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从大明风华开始的皇帝生活 > 第一百九十二章 参悟

第一百九十二章 参悟


  时至大寒,除旧布新之际。

  就在千家万户开始忙于制作腊味及祭灶的时候,渡云轩中,满心激动不已的赵恒,在快速翻阅完不涉及先进火器知识却添加了改良版政治架构的《百科全书》,和已经概括出理学核心思想的《道学》以后……

  现如今,他全部的注意力,  已是放到了记载有延年益寿法门的《论太极大道》上面。

  “天佑我大宋,当真是天佑我大宋啊!”

  轻轻翻阅着初版书稿,显得很少爱不释手的赵恒,念念叨叨的同时,无需闭上眼睛耗费心神去幻想,他已经可以看到大宋在赵氏一族的带领下,将会达到怎样的地步。

  与此同时,对于自家好大儿为上神托梦,  继而祈神得神通妙法一事,他也再无半点怀疑。

  要知道,在万人联名上书一事发生以后,赵恒猛然反应过来……

  原来在不知不觉间,自己好大儿,在天下万民心中,尤其是在东京百姓心中,竟是有了如此之高的赞誉!

  再加这一阵子,东京城内有关加冕自家好大儿为太子的舆论,一直都是沸腾不已,不见消停。若非在万人联名上书一事之后,皇城司及时出面管控了下,谁都不知道这波舆论最终会走到哪一步。

  身为帝王,迷信归迷信,但在某些事上,无需刻意去猜想,赵恒心底深处,还是不由自主地起了一丝怀疑。

  其实最初在乾元门外祭祀祈神之前,  赵恒就曾猜测过,根治天花疫病的良方,可能是自家好大儿在游学期间偶然所得。

  就是不知…自家好大儿是受人挑拨,还是自己萌生了想法,想要借此图谋一些事情。

  哪曾想,祭祀祈神现场,竟能有幸聆听到仙乐。

  事后呢,在刘娥母子返回渡云轩以后,冷静下来又起了疑心的赵恒,私底下也曾偷偷翻阅史料,想看看历朝历代可有记载过这种障眼法。

  令他松了一口气的就是,在此之前,史料当中从未有过这等在万人面前显现神迹的记载。

  是以,在这三个月时间以内的每一天,甭管有事没事,赵恒不来一趟渡云轩,晚上回宫睡觉他都睡不踏实。

  甚幸的是,赶在年前,  出乎赵恒的预料,渡云轩中竟是传来了自家好大儿已将昊天上帝赐予他的各种安民强国妙法与延年益寿法门参悟出来的好消息。

  火急火燎赶至此处,  在见到摆在桌案上那厚厚的一沓书稿以后,赵恒的心,瞬间停止了半拍。

  从午时开始翻阅,一直看到太阳落山。

  期间没动过一点位置的赵恒,越看,越是心喜得不知该讲些什么。

  至此,对于自家好大儿聆听神谕一事,赵恒心中再无任何猜疑。

  “安民强国妙法…大道之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万事万物,其中所蕴含的道理,仅用三言两语,竟能解析得如此通俗易懂!”

  “三郎,有了这些妙法,大宋必定会威德遐被,令四方宾服!三郎的成就,我想…也定能远超秦皇汉武与盛唐二宗。”

  虽为一介女流,但刘娥的见识,可是不输朝中的相公们。

  双手小心捧着《百科全书》书稿,反反复复看完标注着各种资源的《坤舆万国全图》以后,略过有关朝堂政治架构和医学的那一部分,快速翻看后面记载的有关钢铁、水泥、陶瓷、纺织、染色、制盐、制糖、采煤、榨油太多太多的生产技术……

  心中快速衡量了片刻,一时间,刘娥竟然想象不出,未来二三十年以后,大宋会是个怎样的盛世王朝。

  “父皇,昊天上帝赐予的诸般妙法,是为了强国富民造福炎黄子孙的…是以,《百科全书》当中有些可以轻而易举便学会的先进生产技术,保密措施务必要做好,切莫让外邦蛮夷学了去,尤其是一点就透的黄泥水淋糖法。”

  说实话,目前《百科全书》当中最让王迪看重的,便是这黄泥水淋糖法。

  要知道,四百年后的大明朝,白砂糖这玩意都是极为珍贵之物,更别说现如今的大宋朝了。

  从唐太宗时期,由卫尉丞李义表领衔,王玄策担任副职,率领使团出使中天竺,所图目的便是蔗糖制作方法。

  一直到现在,虽说有了好似冰晶一样的糖霜,但距离雪白雪白的程度,属实差了太远。

  还有一点,那就是甜度!

