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茂云之行(下)
抱歉:年底了,事情太多,耽误了不少更新,小桥会尽量补回来。
…………………………………………
第二天七点钟,侯卫东知道祝焱早上起床很准时,他驱车前往祝焱住所,刚好是七点十五分,这也是往常祝焱吃早饭的时间,他在楼上打电话,问道:“祝书记,早上吃什么,我见到街上有一家兰州拉面,环境不错,我请你吃拉面。”
以前在益杨之时,祝焱总是在家里吃早饭,有一次他无意中说:“早上天天喝牛奶稀饭,对身体有好处,可是有时真想在街上去吃一碗牛肉面,真是很享受的事情。”
祝焱一直都有这个想法,而这个简单愿望,在益杨也不容易实现,他是县委书记,天天都要上电视,弄得县城里几乎每一个人都认识他,到街上吃饭也就不太自由,有两次与侯卫东一起在小摊上吃面条,就被摊主拉着反映情况,弄得祝焱很有些为难。
侯卫东知道这些事,所以一大早就赶过来请祝焱吃兰州拉面。
到了茂云以后,祝焱一般情况都是地委招待所食堂吃稀饭、馒头,天天都是老一套,没有什么新花样,他也有些腻了,听到侯卫东提议,他欣然同意,道:“好,到街上去吃面。”下楼之时,心道:“还是老秘书好,善解人意,用起来顺手又放心。”
他到茂云地区以后。已经借故换了一个秘书,蒋坤也算不错,只是还要磨合期。
七点半。茂云刚刚从黑夜中苏醒过来,大多数门面都还关着,只有大大小小的早餐馆在开门营业,环卫工人正做着凌晨普扫的扫尾工作,只是由于吃面的人多,街道上丢着些白色的餐巾纸,显得凌乱。很有些刺眼。
祝焱将车窗放下,默默地看着这座还在睡意朦胧之中的城市。心里又涌起了昨天开会的画面,暗道:“哲明和李建林各执一端,都有几分道理,哲明强调关注民生。李建林强调发展,其实民生与发展是联系在一起的,没有发展,市民生活改善不了,在茂云这个一穷二白的阶段,还是应该以发展为主,等到政府手里有钱了,才能更好地解决民生问题。”
从内心深处,祝焱是同意李建林的观念。茂云的棚户区暂时不能动,先将新城发展起来,政府有钱了。才有能力解决下岗企业的问题,发展,是改善人民生活的基础。他同时能够理解哲明的感受,作为在茂云工作二十为年的地委书记,他似乎再也不能对贫困、混乱甚至有些肮脏的老厂区无动于衷。
只是,两人在常委人直的争论很快就流传到了茂云。祝焱听到了一种说法:“李建林一心想搞政绩工程,对老百姓死活不关心。”听到这种说法。联想到茂云不久前的官场风云,祝焱心里暗自有些担忧,这种担忧没有依据,就如一团雾,能感受却不能完全看破。
走进一家人气很旺的兰州拉面馆,大厅里面飘着很纯正的面香,“呼哧、呼哧”的吸面声音不断,这种声音如果出现在高级宾馆是失礼,而出现在兰州拉面馆则显得格外亲切,大家共同“呼哧”,吃得津津有味,没有人注意到吃相问题。
这也是中餐之精髓,有人曾设改革中餐,让中餐也实行分餐制,这样虽然比传统中餐卫生,却失去了传统中餐特有的韵味。
祝焱喜好这种传统的氛围,他是茂云地区副书记,在电视里也经常露面,但是他的面孔形象还没有深入人心,因此,当他坐在餐馆的时候,并没有人认出他来。
当热气腾腾的兰州拉面端了过来,他大口大口地吃着,顺便也发出了“呼哧、呼哧”的吸面声音。吃完以后,祝焱额头上微微出汗,只觉得每个毛孔都舒服了。
坐车回地委招待所时,祝焱道:“从去年到今年初,益杨地委领导被双规好几个人,都是磷矿惹出来的祸事,这里面水很深,弄不好还要折些人进去,新搭班子还不太协调,我还在适应之中。”
话虽然没有说得太透太白,却是祝焱的真心话,由于地委书记哲明管得很细,他这个分管组织副书记在重大人事任免基本上没有发言权,祝焱对现状也不太满意,只是初到茂云,时机不成熟,他必须要韬光养晦。
侯卫东一边开车,一边认真地听着。
这一次侯卫东到茂云,虽然没有提具体的要求,可是祝焱是明白他的心思,主动道:“我的意思,你暂时还是留在沙州,我给黄子堤提起过你的事情,他答应在合适的时机推荐你。”
“谢谢祝书记关心。”
