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雄起中亚 > 第五百九十六章 新设郡县

第五百九十六章 新设郡县


  不过目前呼罗珊要做的事情太多太多了。组建皇家银行的事,只能排在建国大典之后。

  说实话,这不是呼罗珊第一次举办建国大典了。但与第一次不同,这次是呼罗珊建立帝国的大典。和之前受大辽册封,成为大辽的附属国相比,规制明显要高上数个档次。

  蒙古、夏国、德里苏丹国、亚美尼亚、格鲁吉亚、阿巴斯帝国等邻国,都派遣了代表祝贺。日期就定在五月初一,算是新的开始。

  并且在大典之时,还会举行成婚礼。这是李承绩的喜事,也是呼罗珊百姓的大喜事。毕竟李承绩是一国之主,担得起‘普天同庆’这四个字的分量。

  如今已是四月初六,距离五月初一不过一个月。留给礼部准备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石抹民安身为礼部大狄万,可以主持如此大的盛事,心里是欢喜的。只是时间着实仓促了些,且建国大典与国主大婚就定在一个时间段,繁杂而又马虎不得,叫他心里压力颇大。

  但是办好了,又是大功一件。因而他是忧虑而又欢喜的!

  而此时张钛铭的禀告还在继续。

  “旧岁新辟古尔、信德、锡斯坦三郡外,又接连新设希瓦郡、河中郡、拔汗那郡、河右郡(锡尔河右岸,讹答刺、赛蓝等城)、咸海郡(康里人的传统势力范围)、钦察特别军管区、碎叶郡、阿里马郡、山北郡(回鹤)、山南郡(东喀剌汗国)、甘肃行省、桑麻郡(克什米尔),波斯三郡:起儿漫、马克兰、法尔斯,西波斯特别军官区。”。

  和一开始呼罗珊设立的郡县相比,如今新设的郡县都普遍地广人稀。像山北郡,就基本囊括了原回鹤国的疆域,山南郡,则与东喀剌汗国的疆域等同。人口经过外迁和战乱,出现极大的逆增长。尤其是山北郡!因迁移的太过彻底,使得人口成了呼罗珊诸多郡县中,人口最少的郡县。

  但要论最特殊的,还是甘肃行省。

  它是所有行政区中,唯一的行省。并且有皇室亲王坐镇,是名义上最高的地方统领。与军管区和郡县制的行政模式,有不小的差异。

  而地域最广的,则是钦察特别军管区。

  从乌拉尔河到伏尔加河以西,都是钦察特别军管区的辖境。而且直到现在,行政面积都随着呼罗珊军队的西进而不断扩大。

  听着这些还有些陌生的郡名,在场的官员都心生喜悦。因为一个萝卜一个坑,这些郡县的新设代表官员数量的增加。他们家族的后辈,有很大的机会可以施展他们的才能了。

  但和最早设立的郡县相比,这些新设郡县的经济、人口都是差了一个档次的。就以波斯之地最早设立的刺夷、可疾云、塞姆南三郡来说,经济、人口都是波斯新设郡县的数倍。

  可这也意味着机会!

  因为随着战事的结束,这些地方的民生定会逐步恢复。像古尔、信德两郡,得益于人口的暴增和商路的兴盛,现在的赋税收入已可以做到自给自足。

  这为呼罗珊国库,可是节省了一大笔开支。

  而且卡拉奇港口的建成,直接促成了呼罗珊海贸的兴盛。比如宋国的茶叶、瓷器、丝绸,南洋的香料、珍珠、玛瑙等稀珍,都开始大批量的涌入呼罗珊各地。

  特别是经济发展程度高,百姓安居乐业的马鲁、也里、蒲华、图斯等郡,各大商行经常有相关商货的售卖。并且种类多样,不再那么奇货可居。

  更有相当数量的瓷器、香料销往地中海沿岸,让呼罗珊商贾赚得盆盘满钵。

  只要当地的施政者不走弯路,按照呼罗珊的既定政策走。当地经济民生的恢复,是可以预见的。

  李承绩听着呼罗珊已经拥有这么多郡县了,想着是否改革行政体制。毕竟郡县是一种三级行政体制,由中央--郡--县三个行政等级组成。

  现在地盘扩展了数倍,各个地方的经济、人口因地理条件的限制,有不同的经济中心和人口聚集区。如何更好地统辖区域发展,稳固呼罗珊的统治,是必须要考虑得问题。

  所以李承绩想着,要不要在三级之上,再增加一级。

  这件事已经让吏部与户部在商讨了,相信过些时日,会给他一个满意的答复。

  随后张钛铭又开始呈报各地的赋税情况。

  因新设郡县都免除两到三年不等的钱粮,所以赋税收入主要集中在蒲华、马鲁、也里、班城、图斯郡。刺夷、可疾云、塞姆南三郡的收入也相当可观,但与原呼罗珊五郡相比,还是无法比拟。

  其中赋税第一的是蒲华郡!

  作为呼罗珊的起家之地,蒲华郡有全国最多的工坊。其每天生产出的商货数量,占了呼罗珊全国商货总数的四成。一些名气很大的商行,也都是在蒲华郡注册成立的。

  这为蒲华郡的赋税营收,贡献了很大的一笔。

  另外还有蒲华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

  沟通南北,联络东西,各个地方的商货,都要经过这里运往全国各地。并且处在窣利水的下游,气候不如马鲁干燥。纺织业新投入的水轮机车,以水为动能,带动纺织效率。

  蒲华有窣利水的存在,满足了水轮机车需要的动能。而且窣利水是一条常年河,虽会因季节的更替而出现河水涨跌,但总体来看,还是一直有水源的。

  这就保证了窣利水在不结冰的时节,都能为水轮机车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最后便是蒲华宽松的商业环境。

  因为不是都城,低价、人工成本等都没有马鲁来得高昂。而且规矩的话,也不如都城多。再加上李承绩一早就将蒲华定位为呼罗珊的经济之都,这里对商人的政策有一定的倾斜。

  两相比较,更多的商贾都喜欢在这里注册商行,开办工坊了。

  赋税的第二的,则是马鲁。

  都城有着都城得天独厚的优势。即便身处大漠,地理环境不如蒲华。但都城的磁吸效应,还是让马鲁大放光彩。而且人口在诸多郡县中,也是最多的。

  达到九十一万!

  其中马鲁一城,就有七十八万的人口。

  短短两三年的时间,从不足二十万到将近八十万,人口可谓是暴涨了四倍。也难怪城墙一扩再扩,房子一建再建。木尔加布河下游都因马鲁河过快的人口增长,出现萎缩的情况。

  好在阿姆河到木尔加布河的运河已经在建了。其北延方向--阿母到蒲华段,更是修了三分之二。

  到时候马鲁、阿母、蒲华三城就因一条运河连在一起,呼罗珊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也会联系得更加紧密。超级城市,更是可以预料地会出现。


  https://www.biqivge.cc/book/43238/43199713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