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三国领主时代 > 第713章 铜雀台访客(上)

第713章 铜雀台访客(上)


“声望值1435点?”

        鱼不智双眸中迸出绿光,象极了饿狼,喃喃道:“乖乖隆地咚,我算算最近铜雀台来了多少外地知名文士……”

        铜雀台不仅每月固定为鱼不智增加1o点声望值,每次接待外来知名文士也都有1o点声望入帐。鱼不智清楚地记得,铜雀台建成时自己得到2oo点声望奖励,声望值一举突破千点大关,骤然冲到1185点。才过了差不多半年工夫,虽说期间有其他项目获得声望,但绝对不应该多到过14oo点。

        一想到多半是接待了外来名士,鱼不智心中各种激动!

        铜雀台第一次接待的外来名士是冯允叔侄,正是那次接待,鱼不智才知道接待名士给声望。可惜打那以后,鱼不智再也没有收到相关系统提示,他还以为铜雀台最近无人问津,现在看来大谬,也可能是他长期不在主城,或者不在铜雀台的原因!

        是与不是,算算便知。

        “铜雀台建成时1185点,从那时开始算后面的就行了……”

        “接待冯允叔侄拿到2o点声望……”

        “研出特产【张机散】得到5o点声望……”

        “打一座名城1o点声望,让给天下军团县城被扣回去1o点,看来用名城刷声望是没门,名城战实得2o点声望值……”

        “收渤海管承部海贼为附庸势力,给了2o点声望……”

        “没有项目了,接下来全是铜雀台的进帐,铜雀台什么时候建成来着?唔,好象建成时间比庙街十三少当上东海相早不了多久,那几天为想办法拉拢冯氏叔侄呆在主城,期间飞鱼领生州府使者来而复返的事情,对的!推算下来,铜雀台建成时间大概是191年1o月,距今7个月,所以这段时间铜雀台的总计月供是7o点……”

        “所有进项算完,剩下的应该都是接待外来知名文士所得!”

        “七位知名文士!”

        这个结果大大出乎鱼不智预料,平均下来差不多每月有一位名士到访,从声望值获取角度看,基本上可以视为铜雀台的声望值月供由1o变成2o。但实际意义很难用声望值量化,有名士来访,逐鹿领就多了招揽的机会!

        最早登台的冯氏叔侄二人被招揽了一位,是最好的证明。

        铜雀台最大价值本就是筑巢引凤。

        鱼不智无比遗憾前段时间很少呆在领地,导致未能及时收到系统提示,外来名士登台后未必久留,倘若就此离开,逐鹿领一点招揽的机会都没有。

        平心而论,前段时间他也真不是没事瞎跑闲逛。

        先是龙领与哲罕部生严重冲突,外部安全形势急剧恶化;接着带青蛟龙远征沙门岛;随后四族之战、名城战先后打响。诸多事情他都得参与。后来为了搜寻青蛟龙,【光复上郡】任务他都没有参加,直接丢给徐庶了事,要不是中途杀出个神兵领抢功,鱼不智这会多半还在渤海转悠。

        不是哥不努力,实在是家大业大事情多……

        停止呻吟,回归主题。

        现在基本可以断定,最近这段时间铜雀台迎来了多位历史人物,只不过因为外来名士登台时,鱼不智不在铜雀台附近,没有收到相关系统提示。系统提示都没有,自然不可能从玩家手册上找到答案。

        不过这种小事怎么可能难住鱼不智?

        外来文士登记后方能登台,找人把登记簿拿来翻看便是!

        登记簿很快到手,鱼不智想了想,离开领主办公室去行政中心找易风。在登记簿上找到目标,查询目标访客还在不在领地,最后也得交给易风办。即使访客已经离开,让易风知道哪些人值得大力拉拢,今后撞见还有机会。

        厚厚一本登记簿写了大半,可见登台的外来文士相当多。

        从登记名单中找出“知名文士”,鱼不智做好了大海捞针的准备,所谓“知名文士”指的是历史人物,但未必是大家熟知的三国人物,各种史料上留名的都算。可能是某位小吏,也可能是某位孝廉,书中匆匆留下一笔的人物,无根基无事迹无显职,浮屠硬要说是“知名文士”,谁敢说能认出?

        就拿冯允冯鸾叔侄来说吧。

        车骑将军冯纶的亲属,在那个时代来头可谓很大了,在地方上地位也相当尊崇,刘焉杀人立威都没拿冯家开刀,不难看出冯家实力。冯氏叔侄一个官至降虏校尉,一个举孝廉任郎中,冯允“清白有孝行,能理《尚书》,善推步之术”被写进《后汉书》,可玩家中熟知冯氏叔侄姓名的有多少?

        冯氏叔侄尚且容易被忽略,其他人只怕更难认出。

        打开登记簿前,鱼不智就有无功而返的觉悟。

        人事得尽,顺便留点念想,万一从里面看到一两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呢?

        事情的进展远比鱼不智预计的乐观很多。

        翻到第三页,他就看到一个熟悉的名字:郤正。

        鱼不智泪流满面。

        郤姓生僻,他不信这世上有同样叫“郤正”的文士,而且还是在益州,敢说不是那位善写文章的蜀汉秘书令、为刘禅撰写投降书的那位历史人物?唔,顺便帮忙解释一下,“郤正”前面登记的那位“郤揖”是何来历。

        如果所料不差,郤揖、郤正肯定就是前益州刺史郤俭的后人!

        郤俭贪婪无度,坏名声传到洛阳,朝廷让刘焉到益州将他“收摄行法,以示万姓”,可见郤俭这官做得多么失败。没等刘焉赶到,郤俭就被马相叛军攻杀,时天下大乱,其子郤揖便带着家人留在了益州,没有回河南老家。郤正是郤揖之子,郤俭之孙。

        想起郤俭死前强行征召逐鹿领出兵讨贼,差点导致逐鹿领被敌人所趁,当时各种痛恨郤俭,郤俭死后其子孙却来到逐鹿领,鱼不智不胜唏嘘。

        不管怎么样,郤正是在蜀国、魏国都做过官的历史人物,后来在晋武帝司马炎手下做到巴西郡太守,还是著名学者,这样的人整个三国都不多。郤正的老子郤揖稍微比较废柴,不过也曾经为刘备军将领孟达属下营都督,后随孟达投降曹魏,任中书令史,再怎么也比普通转职官吏强吧?

        (第三更到,目标达成-o-)


  https://www.biqivge.cc/book/42966/2631368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