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奋斗在洪武末年 > 第355章 吏部天官都不要了

第355章 吏部天官都不要了


  东宫的那帮废物,的确是弄不懂,为什么柳淳到哪里都能掀起风浪,一个穷乡僻壤,烟瘴之地,愣是让他玩出了花!

  沐春是脑子坏了,还是良心被狗吃了?

  怎么愿意替柳淳摇旗呐喊,简直咄咄怪事!

  他们想不明白,不代表别人也想不通。

  老先生刘三吾就一目了然。

  他跟女婿赵勉聊天的时候,就很直白道:“瞧见没有?这就是柳淳的本事,云南三十万人,出屯边境,日子苦啊!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他们征战十年,都到了而立之年,故乡回不了,媳妇娶不上……肚子里早就有怨气了,这也就是朝廷压得住,沐家也算高明。信不信,若是管不好,就会有人偷着跑回来。”

  赵勉道:“岳父一语中的,当年秦始皇发几十万人,进入岭南,不也是如此呢!这云南比起岭南还要偏僻恶劣,想要真正留住人,实在是太难了。”

  “所以柳淳这个方略,必须成功!”

  刘三吾长长的寿眉挑起,老眼之中,放出明亮的光,声音洪亮道:“所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能做到这一步,就会被百姓铭记在心,建立祠堂,供奉敬仰。若是能为官一任,有大作为于天下,那就是万世流芳的名臣!”

  “沐英入滇,世袭镇守云南,若是有人能开凿金沙江水道,将铜矿运出,兴旺云南,解决朝廷缺铜的困境,这是一举多得!既解了朝廷的燃眉之急,又稳固了边疆,而且还会造福云南的将士百姓,受惠的商贾黎民更是不计其数……老夫年纪大了,若是二十年前,老夫一定要抢着去云南,把这个差事揽下来!”

  刘三吾道:“你身为吏部尚书,心里可要有数啊,必须挑选一个最好的人过去,全力以赴,配合柳淳,把这事情办妥了!”

  赵勉沉吟了一下,年轻二十岁,那不显而易见吗!

  “请岳父放心吧,我估摸着,很快陛下就要升朝商讨此事。”

  果不其然,两天之后,到了早朝的日子。

  左都御史杨靖,户部尚书郁新,工部尚书王儁,这三位都凑到了赵勉的身边。

  “那个……赵兄,我看云南的事情,应该交给我们都察院负责。”

  赵勉笑了,“杨兄,何以见得?”

  “这个赵兄还不知道?天子曾经派懿文太子巡抚边地,后来又以巡抚为名,派遣都察院御史,前往地方,处理一些政务,这次的事情关乎重大,都察院责无旁贷!”

  还没等他说完,郁新嚷嚷起来,“杨兄错了!此次铜矿的事情,是为了铸币,理当我们户部负责!”

  王儁哈哈大笑,“户部是等着开采之后,才去收铜,跟当下的事情有什么关系!你们可别忘了,要收铜,就要开凿金沙江水道,这是我们工部的事情!这样吧!老夫我愿意亲自前往云南,处理此事!”

  杨靖大惊,“我说王兄,你在工部坐镇就是了,何必亲力亲为呢?”

  王儁摇头,“你们听老百姓怎么说咱们六部?富、贵、威、武、贫、贱……我们工部落了最差的一个字,说实话,我不服!这工部要是修通了水道,开采出铜矿,富这个字,没准就给工部了,对吧?”

  这三位部堂高官,争得不亦乐乎。

  在旁边不远处,曹国公李景隆抱着肩膀,心中冷笑。

  你们都做梦去吧!

  经过了这么多年,我就想明白一件事,跟着姓柳的,就一定能发财!瞧瞧徐增寿,尾巴都翘到天上去了!

  这一次也该轮到俺老李分一杯羹了,

  谁也别抢,我要亲自上!

  这些文武大臣们,很少有这么热闹的时候了,大家伙议论纷纷,正在这时候,钟鼓响起,太监鸣鞭。

  老朱升坐奉天殿,御门听政。

  群臣可以很明显感觉到朱元璋的衰老。就在柳淳离京后不久,朱元璋病了一场……虽然他还照旧上朝,但每一次早朝的时间都大大缩减。有人还注意到,天子鬓角流汗,不停手抖。

  果然是岁月不饶人。

  但是今天的朱元璋,显得神采奕奕,年轻了不少。

  “诸位臣工,想必你们已经知道了,云南三十万将士,提出了开采滇铜,富国裕边的主张,朕以为非常有道理。朕岂能不知道边关将士之苦!奈何以往一直没有对策,如今,有人献了方略,大家伙都议论一下,看看要怎么办才好!”

