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秦海归 > 第455章 你想一统百家?

第455章 你想一统百家?


第455章  你想一统百家?

        “你是赵王宾客,赵人自然热情好客。”萧何看了一眼醉醺醺的樊哙笑道。

        “名字都记好了么?”张苍没有理会已经醉酒的樊哙笑眯眯的看向陈平开口问道。

        “一个不差!”陈平一拍手笑着作答。

        “今日招待的酒宴倒是用心。”张苍笑着点了点头。

        作为回报,那就一个不差的送他们去咸阳吃酒吧。

        “邯郸地方上的势力大致上已经清楚了,他们都是世家大族,赵地大小贵胄,多有相互沟通,接下来就由你来和他们沟通吧,等到将整个赵地摸得差不多的时候,援军想来差不多就到了。”张苍想了一下开口说道。

        指望从官府公文里面摸索出来地方势力结构是不可能的,这玩意多半不会记录在案。

        要和光同尘……

        只有深入的和他们交流,才能够掌握更多的信息。

        而现在,正是摸底的大好时机。

        王师至赵,他们想当然的认为赵王不能离开他们都帮助,想要从赵泗的王国里面赚取一份利益,这就是机会。

        让陈平去正适合……

        “至于曹参,你带人去联络陈胜和刘邦,刘邦坐镇晋阳,晋阳的郡兵可为依靠。”

        “那咱们呢?”樊哙猛的从案几上摇摇晃晃的抬起头。

        “我去召见邯郸郡守荀霖,以及赵地大小官吏。”

        “至于伱嘛,接下来他们少不了继续招待,该吃吃,该喝喝。”张苍笑了笑。

        樊哙闻声点了点头,脑袋一顿,Duang的一声磕在案几之上,复又酣眠。

        了解他们,掌握他们,然后再,彻底的清扫他们。

        赵国,是重中之重,也是赵泗的基本盘。

        倘若只是经营一个赵国自然不用那么麻烦。

        但是赵泗的未来远不仅仅只是一个赵国,张苍既然得赵泗许诺分肉之大权,赵国诸事悉可自决,赵泗给了他如此之大的信任,他也必须对赵泗负责。

        将最干净的赵国,交给自己的主公。

        ……

        而另一边,驻兵燕国的王贲终于接到了老父亲王翦的传信。

        打开书信,王贲认真看完,眉目之间露出几分沉思。

        令他没想到的是,父亲竟然同意以太尉之权私自调兵,而非上呈始皇帝。

        严格意义上来说,虽然始皇帝说过王翦有这样的权利,但此非小规模军事调动,不禀报始皇帝,终究是留下了一点污名和把柄。

        他讶异于父亲的选择,也弄不清楚背后的深意。

        但是王贲依旧执行了父亲的决策。

        “传令,遣五万兵马使赵。”

        张苍只要了三万兵马,但是王翦的指示是直接调拨五万兵马。

        虽然赵国的叛乱势力不强,但到底是诺大的一国之地。

        既然做出了选择,那帮,自然也要帮的彻底。

        要大获全胜!

        毕竟没有王命,而且功劳还要优先分润给赵泗,所以五万兵马已经是极限了。

        再多,那就是王贲平叛有功,而不是张苍定赵有功了。

        如果仅仅是考虑平定赵地的话,王贲直接领大军过去犁上一遍,用不了多久,燕国之事就可以复刻。

        他手里的兵马可足足有将近三十万。

        但是,此事终究不可喧宾夺主。

        “麻烦……”发号施令以后,王贲吐槽了一句,看向军账之内悬挂着的舆图。

        “赵国不用去的话,那就先平定魏国吧……”

        “如此一来,倘若赵地出了什么差错,我也能及时支援,以为倚靠。”

        “楚地久久不能平定,任嚣是干什么吃的?”王贲瞄了一眼咸阳递过来的军报喃喃自语。

        在王翦的军事预案之中,楚国之地的叛乱是不需要中原平叛军的支援的。

        毕竟岭南兵团足足有六十万兵力,左手镇压岭南诸部的叛乱,顺带腾出来一只手把楚国地区的叛乱给按死也不是太大的问题。

        只不过从目前的战报来看,岭南那边看样子是优先平定岭南诸部的叛乱?

