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力排众意
第九十五章 力排众意
别的宗室都是从小锦衣玉食,而隆武帝却是在凤阳高墙长大的,就是因为祖父想废长立爱,他父亲死后,隆武才因为何腾蛟主持公道,敲打了老唐王,隆武才坐稳唐王之位。
每一个人的童年生活都会为一生留下烙印。
或许是隆武小时候过的太苦了,所以给了他与其他藩王不同的思考。
就是“愿为贤王,青史留名。”
只是他的努力却起了反效果,因为擅自招募士卒,离开封地,被崇祯圈进到凤阳高墙之中,被路振飞救下来。
当他已经放弃了有所作为的时候,命运又将他冲上的他万万没有想过的位置。他甚至有时候在想,之前四十年的艰苦,四十年读书不缀,就是为了今日。。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只是在这个位置上,才知道大明的局面已经残破到什么地步了。“力挽狂澜”这四个字,说起来很容易。但是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的。
“只是世事弄人,毅宗皇帝蒙难北京,安宗皇帝蒙难武昌。江山破碎,仅余数省,夏贼,献贼肆虐,外有东虏掳我百姓,天下在水深火热之中。辽国公战死武昌,兵乃竭也,数省之地不足以奉养数十万大军,民乃竭也。虽有忠臣良将不离不弃,然亦无耻之徒,甘为三姓家奴,于东虏,则洪承畴,于夏贼则钱谦益。
这二者,皆是受本朝大恩,而献媚是也。乃官亦竭矣。”
“朕夜不能寐,朕死不足惜,然后唯恐有误祖宗基业。无颜见列祖列宗于殿下。”
“而今之计,非有非常之策,不足救时,非有非常之人,不足以立功,非有非常之将,不足以恢复。”
“高将军等人,获罪于天下,然其迷途知返。朕岂有不宽宥之理,今日特此昭告天下,凡是有一技之长,可以助朝廷恢复者,朕皆赦其前罪。不吝封侯之赏。”
隆武话音刚落,何腾蛟就站出来,说道:“陛下圣明。”
何腾蛟这一句话,好像是信号一样,立即有不少官员纷纷拜上,说道:“陛下圣明。”
隆武见何腾蛟出列,心中松了一口气,随即心中暗暗泛苦,他作为皇帝没有大臣的支持什么事情也办不了,他岂能不郁闷。但是他立即振作精神,最少现在的他,要比弘光当初的权力大多了。
事情要一步步的来。不着急。
隆武定下调子之后,很多人有些怨言,但是也不敢多少了。
随即隆武下令,令文安之挂兵部尚书衔,督师高一功军。接纳高一功的投诚。随即就散了朝。
大部分人都走了之后,隆武留下马士英,高一功,文安之,等人开小会。
首先要说的是条件。到底给高一功开出什么样的条件?
商议了好一阵子之后,终于确定下来,就是为高一功,李过,党守素三人封侯。
三人都封侯,自然是存了分化三人的心思。
接下来就是分割驻地,几乎将高一功现在滞留的地方,划到高一功名下。让他们收赋税自用。
然后朝廷还协饷一部分。至于多少还要看高一功的缺额了。
还给三人各挂将军印。
这个条件想好之后,还给文安之很多自由裁量的权力。隆武又私下嘱咐文安之。
“不过,有一点一定要强调。”隆武说道:“令三位将军到长沙述职。”
“朕要见他们。”
文安之知道隆武从来没有放弃过,将三将纳入自己的班底之中。
“是。”文安之说道:“臣明白。”
隆武说道:“只要文大人,为朕招纳三位将军,朕在内阁之中,为大人留一席之地。”
隆武想扶持文安之,如果文安之真能得到高一功等人的信任,隆武就准备将文安之放在内阁之中。
内阁大臣与地方将领相互勾结。可以说隆武一朝的弊病。但是隆武现在不得不想办法维持这个弊病。
因为内阁大臣在地面之上有根基,隆武虽然想下达一个命令非常困难的。但是内阁还能掌控地方的事务。
但是如果两者脱钩的话,隆武所要面对的就是失控的地方,和一个对地方没有控制能力的内阁。
这个弊病,反而成为了隆武政权的根本。
文安之说道:“请陛下放心,臣此去定然为陛下解除此忧。”
隆武说道:“还有一件事情,文大人也要着手准备了。”
文安之说道:“陛下所言何事?”
隆武说道:“就是北伐之事。朕自到长沙以来,无时不刻不再想此事,只要高将军愿意在北伐之中出力,其他事情可以放一放。”
文安之说道:“臣明白。”
为了北伐,隆武想尽了他所能想尽的所有办法。他甚至有一种感觉,纵然准备不充分,但也必须尽快北伐。
因为不北伐的话,恐怕就没有机会了。
文安之在长
沙并没有多停留。匆匆北上了。不过他的速度虽然快,但是在常德,堵胤锡已经与高一功交上手了。
堵胤锡比高一功来常德早来一步。
毕竟堵胤锡是百余随从直奔而来,但是高一功是数万大军行军。这两者的速度,不可同日而语。
不过,堵胤锡来道常德的时候,面临的是一踏糊涂局面。也可以说是大明绝大多数地方,就是这个烂样子,兵无斗志,将无雄心。以苟且为能事。
凡是能过一时,就是一时。能过一日就是一日,至于其他的根本不用多想。
在这里驻扎的军队,还与左良玉有些关系,这里的驻军是当初方国安留下的,当隆武岳阳登基的时候,手中只有两三万残兵败将,根本无力重整防备。后来又增加了不少士卒,但是常德守城士卒不超过两万。
这两万之中,真实数目不过一万多而已。战斗力也是很堪忧的。
堵胤锡来到之后,立即整顿兵马,并向湘西土司征兵。湘西自古以来就有一支强兵。那就是湘西苗兵。
苗兵的大用,并非在明朝开始的,而是在元代就有的。苗兵被征召平定各路义军,就是所谓的杨完者部。后来杨完者所部被歼灭。
有一部被被朱元璋收编,甚至杨嗣昌从湖南征召一部分苗兵。不过远水救不了近渴。
堵胤锡征召城中百姓,以及各地士绅。让有钱的出钱,有人的出人,一夜之间,召集了一两万壮丁。
紧接着高一功就到了。
似乎是之前的势如破竹,让高一功有一点轻敌。故此大顺军先锋,直冲常德府城。
然后面对常德坚城,毫无疑问的吃了一场败仗。
一场小胜利,让常德城中百姓欢呼无比,似乎他们已经转危为安了。
只有明白人才知道。
这才是真正的开始。堵胤锡不敢有一丝怠慢。竭力整顿常德防务。
其中杨家给了他很大帮助。
这个杨家并不是别的杨家,就是杨嗣昌家族,杨嗣昌是武陵人。而常德府附郭县就是武陵县。
杨家被张献忠杀得惨极了,偌大一个家族,只剩下大猫小猫两三只,连同杨嗣昌的墓也被挖了出来。弃尸月余,等张献忠离开之后,才被再次下葬。
如此深仇大恨。就锁定了杨家的立场。对农民军绝对不妥协,也正是武陵士绅之首。杨家的帮助给堵胤锡很大的帮助。但是堵胤锡再怎么努力。在大顺军兵临城下的时候,常德城中再次陷入风雨飘摇之中。似乎很容易被大顺军淹没。
https://www.biqivge.cc/book/43577/3500390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