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锦衣卫惹不得
“传令,召集所有在京千户以上锦衣卫,前来见我!”
柳淳声音冰冷,断然下令。
锦衣卫瞬间就动了起来。
在柳淳的治下,锦衣卫越来越正规,办案做事,都依照大明律法,很多时候锦衣卫比起寻常衙门,还要和气。
但是别忘了,锦衣卫的本质摆在那里,他们是军人,而且还是大明最精锐的军人。
柳淳鼓动朱棣建军校,整顿士兵,他的锦衣卫岂会疏忽,一直以来,负责训练锦衣卫的,正是柳淳的便宜老爹柳三。
三爷虽然许久没有露面了,但是他所做的,却关乎到锦衣卫的基础。
锦衣卫的子弟要加入锦衣卫,必须通过严格的考核,想搞世袭罔替那套,根本行不通。至少军户制度,在锦衣卫彻底消失了。
除此之外,还从军中,学校,民间,三教九流,吸收人才,如今的锦衣卫,不光是兵强马壮,而且还人才济济。
光是千户编制,就多达五十多个……别误会,不是说锦衣卫有五万多人,而是说每个千户负责一摊,比如朝廷六部,锦衣卫就有对应的六个千户,十三个行省,加上应天北平,锦衣卫也有十五个千户……其余九边军情的,各个领域的,还有专门负责诏狱,负责抓人,负责舆论的。
总之一句话,大明朝有的,锦衣卫里面全都有。大明朝没有的,锦衣卫也有。
说穿了,在柳淳的经营之下,几乎变成了一个缩小版的大明朝。
如此强悍的锦衣卫,一旦被惹毛了,会是什么结果,简直不可想象。
柳淳破例穿上了他的飞鱼服。
“我今天穿的是先帝赐给我的,穿这件衣服不是想显示什么,而是单纯想说一件事,在洪武朝,咱们锦衣卫是要吃人的!”
“我接掌锦衣卫之后,一直努力,让锦衣卫变得正规起来,变得讲王法,讲道理。我很欣慰,锦衣卫的确和以前不一样了。可我没有料到,竟然有人不跟咱们讲规矩了,也不知道他们的脑子是怎么想的,是不是觉得锦衣卫人畜无害,不敢吃人了?”
柳淳笑了,不光是他,在场几十位锦衣卫头子也都跟着笑了。
论起不讲理,谁还能比得过锦衣卫啊!
就好比一只猛虎,好容易让自己改行吃素了,结果一条不知死活的恶犬,非要咬老虎一口,想尝尝虎肉的滋味。
死法有很多种,非要选择一种最不幸的,也不知道是不是脑子坏了?
短暂的笑过之后,所有人又都严肃起来。
“敢用这种方法对付锦衣卫,说明我们的敌人十分嚣张,极为凶残。我们固然可以从战略上藐视对手,但是在战术上,必须重视,你们每一个人,甚至包括我在内,都可能被我们的对手盯上了。他们用尽各种办法,深入到我们中间,窥伺我们的秘密,甚至会残害我们的性命……”
柳淳声音平淡,仿佛在说不相干的事情。但是在场每一个锦衣卫头子都坐直了腰背,仔细倾听。
如果说只是寻常之辈,某个丧心病狂之徒,杀了一位锦衣卫百户,还不至于让柳淳说出这么耸动的话来。
既然大人说了,就代表这群人已经强大到了一定地步,甚至连大人都感觉到了威胁。
这是一个何等可怕的对手?
正在他们思索之时,柳淳点手,叫了一个叫杨浩的锦衣卫。
“你说说山东的情况,让大家伙熟悉一下。”
杨浩急忙站起,“大人,还有诸位同僚。山东曾经作为靖难之役的主要战场,南北对峙,期间民间损失很大。后来朝廷将以孔家为首的豪强发配东番岛,又把他们组织的乡勇民夫发配走了。这就进一步加剧了山东劳动力的流失。民间对于朝廷,呈现两种极端的看法。比如曲阜,兖州,这些地方百姓感恩戴德,但是其余的区域,则是觉得朝廷法令太过严苛。”
“而且……”杨浩顿了顿,“现在山东许多地方缺少足够的壮年劳力,撑不起家门。乡村剩下大批的老弱妇孺,一些帮会,甚至乱七八糟的势力,深入乡村,趁机控制百姓,积累力量。甚至出现了聚众烧香,膜拜观音弥勒的情况。”
杨浩没有往下说,但是大家伙都明白了,观音在民间有着广泛的信仰,而弥勒则是未来佛,通常造反都会打着弥勒降世的旗号,元末明教就是这么干的。
山东地方出现了这种情况,很有可能表示明教、弥勒教,或者白莲教已经发展起来。
“这一点我并不意外。”
柳淳接过了话头儿,“朝廷在推行均田,消灭世家大族,瓦解宗族势力的过程中,旧的被废掉了,新的还没有建立起来。肯定会有人趁虚而入。另外围绕着运河,形成了庞大的民夫工人队伍。他们背井离乡,做工赚钱,养家活口。举目四望,两眼一抹黑。很需要得到庇护,寻求安全和慰藉。”
“因此,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就会卷入其中,裹挟百姓。”柳淳顿了顿,又道:“这一次朝廷改革漕运,就是希望摧毁这种可怕的趋势。如今我们的人被害,恰恰说明,这一次行动直击要害,打疼了这些人,他们在拼命反击,妄图吓唬住锦衣卫!”
