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清末恶徒传 > 第八十八章 征发徭役

第八十八章 征发徭役


  
<p>乡宁的县衙除了门面比较威风以外,里面到处都是破败的气息,为什么没有人来修呢,薛成章道出了实情,这修衙花的是朝廷的钱,修了就便宜了后来人,不修把钱塞到自己的口袋里,才是正途,反正任期就三年,三年一过,谁还管你好不好,还有一点,衙门修的漂亮,上官们看起来你这里油水比较丰厚,同时父母官看起来不太廉洁。</p>
<p>杨旭的表情是一脸的操蛋,这都什么跟什么,合着作妖反而成了正途,那后世的县市,高耸华丽的政府大厦,照这个标准,都应法办了,杨旭对这套准则真是无语。</p>
<p>秋汛快要来了,按照往年的规矩,又要征发徭役,坦言说说,其实清朝的徭役在历朝历代来说,还算是好的,即使到了末年,尤其是雍正“摊丁入亩”的政策实施到现在,极大的促进了清朝人口的增长,光绪新政时期,全国普查人口有三亿六千万之多,这是个庞大的人口笔数,但是在一定土地容量之下,大地主的产生瓜分了庞大的土地基础,使得土地越分越少,剩下的土地根本不够吃穿嚼用,更不用说以粮代役。于是乎每到徭役的时节县里的监牢里总能人满为患。</p>
<p>平阳地处黄河最湍急的地方,这反而是最大的好处,黄河水的激流使得河里的泥沙大量的被冲走,使得河道千百年来如一日,只要稍稍的维护一下河堤,就可以枕着枕头睡大觉了,但是黄河水不好浇地,所以从山脉里走出的鄂水河成了唯一的好水源,上百年来这片土地也是在这条水道上打主意——修水渠。</p>
<p>其实这时的劳动效率低的吓人,老百姓吃的不好,自带干粮给国家干活,谁也不乐意啊,所以都是磨洋工,工程质量也别太指望。这次杨旭除了固定的水渠,还想顺便把赵家甸到县里的道路修一下,现在都是羊肠小道的泥路,平时走的时候就是跌跌撞撞,一下雨那是没法走,脚陷进泥里拔不出来才是常态。往年都是征发两万人,杨旭觉得太多,这次只要一万就足够,二十天的工期,又不是现代标准的工程,要是效率正常的话,五千人就够了。</p>
<p>真要是和往常一样,又是一个豆腐渣工程,杨旭想了想,觉得这次自得出点血了。</p>
<p>清朝的户籍政策实行的是牌甲制,十户为一牌,十牌为一甲,设甲正,十甲为一保,设保正,甲保制度是清朝统治的根基,但是比起明朝的里甲制,增添了很多的胥吏,所以民间有了“吏胥视民如鱼肉,民畏吏胥为虎狼”的说法,保甲制度其中蕴含着一户犯罪,一牌连坐,使得各户人家相互监视,减少犯罪的几率,本来这是一种落后愚昧的制度,更牛的是国民政府在三十年代废除掉北洋建立的警察制度,也开始实施保甲制度,那些果粉们可以休了。</p>
<p>到了农历的十月二十,各大保正汇集县衙的班房,由薛成章主持徭役的人数分配问题,这种事情县令不参加的,官员自有官员的体面。薛成章严格按照杨旭的指示,减了一半的人口,各大保正顿时喜笑颜开,这就意味着明年的农税好收了,更大的喜讯在后面,主簿大人吩咐干活的劳力不需要自带干粮,这二十天的干粮由县尊大人出了,原本嘈杂的人群顿时安静下来,几十双眼睛齐刷刷的看着薛成章,一个年龄稍长的老头,以为自己听错了,伸着脑袋,疑惑道:“主簿大人说的是,泥腿子们干活不用家里出粮食了?”</p>
<p>薛成章清了清嗓子,面带笑容放慢语速,说道:“杨县尊体恤农户的辛苦,决定自己出钱为劳力们买吃食,另外来上工的农户每人发二斤粗面……”</p>
<p>这一下原本安静的人群彻底成了菜市场一般,历朝历代数千年未有的怪事,今儿出现在乡宁了,哪有拿自己个的银子给县里办事的,这县太爷是不是脑子坏掉了,再说这一万人的吃食可是一笔巨款啊,吃的差点,可得几千两银子,这年头几千两银子在富足之家也可以逍遥一辈子了。</p>
<p>薛成章这时候解释道:“县太爷也是咱们县的人,家就在鄂水河的附近,田地不好灌溉,这次想出钱修自己的水渠,也是浇地不是?顺便把县城到村子的路修一下……”</p>
