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十六章 神作!我要名满天下!【第三更!求订阅!求月票!】
“我念,你写,我只念三遍,你要是写不完,少一个字我抽你一鞭子,知道吗?”
柳铭淇说话的时候,还顺手找了根打扫用的鸡毛掸子拿在手上。
寿王哭丧着脸,“铭……先生,我,我识字不多……”
“什么?”柳铭淇上前便是一鞭子抽在了桌子上,吓得寿王差点跳起来:“你都七岁了,还识字不多?你是想死吗?”
“不,不是……”寿王恐惧之中,反倒是聪明了一把:“我从现在开始,跟着先生认真学!”
“看你表现吧!”
少年颌首道:“快点准备好,我要开始念了!”
寿王苦着脸,自己把纸铺开,用水把墨砚里面的凝固墨汁化开,用笔吸满了墨汁,丝毫不敢放松的望着柳铭淇。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这么一百来个字,柳铭淇徐徐念了三遍。
可是等到他念完,寿王还是苦着脸,一边写一边望着柳铭淇,一副“我一定要挨打吧”的模样儿。
上前一瞧,柳铭淇气笑了。
差不多一百个字,寿王能写出来的只有三十多个,而且很多字都写错了,写成了谐音字。
当然了,谐音字不算什么,可以后面来纠正。
可只写了三分之一,写对的才二十来个字,却实在是太过浅薄。
要知道,皇家的教育可是很早的。
基本上四五岁就会启蒙,六岁开始一定会系统性的开始学习各种知识。
算下来寿王已经正式学习了一年多,认字写字还这么差,不但是他自己的原因,众位讲读官恐怕也难辞其咎。
柳铭淇觉得奇怪,上次皇帝说了,寿王的讲读官有儒家大佬,也有法家大佬。
这些人面对学生时,应该不会放水才对啊,怎么才教出这种水准?
看到这种朽木,柳铭淇觉得自己的谋略是不是错了?
刚才经过了林耀的强买白糖股份,还有熊大宝的好心提醒,柳铭淇明白,想要让自己摆脱不利局面,就必须要突围。
突围的第一个方式肯定就是宗人府宗正,这个职务连皇帝都要尊敬三分。
大康朝这么多皇帝下来,没有一个宗正是获罪了的,这样的强悍传统很难被改变。
哪怕是太子继位,他如果动宗正,引发的后果不算很严重,但绝对是让他烦心透顶。
数千名宗室的恐慌心理爆发起来,连皇上都得头疼。
柳铭淇是下一任宗正人选这个事儿,景和帝肯定有这个意思,肃王也比较赞同这个侄儿的能力,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都占齐了。
稍微有阻碍的是礼王世子铭观,不过铭观性格偏柔,还根本不喜欢当恶人,所以宗正对他是一点吸引力都没有的。
礼王三子璐国公铭华倒是有这个野心,可他是庶子,哪里比得上柳铭淇这样的亲王世子?
再加上肃王世子铭曦、怡王世子铭璟,对宗正职务都没有什么兴趣,因此最佳的人选就是柳铭淇。
寿王本来也是人选之一,不过年龄太小了,完全不能按时接班,顶多只是柳铭淇之后的候选者。
现在宗人府宗正的把握不小,柳铭淇无意再去急迫的追求,免得反而会让人反感。
肃王今年才四十岁呢,你这么着急,是什么心啊?
那么柳铭淇就想到了第二个突围方式——出名!
出大名!
成为全天下赫赫有名的学者大家,在儒家、法家、墨家里面都有着崇高的声望。
这样的人,相当于有不死金牌附身,别说是太子的那群臣子,就是太子成为皇帝后,都得表面上恭敬有加。
这个跟后世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同样道理,名誉附身,那是有很大的便利的。
但是,要怎么才能名扬天下呢?
柳铭淇刚才不是正准备来“教育”寿王吗?
他忽然就想到了,如果自己把寿王这种顽劣不堪的小子,教导成一个彬彬有礼又博学多才的人,岂不是就更加证明自己的本事?
再通过寿王,传递出自己的一些“作品”,岂不是比格更高,全天下都敬服?
所以才有了柳铭淇的态度转变,并且开始教寿王知识的局面出现。
寿王可不晓得还有这一出。
他更不知道,这是自己千载难寻的造化。
柳铭淇这样的现代人,要是教他一些知识,他一辈子都受用不尽。
就拿现在他写的这篇文章来说吧。
这篇文章在这个世界还没有出现过,但是在另一个世界却是鼎鼎有名。
他便是号称孔子之后,儒家唯二宗师之一的荀子代表作——《劝学》!
