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八章 廖家洼
二月二十四,周日,上午。
“叮,宿主今日签到奖励为‘镛记’烧鹅X20。”
这是杜守义第一次签到渔村的美食,他也是直到今天才发现这件事。细想了下,这也许和渔村的历史与营商环境有关系吧。
系统喜欢有年头的老字号,而渔村恰恰缺的就是这个。比如这次签到的‘镛记’, 堪称渔村烧鹅界泰斗级的字号,但它只是始于街边烧腊大排档,直到四十年代初才刚开始入室经营。在六三年的今天还远远称不上历史悠久。
而其他诸如‘翠华’之类,直到六十年代末才开张,现在更是连影子都没有。
渔村人对烧腊情有独钟,其中尤以烧鹅为最。
在渔村烧鹅有两大流派:一为‘脆皮烧鹅’。这是广式烧鹅的传统做法。用干料腌制后,再用密闭的焖炉烤制,出炉后再将事先配好的酱汁浇于鹅肉上, ‘深井烧鹅’就是其中代表;
还有一派为‘酥皮烧鹅’,这是‘镛记’创始人甘橞辉对广式烧鹅进行的改良。即用湿料腌制,切盘后淋上鹅油,再佐以酸甜的梅子酱。
出炉后的烧鹅在十分钟内改刀,每只鹅切成不多不少七十二块斩件,大小适中,皮肉一体。鹅肉里油汁饱满,食后唇齿留香,十分美味。
美食家蔡澜曾说过:“不到镛记,死不瞑目”。
但对京都人杜守义而言,烧鹅确实美味,但也就那么回事。对坐拥着‘便宜坊’和‘全聚德’的京都人,还真没办法把烧鹅当作能让人‘死不瞑目’的无上美味来看待。所以杜守义也就瞭了一眼, 看看梅子酱有没有跟来,然后随手关上空间,继续忙活他自己的事了。
让他没想到的是,他身边还真有一个‘爱煞’了烧鹅的人, 那就是熊明。
晚上,杜守义眼睁睁看着熊明,一块块的把大半盘烧鹅消灭了干净。
“你小时候被鹅咬过吧?怎么这么大仇?”杜守义笑着打趣道。
“我妈是广东人,小时候家里常让粤菜馆子送这个,这都多少年没吃着了。”熊明又夹了块烧鹅,很平淡的说到。
杜守义无语了,过了一会儿他道:“想吃了就支应一声,我再去给你弄来。”
“行。”熊明笑着抹了抹嘴,道:“吃饱喝足,聊正事了。你那个姑妈我去查了一下,当年确实嫁到了廖家洼村,不过五零年左右难产死了。
他的丈夫叫廖承贵,五二年又娶了个寡妇,还生了个闺女。大炼钢铁的时候,廖承贵一不小心掉炼钢炉里,死了。没多长日子那寡妇改嫁了外地,留下个闺女和爷爷奶奶一起过日子。”
“我姑妈没留下一儿半女?”
“好像没有,廖家现在就两个老的带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在过日子。另有一个儿子住隔壁,家里都没十三四岁大的孩子了, 具体情况不太清楚。”
杜守义已经从守桂那儿了解过, 知道为什么打记事以后就和姑妈失去了联系。
按守桂的说法,父亲在世时就很反对这门亲事,他还私下里拿姑妈的遭遇教育过守桂,让她以后千万别找农村婆家,所以守桂对姑妈的了解反倒比杜守义要多些。
这次他让熊明去打听一下具体情况,最主要是看看姑妈有没有留下骨血,毕竟那是杜家流出去的血。
杜守义想了想道:“你把廖家地址给我吧,过两天我抽空去一趟,问问我姑妈坟头在哪儿。还有一个多月就到清明节了,我这做晚辈的总要去祭扫一下。”
“就在我衣兜里搁着呢,我这就给你取去。”
看着熊明起身去拿地址,杜守义思考起了他刚才的话。两个老的,带着七八岁的小姑娘过日子,家里没一个能挣工分的壮劳力,这日子可有些难啊!
二月二十五,礼拜一,今天是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
“叮,宿主今日签到奖励为‘鸿兴楼’饺子x100。”
鸿兴楼是老京都的八大楼之一。建国初,总=理曾多次在这儿宴请外国友人。它也是一家以清真饺子出名的老字号。
鸿兴楼的花色饺子,一两面可捏二十余个,皮薄馅大,饺子馅里荤素甜咸,鸡鸭鱼肉等等应有尽有,花样百出。
他家的饺子还有种吃法。由客人自己动手,放在高汤火锅里煮熟,吃的时候别具一番风味。不过可惜,杜守义今天签到的只是煮熟的饺子,暂时无法领略到那道‘名菜’的风采了。
杜守义看着这份签到有了些小小的疑惑:今天龙抬头,按说吃饺子也行,可家里今天已经安排好了呀,晚上要吃春饼咬春。这时候来些饺子是什么意思?是提醒自己今天往廖家洼走一趟?可这已经十几年没来往,关系都远到没边儿了,有那么着急吗?
过了不多一会儿,何雨柱和秦淮茹忽然来找他了。
“守义,淮茹她奶奶快不行了,我们得马上赶回去一趟,家里三个孩子你帮忙照应着点。”
杜守义一听连忙答应了下来,“知道了,你们路上也小心点,有什么事儿打个电话回来。”
说完他拿了一沓钱,也没数多少就往何雨柱手里一塞道:“这点留在身边应急。”
何雨柱也没和他客气,把钱往兜里一塞,道:“走了,今晚我们可能赶不回来。”
“知道了。”
看着何雨柱和秦淮茹的背影,杜守义忽然想起来,这廖家洼的情况和秦淮茹还有几分类似。都是一个孤女由祖父母拉扯着长大。只是秦淮茹是父母双亡,而廖家洼那里好像是爹死娘改嫁了吧?...
这么胡思乱想一通,他想到廖家洼看看的念头更强烈了。午休时他和小北说了一声就往廖家洼去了。
杜守义是故意在饭点去的,从餐桌上更能直观的了解情况。
令他有些意外的是,廖家的情况比他想象的要好的多。廖家三个儿子,老大廖承贵就是杜守义的姑父;老二廖承德早年当过兵,退伍后成了村里的支书;老三不知道叫什么,现在是公社的会计。
这一大家子虽然不富裕,但每一两个月也能吃上一回肉,这在村里妥妥的是中上水平了。
杜守义提着两盒‘稻香村’的饽饽敲开了廖家的门,廖家对这门‘老亲’的到来十分意外,但还是进行了热情的接待。
知道他的来意后,廖家二叔立马撂下饭碗,带着杜守义到他姑妈的坟头转了一圈。
姑妈和姑父两座坟紧紧挨着,杜守义见到这一幕时松了一大口气。很显然,虽然过了十多年,但廖家没把这个‘大儿媳’给冷落了。这就很好,杜守义很满意。
如果他今天看到的是一座破败的孤坟,那就要考虑把姑妈迁走,和她亲哥哥埋得近些了。至于续弦的那位为什么改嫁,他连问都没问,那跟他没一毛钱关系。
https://www.biqivge.cc/book/48045477/70504397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