        虽然也有参与对楚国地区叛乱势力的平定,但是进展似乎不大,以至于虽然楚国叛乱势力遭到了遏制,却迟迟没有完全平定,到现在被推出来的傀儡楚王熊心还活蹦乱跳。

        任嚣王贲认识,算是和王翦一个辈分的老将。

        虽然功勋不足以封侯,但也足够老成持重,这样的人按道理来说应该能分得清楚孰轻孰重。

        楚国地区的战况说不上不顺利,只是有点怪,要说进展肯定是有,按照这个速度虽然慢了一点,但明年结束之前肯定能够结束地方叛乱。

        可是,依旧给王翦一种怪怪的感觉。

        有点,不够尽心尽力?

        然而王贲不曾知道的是,早在今年开春,任嚣就以病重向始皇帝请辞。

        如今任嚣病情重新加重,岭南诸事,已经悉由赵佗自行决定。

        哦……实际上再很早之前赵佗就已经掌握了岭南各地的军政大权。

        任嚣老了,几年前就已经惦记着回关中养老。

        至于赵佗的各种功利心思,也是任嚣乐意见到的,七十多岁的人了,还贪个锤子权,肯定是一门心思想着归家。

        赵佗想要掌握权利,反倒是给他放了个假。

        至于危险?

        不存在的,当今陛下春秋鼎盛,如今大秦如日中天。

        赵佗又不是傻子……

        强盛之国,是容不下山大王的,赵佗将这里经营的再好,这里也不会成为赵佗的地盘,最多只不过是成为赵佗继续往上爬的功勋和垫脚石罢了。

        怎么可能呢?

        这又不是王朝末年。

        除非始皇帝突然驾崩,二世又是一个蠢笨至极又匮乏人心之辈。

        王贲想了想,却也没再多管,也没想着私底下和自家老父亲交流一下。

        毕竟自己能看出来的事情,自家老父亲没道理看不出来。

        太尉是王翦,又不是他王贲。

        这些事情,就留着让老父亲去头疼吧。

        王贲出账传令,枕戈以待迫不及待的秦卒重新动了起来。

        诺大的队伍分作两拨,一波整理粮草兵器后勤事宜,准备前往魏地平叛。

        另一波则开始准备战车兵器铠甲分发行军干粮,朝着赵地而去。

        而另一边……

        咸阳城,皇宫之内……

        赵樱亲手所织的冬衣已经完工。

        宫人正在外面徘徊等待着他们的召用。

        <div  class="contentadv">        与其说是等待召用,倒不如说是监视,这一点,赵樱还是懂得。

        她看着手中的冬衣,看着外面静立的宫人,几次张嘴,想要唤他们给自己的孩子送去,却都没能发出声音。

        平心而论……

        实际上赵樱对赵泗的情感也颇为复杂。

        不可否认,那是她的亲儿子。

        只是彼时她行刺不成,反倒因为扶苏的某些说辞和各种各样的原因展开了一番爱情故事,并且怀有身孕这件事……

        总之因为这件事,她也惹得内部的微词,而且再脱身离开咸阳的时候,她也确实没能力带着赵泗离去。

        一个选择罢了……

        于是赵泗就被留在了咸阳。

        但实际上赵樱默认自己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孩子。

        谁能想到冰天雪地,一个婴儿尚且能活?

        因为扶苏,也因为被自己亲手遗弃的孩子,让她心中的疯狂宁静了许多,让她对秦国的恨更加理智了一些。

        她当然有足够的理由恨秦国。

        她的父母,她的玩伴,她的好友,太多太多从小朝夕相处的人死于秦国的战争车轮之下。

        相比较于有贼心没贼胆的公子歇,她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行动派。

        最开始,她是巴不得秦国灭亡,也是六国敌视秦国之中最极端的那一类人。

        那个时候,仇恨已经将她扭曲的和恐怖分子差不多了。

        亲人,挚友,朝夕陪伴的仆役…….

