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买年货
张氏是打算给家里人每人都做一件薄的棉衣,就穿在外面,这样也花不了多少钱。
至于旧的棉衣,穿在里面,谁也看不见。
外面穿新的,过年也喜庆。
家里一共有八个人,加上两个老人,就要做十身衣服。
棉衣加棉裤,就算是做的再薄,也至少要两斤半的棉花,十身衣服就是二十五斤。
布料的话,一个人至少要六尺,那就是六十尺。
你可别看着做一个人的棉衣花不了多少钱,但是十个人算可就不是一个小数目了。
因为是熟人,自然是不好讲价的。
但是,至少杨世乐在布庄呆了这么久的时间,这价钱自然是一点也不含糊的。
这这做棉衣,自然是棉花和棉布都不可以少的。
当然,布庄也有麻布,那样的布料虽然便宜,但是却不是很舒服。
杨家以前没有买过这样的布料,现在的条件比以前好了,自然是不会看这样的布料的。
所以,杨世乐就领着自家人在布庄开始挑布料了。
买东西这样的事情,大多是由张氏在做主的,所以杨永安他们今天几个男人虽然是一起上街挑东西,但是还是张氏说了算的。
杨世乐知道自家娘亲想给一家人做棉衣之后,就对张氏问道,“娘,你是要做薄棉衣,还是厚棉衣?”
“自然是薄棉衣了,家里的厚棉衣都还能穿呢!我就想着这大过年的,总是要买身新衣服穿,不是?所以就想着给一家人做身薄棉衣,图个喜庆。”张氏回道。
之后,张氏顿了顿,接着道,“阿乐,我今天准备买十身布料,咱们家八个人,加上你爷爷奶奶两个人的。”
“嗯,我知道了。我们先看谁的?”杨世乐问道。
“先看你爷爷奶奶的吧!”张氏回道。
“那行,娘,你跟我来。”杨世乐领着张氏转到一边,这一边的布料颜色要深一点,显然是男人穿的料子。
“娘,你看这个颜色怎么样?是墨青色的,这个给爷爷做衣服怎么样?”杨世乐问道。
“你把料子拿给我看看。”张氏道。
这边母子二人正在挑选布料,那边,杨雨欣和杨雨薇姐妹二人也在挑布料,不过她们姐妹二人自己在看,没有让伙计招呼。
杨世乐听了自家娘亲的吩咐,将那匹料子拿了下来。
张氏将布料稍微展开一点,然后转过身对杨永安道,“他爹,这颜色给爹做棉衣,你觉得怎么样?”
本来如木头人站着的杨永安一下子就反应过来了,听出了张氏话中的意思之后,杨永安回道,“可以,这个颜色不错,不打眼,挺素净,挺适合爹的。”
“真的?”张氏继续问道,似乎有点拿不定主意。
“嗯,这颜色挺合适的。”杨永安真觉得挺好的,但是他也知道自家媳妇儿买东西是个什么性子,尤其是要挑选的时候,总是左右摇摆的。
所以,杨永安回答的时候是给的肯定的答案。
这答案是肯定的,张氏就放心了。
于是道,“那就给爹买这颜色吧。阿乐,这棉布多少钱一尺呀?”
“纯色的棉布都是八文一尺的,带碎花的棉布就把贵一点,九文一尺。”杨世乐仔细的回道。
“那这个颜色买八尺吧。”张氏道。
“好,娘,我先给你记下,等会儿一起裁。”杨世乐温和的回道。
张氏也察觉到儿子似乎与平时有所不同,有点想一个谦谦君子,但是又让人忍不住亲近。
不过,张氏自然知道这些事情不适合在布庄说了,所以就掩饰住自己的心思,继续挑布料了。
之后是给杨世乐的奶奶挑布料。
挑的是枣红色,老人嘛!穿大红色的,会被人说成是老不休的,所以张氏就挑了一个枣红色的,都是素净的颜色,要了七尺。
张氏之后就给孩子挑布料了。
家里的男孩子,张氏给他们选的都是青色的布料,颜色有点深,但是却和适合给男孩子穿,穿出去不会觉得有什么突兀的。
这颜色一共要给四个孩子做衣服,张氏一口气拿了三十尺。
之后是给两个女儿挑布料了。
不过,这次不是由张氏挑,她让两个女儿自己挑。
杨雨欣和杨雨薇已经在布庄里转悠了好一会儿了,自己想要的布料自然是看好了。
所以,张氏一问姐妹二人,她们两就立刻把自己看好的布料指了出来。
杨雨欣挑的是淡黄色碎花的布料,很称人的肤色。
杨雨薇也看中那个颜色和花样。
张氏一见两个女儿都喜欢,就要了十四尺。
之后,张氏又给杨永安挑了一个墨青色的布料,不过这款布料比给老爷子挑的布料颜色要淡一点。
总不能父子二人穿一样的颜色吧!
