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第17章
李涵低头回道:“武将们心中有怒气,总要发泄。发泄完就好了。”
刘旗目瞪口呆:“你是说,那御史把奏折写成那样,是太子殿下指使的?”
李涵抬眼给了刘旗一个眼色,让他观察其他四部尚书的面色。
刘旗回头看去,其他四部尚书皆是闭口不言,手里抱着象牙笏,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
再看其他大员,也是如此。
如此整齐划一的动作,这明显就是提前通好了气。
刘旗瞬间顿悟,转过头看向李涵,压低声音,隔着象牙笏竖起了大拇指,说了一句:“太子殿下这招,高。”
站在帝君王座之下的郭太师,看着这一切只能连连摇头,喃喃自语:“作孽……作孽啊……”
这如同早菜市场一般的议政,就在武将们殴打御史们闹剧中结束了。
东陵帝不知道何时已经自顾自地退朝,离开了议政殿。
没有参与这件事的大员们,从侧门陆陆续续的出了议政殿,随后是神清气爽的武官们,最后才是体无完肤的御史们。
那些御史相互搀扶着,捂着脸,摸着腿,歪着官帽一瘸一拐地出了议政殿。所有御史的身上无一例外都都沾染了自己的血。
御史们出了第一道宫门,就有十几位御医领着药箱急匆匆地赶来,把这些受伤的御史都接到了御医院治疗。
御医院里一时间多了许多人,看起来门庭若市,但实际上却是静若寒蝉。
没有交流,没有动作,甚至许多人眼里都没有光彩。
武石高兴地骑着马跟在江狄身边,还在摩拳擦掌:“真是爽煞我也!八年了,终于可以出一口怨气了,堵在我胸口的那股气今日到底是顺了几分!”
江狄也是轻笑点点头。
武石夹了马肚子,马跟上江狄的坐骑,问道:“江大哥你不觉得奇怪吗?我去揍那个御史,满朝文官居然在一旁冷眼相看,帝君也闭口不劝。无人阻拦,揍得我特别解气。”
江狄轻叹了一声:“当年六殿下死都要我们留在许都,或许就是为了今日这一场闹剧罢。”
武石一听江狄提起许安归,立即神情变得肃穆了起来,压低了声音问道:“六殿下来信了?信上提到今天的事情了?”
江狄点点头。
武石一听今日的事六殿下早已预料到,立即就放下心来,哈哈大笑:“既然是六殿下的意思,那这一架是他们活该!打得好,打得老子心里痛快!”
江狄知道武石心粗,不善权谋之事,但有些事需要提点,还是要说开。
他缓缓说道:“六殿下不日就要回许都了,我们在许都苟且匿伏了这些年,终于等到了殿下回来。咱们还需再多忍一些时日。”
武石听许安归要回来,喜笑颜开:“是,殿下回来,我们这些武官的日子必然要好过许多。这节骨眼上,我可不能意气用事,要听殿下安排。江大哥,在外面,你也多提着我点,免得我飘。”
江狄轻笑:“你也知道你容易意气用事。不过就是你这样的性子,今日大殿之上那一场闹剧才能成事。太子就是知道你性子如此暴躁,才让那御史口不择言的说出我们所有武官痛楚,以求激怒你。今日这事若不是有六殿下授意,我是万万不敢放你上去随意殴打言官的。”
“是呢,我也觉得纳闷,我上前去揍那御史,以江大哥能力,如何拉不住我。原来是有意放任,这么说六殿下是做好准备了?”武石问道。
江狄略有疑虑:“这……殿下倒是没说,只是教我们稍安勿躁。”
武石点头:“那行,我日后坚决不再受小人挑拨了。免得给那些人落下口实。”
江狄看了看武石,“这次一闹,你少不了要受点皮肉之苦。”
武石毫不在意:“没事,不就是挨几板子的事情,战场上刀枪剑雨我都过来了,还怕那些内官手上的板子?只要六殿下一声令下,要我项上人头,我武石也给得!”
