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影视世界从药神开始 > 第八四二章 黄忠、华佗

第八四二章 黄忠、华佗


  王大将军现在清闲的很,各种事情都按部就班的发展着。

  现在没有大仗,军中事务各级军官早已熟悉,很多原本的大老粗如今也是勉强能够支应。不论是屯田还是训练,亦或是小规模的战役,都已经无需他多理会,只要知道具体的战损、战果以及战役过程就好。

  内政事务,更是没什么问题。以前的官吏早都收拾服了,现在干活也是兢兢业业。再加上有一些士子因为没钱,有的去教书,有的却是成了基层的民官。治下的一应事物,都运转正常。

  治下的商业,则是交给了甄晟管理,新成立了一个营商署,甄晟任治商内史。这是单纯的主管治下商业经营贸易,大收商税。

  作为第一个投资者,还给送了俩嫡女,其中一个还叫甄宓的甄氏,王大将军是很宽容的。跟老蔡这个老丈人兼吉祥物,差不多一个地位。

  文官的职级,并没有多大的改动,整体实行的还是郡县制,不过是在县令之下,原本的乡亭制度,也被明确下来。十里一亭,十亭一乡,都有明确的职责以及相应的人员,全部都是可以升迁的公务人员。这是为了加强基层统治,权力的触角,一定要深入到百姓才成。

  基层的权力,不能交给地方豪强富户地主,更不可能给三老实行宗法。王大将军的意志,一定要从上传到下,皇权一定要下乡,不仅要下乡,还要入户。

  官员的选拔任用,起步阶段必须是亭,必须有基层治理经验。

  相比起现在的生产力,新增大量的基层岗位,必然加重财政负担,但这是有必要的。官员要有水平,百姓更要有监督。如此,基层祸乱可瞒一时,定瞒不了一世,祸乱者全家总有剥皮楦草,或是劳役到死的那一天……

  甄氏的复兴,是肉眼可见的。甄晟不说,如今甄氏许多子弟也都在辽东。有人做基层,有人在当兵,甄氏的产业。而甄晟这个甄氏旁出,更是走进了将军府的核心管理岗位。

  很多以前瞧不上王大将军泥腿子的豪族也开始放开投资了,有的家族许配嫡女,有的家族许配旁系,有的家族送宝马雕弓,当然绝对的标配,是来了大量的家族子弟。

  有的人过来搞学问,有的人做民官,有的人做军卒。发展到现在,吸收了许多从南方而来的流民,以及北方周边的汉民、乌桓、鲜卑等主动投靠过来的人,再加上妇女的生产,这两年人口也才七十多万,治下可用之人还是十分充裕的。

  却说这日王大将军正在文昌阁近距离观摩大儒嘴炮,有近卫来报:“将军,中山太守张纯遣使而来,另有南阳黄忠携子求医,名医华佗亦随之来此,将军见否?”

  王言挑了挑眉,张纯无所谓,黄忠、华佗定然是要见的,不光要见,还要忽悠着把人留下才行。

  现在他手下的武将也算有能人了,太史慈早去而复返带了老母来辽东安家,其人现于广武卫为一小卒,正熟悉军队呢,以后也是独领一卫军马的一方战将。

  如今黄忠又来,若他留下,算上周仓、廖化,再有个太史慈,手下已有四员大将,局面大好。

  当即起身吩咐道:“回将军府,先召张纯信使来见,再召南阳黄忠父子以及华佗来见。”

  “是,将军。”亲卫应了一声,转身去安排见面事宜。

  王言则是对着不远处的老蔡示意了一下,背着手晃晃悠悠的离开了文昌阁。虽然所有人都认识他,绝大多数人都对他尊重有加,但其实所有人都没拿王言当回事儿。

  他们这搞学问呢,虽然王言好像确实懂一些,但也不过是个出身黔首的武夫,他懂个屁的学问。能搞出造纸、印刷,还要大兴文教,那算他牛逼。但是不代表,他们要如何如何,这是两码事儿。

  该尊重尊重,该看不上还是看不上。当然这是只出身豪族的那些,还有许多是出身寒门的人,这是债主啊,不仅要尊重,更要看的上。听说师者很好,民官也不错,若是舍的性命,从军更加好,都还挺期盼的……

  将军府中,张纯使者拱手而拜,口呼天武大将军,说道:“我主久闻公之大志,今遣我来,乃为与公共图大事矣。”