“你们说,这帮人的如意算盘能打得响吗?”
众人一听,全都大笑,做梦去吧!
经过柳淳的整顿,锦衣卫的效率和严密程度,都是远超任何衙门的,更别说一些江湖人士,邪门歪道了。
不是锦衣卫怕他们,而是顾及不上罢了。
柳淳执掌锦衣卫以来,先是整顿应天的官吏,接着有迁都的时候,还有对鞑靼用兵,忙得不可开交。
才给了这帮东西发展壮大的空子,如今也到了该彻底剪除毒瘤的时候了。
“现在锦衣卫立刻分成四组,第一组,重点清查户部、工部账目,对历年涉及到运河的开支,给我仔细彻查,不光要查开支,还要查钱款物料的走向,更要追踪到每一个人。记住,是每一个民夫。”
柳淳办过了很多案子,堪称经验丰富,因此对于钱款物料的往来非常敏感。
比如在大明也存在两套价格体系,一是官方的,一是民间的。
朝廷在收税的时候,规定黄豆、小麦、芝麻跟大米等价。
也就是说,朝廷在征收田赋的时候,这三样东西,可以抵一石大米。但是粟谷、糜黍、荞郘则需要两石,高粱则是两石五。
在这种抵价过程中,自然有巨大的油水可捞。而且各地价格差异也非常惊人,南北粮价,最多能相差三倍以上。
而且在农村,老百姓不愿意接受现金,他们对纸币怀有抵触情绪。因此一个民夫,让他选择是要价值一石大米的钱,还是一石高粱。
很有可能,民夫就会把高粱抱走,可一石高粱比一石米便宜太多了,中间的差价就被轻易拿走了。
柳淳在工部的时候,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当下大明的官员,除了一些不开眼的,或者狗胆包天,天高皇帝远的,已经不大会直接往兜里放钱。
毕竟那么多双眼睛盯着,还有锦衣卫虎视眈眈。
不过这帮人很快学会了更高明的办法,在不知不觉间,就把钱弄到了自己的口袋,在表面上看起来一点问题都没有。
“第二组,就要彻查民间的资金流向,尤其是那些钱庄和黑市,他们是朝野勾结的关键所在。”
“第三组要调查清楚运河沿线的民情,准确把握老百姓的心思,要摸清漕帮,白莲教,明教,弥勒教这些人的势力,弄清楚有多少民夫卷入其中,他们能裹挟多少百姓,会产生多大的影响……”
“这次办案,不光是一个案子,而是要替朝廷铲除毒瘤,更要解决漕运问题,牵连方方面面,必须做好全面评估,要制定详细的应对方案。”
“至于最后一组,就是选派精兵强将,去临清,彻查火焚客栈的案子。动静务必要大,声势要做足,咱们的人,决不能白白死去!”
柳淳一声令下,整个锦衣卫全都动了起来。
许多人一度认为,柳淳阉割了锦衣卫,让这个凶名昭著的衙门变得人畜无害,不值一提。而这些人很快就会明白,自己错得多么离谱!
一个庞然大物被惹毛了,后果是相当可怕滴。
……
“尚书大人,出事了,出大事了!”
一个户部的书吏急匆匆跑到了郁新的面前,脸缩成十八个褶儿的包子。
郁新眉头紧皱,烦躁道:“出事了,出大事了!现在是多事之秋,不出事才怪呢!”他铁青着一张脸,这下面的人简直脑子坏掉了,非要弄死一个锦衣卫,不光打了柳淳的脸,就连陛下的脸也被抽肿了。
还能轻易过关吗?
“说吧,出了什么事?”
“回大人的话,一处晋商的钱庄被封了。”
“封了钱庄有什么了不起的,这些年查封的钱庄还少了,有什么好怕的?”郁新哼道:“你就该像本部一样,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
书吏哭了,“大人,您稳得住,小的不行啊,小的在钱庄里存了三十万两呢!”
https://www.biqivge.cc/book/49299/49244856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