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皇兄何故造反? > 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后续风波

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后续风波


内阁的职责,除了分担皇帝庞大的政务压力,更重要的,还是调和内外,像是有人弹劾储君这样的大事,尤其是在如今的天家关系下,是最容易引起内外矛盾的。

        虽然说,上次天子诏命增补了新的阁臣,但是,这些人当中,只有罗绮是在京的,其他的萧晅,孙原贞,一个在湖广,一个在浙江,从接到诏命,交接差事,再到进京赴任,少说要好几个月的时间,就算是他们进了京,在内阁当中,也需要一段时间来熟悉。

        所以短时间内,内阁的核心,其实还是俞士悦和张敏二人,一旦要是出了什么事,还是要他们顶上的。

        刚刚在殿中,王文突然出言,为何文渊说话,这很可能代表某种信号,如果说,不能搞清楚的话,以后真的出了什么事情,内阁在朝堂上会十分被动。

        因此,出了武英殿之后,俞士悦和张敏二人心照不宣,前者去安抚东宫属官,后者,则去找王文打探消息。

        二人并排向前走着,张敏轻轻点了点头,道。

        “谈过了,天官大人,并没有要偏帮何文渊的意思。”

        每一任阁臣,都有自己的风格,对于张敏来说,他的风格,就是低调务实。

        因此,面对俞士悦的问题,他张口便给出了结论。

        但是,这么做有一个不好的地方,那就是容易让人一头雾水,闻听此言,俞士悦先是轻轻松了口气,旋即,又皱起了眉头,问道。

        “既然如此,那为何刚刚在殿中?”

        张敏自然知道俞士悦想问什么,沉吟片刻,便道。

        “这个,我也问了,不过,天官大人只说了一句话……朝廷向来有不以言罪人之例,朝中便是有人参奏陛下行为不妥,有违礼法,亦不加罪,何以太子殿下不可弹劾?”

        这……

        俞士悦愣了愣,旋即便沉默下来。

        这个理由,说实话有些牵强!

        的确,为保言路畅通,朝廷向来有不以言事罪人的惯例,但是,要知道的是,这是对于科道官员的特权,何文渊一个吏部侍郎,适用这一条本就有些不适当,更何况,他议论的,可是东宫废立的大事。

        朝廷大臣,的确有参奏天子在某件事务上处置不妥的,但是,谁又敢直白的议论皇位归属不成?

        真要是如此,别说是什么不罪言官的惯例了,不直接推到菜市口砍了,都算是恩宽了。

        因此,沉吟片刻,俞士悦低声问道。

        “首辅大人觉得,就仅仅是这个理由?”

        王文的理由实在是不够充分,听到这种理由,作为太子府詹事,俞士悦自然是不得不忧虑。

        一个何文渊已经如此难对付了,真要是王文下场,那么,事情恐怕就难以收拾了。

        见此状况,张敏也皱起了眉头,似乎在考虑应该怎么说,沉吟片刻后,他开口道。

        “天官大人就是这么说的,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不过,何文渊之事,毕竟引起了如此轩然大波,所以,陛下虽然没有当场处置,但总不会不处置。”

        “我刚刚旁敲侧击,问了问天官大人的意思,他似乎是想,将何文渊调到都察院去……”

        “都察院?”

        俞士悦重复了一遍,似乎是想到了什么,问道。

        “这么说来的话……”

        “接下来,就看何文渊会以什么官职,出京赈灾了!”

        张敏平静的接了下去,眉宇之间,也隐隐掠过一丝忧色。

        见此状况,俞士悦也不好再问,不过,他的直觉告诉他,张敏并没有把他得到的所有信息都说出来。

        王文……

        俞士悦望着天上耀眼的光芒,心中轻叹一声,这个天子在朝堂上的心腹重臣,百官之首的吏部尚书,到底在作何打算?