  “哦?图何大事?如何图之?”王言饶有兴趣。

  “自是马踏中原,问鼎九五之大事。将军乃黄巾出身,待民亲厚,广有贤明,欲使天下得大同。今我主欲与公共襄盛举,会猎中原,一扫寰宇,重整山河,待时我主当与公共天下。”

  “张纯何人耶?吾未曾听闻有此诸侯,鼠辈也配与吾共天下?”王言哈哈笑,也不待这人多说,便道,“左右,拿下此人,发送劳役,终身不赦。”

  “大将军,我只为使,不同意便罢,何至……”

  亲卫并没有给他多说的机会,一个大嘴巴子抡过去,抽蒙了这张纯使者,直接给拖了出去,这人注定活不过这个冬天。

  少顷,自有亲卫领着黄忠父子以及华佗进来。

  黄忠穿着粗布麻衣,一看便不富裕,现在尚算壮年,只有四十岁,跟关羽战斗的时候都得五十多了,那么个岁数,跟着武艺大成的关羽打了一百多个回合,要是放到现在,关羽还真不一定是黄忠对手。

  华佗亦是粗布麻衣,头束青布,其人四十余岁,个子不高,身形消瘦,皮肤黝黑粗糙,双目有神,精气神十分不错。

  此二人都是一边往里走,一边打量着王言。

  待至近前,黄忠放下背着的儿子,哐当一声,就跪在了地上:“某南阳黄忠,字汉升,拜见天武大将军。某于南阳,素闻将军乃医道大家,广医治下之民,药到病除。

  此乃我儿黄叙,其生来有疾,华神医,还有同郡张机张神医皆已看过,勉励维持至今,言药石难救,恐将不久,特从南阳来此,望将军救我儿性命,某必誓死报效。”

  “吾无力医治,得汉升相求,一路跟随护佑至此,将军果有良药,万望施救,佗感激不尽。”华佗在一边拱手作揖,说着好话。

  王言几步上前,扶起黄忠,说道:“汉升无需多礼,既为医者,但遇病患,自当尽力而为,此医者本分耳。华神医护佑汝儿,亦是此理。”

  “将军当面,不敢称神医,佗表字元化,将军但唤表字便是。”

  王言含笑点头:“待吾看看黄叙病情如何。”

  说罢,便让黄旭躺到办公桌上,一番操作,翻看着眼睛,看着舌苔,号脉,摆弄着关节,询问着身体的异常。

  “可是时常发热,口鼻经常出血,时常头晕目眩,食欲不振,经常盗汗,骨骼疼痛,肝脾阵痛……”

  随着王言一一说着身体症状,已经受的就剩皮包骨的黄叙应声答是,边上热切关注的黄忠脸上满是希望,一脸审视状态的华佗则是频频点头,看向王言的眼神也满是认可。

  黄忠不须多说,他就是为了儿子的病来的。华佗则不然,一路给黄叙保命是次要的,主要则是随着黄忠这么个猛人一起,来辽东看看。属于是他保黄叙,黄忠保他。虽说他神医的名头大,救命的医生也确实受尊重,但怕就怕碰到不在意的。

  王言医术好,并且在找医者写教材,教导医者,解决百姓看病问题的事,华佗也是知道的,故此他才不远千里,一路跋山涉水来到辽东看一看,实际情况到底如何。

  虽然他还没有在辽东行走,但是现在看王言的问诊手段,他确信王言有高超的医术,那么作为辽东之主,他相信王言做的肯定差不了……

  好一会儿,王言确认完毕,有亲卫拿着巾帕过来与大将军净手。

  黄忠希冀、紧张、害怕等多种情绪并存,颤声问道:“将军,可能医治我儿?”

  “无能为力。”王言摇了摇头,不过却笑道,“汉升莫哭,黄叙所患乃血症,若欲根治,吾无能也。然调气、补气、消瘀、祛痛,吾能为也。吾可与汉升保证,汝儿必再活十年。若吾再有突破,二十年也未可知。汝儿十二岁,莫说二十年,再说十五年当,汝父子当无憾矣。”

  黄忠听的呆了一下,又看了看宝贝儿子,鼻涕眼泪一抹,又是要跪下。

  不过王言速度更快,直接双手抓着黄忠的胳膊,硬是给提了起来:“汉升勿要多礼,知汝欲言当牛做马之语,吾见汉升只一眼,便知汉升乃重信诺之义人矣。况治病救人乃医者本分,纵无回报,吾焉能见死不救?勿做女儿态,吾等来日方长。”

  “谢将军。”黄忠重重的抱拳,深深作揖。

  王言哈哈笑,拍了拍黄忠的肩膀:“汉升在南阳可有亲人?”

