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七海扬明 > 章九六 运河工程起波澜

章九六 运河工程起波澜


  潘名器有些担心的说道:“王爷,我是第一次到西津,没有根基,一个人都不认识,负责这么大的事情,恐怕很难服众。”

  李君威微微一笑,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你跟了我这一年,做事圆滑了许多,不是以往那样了。而且,以你我之间的交情,怎么会让你空手去和那些人斗呢,我已经让人准备好了。其一,裴元器是我好友,他会像我一样全力支持你的.......。”

  潘名器还要说话,却被李君威拦住:“我知道,县官不如现管,阎王好惹,小鬼难缠,所以我依旧让人担任我的私人技术顾问。”

  “这.......什么意思?”潘名器不太明白。

  李君威说道:“作为我的私人顾问,你有权向我提出建议,而大家都知道,我对海军技术方面知道的寥寥,所以我很看重你的建议。因此你直接掌握着西津地区的两大利益。其一,黑海舰队想要获得远征舰队里的装甲巡洋舰,而黑海舰队有没有使用、维护的能力,你说了算,你说给我就给,你说给几艘,我就给几艘。

  其二,与法国合作的改造战舰的事情,黑海地区的造船厂有没有改建的能力,能接下多少单子,也是你说了算。有这两样,你就是财神爷,每个人都会讨好你,记着,若是收了什么好处,分我一半呀。”

  潘名器自然知道李君威最后实在开玩笑,但是有了这两样,西津地区的人自然不会排斥自己了。潘名器突然意识到一件事,问:“王爷........您不去西津吗?”

  李君威摇摇头:“我就不去了,那里没有什么是必须我出面的,元器一直做的四平八稳,我去了只会乱他阵脚。而且,与你手头的这件工作相比,苏伊士运河的开通才是百年大计,我要去苏伊士。”

  塞得港开港不过七年,却已经繁荣的一塌糊涂,火车站和港口周围密布着各式各样的建筑,这里已经是常住人口超过四万的大城市,来自四面八方的商旅在此聚集,交易着各式各样的货物,原本李君威认为自己靠岸之后会看到忙碌的港口、繁荣的集镇和摩肩擦踵的人流,但是没想到的是,整个港口都处于一片死寂的状态,街道上到处都是无所事事的闲汉,靠着施粥站活着。

  在靠岸后,李君威的侍从官上岸打理,回来之后却直接要求坐舰立刻起航离开,连淡水都不许补充,坐舰一直到了海法港才停下,而在海法,李君威得到了最热烈的欢迎,没有人知道帝国的裕王殿下会来到这里,但是当消息传来的时候,海法港的市民自发组织起来,捧着鲜花,涌上码头,欢迎李君威。

  这座港口及周围上千平方公里的土地现在属于奥斯曼的犹太公爵约瑟,但是身为领主的约瑟不止一次的告诉自己的领民,犹太人得到这块宝贵的生存之地,不仅靠的是奥斯曼苏丹陛下的慷慨,还因为中国亲王的庇护,如果没有中国亲王帮忙,犹太人是不会得到这块应许之地的。

  而面对苏丹,犹太人还可以用奉献超额的税款来报答,但是对中国亲王呢,那位亲王甚至没有接受过犹太人一点礼物。

  “约瑟,你这个老东西,搞的我无所适从。如果我早知道会有那么多漂亮姑娘欢迎我,我肯定好好洗洗澡,喷喷香水,可是我什么都没做,漂亮姑娘们嗅到的只是我满身的臭汗和酒气........。”李君威站在约瑟的公爵府邸的阳台前,向着恋恋不散的百姓招手示意,嘴里不住的抱怨着。

  约瑟肥胖的老脸乐开了花,说道:“不,这一切都是自发的,我根本没有组织,尊贵的殿下,这里的每个人都是爱您的,他们由衷的想要表达对您的欢迎。”

  约瑟才是真正的爱李君威,自从结识了这位中国亲王之后,约瑟的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不仅很快成为犹太人之中最富有的那几个,而且还成为最有权力的那一个,他不仅是奥斯曼帝国的合法公爵,还是所有犹太富人期许的复国者和保护者。