  与白砂糖相比,就算达不到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的差距,糖霜甜度还是相差甚远。

  最为重要的是,王迪比谁都清楚,白砂糖这种奢侈品,一旦保证了垄断优势,那么处在当下这个时期,且不提出口事宜,单单是内销,每一年它能给朝廷带来的赋税,其数额之巨,绝对都超乎所有人的想象。

  只要朝廷有了充足的银钱,不说能解决所有难题吧,七八成的,应该是没啥大的问题。

  当然了,如果只是为了形成垄断赚取海量银钱,对于有大把赚钱妙招的王迪而言,他肯定不会选择现在这个时候,就将黄泥水淋糖法放出来。

  毕竟现如今的大宋朝,立国仅有四十八年,还没走到两宋交接时期积贫积弱那个地步。

  王迪之所以在自己未登基为帝时就将其放出,所图目的,还是为了尽早加速岭南地区…也就是广南东路的开发事宜。

  要知道,目前除了位于胶东和辽东半岛之间的沙门岛,雨水充沛、山岭重叠、林木茂盛且长期笼罩着瘴气的广南东路,绝对称得上是刺配、流放之人的噩梦。

  究竟噩梦到什么地步,《元城语录》当中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形象,那就是……

  「春、循、梅、新,与死为邻;高、雷、廉、化,说着也怕!」

  这八个皆位于后世广东地区的羁縻州,现如今,对于那些弱不禁风或者是年迈的士大夫而言,一旦被官家下旨流放到那,能不死在半路上就算是命大,更别说再度返回中原大地了。

  然而根据当下宋朝的版图来看,最适宜大面积栽种甘蔗的地区,又非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莫属。

  是以,在天下黎元还未被女真人和蛮元铁骑赶到这种令人闻之色变的未开化之地的时候,若是没有高额利润驱使的话,谁人愿意主动跑到那儿去谋生计。

  而具有高附加值的白砂糖,再配合《百科全书》当中提及到的“改土归流”政策,便能有效达成这一目的。

  如此这般,依王迪之所见,早一日将其开发,在应对小冰河期这件事上,那绝对是占得先机至少有个三五十年以上的时间。

  再者说,越是尽早将广南东路开发好了,便有足够多的时间将其打造成为远洋殖民的桥头堡,方便早一日将忠君奉上的理学思想,洒遍南洋诸国乃至西方的每一寸土地。

  当然了,王迪心里很清楚,在这个没有厂卫鹰犬遍布天下各处…尤其是没有专门稽查巡视海外领地的日月司的时代下,自家便宜亲爹能否守住黄泥水淋糖法不外泄,他也没抱多大的期望。

  反正在王迪看来,不管是谁偷学了黄泥水淋糖法,对大宋基本也造不成多大的影响。

  之所以有如此之大的信心,还是基于大宋朝廷对于地方的掌控力度。

  世人皆知,大宋有冗员、冗兵、冗费这三冗弊端。但事有正反两面,正是因为这样,大宋对地方的掌控力度,基本也达到了历朝历代之最。

  可以说,依王迪之所见,在削弱地方权力、集权于中央、防止地方反叛割据这几个方面做得比较出色的大宋朝,其诸多政治制度,在当下这个时期,堪称相当优秀。

  尤其是地方划分的三级行政区!

  一级路,二级州,三级县。对比后世,差不多就是一省,二市,三县。

  在路这一级别,为了避免某一官员权力过大,宋朝划出四司,总称为“帅、漕、宪、仓”。

  “帅司”的正式官名,叫经略安抚使,主掌军事和民政,负责各路的军务治安。

  “漕司”的正式官名为转运使,主掌钱粮征运与转运,就是将地方的赋税转移到朝廷。

  “宪司”的正式官名为提点刑狱公事,主掌司法、刑狱与监察,可以随时前往各州县检查刑狱,举劾在刑狱方面失职的州府官员。

  “仓司”正式官名为提举常平使,专门负责商业,监督地方市场运行,管理常平仓、义仓及钱粮、盐茶专卖事务。

  瞧瞧!管钱的,管人的,管军队的,管理市场经济运行的都不缺!