  “回将军,只我父子相依为命。”

  “吾有话直言,汝儿之血症遗传后代,且汝儿身体羸弱,不堪男女之事,强行为之,必难久活。汝既相投麾下,吾不能坐视汝家香火断绝,故而过些时日,当与汝觅得良妻,趁汝尚算力强,早日再生一子,续汝家香火,汝可愿否?”

  “但凭将军做主。”

  王言满意的点头:“左右,与他父子二人安排院子,办好验传。”

  “是,将军。”亲卫应声,引着黄忠父子离开。

  见他父子二人离开,华佗拱手问道:“将军,吾与南阳张仲景都束手无策,勉力保命而已,不知将军欲如何治血症续命?”

  血症,是中医的称呼,西医谓之白血病,按照分类的话,黄叙的病应该是属于慢粒白血病。是的,就是这么个病,王言初得活爹眷顾,历经的第一个世界的毛病。

  而今轮回近千年,对于各种的绝症,他都有一定的手段。当即就血症跟面前的这位存在于史书上,最后被老曹砍了的神医,展开了交流。

  当然不可能只交流血症,聊着聊着便延伸、扩展开来。华佗虽然是精通外科,但是人家内科也不弱。单拎出来,照样没有对手的存在。两人是越聊越多,以至于不觉之中,已是到了晚上,直到亲卫进来叫吃饭,这才打断了二人的交谈。

  “元化,且用晚饭,边吃边说。”

  华佗拱了拱手,应声称是。

  当即,亲卫弄了晚饭进来,乃东北名菜小鸡炖蘑菇,另有几样小菜,海带丝,小咸鱼,腌的葱什么的,主食则是小米饭,还打了两壶酒。

  现在分餐制,两人都是一样的。这种事儿不需要王言交代,有客人就两份,没客人就一份。他现在的食谱已经很丰富了,吃喝都是不差的,基本每天都这么吃,厨子已经练出来了,煎炒烹炸,样样精通。

  “将军吃食好极。”

  跟着王言一起喝了杯酒,华佗尝了一下小鸡炖蘑菇,点头称赞。

  王言摆了摆手:“吾但好口腹之欲,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然当今吾之治下,能餐餐如此吃食者,不过五人而已。吾之所愿便在于此,教吾治下人民,皆能如此。”

  “将军大志,佗亦尝闻,但恐今生难见啊……”

  华佗那可是磨刀霍霍要给老曹开脑袋的狠人,属于纯粹的专精技术的人才,能指望他说话多好听,那就大错特错了。

  不过华佗这话的意思,倒也不是讽刺王言死了都完不成,只是单纯的说这事儿太难,他这辈子是看不到了。言语之中,不乏对那种场景的向往与唏嘘。

  “事在人为,吾自高歌猛进,尽力而为,不必使百姓似吾所食,但能一日三餐,餐餐饱食,十天半月得食一鸡,日日有鸡子二三,已是不错。然既言大志,自当狂言,不狂何所谓大耶?”

  “将军所言极是,正当如此,若不敢想,何敢所为?”

  说笑一阵,王言问道:“元化今后有何打算?”

  “吾乃医者,醉心医道,自是治病救人。”

  “元化一人可救得天下百姓之疾?”

  “自然不能,未知将军何意,还请直言。”华佗拱着手,故作不明,这时候倒是有了情商。

  “元化既言知吾大志,亦当知吾有为民除疾之志。吾欲辟汝为大医令,司掌医道之事,元化且住,勿急言推拒。”

  王大将军根本不给华佗机会,继续说道,“元化只一人,终生行医,能救几多人民?可有十万、百万之数?此非道也。

  吾欲广建医院,先必有巨量医者,然百姓何其多,医者何其少。是故,吾欲立医学,大量培养医者。但有医者百千万,必救人民十万、百万、千万矣。然有医学,少医师,其道难行。

  元化若为大医令,掌医道事。汝教数十人,汝之弟子再教数十人,如此无穷尽。再有汝所立之规,不求弟子之能及元化,但能医治风寒等小疾,星散各地,能活命多少人民?

