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第6天-参观卡纳克神庙之“震撼的大柱厅”
团友们很快都到齐了,我们乘车前往神秘的卡纳克神庙。
神庙离酒店并不远,大约半小时的路程。路上我们经过一个神道,神道两侧整齐地排列着很多羊头狮身像,不过大多雕像残缺不齐。导游说,这条河道是当时是用来连接卡纳克神庙和卢克索神庙的,卢克索神庙在卡纳克神庙以南大约3公里的地方。
很快,我们的车就开到了卡纳克神庙的入口处。
通过入口大厅里摆放的神庙复原模型,可以看出神庙原来的建筑规模非常庞大。模型中最有特色、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一座座高耸的方尖碑,我忍不住好奇心,立即数了数,方尖碑的数量还挺多。最东面的3座最为高大,中部有6座,稍为小一点,还有2座最小的,立在神庙的西边。
导游说,当时的神庙占地面积比现在的遗址大得多,大约是目前遗留下来面积的10倍之大。
通过入口大厅后,还要走一段路才能到达神庙遗址。但是,神庙那雄伟的城墙,已经展现在我们眼前。
虽然时间是下午四点多,然而卢克索的阳光却丝毫没有减弱的趋势,大家纷给撑起遮阳伞,向神庙的西门走去。
我们参观的入口是卡纳克神庙的西门,参观方向是由西向东,这和卡纳克神庙的建筑布局方向是一致的。我国建筑多采用南北轴向布局,比如故宫。但古埃及人和我们不同,因为他们崇拜太阳神,太阳的运行方向是由东向西,所以,卡纳克神庙自然而然就采用东西方向布局了。
在神庙的西门外,有一条神道。神道开始的地方,有一座比较矮小的方尖碑,是为塞提二世建立的。本来方尖碑有两座,是对称放置的,但另一座已经不见踪影。经过方尖碑后,就能看到神道两旁几十对巨大的狮身羊头石雕。这让我很奇怪,在吉萨金字塔,我们看到的是狮身人面像,但这里的石像为什么变成了狮身羊头像呢?
一旁的导游刚好为我们进行了讲解:“朋友们,你们看到到这些石像和金字塔的狮身人面像是不同的,这里的雕像是狮子身、山羊头,在每个羊头下巴下面,都站立着一个法老,看到了没有?”导游一边说着,一边指引我们看。
如果不是导游提醒,我还真没有注意到这个小小的法老!我们都只顾去看石像的头和身体了。
法老的石像一般都是高大帅气、神圣威严的,可为什么在羊头狮身石雕像上,却表现得这么谦虚而不显眼呢?
导游继续介绍:“知道法老为什么要站在下巴下面吗?因为山羊的下巴本来是长胡须的地方,我们已经知道,在古埃及,胡须可不是一般人能拥有的,那是王权和地位的象征,所以,法老站在胡须的位置,就有这种特别的含义。还有,在古埃及,公羊是太阳神的化身,而狮子代表力量和权威,所以法老和‘羊头狮身’结合起来,就意味着法老会永远享受太阳神的庇护,并且享有无上的力量和尊严。”
穿过羊头狮身神道,就来到神庙的西门,也就是卡纳克神庙的第一道塔门。塔门是古埃及神庙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点类似于故宫的端门和午门,通常分布在神庙的中轴线上,而且,在一个神庙中往往有多座塔门。
站在第一道塔门中间,抬头观看两侧高大而厚实的梯形石墙,会有一种“坐井观天”的感觉。与城墙相比,游客显得太渺小了。
进入第一道塔门后,就来到了一个大庭院。
庭院内中间通道两旁有5对巨大的石柱,但是,只有一根石柱被完整地保存下来,其它的只留下一小截,有的只能看到石柱的底座。虽然留下的这根石柱孤单地坚守在原地,但它那高大的柱体,仍然非常的壮观和气派。庭院的南北两侧也是石墙,不过与塔门的石墙相比,要矮一些。靠近石墙的地方是与石墙平行的柱廊,其实柱廊就是由石柱撑起的长廊,每个石柱上放有一个方形的柱帽,相邻两个石柱的柱帽上放置有一个巨大的方形石梁,所以柱廊看上去,非常像一座石柱桥。柱帽和石梁之间没有看到任何的粘结物,但是它们结合的部分却几乎看不见缝隙,可见当时古埃及人的的建筑工艺是相当的精湛。与柱廊平行的是一排羊头狮身像,这些石像的外形与入口外的羊头狮身像外形一致,只不过要小一点。这个庭院的东南角是拉美西斯三世法老的神庙,西北角的是塞提二世的神庙。神庙里有法老的雕像和放置祭品的神龛。