  在此基础上,以神谕的名义,稍微改动那么一下下,和后世地方上的政治架构,基本就大差不差了。

  可以说,在王迪看来,自始皇帝一统九州之后,作为历史当中唯一不是亡于内乱的王朝,国祚超过三百年的大宋,之所以能够年入一个多亿的岁币,其地方掌控力度之强,绝对是首屈一指。

  再加上,赵宋立国不久,就确立了“制其钱谷”,将财权全部集中到朝廷的经济方略。

  在此方略思想的指导下,外加沿海又没有倭寇的侵扰,大宋时期的海外贸易,其管理之严格,比之以后的大明朝,那绝对是强了太多太多。

  为了统制海外贸易,立国之初,大宋朝廷便连续下达诏谕,明令舶来品“非出于官库者,不得私相交易”;如“敢与蕃客货易,计其直满一百文以上量科其罪”;多即使官吏请托市舶官传语蕃长所买,亦令禁止,“如违当重置其法”;外商如果未经缴纳入口商税而“敢取物货者,虽一毫,皆没其馀货”,并且“科罪有差”。

  再加上后续修订出来的市舶法、盗贩法、漏舶法等相关条例法规…可以说,在紧抓钱袋子这一方面,大宋绝对是将海外贸易置于朝廷的完全掌控之中。

  甚至是说,在王迪看来,这些条例法规,一直用到近代之前都不算落伍。

  是以,即便黄泥水淋糖法或是其它特别先进的富民强国技术外泄出去,王迪敢断定,短时间内,顶多是对出口有所影响。

  毕竟,盐、酒、茶、香料,这些日常消费量较多的大宗商品,都被明令实施禁榷,且全部纳入到了官方专营范围,由朝廷实行统购统销。

  再就是,王迪深知,一旦掌权部门与银钱利益挂上了勾,其结果就是,当朝廷严格执行禁榷垄断政策时,上上下下的官吏们,对于依法敛财一事,都有着某种异乎寻常的“积极性”,不会在这种事上互相推诿。

  当然了,最重要的是,这些强国富民妙法,可是昊天上帝赐予自己的。

  长了不敢说,在自己未挂掉之前,王迪觉得,不怕神灵怪罪有胆薅他这位文曲星羊毛的宵小之徒,应该是不多见。

  若非想让大宋占据绝对的垄断优势,以此多弄点出口赋税,说实在的,王迪还真不介意就此公开《百科全书》当中的诸多先进技术。

  ...

  “我儿说得是!”

  “昊天上帝赐予的诸般妙法,实在是太简单明了了!”

  “片言只语,便可带来世人想象不到的好处…防人之心不可无啊!”

  兴奋过后,盯着刘娥手中记载了太多太多强国富民的《百科全书》书稿,赵恒都想将其一把火烧掉。

  之所以蹦出这种想法,完全是因为赵恒心里清楚,若是让别有用心之人得到其中的部分妙法,大宋怕是要永无宁日了。

  “父皇,这诸般妙法是孩儿誊写下来的。按照脑海中的思路,孩儿觉得,我中州不缺煤田,可先大规模制开采煤矿,烧制水泥与石砖,将其应用在筑城造坝保证民生这些方面。与此同时,慢慢杜绝东京上下游樵采伐木事宜。”

  “短时间内,若是不想这诸般妙法外泄出去,可以使用水泥石砖快速建造出一个史无前例的巨大瓮城。工匠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事宜,全部限制在瓮城内部进行即可。”

  注意到自家便宜亲爹一直抱着《论太极大道》不撒手,王迪也明白,猛然间拿出这么多先进技术,想不懵逼,怕是很难。

  好在是,对于如何利用这些先进技术,王迪很有经验。


  https://www.biqivge.cc/book/46383914/71618644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