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 第205章 先拿官员开刀,大裁减

第205章 先拿官员开刀,大裁减


第205章  先拿官员开刀,大裁减

        现在赵与芮来到南宋,决定好好经营大员,他不是为了自己的退路,而是为了粮食和赚钱。

        皇帝今天主要的议题是赚钱,没想到第一件事就是花钱,未来五年,最少要花三千万贯在大员上面。

        成立大员路,设大员制置使,设大员都司。

        大员制置使为严英,大员都司都指挥使为原定海水军大将阮聪,副都指挥使为魏王府出身的季虎儿。

        由福建路和广东路负责迁民之事,每年最少要往大员迁民五万户,五年要移民二十五万户。

        两广和福建、两浙提供船只,可雇佣民间船只。

        两广和福建三路准备耕牛,耕具,种子和初期的粮食。

        买耕牛和耕具的钱,由朝廷出。

        方式采用军屯式,即驻军主要从这二十五万户里挑选青壮,每十户选一个,共要有驻两万五千,另朝廷派六千水军,凑成三万驻军。

        即大员采用军事管理模式,二十五万户移民过去后,每十户抽一军,其余的负责屯田和种甘蔗,军事化管理,十户设一队,一百户设一小堡,五百户设一大堡——。

        五万户设一县,大员先设五个县。

        赵与芮为了效率,先期以军事管理模式,主要是便于管理移民,等几年后人口增长,可以慢慢放松管理,转为和地方一样。

        赵与芮以兵变上位,应该算是两宋比较强势的皇帝,今天第一件大事,也没什么人反对,因为钱都是朝廷出。

        而朝廷没有钱,就是皇帝自己出,大伙都心知肚明。

        皇帝自己出钱办这事,大伙能有什么意见。

        大伙只是有一个疑问,皇帝的钱,什么时候用的完?为啥有这么多钱?

        赵与芮经营球牌室,经营白糖大伙是知道,只是没想到皇帝的钱好像花不完似的,比大宋朝廷还有钱。

        “下面朕来说说如何压缩开支。”皇帝说完大员的事,语气一转:“邓尚书,我大宋现在官吏多少?以前有多少,现在有多少?”

        邓若水立刻起身,也拿出一张纸来,向众人解说。

        太祖立国之初,大宋官员为五千多人,到宋真宗时增加到9000多人,到宋仁宗时有17000多人,到宋徽宗时,高达48000多人。

        官员人数大幅度增加,意味着科举大扩招。

        唐朝时每年大约录取进士30多人,明朝约100人/年,清朝还不到100人/年。

        宋朝是多少呢?两宋319年,合计录取进士115427人,平均每年361人!

        有的皇帝把录取标准放得更宽,如宋太宗,在位21年共录进士约1万人,平均每年约500人。

        也就是说在唐朝,想考中进士当官,必须考进全国前30名;生活在宋太宗时期,只要考进前500名就行。

        不仅如此,两宋还其他各种当官的途径,前面说过的皇帝可以特奏,即随便封官,京师官员可以举荐、荫补(门荫)等,到中后期甚至还能直接买官。

        所以到现在宝庆元年,吏部在十二月份按皇帝要求清点全国官员,有差遣在干事的,约三万四千八百人,没有差遣但有散官阶的,约七千两百多人,还有奉祠的官员三千多。

        加起来一共四万多。

        其中后面两种都是拿着钱不用干钱的,就占了三分之一。

        这还只是官员,吏役更是无法计算,赵与芮登基之后,三月份就让吏部统计,到现在还没统计完,因为这是地方编制,每个月都在变化,初步估计可能有五六十万还多。

        两宋时,只有在宋真宗年代,大规模裁减了一次吏役,当时一共裁减了十九万。

        “奉祠的官员,基本是安置五品以上不能任事,或年老退休的官员。”皇帝赵与芮这时沉声道:“这些人品阶高,不干事,月钱又高,还有各种福利(丝绢棉什么,甚至还有住房医疗保障)每年要花去朝廷五六百万贯。”

        这是什么概念?赵与芮都进奏院整个部门一万多人,全国工匠五千户全家老小由朝廷养着,一共支出才一百二十万贯。

        “朕承认他们在年轻时,为朝廷和国家出过力,但这样就能让朝廷养他们一辈子?这对其他还在位置上,像诸位爱卿一样,为朝廷尽心办事的人公平吗?诸位爱卿的月钱,还不如一些奉祠的官员。”

        刷,众大臣有脸色通红,有相当生气,也有无所谓,各种表情。

        这要全部是奸臣,大伙都会想,等我退休了,也想有这样的待遇啊。

        但现场奸臣可不多,大伙心里未必会这么想。

        而有散官阶的就不说了,要么是买官买来的,要么是受父亲荫补,基本就是官二代和富二代,勋二代,宗室二代,也有部份被贬官或调离岗位,拿着钱不用干事的。

        反正就是全部都是只拿钱不干事。

        虽然这波人月钱福利比较低,但人数也多啊。

        这两波吸血虫,一年得花费南宋朝廷约一千万贯养着。

        皇帝说完,下面的人一片安静。

        大伙都知道皇帝的意思,可能想消减这两波官员。

        但这两波官员,牵一发而动全身,不但包含着大宋几乎所有的勋贵,和高官,也和现任的官员们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这怎么动?