庭院的东边有一座保存较为完好的拉姆西斯二世石像。石像的鼻子和胡须都被破坏了,腰带上别着一把短剑,短裙雕刻得非常逼真,棉布的纹理整齐而均匀,就像刚刚缝制好一样。在石像的脚背上站立着一座裸体的小雕像,这个雕像的大小和真人差不多,她是拉姆西斯二世的妻子,虽然她高高的帽子已经被毁坏,但面带微笑的容貌仍然栩栩如生。卡纳克神庙里的石像和埃及博物馆里的石像一样,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无一例外的全都赤着脚,也许这是当时人们的一种习惯吧,这让我想到一个有趣的问题,古埃及人在打仗时是不是也不穿鞋呢?
在拉美西斯二世石像后面有一棵并不高大的椰枣树,但是却结满了金黄的椰枣,看上去沉甸甸的,在阳光的照耀下,就像一串串金珠子,给古老的神庙带来了生机和活力。硕果累累的椰枣树与古老的法老石像相映成趣,看上去就像石像的卫兵一样在守护着它。其实这样的点缀还不少,在这诺大的庭院里,你只要留心,在不经意的角落里总能发现一两棵这样的椰枣树,这似乎也说明,椰枣树对于埃及而言,从古至今都是不可或缺的风景。
在庭院内的城墙上、石柱上,满满地雕刻着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法老和古埃及各种场景的画面,每个精美的符号都代表着一个古老的秘密,等待着考古学家去破解和翻译。
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沿着庭院中间通道往东走,穿过第二道塔门,就来到了卡纳克神庙最著名、最令人震撼的大柱厅。
在来卢克索的路上,导游说他无法用中文来描绘大柱厅的气势,让人觉得他是不是有点夸张,但是,当我们真正踏进大柱厅时,所有人无一不被眼前的石柱阵列给深深震撼。别说导游,就连我自己,也不知道如何来描述我所看以的一切了。
整齐排列的石柱,密如森林,高如擎天柱,粗如大桥墩!紧跟在导游身后的我,除了一声惊叹外,紧跟着还得发出一声惊叹!我几乎要产生一种幻觉,我这是走进了梦中的世界呢,还是走进了神话的世界?反正不像现实的世界了!
团队的一个很安静的小男孩,就是那个和蘑菇头一块骑骆驼的,这时也终于忍不住开了金口,说了声:“我的天哪!”
导游开始介绍:“我们现在的位置是大柱厅的中间通道,这条通道把整个大柱厅分成南北两部分,进出大柱厅都要通过这条通道。通道两旁一共有12根石柱,它们是整个神庙中最为高大的石柱,也是全世界古建筑中最高的石柱,每根石柱高达21米,它们就是整个大柱厅的顶梁柱。来,大家手牵手,在柱子周围站成一圈,看看需要几个人。”
我、爸爸、小胖哥、小瘦首先加入了手牵手的队伍,蘑菇头和他妈妈也参与进来,再加上几个阿姨,最后数了一下,连孩子带大人一共动用了10个人,才能把一根大柱围在中间。如果不做这个试验,我们还真想不到每根柱子有多粗大。
“大家再抬头往上看,带帽子的朋友小心抬头时帽子掉下来了。”导游一边幽默地提醒大家,一边说,“朋友们注意到没有,在柱子的周围有很多象形文字和图案。象形文字是很难理解的,说实话,我也不懂。但是我们可以了解一下上面的法老和神像。法老像大家都熟悉了,有戴白冠的,有带红冠的,也有带红白冠的。像这个戴着两根长长的驼鸟羽毛形状帽子的,就代表了一种神。古埃及人崇拜的神特别多,所以区分起来并不容易。大家再看柱顶上,那个圆形的部分叫柱帽。”导游说。
“这柱子就像一根大铁钉!”蘑菇头突然插入了一句,打断了导游的介绍。
“大铁钉?”导游稍微迟疑了一下,然后对蘑菇头伸出大拇指:“你想像力太厉害了,外观确实像。你看见柱帽上雕刻的花纹了没?”
