会流行的学术活动趣味盎然。
如果说财,我也曾试验过其他方法。比如,最直接的,就是用易经来预测彩票,或者用易经来预测股票。但效果总是不明显。这是为什么呢?
(各位看官,看到这里,他终于说出了我心中的疑问。如果说预测有效或者说大体有效,即使像他说的那样7o%,那么以概率来推,他以等量1o份的方式买彩票或股票,约7o%的中奖或上涨,不是直接财了吗?)
这就要从我所学的预测的术中来研究了。比如,我以明日彩票开奖日间来起卦,测得某卦,得出吉凶,那么,有两个问题无法解决:一是起卦时间的确定不具备唯一性,因为这个彩票开票时间全国是统一的,只有一个大奖,如果有两人以上用此时间起卦,那么得出一样的吉凶,但中大奖的只有一个人,逻辑不通。二是解卦的模式如何匹配,如何把吉凶变为具体的数字?如何把数字排列出唯一的顺序?这既是前人没有研究过的课题,也是我自身智力无法研究下去的难题。
我现,自己所学,仅对单一事项单一对象单一选择得出吉凶预兆,而且易经中大部分卦辞,都只讲大致趋势,并不讲绝对定论。用单一判断来模拟复杂模型,是做不到的。况且,所有经济活动中有个巨大的变量,那就是众人的人心推动,而人心是不可预测的。孔子在解释周易时,特别强调人心要遵循客观规律(人道服从于天道),但是,人心之易变,正是易经之动爻的精华,难以定性把握。
在政治经济学中,价格,围绕价值波动。假如周易就是能够算出价值,但它无法确定某一时间点某一市场的具体价格。因为价格除了受供求关系而变化,其最难把握的还是人心:你觉得值不值,这是价值判断,但判断的出点是心。
火车晚点普遍被认为是坏事,但对那些堵在出租车上,还没来得及正点赶到火车站的人来说,难道不是好事情?假如我预测一个人明天出行是否顺利,总体来说,用我已有的办法,是可以预测的。但是,他明天也许先要步行上街,然后打的到火车站,然后上火车到目的地,如果,一中按预期时间安全到达,就算顺利,但也许会出现汽车堵车、火车晚点的情况,只要他今天安全到家,都算是出行顺利,中间的过程就无法精确预测了。所以,如《周易》之宏大,也许只能计算某种大致趋势,而不追求确定细节。所以,孔子指出的“善易者不卜”,也许是指明确大趋势的人,只需要顺势而为,不必在乎一时一地的细节成败了。
在物理学中,也有这样的矛盾,比如,相对论在宏观世界中是准确的,但在微观世界里,与量子力学就有不可调和的矛盾,用宏观的无法解释微观的,但宏观又是微观组成的,这个矛盾虽然有很多科学家试图用各种假设调和过,但无一成功。
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各种人、各种事,每一个世界运行的方式都不相同,每一个人的人心也完全不同,但他们组成的世界却有大致的规律,这真是有些奇妙。
那么,小世界,也有规律吗?预测学在这方面有展的空间吗?像量子力学那样的微观世界在人类社会中有可供预测的模式吗?
如果有模式,那是像熵那样的一个概率式描述,还是像墨西哥蝴蝶那样的突变式描述?存在不存在一个决定结果的奇点?存在不存在某个通向未来或溯回过去的虫洞?每一滴水都不一样,每一块泥都不一样,每一个海湾都不一样,但从某种宏观的角度,分形理论告诉我们,它们有时又会产生相同的规律。这难道表明了宏观与微观的割裂吗?这难道表明了不同层面的事物或不同的世界难以沟通协调但又大致同向?
在反复的试验中,我根本理不清楚头绪,也没得出任何有价值的信息。
用吃来标定各个微观层面,你就会现很有意思。按中国传统来讲,出有车,食有鱼,这才是美好生活,但是现在绝不仅限于此,比如武汉长春观的素菜馆,价格高昂但有富人趋之若鹜,而农村办酒席则以鱼鲜肉肥为标准。
我见识过广东人,他们吃以向外拓展食材为追求,所谓吃遍了自然界;而北京的普通人,在杂酱面的历史和文化上向内挖掘,仿佛吃出了一点文化。
我和李茅、张思远,虽然都算年轻人,但也处在不同的世界维度中。我是个生活散漫但对思想认真的人,李茅是个生活和工作啥都不想耽误的人,张思远思想比较散漫但生活却是有要求的人。
在胡同口,两个老头正在路边下棋,斑驳的搪瓷缸子暗黑的茶,劣质的卷烟花白的,他们为吃掉对方一个兵而洋洋自得,也为悔掉一步棋而怒冲冠,喧嚷声中,看棋的更不耐烦了,甚至恨不得自己动手帮人动子,这是中国常见的场景,这是一个群体参与的世界;在公园角落,一个中年拉着京胡,没乐谱没伴唱,自顾自地沉浸在自己的旋律中,时而闭眼晃头,时而怒目园睁,仿佛自己就是一台大戏,路过的人有时看他一眼,他就来了精神,闭眼沉浸、继续沉浸,仿佛他进入了某种高深,再睁眼瞧,行人已经离开,他的自我表演也进入了尾声,这是一个独自形成的世界。对于拟剧人格的人来说,所有人都是戏精,世界就是舞台,人生就是以自我为一号的大剧,我们互为观众,互为配角。当我们出生那一刻起,接生婆一巴掌:请开始你的表演!我的哭声就是第一句台词,母亲就是第一个观众。
近年来,最引入注目的是广场舞的大妈们,她们成群准点蜂拥而来,用简单节奏洗脑,用过时老歌抒情,搞得楼上睡觉的人心烦意乱、广场边的老头们心痒难耐。有的还定制了统一的服装,打出了旗帜,用集体的力量掩盖自身的渺小,用夸张的形式对抗青春的消逝。
站在高楼之上,仿佛拥有整个天空,俯看马路人群如蚁,车辆如龟,所有的喧嚣犹如一个笑话:你们能大得过天去?
但回到路面,我又是他们其中的一员,纵使你高深得洞穿时光、把握未来,但还得行走在路面。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何言哉?天何言哉?
谁在乎?
https://www.biqivge.com/book/52465/2613625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