  “你这个老家伙,在英国赚的盆满钵满,你知道吗,你把我国的燧发枪卖给了冷溪步枪团,而这支军队出现在了北美殖民地。给我们招惹了很多麻烦,所以我劝你对李素态度低一点,否则我会告诉他这个秘密的。”李君威半开玩笑的对约瑟说道。



  “我愿意赔偿,您随意开价。”

  李君威呵呵一笑,他倒是不在乎,反正被打死的又不是帝国士兵,倒霉的是爱尔兰人、哥萨克人和乌克兰人。

  “赔偿就是我要在这里住一段时间,顺便向你打听一下关于苏伊士的情况,而这一切,都必须是免费的。”李君威问道。

  约瑟笑了:“殿下呀,您是我请都请不来的贵宾呀。”

  身为商人,约瑟对苏伊士这等交通要道发生的事情还是很了解的,之所以李君威抵达苏伊士的时候不能登岸,是因为塞得港发生了暴乱,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暴乱的主要是埃及人,既有原本在工地工作的埃及劳工,也有从三角洲前来的埃及百姓,而发生暴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虽然说,引发暴乱的那些恶行暴政多半与帝国方面无关,但这种事是说不清楚的,一切的根源还要从苏伊士运河公司的股份划分来谈。

  一开始,李君威就与奥斯曼的科普鲁律家族定好的股份占有的原则,那就是按照贡献大小分股,占有股份多数的一方拥有经营权,所以一开始,帝国与奥斯曼两国都想把股份占到百分之五十以上。

  帝国方面的办法是尽可能提升资金入股的份额,毕竟奥斯曼处于战争状态,拿不出钱来投资,帝国投入资金越多,那么占有的股份也就越多。一开始,帝国方面也没有觉得这是压力,因为那个时候,帝国提出把苏伊士运河的股票公开出售,募集股份,同时邀请犹太、亚美尼亚、希腊、威尼斯、热那亚等国、民族的私有资本进入,从帝国与奥斯曼之间选择,这些商人肯定愿意支持信用更有保证的帝国一方了。

  可问题是,苏伊士运河还未开挖,早先建成的苏伊士铁路也应有了同样的办法,但结果却是失败的。原因就在于,公司的股东们对盈利的要求太迫切了,毕竟一次投资就要几年才会建设完成,投资周期长,工程一结束,自然股东就要分红赚钱了。可问题是,无论是铁路还是运河,后期的维护、扩建都需要钱,再拉资金,就会稀释股权,股东们不乐意,用盈利去做这些后期工作就会减少分红,大家也不乐意。

  因此,计划中,以苏伊士铁路盈利开建复线工程的计划直接无限期延迟,相反,股东大会不断要求提高火车的运价,以增加利润,甚至于铁路的股东作梗苏伊士运河的开通,以免两个工程展开竞争。

  在这些前车之鉴后,帝国不仅回购了苏伊士铁路的股份,让苏伊士铁路公司完全成为国有企业,还确定,苏伊士运河项目里的帝国股份也是国有部分,其余投资人想要分享其中的利益,还是老老实实的去买公司债券吧。

  虽然运河股份国有化造成帝国财政吃紧,让投资磕磕绊绊,但终究还是顺利进行,但奥斯曼那边就没那么顺利了。

  一开始,奥斯曼一方认为自己是有优势的,最大的优势就是运河位于奥斯曼的土地上,那么仅仅是以土地入股,就能够获得相当一部分的股权。但是随着奥斯曼对帝国开放,奥斯曼帝国借助帝国培养了一批精英,配合那些商人,让奥斯曼一方改变了初衷。

  精英们认为,如果土地入股成为股权,那么就是可以交易的,以奥斯曼当权者的德性,只要打起仗来,缺钱缺狠了,就没有什么不可卖的,恰好,帝国一方确立了国有股份原则,这批政治精英认为,这可能是帝国方面的阴谋,将来以苏伊士股份为抵押借款给奥斯曼,或者索性购买股权,直接把苏伊士运河及周边的土地变成帝国的土地,让苏伊士运河彻底与奥斯曼无关,这可不是一条运河的事,意味着,运河以西的埃及等土地也会更容易脱离奥斯曼。