  老朱的话语刚落,几位尚书都想开口,谁知道,吏部尚书赵勉竟然抢在了最前面。

  “启奏陛下,臣以为开采滇铜,关系重大,此乃万世之功,一旦做成,西南边疆,会稳如泰山,朝廷用度,也会宽裕许多。还有,云南发展起来,就会像现在的大宁一样,商民纷纷前往,朝廷也就不用强制移民实边了。”

  “还有,云南越是富裕兴旺,朝廷的军费开支就会下来,边军将士的心也会安定许多。总而言之,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事情,臣以为西平侯沐春等人提出的此议,甚是重要,朝廷必须全力以赴,竭尽所能,支持此议尽快施行!”

  老朱眼睛放光,哈哈大笑,“赵爱卿,你向来不多说话,可今天的这番高论,朕以为非常透彻,这就叫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说说吧,你还有什么打算?”

  “启奏陛下,臣以为修通金沙江航道的事情,必须要快,而且不能过于扰民……臣提议,向皇家银行,举债两千万贯!以滇铜的收益作为担保,年息一成,分二十年还清。”

  朱元璋立刻点头,“妙,赵爱卿果然是别出心裁,很好!”

  他这么一说,可把户部和工部给气坏了,什么意思啊?从皇家银行借钱,我们成了摆设啊?

  赵勉不搭理他们,继续道:“陛下,臣以为还应该征调一批最好的工匠,还有精通水利的臣工,前往云南。再有,臣还建议,要免去滇铜的税收,至少在十年之内,要对滇铜免税!另外呢,凡是运输到云南的商货,也要减税,最好只课征一半的税收。这样一来,就能鼓励商人前往云南经商……还有,臣以为是不是可以在云南也办一座学堂,以冶炼和水利为主……”

  这个赵勉,真是让人刮目相看,他的每一条建议,都让人耳目一新,仔细思量,又非常有道理。

  朱元璋欣然大笑,“如此看来,赵爱卿已经有了全盘的方略……那赵爱卿以为谁能去做这件事呢?”

  终于到了关键的时候,朝中大臣,纷纷伸长了脖子,原来没兴趣的听赵勉一说,也知道此事关系重大,如果做成了,那是名留青史啊!

  赵勉微微一笑,“陛下,臣以为此事牵连到方方面面,非重臣无法完成……臣忝列吏部三年,无尺寸之功,不能报国忠君,深夜思忖,汗流浃背……臣愿意请旨出京,前往云南,负责此事!不成功绝不回朝!恳请陛下恩准!”

  说完,赵勉匍匐拜倒,五体投地!

  什么?

  所有人都傻了!

  你一个吏部天官不干了,居然要去云南修河道挖铜矿……虽然此事也很重要,但是总不至于让你放弃吏部吧!难道云南有狗头金不成?

  “赵爱卿……”朱元璋沉吟道:“你在吏部,甚得朕心,如何能离朕而去呢?”

  赵勉磕头做声,“陛下,臣受国厚恩,身为吏部尚书,执掌铨选,位高权重……臣旦夕不敢忘怀天子之恩,修河道,开铜矿,乃是万世之功,哪怕过了百十年,后代子孙依旧能够收益……臣以此来报天子大恩,恳请陛下成全臣一点苦心!”

  赵勉再度磕头作响。

  朱元璋沉吟良久,说实话,他不太想放赵勉,因为此人听话,老实,不结党营私,除了王弼一案之外,他几乎没有自己的主张,什么都听自己的。

  用他,很放心。

  可云南的事情,的确如赵勉所说,非重臣不能承担!

  “好!赵勉忠心为国,加少保衔,以吏部尚书、右都御史巡抚西南,总揽政务,督修航道,以及开采滇铜!”

  这个任命下来,简直满朝震惊!

  在老朱的时代,巡抚还没有形成定制,朱标曾经就以太子身份巡抚九边,如今赵勉以吏部尚书兼右都御史的地位,前往云南,足见老朱对西南之事的重视!

  赵勉这家伙,是一步登天啊!

  哪怕曹国公李景隆,都只能干瞪眼,没法跟赵勉争了。

  杨靖,郁新,王儁这几个人更是大眼瞪小眼!

  不带这么玩的,你一个吏部尚书,怎么有脸跳下来跟我们抢?你,简直厚颜无耻,不知廉耻!

  几乎一瞬间,赵勉成了所有部堂大员的眼中钉,恨不得啃他几口才罢休。

  赵勉却暗暗一笑……他去云南,的确是想做事情,当官到了他这个地步,也该想想身后名了。

  另外赵勉也清楚,王弼一案,他带着六部携手勋贵,把矛头指向了东宫,这笔账早晚要算的。

  而且谁都看得出来,朱元璋年纪大了,新旧交替就在眼前,他这个吏部尚书,必定会成为各方争夺的焦点。与其被人家赶下台,还不如漂漂亮亮抽身撤退。

  这就是赵勉的进退之道!

  而且他也想好了,此去是投奔柳淳,以这小子的手段和份量,在新旧交替之际,绝对会有举动的。

  自己本事不行,那就投靠一个行的呗!

  柳淳,你可不要坑我啊!


  https://www.biqivge.cc/book/49299/45583920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