        ……

        因为文华殿闹出的乱子,哪怕朝臣们虽然已经散了,但是,对此事的关注,却远胜于其他的任何事。

        尤其是当武英殿中的奏对结束之后,半日之间,种种议论便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冒了出来。

        对于这种举朝关注的大事,天子的处置一向是迅速而果断的,过了午后,便有两道圣旨降到了内阁。

        第一道,是给东宫的,其内容主要以褒奖为主,夸赞太子近来勤学刻苦,勉励太子当继续用心,同时,赐下了不少金银财帛,东宫的一干属官,基本上人人有份。

        很明显,这道旨意是以安抚为主。

        而紧接着第二道,就是关于何文渊的旨意了。

        “圣谕,吏部侍郎何文渊,于文华殿中言行不谨,着降品一级,命为正四品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江西,负责一应赈灾事宜,钦哉!”

        送走了前来传诏的怀恩,俞士悦回到公房,神色却有些复杂。

        这份旨意,对他来说,只能算是喜忧参半。

        从表面上来看,何文渊从正三品的侍郎,被降调为了正四品右佥都御史,而且,还被调离了京师,按照官场惯例,算得上是连降三级,已是很重的处罚了。

        可问题是,只要对官场有所通晓的人都清楚,这只是看起来重重惩处了而已。

        要知道,出京赈灾的人选,原本定的就是何文渊,区别只在于,他是以什么身份去赈灾而已。

        若没有这次的意外的话,原本何文渊应该是以正三品吏部侍郎的本官,以钦差大臣的身份负责赈灾,如今出了这桩事,他的品级的确被降了,可是,实权却没有削弱太多。

        俞士悦常年在内阁当中做事,自然对圣旨当中的字眼十分敏感,刚刚的那道圣旨,天子说的是,巡抚江西!

        换而言之,虽然名义上来说,何文渊是被降职为了右佥都御史,可实际上,他却是被调任成了江西巡抚。

        江西向来是文华宝地,朝中不少大臣,都出自江西,因此,江西巡抚这个差事,自然也是个肥差。

        按照以往的惯例,江西巡抚,一般都是以正三品的右副都御史担任的,甚至于,有些时候,会以二品的右都御史担任,可如今,天子将这个差事,交给了何文渊,这其中的用意,不得不引人深思啊。

        当然,哪怕是江西巡抚,也毕竟是外官,和吏部侍郎比起来,含金量还是要差一些的,更不要提,何文渊的品级,确确实实是降了的。

        从这一点上来说,倒也算是勉强有了个交代,只不过,让俞士悦担心的是。

        何文渊这件事情,闹得这么大,结果却得了这么一个明面上很严重,可实际上却雷声大雨点小的处罚,那么,此后朝堂之上……

        似乎是在印证俞士悦的意料一般,接下来的几日,果不其然,内阁接到的奏疏,猛然多了起来。

        坐在公房当中,看着两份截然相反的奏疏,俞士悦不由一阵头疼。

        自从上次科道改革之后,密奏制度,在朝堂上就开始流行开来,虽然说,这个制度主要是针对于科道官员的,但是,当朝中大臣发现密奏可以更加‘畅所欲言’以后,也都纷纷选择了这种方式。

        不过,密奏和密奏,还是不一样的。

        如今的朝堂上,按照奏疏的保密程度,大致可以分成四个等级,保密级别最高的,就是向何文渊那样的,直接呈送御前,由天子亲自开拆,除了上奏者本人之外,朝中无人可以知道内容,最多就是知道,有这么一份密奏存在而已。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容易被忽略的,就是东厂和锦衣卫的密奏,不过,这两个部门比较特殊,可以直接面圣,所以,他们的密奏,单论保密的话,甚至连通政司都不会经过,也就是说,朝中的大臣们,连有没有密奏,都不会知道。

        不过,这两者都游离于朝堂之外,所以,暂时不再讨论范围以内。

        朝堂之上来说,就是何文渊这种密疏的保密级别是最高的,不过,正因为是直送御前的奏疏,所以,能够获得这种特权的人并不多,起步也要是三品以上的大员,主要以各部尚书,侍郎,都御史,副都御史为主,地方上,仅有巡抚大臣有此权利。