  因此,奥斯曼一方很快决定,不再以土地入股,而是改为让苏伊士运河公司向奥斯曼一方租用土地,四十九年为一期,按期付款。这样既可以获得部分收入,也可以让运河主权完全属于奥斯曼。

  但政治精英们还是想要尽可能让奥斯曼一方占有更多的股权,既然土地上没有施展空间了,只能着眼于其他方面,人和补给成为了奥斯曼手里最大的筹码。

  运河东西的土地和人民都属于奥斯曼,因此奥斯曼一方以征劳役的方式为运河挖掘提供劳动力,同时,运河挖掘所消耗的资源就地采购,比如人吃的粮食,奥斯曼就主动承担全部,直接从埃及地区征收。解决了食物和人力,不仅可以获得更多的股份,同时帝国一方也开始少投入雇佣人和养活人的资金,还能减少帝国方面的股份,一举两得。为此,奥斯曼直接要求帝国一方不能雇佣奥斯曼国的人作为劳动力。

  帝国一方也努力争取,最终以东西走向的苏伊士灌渠和南北走向的苏伊士铁路的交叉点为中心,北面工程奥斯曼承担,南面工程帝国一方承担。而这个中心点恰恰还是一片洼地,将来运河开通灌入海水,可以作为港口使用,因此中心点的城镇也作为苏伊士运河公司驻地,而因为灌渠和铁路,这里已经形成了一个小镇,被命名为中途市。

  虽然奥斯曼一方百般阻挠,屡屡使绊子,但帝国都是尽可能忍让,按照李君威的想法,无论如何,哪怕是倒贴钱也要把苏伊士运河开通,大不了开通之后立刻翻脸,跟奥斯曼打一仗,把这条咽喉要道抢下来。

  “......因为帝国一方不许雇佣本地劳动力,所以南部工程的劳动力多是来自东方,中国人、安南人、暹罗人、印度人等等,甚至连东方的日本劳工都有,但是劳动力仍然短缺,幸运的是,帝国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机械技术,承包运河的公司从国内调遣了很多的机械设备,他们用蒸汽动力的挖掘机、拖拉机挖掘了一条宽不过十五米,深两米的沟渠,利用南部的洼地,大量形成湖泊,很快连接了中途市与苏伊士港。

  开通了这条浅运河,就能通驳船,减少了铁路和公路的压力。而现在,蒸汽动力的挖泥船已经开始陆续进入运河,采用疏浚的方式加深加宽........。”提起帝国方面的工程能力,约瑟惊为天人。

  但是与之相比,奥斯曼一方仍然是人力和畜力为主,效力低不说,因为是劳役,工人几乎得不到什么收入,相反还要遭受土耳其人的虐待和剥削。从运河工程一开始,苏伊士公司就在中途市的一块沙漠空地上立了一大块的石碑,把所有为开挖运河献出生命的工人名字刻上去,运河工程进行两年,帝国负责的南部工程只有一百七十多人因为工程事故、传染病或者遭遇暴力袭击付出生命。

  这些人的名字全都镌刻在了石碑上,而奥斯曼负责的北部工程,开挖的半年内,就有四千七百多个名字刻在了石碑上,但也仅仅如此,因为奥斯曼人很快就不再同意这个做法。因为以他们的组织能力,即便是人死了,也未必知道名字是什么,有时候也不知道人是死了还是跑了。两年下来,保守估计就有至少一万五千人丧命,其中大部分是埃及人。

  随着南部的浅水运河开挖到中途市,越来越多的埃及人了解到了南部地区运河工人的现状,虽然一样的劳动辛苦,但至少他们可以拿到钱,吃饱饭,太阳大的时候可以休息乘凉,贝都因人袭击的时候有军警保护,病了也有人看病,死了也会有抚恤金。而埃及人,什么都没有,有的只有皮鞭和谩骂,干不完的活!


  https://www.biqivge.cc/book/42698/66114333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