《劝学》有多么经典,这里面有多少发人深省的道理,柳铭淇这张嘴根本说不出来。
反正历代君王将相,学者大家,无不是推崇得不得了,认为完全可以当成学生们的启蒙书。
对于一个中国古文学爱好者来说,即便是《劝学》有洋洋洒洒几千字,你不去多看几十遍,不去背诵一下,简直是有愧。
柳铭淇前世是个学霸,又热爱历史和文学,高中的时候就反复背诵了几遍,到现在都没有忘记。
当然少年背诵的经典文章很多,还有比如李斯的《谏逐客书》、贾谊的《过秦论》、韩愈的《进学解》、苏轼的《留侯论》等等,他都能背诵。
之所以选择《劝学》,不但因为《劝学》是针对启蒙的,恰好符合寿王的年龄和特点;更因为荀子这个人。
荀子和孟子虽然是孔子之后的儒家双圣,可他跟最传统的孟子却不一样。
我们常常学习儒家学说的时候,会有一个名词叫做“孔孟之道”,这里的“孟”便是孟子。
但却没有“孔荀之道”。
这倒不是说荀子就比孟子差,而是荀子更擅长的其实是另一个方面。
主张“人性本恶”的儒家圣人荀子,在法家学说的造诣,登峰造极,天下第一。
他培养出来的徒弟之中,有一个弟子叫韩非,写下《韩非子》,乃是法家学说集大成者。
第二个李斯,以法家子弟的身份,用法家理念和制度,帮助始皇帝统一天下,从此形成了伟大的大一统帝国。
单就这两个人来说,便已经能让荀子名垂不朽。
《劝学》里面除了经典的儒家论调之外,还有满满的法家道理。
大康朝掌权的是儒家、法家和墨家,一篇文章能同时让两家学子大儒都敬服,除了《劝学》,还有哪篇能做到?
这便是柳铭淇教导寿王《劝学》的最主要原因。
《劝学》一出,哪怕柳铭淇不是儒家和法家的子弟,无数的儒家和法家子弟,都要读这篇文章,从而把柳铭淇当成半个先生来对待。
有着这么崇高的声望,我还怕你们个刁!
只是,柳铭淇万万没想到,教导这个熊孩子如此之难。
如若按照这样的状况和进度,何年何月才能让他完全读熟、甚至背诵好呢?
要是等个三五年,怕是黄花菜都凉了。
不行!
还是要严师出高徒!
想到此处,柳铭淇用鸡毛掸子敲了一下桌子,恶狠狠的道:“为什么才写这么一点?之前的先生们怎么教你的?你都不学吗?”
这一次还没打,寿王眼泪就落了下来。
柳铭淇可不会见到眼泪便心软,他直接打在了寿王的尊臀上,“回答!再哭我就打手了!”
寿王痛得大叫一声,悲愤难耐的他,下意识的想要骂一句,可看到柳铭淇的凶恶样子,还是倏的怂了下来。
“我……我没认真……”他只能抽泣着道,“他们不敢管我……”
不敢管?
柳铭淇皱了皱眉头,这不可能啊。
如果这点勇气担当都没有,怎么当皇子的先生?
他还只是一个皇子,又不是太子。
等等!
不是太子?
柳铭淇马上想明白了些什么。
或者正是因为寿王不是太子,所以那些人才不会尽心尽力的教导寿王。
不然寿王太优秀了,太子怎么办?
由此柳铭淇也想到了,为什么礼王死读书、睿王去放高利贷、怡王吃喝玩乐、老爹是个资深票友。
难道这些都是无意间造成的?
如果我这么让寿王改邪归正,会不会害了他?
不会不会!
旋即少年自己都晒然笑了起来。
太子怎么可能是那种人?
且不说他的才华能力和表现出来的恭谦孝顺,单说他比寿王大了二十岁,而寿王才七岁,这个年龄差就根本注定了寿王不可能越过他,接班成为皇帝。
一个幼小的皇帝,和一个成熟的皇帝,朝臣们会怎么选择?
当今景和帝之所以十七岁登基,那也因为他是嫡长子,没有比他大的了。
如若有个二十多三十岁的皇子在前面,哪怕不是太后生的嫡子,你看情况会怎么样?
所以,哪怕寿王变得博学多才了,他日后也还是一个安稳的富贵亲王,这一点是早就注定的。
谁也不会因此而担心。
想通了这一点,柳铭淇定好的计划自然要继续执行。
他瞪着寿王,“他们不敢管,是他们的失职,你别想我会对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现在我教你怎么写,你今天给我全部抄写十遍,并且给我背下,知道吗?”
寿王含着泪点头:“知……知道了。”
他能怎么办?
他也没办法,只能屈服。
寿王只希望自己现在正在做一场噩梦,醒来后一切都恢复了原样,一切都还是那么美好,自己还是那个耀武扬威的皇宫小霸主!
但是很遗憾,他一抬头就能看到柳铭淇这个恶魔。
因为被打得多了,还没有救兵,所以哪怕是柳铭淇在写第一段的《劝学》时,寿王都不敢动弹,规规矩矩的坐着。
待到柳铭淇写完了,递稿子给他的同时,叮嘱道:“你自己写,写了自己背。不许让别人看到这篇文章,你母妃都不行,不然我下一次过来把你吊在梁上打,听清楚了吗?”
“是,是!”
寿王又要哭了,手都在颤抖。
怎么动不动就要暴打我啊?
这是学习还是打人的先生啊!?
https://www.biqivge.cc/book/44489298/65988746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