江狄的目光落向前方看见不见尽头的路,心中忐忑不安。
那茫茫青石,如同他们的前路一般未卜。
这八年里,许安归甚少亲书给他。
那日与大捷奏表一起送入许都的还有一封送入他府中的密信。
这信,没有开头,没有落款,就连信封之上,也没有一个字。但是信中简略的说明了这个奏表呈上去之后会发生的事情——
“御史台上表弹劾,措辞严厉,态度恶劣,意欲用八年前的事情激怒满朝武官。
武官之中若是有人忍不住动手,不用阻拦。
若是无人动手,卿需辩之。
怨气滔天,需有硬骨之人出头,而后众武将必以死追随。
若真成此势,不必顾忌后果,君上必不会重罚。”
江狄看完此密信,立即放在火烛之上焚成了灰。
八年前,许安归策马出城的时候,他还是许都朝西门城防军的一个领班。那场大火之后,朝堂兵权肃清,许都将军门阀一夜之间倾塌。
许都武将人心惶惶,都道天恩难测。
就连他这种城防军的小将领都被拖到刑部里问过罪。进入刑部之人无一例外的都赏了一顿板子。
不少武将喊冤,却无人理会。
“朝东门”之后,更多的武将被连坐处死,解甲归田者只有那些年迈上了年纪、手中没有任何实权的老将军。
武官们本就是沙场出身,不涉权谋,不揣摩上心,居然在“朝东门”之后暗自聚在一起准备联名上书,再证清白。
联名书送到江狄这里,江狄犹豫了。
此时正好,一道密信送入江狄之手,如今日这封信一般,信封封面没有一个字,没有开头,没有落款。
只有四个字——自保为上。
江狄不知道这封密信是谁写的,有多少武官收到了,但是他知道,自他接到这封密信之后,整个许都里的武官们都变得安静起来。
那封信仿佛有什么仙法一般,安抚了所有武官。
等到整个“朝东门”事情过去十天,朝堂恢复早朝列班,他们才知道,六皇子许安归十日前已经策马离去。
他此去斩杀了“朝东门”守门将领,救回了不少门外烈火之中的武官。
而自己却一路向北,入了北境军营。
次年,东陵二皇子许安泽被册封为太子,辅政监国。
而后整个兵部大清理,大调动,却无一人再提冤枉一事。
随后的几年,边境频频被小国骚扰,东陵一直死守不出,倒也相安无事。
他这一路坐到四品武官位列朝堂,也不过就是因为没有任何背景关系,做事还算勤勉,朝堂之上总要有人去担着那些虚职,所以他们这批守门的将领、皇宫外围的城门禁军、皇城之内的御林军才陆续被提拔了上去。
原本朝堂之上文武官左右分立,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官管理朝政,武官无事可奏,久而久之站位变成了前后分立。
江狄看着这些年朝堂风云,心中感慨颇多。
当年救了他一命的那个没有落款的信,他自顾自地认为是六皇子许安归送来的。不仅他是这么认为的,整个朝堂之上保住性命的那些武将们也都是这么想的。
因为八年前,只有六皇子不顾个人安危,替他们出了头。
只有他才会给武官留一条后路。
两个月前,朝堂之上,东陵南境被连下两城,武官无人说话,无人请缨,那便是杀戮武官带来的后果。
东陵帝与太子当然知道,这群现在位列朝堂的武官们基本没有几个有征战沙场的经验。
那些在边关继续守城的低级将领之所以肯继续为东陵效力,只是因为他们所有人的亲眷妻儿被太子用大婚理由骗回了许都当做人质。
太子大婚,压了所有边关低级将领的亲眷在前,“朝东门”虐杀许都将军门阀在后,还有哪个武将会心无城府的再为这一对许氏父子效劳?
八年里,许都文官一直都是肆意欺压武官。
这若是没有太子与东陵帝的默许,谁敢如此张扬跋扈?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武官们私下有一个传言,当六殿下许安归归朝之时,那便是他们翻身之日。
今日这一场闹剧,便是这一场看不见鲜血、却要以命相博的夺嫡之战的开场。
随后几日,太子依然因病辍朝。
朝堂之上依然如同菜市一般热闹。
言官继续用措辞犀利的语言抨击,御史们身上无一例外的缠着纱布、敷着膏药,手指殿后那些武官,齐力上表。
开始几日上表,措辞之中只是反复强调六皇子许安归有违国法、目无君上,需严惩不贷。武官们每日也带着厚厚一本奏折,例数许安归六皇子这些年在北境大小军功。
两边虽然再无动手之举,但是朝堂之上冷嘲热讽、“放你娘的狗臭屁”如此之内的腌臜泼词层次不穷。
御史们气得手脚发抖,吹胡子瞪眼,却又不肯有辱斯文放下身段骂回去。
满朝大员皆是日日看戏的表情,任由御史与武官们在朝堂之上吵得昏天暗地。
朝堂之上三公三卿早年事已高,听不得这些嘈杂,几乎全部都连续几日告病在家。
https://www.biqivge.cc/book/48067259/2613192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