  吾非困汝于此,只救辽东一地之百姓。汝当知,吾乃黄巾反贼,若非当年形势艰难,吾必不因脏假位,做得甚辽侯。寻得良机,吾必挥师南下,再造乾坤。彼时所救者,乃天下人民。

  且元化更能醉心医道,深入精研,定能再有突破,造福天下人民。如此功德无量之事,元化怎得推拒?救千万百姓,不若汝救十万百姓耶?”

  “将军所言果真?”

  “吾何必作假?元化才至辽东,不识吾治下实情,待明日与汝分房、办理验传之后,且去文昌阁一关,于彼处,单置竖排书架,皆医道之书耳,吾亦尽书心得,元化看过便知。且徒河城中,以有医馆,有医师带徒问诊,徒河城东北,吾划五百亩之地,用以兴建医学,目下正在建设。

  只是苦于未曾得遇能为大医令之人,医道高手不足,故此未曾大兴建筑。待先生应下此事,必抽调人力,加紧建筑完成,早日行医道大事。”

  “且待佗了解一二,再与将军答复可好?”

  “当遵元化意愿,不强求矣。”王言举杯,跟华佗喝了一杯,转而问道,“先前听元化所言,南阳张仲景亦是医道高手,其人若何?”

  华佗摇头笑道:“将军且断此心,其人乃南阳世家,其已举孝廉,虽其不愿出仕,然其身负家族所望,不得不从矣。其家族根基皆在南阳,如何不远千里往来将军治下?”

  “元化可知大儒蔡邕如何而来?”

  “乃将军遣军士强撸而来,此事人尽皆知,无有不言将军之过者。将军欲行旧事,再掳仲景乎?”

  王言哈哈笑,绑老蔡都绑出名了……他笑道:“元化以为如何?”

  “不如何。”

  华佗相当无语,自己说自己是黄巾反贼,明晃晃的告诉他要绑人,那之前还跟他说什么不强求?

  世上安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在这一刻,华佗知道,自己怕是走不了了……

  见华佗明悟了,王言也不装了,笑道:“元化,吾言不过三年,天下必乱,彼时群雄逐鹿,烽烟四起,中原之地再无安宁之日,灾荒、疫病、兵祸迭起。彼时吾辽东当为乐土,元化家人何在?吾当遣人接来与元化团聚,以免为兵祸所害啊。”

  华佗无奈叹息:“佗父母早亡,妻亦早丧,无所出,只佗一人矣。”

  “元化乃医道大家,此身之能,当流传后代耳。吾观元化精于养生,定能生子。且待月余,吾当与汝婚配良妻。便如此定下,元化,饮甚。”

  华佗一声长叹,只得端起酒樽,喝上闷酒了……

  他和老蔡还不一样,老蔡是傲娇老头,虽然自己受气,但是有脾气还往外使。华佗则是自己受着,不给王言甩脸色。当然了,也是他跟王言交流一番,认为王言真的是要干实事儿的,王言说的他都信。毕竟这些都是实际情况,是需要看到的,不能作假。只不过是王大将军的霸道,他不很喜欢。

  只能留着王言自己一人身负恶名了,毕竟谁能知道,几十年以后,华佗会被老曹砍了呢。他这是提前几十年救了华佗的性命啊,实在是做好事难得好名啊,谁人能懂大将军的苦心。

  知己难寻,知己难寻啊……

  在看过了辽东的情况之后,华佗心中的那点儿憋屈就彻底的消失无踪了。实在是大将军真的待民甚厚,一系列的政策法规,都是实实在在为百姓好的。

  而且在建立医疗体系的这件事上,大将军真的有实际行动。辽东之地,医疗条件最好的肯定是徒河,但是其他县城,也有大的医馆,只有医治不了的,才会跑到徒河找大将军看病。另外还有专门的接生妇女,整个辽东,就大肚子妇女不稀奇,哪里都是。

  华佗亲自跟着妇女去看了接生,发觉十分专业,又了解过具体的孕妇、婴儿死亡数据,深感王言深谋远虑,敢想敢做。

  他感觉辽东这里自有一股生气,安居乐业四个字用在辽东正好,一切都是欣欣向荣。他现在做的事,就是在文昌阁看各种的粗浅的、精深的医书,同时在徒河处理其他县城的医者解决不了的疑难杂症,还带着几个他看着顺眼,感觉颇有潜质的士子一起。

  是的,就是士子。得益于王言提出来的分门别类,专项研究,很多士子已经转行,不搞经学了,这是一种自然的转变。不管是豪族亦或寒门出身,不管是因为爱好,还是因为前途,王言这里都能给予一条出路。既然如此,有一部分人信任王言,觉得王言不会败亡,能够保留住前途,那么他们自然便会选择爱好的。