<p>保长们都相互看了一眼,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但是这徭役本来就是干的“私活”,这么说吧,谁的权利大跟县里打个招呼,就为谁修灌溉渠。</p>
<p>反正县太爷出钱,爱怎么折腾怎么折腾去吧!</p>
<p>没过两个时辰,整个县城都知道了,老百姓口口相传,没有不说县太爷人不善的,不过说着说着,这“善”有点往“傻”的方向去了。经衙役一禀报,杨旭摸摸自己光秃秃的前额,脸上颇不自然的苦笑,“傻”就“傻”吧!不过有好事人问这县太爷是哪人,一听是咱们乡宁的自己人,再一细问,是三合赵家甸的,现在住在城北的宅子里,不少善良的准备出工的劳力跑到杨旭的宅子门前磕头,把附近的几户人家都看傻了。还有的老百姓找错了门,围着张家门口一个劲的磕头,可是把张家人吓个够呛,打发几个仆役出门打听什么情况,回来这么一报,张伯芳哭笑不得,在一旁的张月菀也是嬉笑不已,“人家做官往家里头捞银子,头一次看到往外送银子的,这人真是……”</p>
<p>张伯芳清咳了一声  ,“能够不计得失,轻赋役,待民以宽,即使不是善官也差不了哪去!”</p>
<p>张月菀忽然看着伯父,惊诧一声,张伯芳一脸疑惑的看着她,张月菀急忙说道:“今天一天伯父的咳嗽声也小了,好像也不那么气喘吁吁,您是不是感觉好多了。”</p>
<p>张伯芳抬起双臂,身子左右晃动一下,“你别说,还真是心口也不堵了,好半饷也不咳嗽了,约莫身子轻松了许多。”</p>
<p>张月菀双手合十,“老天保佑,杨旭的药真的管用了。”</p>
<p>“别大名小口的直唤人家的名讳,好歹是父母官,让人听了,笑话咱们家没有教养。”张伯芳伸手唤来管家,“你去查一下县令大人的字号?”</p>
<p>管家小声说道:“上次县尊大人递过来的拜帖还在我那里呢,我马上去找给老爷!”说着快步出去,很快就返回来把拜帖递给张伯芳。</p>
<p>上书“乡宁知县事杨旭鸣鹤敬拜!”。鸣鹤,张伯芳品味了一下,旁边的张月菀略带鄙夷的说道:“想当官想疯了吧,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他是想一飞冲天啊!”</p>
<p>“哈哈,别那么说可能还有其他解呢!你呀,也是未出阁的大姑娘了,不要直言鄙人,话说回来,西安府那家门第是你父亲的约定,眼看着你的年龄也到了,是不是约定一下日子?”</p>
<p>张月菀红着脸,捎带气愤,“不才不要嫁那个色鬼呢,没搬来的时候就听说十五岁去逛窑子,尽跟那些不三不四的女人鬼混,我才不要嫁他呢!”</p>
<p>张伯芳叹了口气说道:“常言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样不太好吧!”</p>
<p>“我才不管好不好呢,反正我死也不会嫁给这种人!”说完气哄哄的回屋去了!</p>
<p>农历十月二十五,宜破土,在县令的焚香祈祷下,正是开工,一万人排两行绵延十里修整路面,两侧挖深沟,中间的道路约莫一丈三尺,四米左右,先用石碾子压实然后铺上碎石上面再用土铺一层,再用石碾子压实。</p>
<p>这年代老百姓大多数都是吃一顿,好些的吃两顿饭,杨旭按照自己的标准来,早上青菜粗碴子咸粥,中午和下午都是一个杂面大锅盔加上一碗白菜猪肉,猪肉都是自己储存的咸猪肉,往炖的白菜锅里一放,油花蹭蹭的往上冒,连盐都省了,本来咸猪肉的制作就是三分之一的猪肉和三分之二各类面粉,整个成本一个人不过十几文钱,加上每天送了二斤粗面,不过是二十文的样子,换来的是每个农户都吃的满嘴冒油,很多人边吃边哭,还有人在嚎叫着青天大老爷!</p>
<p>杨旭在站在远处看了一会,又到现场跟每个劳力说几句贴心的话,鼓了鼓劲,便心满意足的回家睡觉去了。夜色渐深,侯家酒楼的掌柜侯桂新可是没睡,披着衣裳,在桌上把自己的所见所闻详尽的记述在信件里面,第二天一大早,急匆匆的差使伙计把信件送往介休侯家。</p>


  https://www.biqivge.cc/book/48193/5439853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