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第38章
沈钰再回到京城的时候大地已经银白一色。
将身上的狐狸斗篷系好,掀开轿帘呼出一口白气,踩着脚凳下了马车。沈钰在管家的迎接下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时间卡得刚刚好,再过两天就是宴会,要不是因为这个,他这回也脱不开身。在场的毕竟都是向言欢的亲长,他也不好弄的难堪,名义上的关系有时比血缘还要重要。
最近沈晏格外地忙碌,聚会的频繁。沈钰在宴会上就几次听到了他参宴的消息,婉拒对方希望写推荐信的请求后,给他写信询问做法有没有问题,也只能得到不必在意的回答。
跨进院门发现沈晏并不在家,看来沈晏最近确实忙得脚不沾地。沈钰泡在浴桶里疏解着疲惫,大脑却继续运转着。
之前准备聘礼可是忙碌了一阵,接下来就是过年和迎亲。之前过年只有沈晏一人在京,自然随着他的心意,现在加了自己,要准备的必然增多,迎亲更是大场面,顶着沈家的脸面。
这一切本应该由自己的母亲李氏操管,这近十年却都是沈晏的活。再想想朝堂上风雨欲来,只能说沈晏忙到飞起。
而这些东西沈钰自己都一知半解,这两年也不过是不出错罢了,自然无法帮助沈晏分担,何况他的事也堆在一起,自顾不暇。
过年他要考虑的不多,家里只有两个人,记忆中没有大型祭祀场面,只要按照要求来就好。迎亲他是当事人,总要做好和向言欢婚后生活的准备。
他还有自己的事,近的有春日宴,远的有春闱。他总不能给大家表演个考场失利、名不副实,让向言欢也跟着受挂落,即使这与她无关,但她太显眼了,忽视不得。因而总要抽空把书翻翻,平时和张择文等人应和,他估摸着这几人落榜的可能性不大,自己可不能落后。
这么想着,那点好胜心冒了出来,两三下换好了衣服,点了几根羊脂蜡,闲拿本书看。
春日宴虽然是举子们的宴席,但不是春日举行,而是在前一年冬日。
这想法还是陶氏商行想出来的,当时还是个小角色,顶上的遮阳伞在京城不够看。
不少人一边嘲笑:想发展人脉这名字是好听,可是文不对题;另一边抓紧时间举办,因为手上资金更多,设计的也是各有千秋。
当年一月二月宴会就扎堆,头年效果可好,陶氏倒也坐的住,三年后同样的时间又开了春日宴,也被压着打,再三年又是如此。
可逐渐的风头就不对了,虽然还是能压陶氏一头,可来的人却越来越少,差距也越来越小,他们的投入比陶氏可大多了,第四、五次勉强保持平衡,第六次就纯粹亏损。
翻过年时间本就紧张,之前的年假又长,早把人出游的兴致消耗完了。前几年还有新奇感去看看,新奇感磨灭了也就不想出门,都在积极紧张的备考。
剩下的多半是过来混的,偶尔有几位人才出来透风,也被这毫无含金量的宴会搅得不得安宁,干脆闭门谢客。相较之下,场面没有那么豪奢,更符合文人意趣,时间也刚好错开,而且每次春闱前都召开,更符合他们的期待。
虽然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但积重难返,无从下手。一些人又把主意打到了陶氏身上,做不了可以买呀!可这一接触才发现今日非彼时,陶氏已经不是能轻易拿捏的,与之有关系的虽然最高不管四五品官,面却很广,还有一群初入仕途的年轻人,为了个宴会闹得大不值得。
因而一些人就放弃了举办宴会,剩下的不甘心,举办了两次无法承担价格,也退出了竞争行列。陶文已对底下的许之以利,加止以清扫,最终让春日宴成了独属于他的招牌。
“如玉,这里。”
才下马车,沈钰就听见白守安的声音。一边将手炉递给乔安,再解下大袄,一边往过走。只见他与许慎两人,不由地问道:“明忻还没来吗?”
“来了,在那边和康之闲谈。”许慎指向左侧。
沈钰顺着视线望过去,只见两人在八宝阁后面斜倚着窗棂,具体的看不真切。
“我去和明忻打个照面,一会儿就回来。”
“嗯。离开宴还有一阵,到时候我们在这等你。”白守安回应道,他与许慎还要等人。在游学途中虽然与他们分别,书信却一直没断。现在正逢春闱,有几个也要参加,正好见一见,等以后想要见面就是个难事了。
沈钰从侧边绕过去,两人中间放了本《诗经》,看样子不像是在研讨经义,而是在讨论八卦。沈钰有些好奇,没想到张择文和贺颂还相聚甚欢。
没有偷听的习惯,沈钰将脚步放重,在两人的目光中逐渐走进:“明忻,康之。”
“如玉来了。”张择文打声招呼。贺颂对沈钰拱手,沈钰回礼。
“就你们讲究。”张择文打趣,又问道,“克己和知微呢?可是宴席要开始了?”