“是莲花!”我迫不及待地替蘑菇头回答了,因为我一直盯着这个柱帽在观察呢。
“对,是睡莲花,所以我们把这种柱子叫莲花柱,你们来看看这张图。”导游说着拿出一张卡片来让我们观看。
这张图片是这种柱子的柱帽复原图。当大家看到这张图时,无不为它的精美绝伦所吸引,纷纷发出赞叹声。复原图上的莲花瓣使用了多种不同的颜色来勾勒纹理,有黄色、绿色和蓝色,搭配在一起,非常漂亮。在莲花瓣的上方是纸莎草的图案。睡莲花代表着上埃及,而纸莎草代表下埃及,这两种图案结合在一起,就代表整个埃及了。在纸莎草的上方有一种奇特的胶囊型图案,导游说这种图案叫王名圈,是用象形文字表示的法老的姓名,也就相当于中国国王的私人印章。这种王名圈还带着象征神的身份的双羽王冠。导游说:“我们把这些图案结合起来,比如莲花、纸莎草、王名圈、双羽王冠等,你就会发现图案里隐藏着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含义,只有法老王才能统治上下埃及,他们具有神一样至高无上的地位。”
这里的每一根柱子,原来都是彩色的,就像卡片上的复原图一样,非常漂亮。遗憾的是,经过了几千年,图案色彩慢慢变淡了,倒是在一些石柱横梁的下方,我们还是能看到一些鱼鲜艳的色彩。但幸运的是,雕刻的纹理倒是还很清晰,所以能让我们了解这些图案的内容。
从地面看,这些柱帽好像并不大,其实,上面的面积可不小。
导游问我们:“你们猜一猜,如果我们旅游团40多人全部站到上面去,能站得下吗?”
“能。”
“不能。”
“站一半人差不多。”
“能站100人。”小薇举起手,毫不胆怯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能站101人。”小东跟着说。
……
大家一阵乱猜。
导游双手向下,示意大家安静,然后问小薇和小东:“你们俩商量好的?”
“是啊!”两个人异口同声,边回答边大笑。这两个小朋友像商量好的,都在换门牙。当大家看到他们同时露出那缺了一颗门牙的小白牙时,可乐坏了。
“你们两个最棒,猜对了,差不多能站100人,所以我们所有的人,每个人再带一个朋友,都能站上去,并且不会掉下来的。”导游用手指着石柱上方说,“在这些柱子之间,架有方形的石梁,每条石梁长9米,重达60吨。”
“这么重的石头,是怎么弄上去的?”有个爷爷小声自言自语。
“是啊,当时也没有起重机。”爸爸也觉得不可思议。
“这个就是古埃及人的智慧了。走,我们到那边凉块一点的地方。”导游说着,把我们带到南边的大柱厅。
“刚才朋友们问到,古埃及人是如何把这么重的横梁放到这么高的石柱上,在没有起重机的情况下,真的是很难。但古埃及人有的是办法。有一种说法是这样的,就是利用撒哈拉沙漠的沙子来实现。你们能想到古埃及人是如何利用沙子的吗?”
大家都摇头。
小胖哥好奇地问了句:“沙子还能当起重机不成?”