        前者大部份都是官二代,现任的官员们就不想自己儿子以后也荫补吗?

        现任的官员就不想自己退休,也奉祠吗?

        别说京师以外了,就今天坐在这里的十几位大佬,谁不想自己后代荫补,谁不想自己退休后有朝廷养着。

        这是和天下官员对着干呢,这是破坏了大宋几百年的传统呢。

        皇帝上位才一年不到,就开始想着干这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堂下一片沉默。

        此时群臣相互观望,片刻后,兵部尚书魏了翁站了起来。

        他两个儿子都被皇帝重用,荫补这是不用了,他也没想退休后要朝廷养。

        “回陛下,臣认为,可以逐步改动和完善官员的选拔制度,裁减淘汰一些不干事的闲官。”

        “但这件事,得一步步来,不能操之过急--”

        皇帝皇位刚坐稳,魏了翁不想皇帝因为得罪天下官员和勋贵。

        因为这批人里,包括文官和武官。

        赵与芮却笑了,他缓缓道:“朕不急,当然慢慢来。”

        赵与芮说出了他的办法。

        第一步,以开发大员为借口,在散官中挑选一半,充为大员实职,到大员上任。

        “以后所有官员都要有实职,按职定品阶。”

        “品阶拿月钱,实职拿福利(即棉帛在职田等)”

        选中的人,定品定职,官方宣传,收入会暴增一到两倍,同时有了实职,肯定大受欢迎。

        比如你原本只拿一个月十贯钱的散官,突然可以下去当县尉,甚至县令,你不高兴吗?你不兴奋吗?

        当然了,等伱过去之后,也可能发现你只是当了个堡长,或镇长。

        但你上去之后,下来难,大员全军事化管理,过去之后,基本就出不来了。

        在大陆的父亲官员和富商父亲,怎么好久没看到儿子了,行,你也可以去大员看看,然后,你也不用回来了。

        赵与芮第一步,先把散官一半清理到大员,而且优先选家庭背景不是很强,也就是好欺负的,特别是那些买来的散官,最好清理。

        第二步,挑动群众斗群众的办法。

        即朝廷下旨,会从余下的散官中的挑选一定比例的人,充为地方实职,

        当然,这人数是有限的。

        全国各地按照各地的散官数,五中选一,进行笔试和面试两轮,笔试成绩占三成,面试成绩占七成。

        这就给了面试时,大伙有充足的操作空间。

        “让所有参与的人选,可以随时举报对手有什么不良的事迹,将对手排除在考试之外——”

        皇帝这招真是狠,大臣们听完是直接跪了。

        以选实职的名义,让散官们相互举报。

        以面试的名义,来拼爹。

        朝廷当然优先选中爹比较强的。

        这样一个操作后,全国七千多散官,还余下大概两千多。

        这两千多就开始组织考试,每年一次,考中能有实职,连续三年考不中,取消散官。

        当然,绝大部份人永远都考不上。

        三年之后,几乎就没有散官了。

        皇帝打算用三年时间,逐步取消散官。

        除了家里背景强的几百人会被充为实职,其余的全部淘汰。

        其中到大员会做堡长去屯田,面试拼爹这种事,赵与芮自然没有明说。

        他的法子说出来,众大臣面面相觑,感觉还是可以。

        至于奉祠,皇帝直接说了,之前奉的继续奉着,以后不再奉祠。

        这就是暂时还得花钱养着,但以后的官员没有这福利,等这批人死后,财政能省一大笔钱。

        皇帝两个法子说出来,满堂大臣松了口气,皇帝没有急功近利,还是想保持朝局稳定,逐步裁减。

        如果用强行的手段,取消散官和奉祠,肯定会引起必要的动荡。

        但赵与芮心里可不是这么想的,因为他刚登基不到一年,军队也没有完全整训好,暂时还得忍忍,等过几年你看看,到时奉祠的也得滚。

        而且他现在当务之急,还是要重点对付大地主们,官员勋贵得放一放,安抚为先。

        说完这件事,皇帝又道:“以后我大宋各地,需要定编定岗,保证官员的数量。”

        南宋此时有17个路,36府,125州、38个军,700多个县。

        另外在四川南部、湖北西南、湖南西部、贵州东北和广西西部等少数民族地区,设置了近三百个羁縻州、县、洞。

        少数民族的暂时不动,各路,各府各府都要确定编制。

        赵与芮大手一挥,吏部尚书邓若水立刻拿起稿子又念了起来。


  https://www.biqivge.cc/book/48301609/9638512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