沈钰回道:“他们还有朋友没到,在那边等人。离宴会开场还有一阵呢。你们在说什么,看着眉飞色舞的。”
张择文敲了敲放在旁侧的书:“这不是?”
“可不像是在谈论经义。”沈钰转向贺颂,“有什么有趣的事?”
“刚刚在讨论外交辞令。”贺颂答道,对于之前的长春渡,他心里总是有愧,看到沈钰不提,也就暂且翻过篇去。
“拿《诗经》研究外交辞令?”沈钰感到兴奋。
虽然春秋时期确实流行宴会和歌表明政治志向,但后人多半仅研究文本,对于诗歌的使用一掠而过。这个角度算是比较新奇,沈钰记得自己还曾写过关于此的论文。
“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我可不信你不知道这意思。”张择文揶揄。
无以言的言是指外交场合的辞令。周公做《礼》《乐》后,和艺术沾边的事物都逃脱不了和等级挂钩,《诗经》成书的献诗说、采诗说、删诗说都有或轻或重的政治因素。
到春秋时宴席和诗还是宴席上交流的重点,如果对《诗经》了解的透彻,甚至可以直接用诗句和鲁国君王大夫对话,如果不了解,少不得像宋国使者华定一样闹笑话。
“自然知道。郑国请求鲁文公调停晋国扣留魏献公之事,就引用过许穆夫人所作的《鄘风·载驰》。”沈钰回道,“而鲁文公回了《小雅·采薇》,取其中‘岂敢定居,一月三捷。’之意。”
贺颂接道:“我们在说楚国类犬那一次宴席。”
“昭公元年那一场?”虽是问句,沈钰心中却笃定。
这是郑国和晋国交谈的时候发生的,郑国罕虎颂《召南·野有死麕》,把楚国比作听到声音就回来撕咬的狗,晋代表赵武回《小雅·常棣》,告诉郑国狗来了不要怕,我们兄弟一起打死他。
张择文点头:“自然。”
“真是……”沈钰失笑。
旁边传来一阵声响,打断了几人的交谈。
贺颂偏过头往外看,说道:“人到的差不多了,主家都过来了。”
“那咱们就过去吧,左右也没其他事。”
三人才出了地方,就有一个不相识的过来和贺颂搭话,看样子是他的朋友,他也就与沈钰二人道别,往别处去了。
张择文眼尖,率先发现了白守安与许慎,两人便顺着过去。钟元柏、郭松、曾普也在此。段荣轩出身商家,平日里宴会也多,学识稍差一点,准备来年。陈从阳则是年龄太小,压一压。
过去会和,旋即张择文就告辞:“我看到族人了,得去看看。”
说着不等反应拔步就走,沈钰扫了一眼目的地,是几个打过照面的张氏族人正在与人说话。
定睛一看,是一个穿着喜庆又不艳俗的富商,想来就是陶氏商行的主事人陶文已,旁侧站着华东候长孙郑杰郑明轩,后面是跟着四五个士子,其中就有……郑望郑海之。
张择文应当是担心族人不会说话,卷进纷争里。郑望与华东候都出了五服,按血缘来说并不相近,不然也不会与许家结亲。
同样,如果许家直到郑望这一支和嫡支有关系,许程为了儿子的前途绝不会把女儿嫁给他,许慎已经有了陈斯的牌子,不需要再冒风险攀关系。
也就是在结亲前双方是不熟悉的,那现在郑望出现在这里,而不是和许慎一起,当中出了什么事?是在京城凑巧碰到了,一见如故?还是郎情妾意的在一起?
就算是后者,是郑望看到人家富贵贴了上去?还是郑家人才断层已经到了如此地步,连一个出了五服,因为想要蹭华东候的招牌而没有分宗的,即将春闱的举人都不放过?
如果他们真的绑定到了一起,那对许慎、对自己、对沈家的影响有那些呢?沈钰收回了目光,跟随白守安和许慎等人往边上走。
疏不间亲。郑杰是郑望家族的嫡支,郑望是许慎的妹婿,他们是亲属关系,而自己与许慎只是朋友,和郑杰、郑望更是点头之交,不论哪个都没有立场去说话。刚才的情形许慎想必也看在眼里,如何看待只能由他自己做决定。
希望自己只是误解,他们只是恰好碰到了一起。
https://www.biqivge.cc/book/48325165/2465440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