“官场风云变幻,命远永远掌握在他人手里,我们都要学会等待。”祝焱很感慨地说了一句,他是一个很能控制情绪的人,很少在部下发出这种感慨,只是面对侯卫东这个特殊的部下,他心情放松,才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祝焱回到了住所之时,蒋坤已在院子里等着,他见到祝焱和侯卫东一大早就走了出去,心里很有些酸溜溜的,暗道:“侯卫东与祝焱的关系已超出秘书与领导应有的关系,侯卫东真是历害,也不知他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
茂云之行,侯卫东基本了解了祝焱的现状,他明白短时期不适合调至茂云,他也要和祝焱一样,采取了韬光养晦的策略。
九八年夏天也就波澜不惊地过了。
在这个夏天里,农业科研基地也在新管会动工修建,侯卫东偶尔会去看一看,其他则完全交给了副主任周永泰,周永泰虽然是多年的副主任,却是第一次接触到这种投资规模的建设,他作为受委托的甲方代表,基本上每天都要到工地上去查看,这让侯卫东很是放心。
侯卫东在青林山上的几处石场,这一段时间生意再次好了起来,沙州到茂云的省道已经全线启动,狗背弯、英刚、小弯等几个石场都是车如流水马如龙,生意好得很。
经过几年时间的建设,青林山上陆续有修起了许多小石场,碎石协会起初还有些约束力,后来村社干部都有了自己干石场的心思,结果小石场便如雨后春笋般泛滥起来,这些小石场操作不规范,经常出事故,几年时间下来,整个青林至少有一个连的精壮男人倒在石场和煤矿的安全事故之下。
算来算去,只有狗背弯和英刚这两个石场从来没有死人,上青林的人说,侯卫东肯定会看风水,他选的石场都是上青林最好的发财穴,又能赚钱,又很安全。
侯卫东对这种说法也没有解释,任这种说法流行,保持了几分神秘色彩。其实他心里很清楚,他在石场设备与安全的投入很高,安全条例也落实在行动中,他手下员工多是老员工,几年下来都形成了安全生产的惯性,有些小石场来挖人,这些员工看到其他石场的生产条件,都是大摇其头,坚决不肯离开。
钱重要,命也很重要,这也算是青林场上血淋淋的教训。
至于火佛煤矿,由于茂云电厂兑付资金及时,而且全岭西关停了不少小煤矿,煤矿已经能自我循环,不必在抽调青林山上石场的资金,这让侯卫东放心不少。
他如今在益杨蛰伏,有了源源不断的现金支撑,心里踏实许多,有时他也暗叫侥幸:“当初自己若是分到县级机关,肯定就没有这些个石场,经济上肯定要差上许多,如果只靠着工资吃饭,又遇到仕途不顺,那就惨了。”
县级机关里有许多老板凳,平时牢骚不断,对现状很是不满,可是真要让他离开机关,他绝对不会愿意,原因很简单:“老板凳们都是没有实权的普通干部,都是靠一点死工资吃饭,工作了十几年以后,没有资本金,没有生意经验,如何能在市场中生存?”
侯卫东想着组织部老詹等老板凳的情况,三分同情,三分理解,三分侥幸。
而杨柳,在夏天结束的时候,接到了正式调令,比预想中还要理想,她被调到了委办公厅综合处,临行前,益杨县新管会中层以上同志给她饯行,杨柳拿出来她的泼辣劲,来者不拒,喝得不少,回家以后,她就给侯卫东打电话,可是当接通侯卫东电话,她却不说话,侯卫东问道:“喂,喂,杨柳,听不清楚吗?”问了好几声,杨柳才道:“侯主任,我明天就要到沙州去报到了,杨大金送我过去。”
按理说,杨柳这样一个普通干部调动工作,哪里用得着县委办主任亲自送过去,只是杨柳是调到市委办,这是一个要害位置,所以,县委办杨大金主任就亲自将杨柳送上去,有一个益杨人在市委最核心的部门工作,当然就是一个用得着的资源,最起码消息会灵通许多。
对这事,侯卫东是有体会的,他与任小蔚关系很不错,到新管会工作之时,任小蔚就经常提前给他通风报信,只是调到科委以后,虽然是一幢楼,但是两人的通话才少了些,不过见面之时,任小蔚还是很热情,比一般势力眼好得太多。
“我就不送你了。”侯卫东听到杨柳声音有些异常,猜到她可能是喝了酒,想吩咐两句,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说道:“以后我回沙州,再联系。”
“侯主任,保重。”
挂断电话,杨柳呆呆地坐了好一会,这才去洗漱。
(第三百五十一章完)(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https://www.biqivge.com/book/5112/325581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