        太多太多的东西都历历在目,她只能将恨的对象定为秦。

        扶苏到底是有一定人格魅力的……

        一方面是因为扶苏行事不像始皇帝那么霸道,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扶苏的政治主张,还有扶苏的为人。

        总之在接触一段时间寻找出手时机的过程中,赵樱发现,扶苏,或许并不是一个坏人。

        他也不该死……

        或者说,扶苏活着,或许现在还活着的人才能够活的更好。

        于是,在扶苏不知情的情况下赵樱就放弃了刺杀,并且还发生了一段爱情故事。

        离开关中以后赵樱就默认自己的孩子已经死了。

        再回到赵地的很长一段时间,赵樱都生活在愧疚之中。

        然而时间终究会冲淡一切……

        可是,二十多年以后,自己的孩子出现了。

        当年的回忆再次不偏不倚的击中自己,往日的情绪重新浮现心头,她甚至不知该如何面对。

        一者贵为公子,一者为阶下囚。

        一者母,一者子……

        沉默许久,赵樱终究是开口呼唤。

        宫人闻声上前,不敢怠慢。

        软禁归软禁,但到底也是赵泗的母亲,仅凭这一层身份,宫人皆不敢因此而欺辱。

        认真的聆听了赵樱的诉求以后,宫人闻声犯难,也不敢应承赵樱的请求,甚至不敢接过冬衣,只能去请示领导中车府令黔。

        黔闻声赶来,仔细听完宫人说完事情经过,尔后认真的对着赵樱行了一礼后开口说道:“我只能接下将一切禀明陛下,听从陛下的决定,请您恕罪,这样的事情不能向您保证。”

        赵樱闻言点了点头,还礼道谢。

        黔叫宫人整理好衣服,跟在自己身边,尔后一路疾走。

        而宫内,爷孙正在闲话。

        “所谓一统,无外乎所有人都认可这个观念,其实在孩儿看来,一统的概念是有很多方面的,这不能仅仅从疆界,货币,语言,文字等方面来看,天下要一统,人心也要一统。

        所谓的一统,就是大家都达成一个共识。

        有同一个国家,使用同一种货币,说同一种语言,写同一种文字,有着同一种诉求,同一种渴望。

        由小及大,方方面面皆可以求同存异。

        倒不必非要将木头砍成一模一样的方块才叫一样,榆木,槐树,皆是木属,要强调大家都需要水,需要土地,需要阳光,而不是因为槐树不合群而将他砍伐……”

        赵泗侃侃而谈,始皇帝脸上带着笑容,时不时点头倾听赵泗的高谈阔论。

        “所以孙儿认为,不管是什么东西,都要遵循一个客观的既定的真理。诸子百家,虽然驳杂,但是从学说上来看,大多都是使人修身向善,约束自身的,在我看来,这是没什么问题的。

        学术上,要让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认知,这个最基层的核心大抵是相同的,但是却能够开出不一样的话。

        政治上,要提出一个主张,让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方向。

        为政,应该引导,应该给予其方向,当主动求变,居安思危,见衰而知如何盛,见盛而观其中衰。”赵泗笑着说道。

        赵泗所说的,其实无非一些老生常谈。

        学术上给与一定约束,比如说制定一个诸子百家都赞同的公序良俗,不违背基本公序良俗的前提之下,各自去完善你们的学说。

        政治上由领导人提出一个处政的主题和口号,接下来的一切政治活动都以不违背主题原则来进行。

        主题可以隔几年一改嘛……

        比如这几年的主题是发展农桑水利,下几年的主题是开疆扩土。

        总之领导人要承担起来引路划定范围的责任。

        虽然这样一来也免不了螺狮壳里做道场,但是总归比罢黜百家一家独大更好。

        就像赵泗所说,大一统从不仅仅是疆域上的大一统。

        实际上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东西都在逐渐统一。

        现代社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实际上也只是看起来罢了……

        学术学说,最后也一定是趋向于统一的。

        因为再不断的试错和斗争之后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以后,诸子百家都会逐渐趋向于同一种形态。

        正确赛道就那么一条,这叫排异存同。

        也是必然的规律……

        那既然如此,倒不如一开始就把共同点约定好,让他们去求同存异。

        把向内吞并变成向外扩展……

        始皇帝闻声点了点头笑着开口:“你想一统百家?”

        “也不算一统百家,给他们定一个规矩吧……”

        虽然现在来看,或许诸子百家会觉得赵泗多管闲事。

        然而根据历史来看,只不过是赵泗为了避免其中某些学派的消亡罢了……


  https://www.biqivge.cc/book/45612334/9381231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