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鉴宝秘术 > 第二六八一章 韩原古战场

第二六八一章 韩原古战场


“对了张老师,您既然这一次来到了闫城,我有个好地方想带你去。”

        柳怜突然说道。

        “哪里?”

        张天元问道。

        “一个村子。”

        柳怜笑着说道。

        “什么样的村子居然值得你让我去看?”张天元有些好奇。

        柳怜笑道:“张老师可曾听说过秦晋韩原之战?”

        张天元点了点头。

        这韩原之战他自然知道,学考古的如果连这个都不知道,那就别混了。

        公元前651年,晋献公去世,晋国大夫里克作乱,连杀二君。

        公子夷吾以割让黄河以西之地为条件请求秦国发兵,助其返回晋国继位,秦穆公于是发兵送夷吾回晋国即位,是为晋惠公。

        晋惠公继位后,却背约不肯割地。

        秦穆公对此极为恼火。

        公元前647年,晋国发生饥荒,求助于秦国。

        秦国不念旧恶,卖给晋国大批粮食。

        公元前646年,秦国发生饥荒,向晋国求粮,却遭晋国拒绝。以上事件使秦、晋之间的怨恨加深,于是爆发了韩原之战。

        这个韩原之战的过程非常有意思,这里就不赘述了。

        总之由于晋惠公君臣忘善背德,不得人心,所以士气不振,一交战就溃败;而秦军将士同仇敌忾,秦穆公决策正确,所以大获全胜,并俘虏了晋惠公。

        晋惠公背信弃义,而秦穆公大善大智。

        百姓无罪,借粮赈灾,实为大道。

        “泛舟之役”,永载史乘。

        秦晋交往源远流长,人们在常谈常新的议论中,总在品味历史留给人们的教益。

        只是韩原之战究竟在什么地方,至今仍然是一个迷。

        《史记》记秦穆公“与晋惠公夷吾合战于韩地”,《左传》明确地记载着秦、晋“战于韩原”。

        “韩原”究竟在什么地方?而很多地理学辞书中不见阐释。后世注家说法各异,凡见有如下几地:

        一说“韩原”在“河东”,地当今晋州省河津、万荣之间:《左传·僖公十五年》有“涉河,侯车败”的卜辞,《竹书纪年》也有“秦穆公涉河伐晋”之语。

        这里“所涉之河”,被学者肯定为“黄河”。

        (清)江永在其《考实》中,据此断言“韩原当在河东……晋侯曰‘寇深矣’,其不在河西可知。”

        林剑鸣先生在《秦史稿》中肯定了江永的“意见是符合实际的”,并于1968年作过实地考察,认为今晋州河津、万荣间的“形势确与书中记载相似”。

        另一说“韩原”在晋州省芮城县:《方舆纪要》根据那里有地名曰“韩亭”,断言“即秦、晋战处”。

        沈长云认为西周另一个韩国在“河东”,具体位置可能在今晋州省芮城县,也就是韩原古战场的所在。

        还有一说“韩原”在韩城县境内:唐人李泰在其《括地志》中说“韩原在同州韩城县西南十八里。”。

        而今人吴镇烽《陕州地理沿革》说“在韩城县东南二十里。”

        张天元本人是比较认可最后这一种说法的,因为按照当时的情况来看,河西地”长期为晋所有,而“韩原之战”怎么能在河东的晋本土上发生?那么,秦穆公伐晋时所涉之河绝不是黄河。

        前面两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不过这个也只是他一家之言,毕竟韩原之战的古战场到现在也没有被确认发现,这始终是一个迷。

        “嗯?难不成你知道韩原之战发生在什么地方?”

        张天元相信柳怜绝对不会信口开河,随便提起韩原之战的。

        “我不是很确定,但是我曾经去过那个村子,在那里收到过好东西,而且很可能是韩原之战的遗留物。”

        柳怜压低了声音说道。

        随后,她便把自己的经历简单说了一下。

        玩古董的最大魅力在于花小钱赚大钱,在于有一个梦,有机会一夜暴富,不仅能发财,而且能发横财。

        长期浸淫在这个行业里,就有希望,说不定哪一天运气来了,一下子淘到一件宝贝,价值连城,成了豪富,这是很现实的。

        古玩市场里,人头攒动,涌动着形形色色的人。

        男人、女人、老的、年轻的,都张着一双眼睛,怀着期待的心情,带着几分焦灼找寻着。

        这些起早贪黑古怪人,一边逛市场,一边享受淘宝的乐趣。别看他们没穿名牌,没戴名表,没有酒囊饭袋的大肚子,可是,这些其貌不扬的人里面,千万富翁能装不少箩筐,身价不菲的多得是。

        这些人中不少是小商小贩出身,也有一些是驮了筐子下乡收破烂的破烂王,他们没有文化,没多少见识,更没有多少资本,可是依旧在古玩行里跌打滚爬,慢慢成了行家,发了家。

        有的还成了大玩家,他们实现发家梦唯一能仰仗的就是不怕吃苦,用最原始的走街串巷的手段,到处铲地皮。

        铲地皮是古玩行里行话,通俗的说就是下乡收货。亲自到农民手里购买古玩的那部分人,统称地皮客。

        不管是骑着破自行车,还是骑了摩托车,还是开了汽车,都是为了走乡串户方便,一路吆喝着穿梭于农村田间,收老百姓家遗留下来的老东西。

        说句实话,真正下到乡里去收古玩,那是苦差事。

        不怕风餐露宿,不怕风吹日晒,霜打雨淋,整日颠簸在坑坑洼洼的农村土路上,在老百姓中间游荡。

        很显然,收货人不可能整天在一个村子里逛,而是要到好多村子里逛,每天行程上百里,那是要一米一米的走过来,一圈一圈的蹬过来。

        为了节约成本,铲子们住几元钱的乡村小旅馆,中午啃几个馒头,或者吃一袋乡间小铺里买的劣质饼干,跟村民们讨口热水喝。

        说句不好听的话,几乎跟讨饭的差不多,吃饭喝水,就在大街上,找个避风的地方蹲下来,干干巴巴的啃。

        那种风餐露宿的生活,不堪回首。不容易,真的不容易,可是我,还能算得上天之骄子的人,就是走了一段这样的路,柳怜就是从这样艰苦的境遇里走过来的。

        前面都提过了,柳怜有一段时间真得非常辛苦,基本上都没什么本钱,但是又下定了决心要做这古玩生意。

        而且也基本找到路子,在高昂的热情激励下,她就走上了下乡的路。

        (~^~)

        ...


  https://www.biqivge.cc/book/523/283615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