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奋斗在洪武末年 > 第528章 大封功臣

第528章 大封功臣


  练子宁随着纪纲去诏狱,这一路上,练子宁旁敲侧击,不停打听。倒也把纪纲的底细给问了出来。

  这家伙是个秀才出身,还练过弓马骑射,勉强算是文武全才。

  只不过他能出头,却是靠自己的胆子,主动投靠朱棣,前往济南送信,恫吓铁铉盛庸,怂恿济南诸生,城中放火,协助破城。

  渡江之后,作为使者,再入京城。

  两次冒险,带给了纪纲丰厚的回报,他一下子成了锦衣卫的二把手。如果放在以往,练子宁只会把他当成幸进小人,半点都看不起。

  可是现在练子宁却有了不同的看法。纪纲投靠朱棣,算起来也就几个月的功夫,却能升任如此高位,绝对是朱棣的心腹,或者说,要委以重任的人。

  他作为一个劣迹斑斑的降臣,想要保全性命,在新朝立足,跟纪纲这种新贵保持良好的关系,十分必要。

  因此他这一路上,比最初还要恭顺,竟然拿出了十分的诚意,小心翼翼跟个媳妇似的。

  “不愧是无耻的文人!”纪纲暗暗冷笑,真以为老子是毫无根基的毛头小子吗?错了,我也是有爹的,而且他老人家就是锦衣卫出身。

  只不过在多年前,他死在了柳淳的手里罢了。

  一人为锦衣卫,生生世世就是锦衣卫。

  他能读书,能成为秀才,就是前任指挥使蒋瓛的安排,至于已经死去的吴华,他在临死之前,竟然派人去见纪纲,送给了他一个天大的秘密。

  锦衣卫始终都是嗜血的猛兽,绝不是柳淳想要的那样,按规矩办事,简直丢锦衣卫的人!

  蒋瓛死了,吴华死了,锦衣卫的精神又传承到了纪纲身上。

  只不过此刻的纪纲还太弱小了,除了朱棣对他的那点好感之外,几乎一无所有。

  或许练子宁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两个家伙各取所需,虽然没有点破,但是却结成了一个松散的联盟。

  “纪大人,咱们就从暴昭下手,别看这家伙平时跳得最欢,但却是个十足的草包,他有一个女儿,今年应该十七岁了,可是他的心头肉,最是疼爱不过了。”

  纪纲心领神会,给练子宁竖起大拇指,“这女儿就是爹的心头肉,练大人这招高明,我这就安排人去抓人!”

  ……

  两个坏蛋一出手,就把家人包括进去,绝没有半点怜悯,只能说,这些建文旧臣兴风作浪了这么多年,到了报应的时候,老天爷都要收了他们。

  随着儿子和臣子们悉数进京,朱棣终于从孝陵走了出来,开始动作。

  按照道理,应该是先登基,然后再大赏功臣,可朱棣盘算之后,他要处理朱允炆的旧臣,想查清楚陈年旧事,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朱棣并不急于登基称帝,但是国政却不能荒废,因此必修把臣子们安排好,让这个国家能够顺利运转。

  “王爷,如果这样的话,老臣以为有两件事要做。”道衍认真道:“其一,王爷要出任监国,第二,立刻改元!”

  “改元?”朱棣沉吟道:“俺还没登基,如何改元?”朱棣当着道衍的面,不会说什么德不配位的空话,在十几年前,他就想要当皇帝了。

  “老臣说错了,不是改元,而是废掉建文年号!”

  朱棣眉头一皱,顿时大喜,“妙啊,先生果然是俺朱棣的智囊,传我的命令,立刻废除建文年号,改用洪武三十四年!”

  朱允炆是洪武三十一年继位,转过年,是建文元年,现在是建文二年,差几天就是建文三年,朱棣虽然没有登基,但是却不愿意让这个年号继续下去,他果断下令,通告天下,重新恢复洪武纪年。

  在做完这件事之后,趁着年前,为了让大家伙能过一个快乐的年。

  朱棣开始迅速封赏功臣,这是他早就酝酿好的。

  首先,第一个受封的就是道衍,朱棣给他加了太子少师衔,并且封为吴国公,世袭罔替!

  “为了不浪费这个爵位,我建议大师赶快蓄发还俗,趁着身体好,再生一个,以后也好有人继承香火,延续爵位。”柳淳笑呵呵道。

  道衍倒是好气度,并没有生气,而是笑呵呵道:“老衲这辈子不想了。柳大人,你要是愿意的话,以后把你的儿子过继给我,老衲让他继承我的爵位,如何?”

  “不如何!”柳淳哼道:“我现在还没儿子呢,就算有了,也轮不到给你当儿子!”

  道衍大笑,“话别说死,老衲言而有信,只要柳大人愿意,随时都可以。对了,王爷让我教导世子,柳大人,你是世子的师父,有什么建议没有?”道衍探身道:“柳大人,你就不怕我把殿下教坏了,让你的心血付诸东流吗?”

  柳淳才不在乎呢!

  “你有本事教坏殿下,只能说明我做师父失败,技不如人,输了也就输了,没什么好担心的。”

  道衍笑得十分灿烂,“柳大人果然好气魄,那老衲可就不客气了,我一定竭尽全力,把世子殿下教导成一位合格的储君!”

  “储君?”柳淳打断了道衍,“大师,你准备替王爷做主了吗?”

  道衍自觉失言,只是咧嘴笑笑,急忙转移话题……明天才是正是大封功臣,究竟谁在名单之列,十分值得推敲。

  道衍疑惑地看着柳淳,“柳大人,明天第一个就是你吧?”

  柳淳哑然,“且看吧!”

  转过天,朱棣开始爵位大派送……排名第一的就是镇守北平一年有余的大将张玉,在原本的历史上,张玉是为了救朱棣,战死在东昌,被追封为荣国公。

  这一次张玉并没有死,封号依旧是荣国公,而且还是世袭罔替。

  张玉之后,是大将丘福,他受封淇国公,世袭罔替。

  第三位是朱能,受封成国公,世袭罔替。

  第四位,此人有些陌生,他叫陈亨,也是朱棣手下大将,最初他守卫北平,后来朱棣起兵,朱高炽为了支援父亲,曾经派遣一支三千人的骑兵,从北平出发,穿越大宁,走草原,前往西安,支持朱棣。

  陈亨就是这支人马的统帅,那时候柳淳已经入蜀,因此跟陈亨失之交臂。而陈亨这一路上,受到了宁王的阻截,又遭遇蒙古部落的攻击,艰难跋涉几千里,三千人马出征,到了西安,只剩下八百人。

  陈亨更是丢了一条手臂,几乎丧命,光是养病就养了半年多。

  而陈亨带来的八百人,却是起了巨大的作用。

  朱棣在西安同李景隆对峙,能够以十万对抗六十万,这八百名核心将士,起到了全军骨干的作用。

  凭着这份功劳,陈亨受封泾国公,同样世袭罔替。

  功臣名单,到了这里,还算正常,可接下来就好玩了。

  李景隆,受封曹国公,世袭罔替!

  当这个名字公布出来的时候,所有人都炸了,尤其是朱棣的旧部,像陈亨就把眼睛瞪圆了,王爷,你这是搞什么啊!

  丘福等人更是怒不可遏,他干脆站了出来,“王爷,丘福羞与此人为伍!若是王爷执意如此,丘福情愿不要这个功臣了!”


  https://www.biqivge.cc/book/49299/50312423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