  华佗来此,王言给了很高的礼遇,还让华佗做大医令,其他于医道有几分建树的士子、医者自然都是不服的,所以华佗为什么叫华佗?因为他是华佗。只露上那么两手,便彻底降服了他们。

  除了看书、治病、教弟子,华佗还十分关心医学的建设,这是开天辟地头一回的大事,专门培养医者的学校,他不敢不关心。对于其中的功能,对于教学制度,他不断的苦思,也会找王言商议。

  他亦立志,救治万民,当自医学始……

  黄忠则是简单许多,只要王言能让他儿子多活几年,轻松的活几年,他就给王言当牛做马,十分纯粹。喝了几副药,又行针灸之法,将养两月,黄叙的情况便好转许多。身体有了力气,食欲也好了,虽然偶尔还是会感觉身体疲惫、阵痛,但比之以往,已是好了太多。

  这让黄忠大喜,就差给大将军掏心掏肺了。

  王言说话算话,直接跟豪族要了几个十八岁以上的女人,带着家属来辽东,选了两个比较不错的,分别许给了黄忠和华佗。

  都是老树开花,为的也都是传宗接代,黄忠态度积极,因他想让黄叙放心。华佗就差点儿意思,他一个人习惯了,也不好这一口。反正不管怎么说,俩人都是接受了。

  华佗不愧养生高手,俩月就有了消息,倒是更积极的黄忠没什么动静。王言给看了一下,是早年练功有些暗伤,喝药调养了仨月,也成功的让新媳妇怀了孕。

  现在儿子有救了,新媳妇也怀孕了,黄忠就迫切的表示要给王大将军做事。

  考虑到黄忠爱子的情况,王言并没有把黄忠安排的太远额,只是加入到了驻守徒河城的民兵振武卫,成为了一名最底层的小卒。

  民兵和正编部队都是一样的军纪、军制,不过是训练强度不一样。但时至今日,其实即便是民兵,训练强度也不比正编部队差,因为都能吃的饱。正编待遇好,更有前途,他们都盼着打仗呢。

  因为他们清楚,只要爆发大规模的战斗,他们这种已经整编的部队,就不再是给正编补充战损士兵的,而是立地转正。这是有迹可循的,现在正编的四卫都是这么来的。只有骁骑营特殊,那是各个部队的骑兵抽调出来组合而成,并且每到入冬就打仗,不到化冻不回来。

  把黄忠安排在徒河城,赶上休沐的时候可以回家看看,安排的正好……

  却说中山太守张纯,遣使往辽东找黄巾反贼共襄盛举,会猎中原,左右等不到使者回来,便知使者必为王贼所害,不与他共图大事。

  虽缺少了王贼的支持,但张纯实在咽不下心里那口气,即凉州叛乱,选调公孙瓒领兵评判,视他张纯如无物。他当即又遣使联络了燕山域外的鲜卑人,约定一起南下。

  由是战乱又起,百姓又遭灾祸。张纯并鲜卑人烧杀抢掠,祸乱幽、冀、青三州之地,各地黄巾溃兵,起义部队,山中贼寇,发现机会又跟着乱起来。

  汉廷遣皇甫嵩、朱儁发兵平叛。时刘关张前番征讨黄巾之功未酬,托公孙瓒处暂渡,不觉已是碌碌三年多矣。昔相拒涿郡之黄巾王贼,早已是辽东侯,天武大将军,辽东太守。麾下带甲之士数万,民七十万,又广造新物,素传其大志,实乃一方诸侯。每每想到此处,玄德心中便有一股紧迫感。

  适逢张纯乱起,汉廷令中郎将孟益率领骑都尉公孙瓒,讨伐张纯。刘关张协力公孙瓒,亦同往之。

  张纯不敌,掠民溃逃域外,刘关张立新功。时幽州太守刘焉调任益州,调刘虞领幽州,历史回到了原本的样子。

  玄德因讨黄巾、伐张纯之功,得封安喜县尉。然到县未及四月,朝廷降诏,凡有军功为长吏者当淘汰,玄德疑在遣中。

  适督邮至安喜,勒索钱财不成,构陷玄德害民。张飞酒醉,怒从心头起,直绑了督邮于县衙前鞭挞。遂玄德挂印而去……


  https://www.biqivge.cc/book/45041918/78150774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