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赈灾
刘长生将折子打开后沉默片刻才说道:“十一月二十日,商州巫山县大雪持续二十日有余,冻死者有民,有将士,数众多;汤林,江乐两县大雪四十馀日,人畜均有陷雪而死。
“十一月二十三日,钦州以及下属合石,文安两县大寒,人多冻死,树木大量冻后折断。”
“十一月二十四日,汝州新玉县大雪深数尺,以冻折之木无数。“”
“十一月二十六日,岚州会宁县大雪二十日有余,平地雪三尺之深,人有陷雪死者,千余间房屋倒塌,死伤者超过三千余人,另有会宁县衙因大雪垮塌,知县被埋时间太长而死。”
“十一月十九日,泾阳府秦州知州巡查灾情时,不幸掉入雪坑,积雪深五尺,深坑不见底,至今不见尸首,目前知州暂时由同知兼任,请求皇上尽早定夺。”
“十一月二十三日,潭州大雪雪崩,掩埋百余户千余人。”
“十一月……”
一次性说了十余条关于灾情的情况,董高逸的脸色早就变得十分难看,刘长生不得已还是硬着头皮说完了。
整个大殿安静了很久,里面的三人都选择了沉默,高鸿虽说是他最信任的公公,不过这事儿他可不敢随意开口。
许久之后董高逸才说道:“刘爱卿除了这些还有吗?”
“启禀皇上,没有了。”
“这些报上来的消息都核实了吗?”
“回皇上,已经核实了一半,有的地方实在是太远加上大雪的原因一时间很难到达,剩下的都已经核实完毕并无虚晃上报的消息,另外早晨得到消息秦州的知州尸体已经找见了,早就没了气息,因为这事儿秦州近日发生了多次聚众闹事,州衙都被流民冲击了很多次,都是些流亡的百姓加上数量多唯恐引起更大慌乱,所以官兵也不敢下重手。”
都城江陵虽然处在南齐朝的中心位置,不过北部因为地势原因,加上山高路陡,别说下雪哪怕是平时都十分危险,官员前去核实的难度极大,一来一回至少也得一个月的时间。
“先统计受灾人口和受灾的损失,核实过后再上报,朕自然会处理的,其中若是有虚假谎报者必将追究其责任,另外如有隐瞒灾情不上报者可当即拿下交由刑部审讯。”
“是。”
朱辰随后开口道:“启禀皇上,臣是为了各地出现的流民围堵官府一事而来。”
董高逸闻言道:“刚才刘爱卿话中也提及过此事,怎么?事情莫非是越闹越大?”
“回皇上,各地的府,州,县都有送来关于此事的消息,大多数都是因为房屋被大雪给覆盖或者是压塌,正如刘大人所说的官府不敢出兵阻拦,唯恐引起更大的恐慌,但是很多地方的官府确实没有能力救济这些百姓,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将其拦在衙门外,如此一来许多案件都积压着难以审判,甚至大牢都快关不下人了。”
董高逸紧皱眉头,围堵官府很容易就变成造反,如果处理的不及时带来的问题会更加严重,这样的行为肯定是不允许的。
朱辰接着继续说道:“元于将军前些日子送来消息,林州的情况相当严重,营地多次遇到逃亡的流民寻求帮助,甚至还发生了冲突,希望皇上能够解决此事。”
“朕不相信一场大雪会让这么多百姓无家可归,其中一定混杂着聚众闹事的带领着,只要将这些人抓住其他人才会散去,兵部立刻着手拟一份让各地的散兵配合官府将带领者找出来并且关押,防止事情扩大恶化,户部在统计之后自然会安置这些流民的。”
“第二,对于有顽固不化者不必手下留情,适当的给其他人一些警告亦可。”想要将此事解决的彻底那就必须要杀鸡儆猴才行。
“臣遵命。”
“没有别的事情两位爱卿就先回去吧。”
两人拱手异口同声道:“臣告退,吾皇万岁。”
林州城的大雪持续到月底时终于是停了下来,这段时间元于配合官府终于是稳住了,没有出现太大的事情。
十二月上旬皇上做出的批复送到了林州城,同时送了一份到营地,其内容和元于猜想的差不多,只希望赈灾能够快点到来才是。
现在最主要的就是稳住受灾的百姓,话说化雪比下雪还冷,这几日的温度基本上到了十年来最低的时候,如果这段时间内处理不好恐怕问题会更严重,元于决定派一部分将士前去协助官府。
随后还减少将士巡逻的时间,同时增加了巡逻的队伍保证营地的安全。
元于还在思考让谁去,他最中意的自然是梁奕,却又担心他年龄小加上没有处理过这样的事情,怕出了大问题,赈灾一事马虎不得,所以想找比较稳健的人前去。
虞谭在一旁清楚他的想法,询问道:“将军一时间拿不定注意,莫非是有所顾虑?”