“对!原理就是这样的。”导游说,“因为卡纳克神庙离撒哈拉沙漠并不远,而沙漠里最不缺的就是沙子。古埃及人为了建神庙,他们就地取材,先在神庙外围建一圈高墙,用来制作一个大沙池。然后把石柱的基座在地上放置好,等所有的基座都固定后,就开始向围墙内填沙子,等沙子和基座相平时,工匠们再往石柱的基座上垒石块,等所有的石柱都垒到一人高时,再往围墙内填沙子,等沙子又和石柱相平时,工匠们再往石柱上垒石块。就这样反反复复,直到所有的石柱都建到要求的高度后,再架上石梁,这样,神庙的框架就搭好了。这时,整个神庙的石柱就等于埋在沙子里了。然后工匠们开始从神庙的顶部开始画画,等柱子最上面一段的画完工了,再把沙池里的沙子弄掉一些,沙池就下降了,然后再接着画下面一段,也是这样反反复复,直到最下面的画完工。这和我们现代人建房子的方法非常相似,从下往上建,然后,再从上往下装修。只不过,古埃及人是用一个巨大的沙池来当脚手架。朋友们,你们知道古埃及人是怎样把沙子运出沙池的吗?”
“让工人挑下来吧。”有个团友说。
“还有其它方法吗?”导游显然不满意。
大家面面相觑,却一时想不出什么方法来。
导游说:“肯定不能挑了,那很累的。工匠们需要降低沙池里沙子的高度时,就在沙池的外墙上挖个洞,让沙子自己从洞口流出来就行了,这不是很省力吗?”
团友们听到这里,发出一片赞叹声。
“太妙了,这么简单的方法,我们咋没想到呢?”小胖哥忍不住发出感叹。
导游继续说:“这种方法也是考石学家的一种推测,真正的方法也许永远是个谜,但我们能肯定地说,古埃及人很聪明。”
在中间12根石柱的两侧是南北两个大柱厅,大柱厅的石柱要低一些。整个大柱厅总共有134根石柱。所有这些石柱都是由由一块块石头叠起来的,它们并不是一整块大石头雕刻而成。
站在这些密布的石柱脚下,任何人都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对石柱的敬畏之情。我们不仅仅赞叹石柱,更是对建设这些石柱的古埃及人钦佩有加。如果说文人喜欢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文字效果,那么古代埃及统治者一定是喜欢追求“柱不惊人誓不休”的建筑效果了。古埃及的法老们建设这样的大柱厅,既可以显示自己的权威,又能衬托出平民的渺小,达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
由于南边大柱厅柱头上的很多横梁都已经毁坏消失了,所以,现在的光线还能斜射到大柱厅里,这让大柱厅里的光线非常明亮。
大柱厅里密布的石柱,看上去无比的壮观。这里简直就是一个石柱的森林,又像是一个石柱的迷宫。站在柱厅中央,四面森林一般的巨大石柱,给人一种神秘而又幽深的感觉。如果在没有光线的晚上,一个人在这里绕行,你很可能马上就会晕头转向,甚至找不到出口了。而对于我来说,我首先想到的是,如果让我们小朋友在这里玩躲猫猫,那一定是个超级棒的场所,因为我可以悄悄地跟在寻找我的人背后,和他一起围着柱子转圈,而他,很可能永远也不会找到我!
雄伟高大的石柱厅,对于我们能身临其境的人来说,很容易体会到它那不同凡响的建筑风格,但是,雕刻在石柱上的图案和文字,可不是通过简单的观看,就能明白它们所代表的故事了,只有在导游的讲解下,我们才能略知一二。
导游带着我们一边参观大柱厅,一边解说:“整个大柱厅长约100米,宽约50米,总面积有5000多平方米。大柱厅所有的石柱一共有134根,传说这个数量与拉美西斯二世法老的子女数量刚好一样多。”
“导游,你有没有说错啊!”汤神大叔很是怀疑导游的话,“这个法老有134个后代?”