        再往下,就是规模最大的,普通的密奏,拥有这个权利的人,就比较多了,基本上所有的科道官员,都可以以此形式上奏,近些日子以来,甚至出现了非科道的普通官员,也开始效仿的趋势,为了此事,俞士悦和前任首辅王翱,还曾经特意进宫禀报,但是,天子却并没有多说,只是让他们照平常处理,最后,为了保险起见,俞士悦等人也按照普通的密奏来处理了。

        这种密奏,数量要比第一种大一些,因此,保密的级别也不高,内阁仍有预闻之权,只不过,只有对应的内阁大臣可以拆封,票拟结束后,要重新蜡封,再呈送御前,内阁的大臣相互之间不许透露自己票拟的密奏内容,未得天子圣谕,也不可随意将其拿到朝堂上议论。

        只不过,比起第一种来说,总还是保密性差一些,毕竟,多了一道手,无论再如何保密,有些消息,也还是会流传出去的。

        这两种,就是基本的密奏制度组成,再往下,就是普通的奏疏和例行的公文,也是内阁日常处理的最庞大的部分,这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这段时间,内阁突然暴涨的工作量,也基本都是来自于第二种密奏和第三种明奏。

        这些奏疏当中,出现了两种趋势,一种就是俞士悦担心的那样,对太子殿下有负面影响的评价。

        当然,没有何文渊那么激进,大多都是一些挑毛病的奏疏,譬如,听说太子殿下今天经筵打瞌睡了,明天请安的时候晚了半盏茶了……诸如此类的小事。

        说是小事,可事关东宫储君,哪有小事!

        经筵打瞌睡,往大了说,便是课业懈怠,请安的时候晚了,往大了说,便是不敬君父……这种事情,只不过看有没有人借题发挥罢了。

        现如今,倒是还没有人如此渲染,可显而易见的是,何文渊一事的影响,已经开始逐渐显现了。

        念及此处,俞士悦不由苦笑一声,这帮人都没有脑子的吗?

        他们难道不知道,以他们的身份,即便是密奏,内阁的大臣也是有机会看到的,而且,大有可能,负责票拟的,会是自己这个兼任太子府詹事的次辅啊!

        在小票上写好票拟,俞士悦将其重新封起来,心中又想,又或许,他们不是不担心,而是……他看到的只是一小部分,恐怕其他的阁臣处,这样的奏疏也不会少。

        只不过,限于天子的禁令,俞士悦也不能和他们打探就是了……

        将这份洋洋洒洒写了近两千字,指责太子殿下前日用膳的时候没有礼仪,把整整一盘子菜都吃的干干净净的密奏搁下,俞士悦的目光,又移向了旁边另一本奏疏。

        这份,不是密奏,而是明奏!

        但是,麻烦程度,却不亚于刚刚那些密奏。

        无他,因为这些奏疏的呈递者,大部分都是来自于东宫的属官。

        不出预料的是,天子那份加恩安抚的诏旨,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至少,在得知何文渊最终的处置之后,东宫的许多官员,都感到非常的不满。

        这些人,其中有不少都是翰林院出身,在朝中的人脉广阔,所以,没过多久,就递上来了不少,弹劾何文渊的奏疏。

        当然,之前俞士悦的劝告,也并非是完全没有效果,这次这些人倒是学聪明了些,并没有直接反驳天子在诏旨当中的说法,也没有继续给何文渊扣帽子,只是以言行不谨,殿前失仪罪来做文章,重点就围绕在,如此‘大罪’,天子处置的太轻了。

        像是最激进的倪谦的那一份奏疏里头,就直接了当的挑明了,吏部侍郎转调江西巡抚,只能算是平调,虽然品级有所降黜,但却并不能起到惩处的效果。

        除此之外,还有便是眼前的这一份,来自于右春坊大学士,徐有贞的!

        看了这份奏疏,俞士悦也不得不说,这徐有贞,倒是真下得了狠心。

        他的这份奏疏内容很简单,而且,一反常态的,不是在弹劾何文渊,而是一份自罪疏。

        在奏疏中,徐有贞自承文华殿和何文渊争吵不休,言行不谨,殿前失仪,自请降黜为七品县令,以儆效尤!

        也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这份奏疏,最终还偏偏分到了俞士悦的手中……


  https://www.biqivge.com/book/4551/78536087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