“本将有意让梁奕前去又担心出了意外,但这确实是比较有利的,你认为应当如何。”
虞谭思考片刻后回道:“末将认为可以让梁奕前去,这小子年龄小头脑很灵活,知道该怎么做,再说将军当初相信他才会给予他帮助,自然要对他足够信任才行。”
“你说的没错,倒是本将想的太多,那就让他去吧。”
梁奕在收到消息后没有犹豫率领着麾下将士赶去协助官府抓捕闹事之人,事实证明他并没有让元于失望,聚众闹事的头儿在他面前无处藏躲,随后抓捕的人越来越多围堵官府的人变得越来越少,五日后终于是恢复了正常。
流民们所缺少的基本上都是食物,至于避寒的衣服他们在离开家中时都裹得相当严实,在统一的救济后这才慢慢的稳定下来,等待朝廷的赈灾。
不得不说南齐朝朝廷的效率还是很快的,不久后凑集的赈灾粮食送到了林州城,问题这才得到了解决,虽说是暂时性的但是气温已经在逐渐的回升,想必用不了多久就不会再如此的寒冷。
南齐朝顺成七年一月一日,雪灾后的统计全部结束,而赈灾也在同步的进行着。
这场前所未有的大雪足足持续了两月之久,经过统计房屋倒塌超过上万间,受灾百姓超过百万人,因冻死饿死之人均超过上万,大部分地区的赈灾及时未引起太大的慌乱,只是受灾严重的地区尚未得到救济。
一月十日当天,董高逸下令全国减免徭役赋税,受灾严重的地区可以免去一年的徭役赋税,得到百姓的一直欢呼,民心在逐渐的稳定当中,那些造谣生事基本上不见踪影,触犯律法的人也减少很多。
雪灾带来的影响在逐渐削弱,六部和朝廷其他机构的官员终于是松了一口气,这两个月皇上一直亲自盯着这事儿,一旦出了岔子不被发现还好,一经发现后果是极其的严重。
当时董高逸严格要求查处在赈灾时贪墨的情况,经过两个月的严格审查弹劾和审查超过上百名官员,其中以五品以下的官员居多。
因为这些官员官职都不大,所以董高逸迅速让自己人补了上去,其中正二品大臣水宁知府和也被弹劾贪墨,证据确凿后一直关押在刑部大牢。
这场雪灾一开始的灾情让董高逸忧愁不断,后来发现这场雪灾给他带来了不少的好处,单说换掉许多暗地里反对他的官员就是让他十分开心的大事,来了一次从朝廷到地方比较大的一次清洗,可谓是最大的赢家。
朝中有不少大臣或多或少有涉及到这些人,这段时间不得不安分守己,害怕自己成为下一个。
董高逸登基没几年,朝廷和地方不少的官员都是前朝留下来的,对他或多或少的阴奉阳违,虽说偶尔能够抓住其中有些官员的把柄,但至少超过一半都不受他的控制,别看他表面风光无限实际上背地里还要受这些老臣的打压。
朝会上董高逸像是一个胜利者一直盯着下面有些大臣看。
利用这一次既做到了有理可依,又让这些官员无话可说,特别是水宁知府这个位置,水宁府靠海地理位置卓越,每年上缴国库的银两是最多的,是一个大金库,对他来说肯定是极好的。
“刑部尚书,前些日子关押的那些官员是否有了审讯的结果。”
宁翊惶恐的站出来说道:“回皇上,正在加紧审理中,十日之内便可有结果。”
“你作为刑部尚书理应清楚,自太祖建国以来最痛恨的便是贪墨,在律法中也是重罪,水宁知府仅仅三年时间便贪墨十万两银子,而他的年俸才三百两银子,现在他这个案子进展如何。”
见单独提到这个案子宁翊吓了一跳,都知道他与水宁知府的关系非常好,两人都是水宁府兴州人士,那年一同参加科举考试,又同时高中二甲进士,从那以后便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贪墨一事对他肯定是有影响的,而且案子是交给他亲自负责,担子更重,判得太重会被认为落井下石,判得太轻皇上又不会答应。
“回皇上,贪墨一事差不多已经查清楚了,最多两日便有审理的结果。”
“既然这样,三日后将审理的结果上报给朕。”
“臣遵令。”
看到宁翊倒霉最开心的还是刘长生,两人之间恩怨存在已久。
董高逸见敲打了他一番老实后便没有再提及此事,今日他的目的就是为了给他一个警告,按照律法水宁知府已是死罪,只要他敢在其中动手脚,正好可以一并收拾。
https://www.biqivge.cc/book/43421/2661955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