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四章:莫月鼎
天歌说:“有句话说的好,水滴穿石,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
仙鹤童子傲白笑道:“这就是上善若水的特性……”
突突鱼道:“别小看了柔弱的水!可厉害着呢!”
仙鹤童子傲白笑道:“可谓当强则强,当柔则柔,顺势而为,道法自然。再想想人间的英雄悲壮,大多是一味刚强所致;再看看许多自以为善良的人,却常常被小人戏弄或者小善养奸。”
突突鱼道:“此两者错误同出一门!”
天歌说:“为何这样说?”
仙鹤童子傲白笑道:“皆是因为没有顺势而为,没有像水一样道法自然般地表现自己的刚强与柔弱。这样一个善于顺势而为的变通之道,就构成了人生的第七道坎,你能够过得去吗?”
天歌说:“第八道坎是什么呢?”
仙鹤童子傲白笑道:“第八道坎,定坎,人生的境界是无限的,想修行进步的人还要往前走,第八道坎就在眼前。我们看到,不管是历史上还是现实中,许多很优秀的人出事了,是他们不够聪明吗?他们已经是很聪明的人了,他们已经因为自己的聪明而高居众人之上了。”
天歌说:“那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仙鹤童子傲白笑道:“让我们来看看水的伟大吧!水行万里而不惧,携污纳垢,最终荡涤一切。水的伟大在于,它接纳着一切,却保持着自洁的能力,这就是定力。到此,你也许明白了:在红尘中,许多人面对着外部的各种诱惑,最终不再能够把控自己,进而失去了自己。”
突突鱼道:“嘿嘿,第九道坎,真坎,实际上,水的德性并没有到此结束,尽管水在天地间经历了无数的磨难,依然保持着自己的本色与本性,它循环往复,就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一样,依然保持着自己利众生的初衷、涓涓流动的优雅和奔腾不息的澎湃,它改变了世界的面貌,自己却依然故我。”
天歌说:“水崇拜的信仰观念与仪式对道教的法术与仪式产生了很大影响吧?”
仙鹤童子傲白笑道:“水崇拜的重要信仰观念便是认为水具有生命力、生长力。以这种观念为核心,又衍变出关于水的种种神秘力量的观念。如关于水具有驱邪功能的观念,便是由水生命观念引申而来。而水具有驱邪功能的观念,又直接为道教所承袭,成为道士符水施咒、喷水驱邪法术的内在根据。”
突突鱼道:“符水施咒,是道士为病人驱除病魔以治病的法术。其基本方法是让病人饮用经道士画过符、施过咒的水,以为由此可以驱邪除病。在符水施咒法术中,符与咒都是道士驱邪的法宝,然而,符与咒的驱邪功能最终又都是通过水来实现的,因而这种法术包含了对水的驱邪功能的崇拜。”
天歌说:“民间法术,都是用水驱邪……”
仙鹤童子傲白笑道:“事实上,在道教以外,民间也有以水驱邪的巫术,如泼水驱邪、接无根水(未落地之水)驱邪的巫术。道教不过是在这类驱邪巫术中加进了符与咒而已。符水施咒是道士惑众谋生的重要手段。《三国志·张鲁传》说:“鲁据汉中独立,行五斗米道。以符水治病,致一斗米,疾苦立愈,奉者甚众。张鲁为后汉道教团体创始人张道陵之孙,他的符水施咒直接师承张道陵。道教法术的祖师爷张道陵,是在汉时的蜀地创立道教符水禁咒法的,当时的蜀地处于相对封闭状态,原始自然崇拜与巫风仍十分盛行。张道陵的法术必然受到当地水崇拜巫术与习俗的影响。”
天歌说:“喷水驱邪到底是怎么情况?”
仙鹤童子傲白笑道:“喷水驱邪,道教称为噀水,是道教另一种驱邪法术。这种法术驱邪的功力主要来自所谓的“法水”。因此,其法也包含了对水的神秘力量的信仰。道教认为,用法水施法,能除尘垢秽浊、洒荡妖气,并能驱除众生烦恼,众生烦恼也被看作是邪魔所致,所以能以驱邪之水除之。”
突突鱼道:“沐浴洗涤,心灵尘垢
,道教仪典“沐浴”,也缘于对水的驱邪力量的信仰。道士举行醮祭与读经活动前,都要沐浴,以“洁净其体”,表示对神明的尊重。道教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交于神明”,法术灵验。”
仙鹤童子傲白笑道:“《无量度人上品妙经》说:“行道之日,皆当香汤沐浴。”《云笈七答簽》说:“太上曰:‘兆之为道,存思大洞真经,每先自清斋,沐浴蘭汤’。”
突突鱼:“在道教中,沐浴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洗去身体的污垢,而且更在于荡涤身上的邪气,甚至还包括洗去心头的污垢与邪念,所以除去污垢的现象来想象以水沐浴内心的杂念,仿佛清澄的水从心中流过一样。在此,水的驱邪力量变得更加抽象,完全靠想象来发挥了。”
噗噗鱼道:“司水之神,法力无边
,水崇拜的另一重要观念是认为众多水神具有司雨水的神性,能降雨止雨,导致或消除人间的水旱之灾。道士呼风唤雨的法术便是建立在水神司雨观念基础之上的。道士呼风唤雨的行为往往表现为对风伯、雨师、雷神等水神的役使。”
天歌说:“这个世界上有雷神,风神,还有管水的神吗?”
仙鹤童子傲白笑道:“呵呵,当然有,《神仙通》说:“莫月鼎,名洞,浙西人。生而聪颖,慕神仙术,得《侍宸王真君九天雷晶隐》书,由是名著。至元间召赴阙,显扬符法,能呼风唤雨,一时名动京师。于延祐庚申岁,年七十四,端坐而化,颜面如丹。”莫月鼎呼风唤雨,名动京师,可见当时的人们对道士呼风唤雨本领深信不疑。祈雨仪式是水崇拜的主要表现形式,它的具体形式五花八门,变化无穷。祈雨仪式在中国数千年的农业社会中有着广泛的市场,因此,必然为道教所吸收。”
https://www.biqivge.cc/book/50177/54435816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