“是的!虽然不一定很精确,但他有100多个子女这可是真的。怎么说呢?我这么说你就会相信了。拉美西斯二世活了90多岁,就是在现在的埃及,这也算是少有的寿星了,而当时古埃及人的平均寿命才40多岁,你们猜猜都能知道,他的很多孩子都在他去世前就去世了,即使他的儿子想继承王位,也没有机会,因为老爸还活着。拉美西斯二世当了67年的法老,这么长的统治时间,让他拥有很多王后和妃子,所以他的子女也是相当的多。”
导游的一番介绍,让我们和汤神大叔听得“目瞪口呆”,看样子,不管别人信不信,汤神大叔现在是相信了!
导游继续介绍:
“这里的石柱比较矮,高度大约有13米,直径大约3米。上面的柱帽是圆台形的,整个柱子看上去像纸莎草的形状,所以有人把它叫做莎草柱。柱顶和横梁上,还能看到一些色彩,这些颜色都是原始的颜色,保持了三千多年,没有经过任何修补。电影《尼罗河上的惨案》有一个片断就是在这里拍摄的,一块巨石从柱子顶上落下,差点砸中了主人公。”
听到这里,我们吓得不由自主地抬了下头,认真地看下是否可能会被“砸”到。
“导游,你别吓唬我们!”一个阿姨轻拍着自己的胸脯说。
“放心,‘那石头在上面已经呆了三千多年了,它怎么可能掉下来呢?’”导游说,“这是电影里的台词啊!”
大家被导游的幽默逗乐了。
穿过大柱之间的空隙,我们来到大柱厅的围墙边上。围墙的墙壁从上往下用横线分隔成几个平行的区域,每一个区域都雕刻着非常精美的壁画,壁画的内容有法老、众神、动物、植物、物品、符号等等。常见的动物图案有眼镜蛇、猫、小鸟、猫头鹰、鹅、鸡、牛等等,物品符号就更加丰富了,如生命的钥匙、权杖、太阳船、生活用品,类型数不胜数。壁画内容丰富,画面整齐有序,每一个区域的壁画都在告诉我们一个遥远的故事,整个壁画简直就像一部雕刻在城墙上的反映古埃及生活、信仰和战争的鸿篇巨著。
导游给我们介绍了一些有趣的壁画内容。
有一幅壁画是描绘太阳船的故事。这种像独木舟一样的船就叫太阳船,船上站立着很多人。太阳船形状和我们常见的木船形状有点不一样,它的两头高高地翘起,看上去有点像旗杆,一头的翘起垂直于船头,另一头则是倾斜的。太阳船的用途是用来运送太阳神。在古埃及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叫太阳节,一年两次。在太阳节这一天,法老和祭司们利用太阳船和尼罗河,把太阳神阿蒙从卡纳克神庙运送到3公里外的卢克索神庙,在哪里住着太阳神的妻子,当太阳神和他的妻子会合后,人们开始进行巡游庆典。另外一次太阳节,法老们再通过陆路把太阳神运送到卢克索神庙举行庆祝活动,这次运送的道理陆路就是我们来卡纳克神庙时路过的摆满羊头狮身雕像的斯芬克斯神道。
然后,导游又向我们介绍了另一幅有点让人惊讶的壁画,就是生产之神。虽然生产之神也戴着双羽神冠,但他与所有的神像有一个明显的不同,那就是他只有一只手和一只脚。生产之神是专门负责生产和收获的。
有一幅壁画是展现自然之神的。这幅画看上去非常优美,自然之神跪在大地上,左手拿着连枷,身上长满了像柳条一样的茂密的枝叶。
除了这些,还有法老向神献祭的画面、幸福的田园生活画面等等。当然,除了这些美好的壁画以外,也有一些残酷的战争画面,如颈子上缠绕着绳索的俘虏等等。
这些壁画就如同连环画一样,在向我们展示着遥远的古埃及文明。但是,因为壁画中充满了各种神秘的符号和文字,所以,每一个画面蕴含着很多内容和信息,这些是很难通过走观花似的参观就能深刻理解的,这也是卡纳克神庙让人流连忘返的原因之一吧。
https://www.biqivge.cc/book/45798054/57323850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