毕竟不是一辈人!
之后,张氏给自己挑了带碎花的红色布料。
选好之后,张氏就让杨世乐来裁布料了。
老爷子的八尺,婆婆的七尺,家里的儿子们的三十尺,杨雨欣和杨雨薇姐妹二人的十四尺,自家男人的八尺,自己的七尺。
杨世乐拿来了店里的尺子,就开始量了。
当然,他一个人是弄不好的,掌柜的就叫店里的另一个伙计来帮忙。
两个一起裁,果然快了很多。
将所有的布料都裁好后,杨世乐和另一个伙计将布料叠好,放在一起。
之后,张氏又想布庄掌柜要了二十五斤的棉花。
这价钱,杨世乐自然是之前就跟自家娘亲说了的,所以张氏也问了布庄掌柜的价钱之后,就说了自己要买的斤数。
其实,布庄掌柜也没有想到杨世乐的爹娘会买这么的布料和棉花。
除了杨雨欣和杨雨薇姐妹二人挑的布料要贵一点一文钱之外,其他人的布料都是八文一尺的。
黄色碎花布料是十四尺,一尺九文钱,就是一百二十文,其他的布料是六十尺,就是四百八十文,然后是棉花,一斤是五文,就是三百七十五文,加起来就是九百八十一文。
布庄掌柜的算盘打的啪啪啪的响,没一会儿就把账算好了。
张氏这次买了这么多的东西,布庄掌柜就给少了三十一文钱。
所以,最后算下来要九百五十文钱。
之后,张氏付了银子后,就把东西寄放在这里,说是等会儿买了东西之后再来拿了。
这点小事自然是麻烦不了布庄掌柜的。
他自然是应下来了。
之后,张氏他们一家人就告辞去买其他东西了。
等张氏之后,店里的伙计就来打趣杨世乐了。
杨世乐也没有想到自家娘亲和亲爹会给自己来这么一出,所以直到张氏她们走了,杨世乐都还反应不过来了呢!
不过,毕竟是在布庄呆了这么久的人了,店里的伙计们都没有看出杨世乐的不同,倒是布庄掌柜的看出了几分。
不过,他也知道摇了摇头,轻轻笑了一下。
给家里的每一个人做一身薄棉衣是今天上街最要紧的事情。
既然事情已经办妥了,张氏自然是一身轻松了。
之后,杨家人就开始买其他东西了。
这布料和面花虽然花了差不多一两银子,但是张氏却花的高兴。
虽然心疼,但是很开心,毕竟要过年了嘛!
离开布庄之后,一家人去了集市。
快过年了,而且今天又是大集,所以集市还是有不少人的。
一家人都是聚在一起的,虽然每个人都找的到回家的路,但是在一起总是好的嘛!
本来就是一家人出来买年货的,要是走散了,反倒不美了。
张氏在集市上买了一条三斤重的鱼,花了六十文。
这鱼自然是进了杨永安的背篼了。
之后,张氏又去肉摊上买了五斤猪肉和一斤板油,还有十根大骨。
这虽然要过年了,但是集市上的东西却没有涨价,猪肉依然是五十文一斤,板油要贵一点,六十文一斤,好在张氏买的不多,大骨便宜,一根三文钱,一共是三十文。
这些买下来就是三百四十文。
都老买主了,肉摊的老板就送了一些猪心给张氏。
本来张氏都没想过砍价的,那知道人家肉摊老板做生意诚实,见她买的多,还送了猪心给她。
这可把张氏高兴坏了。
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
离开肉摊后,张氏又去杂货铺买了一斤糖,两个爆竹,和一些红纸。
这些一共花了张氏四十文钱。
这下子东西算是买齐了。
当然,这一路来,杨世福和杨世康都是背的空背篼,都是由杨永安来背的。
东西既然买齐了,那就该回家了。
张氏他们一家人也逛了这么久了,也该回家了。
之后,六个人去布庄把今天买的布料和棉花都拿上。
这个时候张氏才想起家里的线不够了,所以拿了十文钱的线。
最后,杨永安身上的背篼是由杨世福来背的。
杨世康背了所有的布料,而杨永安则被了所有的棉花。
这棉花虽然只有二十五斤,但是却很大一坨。
杨永安还是拿绳子才把棉花装进背篼的。
当然,买的布料也是包一块布庄掌柜送的紫色布料的,不过布料之前被漏了水,颜色有点坏了,而且是陈货,所以掌柜就把布料送给张氏了。
这些不好的布料都是这样送的,因为不大,也不好看,缝东西还好,但是做衣服就不成了。
但是谁家会买这样的布料来缝衣服呢!
都是买碎布来缝衣服的。
所以这些布料都是送出去的。
不过也是要看人的。
一般都是人家买的多,人合适才送的。
做个顺水人情嘛!
之后,张氏就准备回家了。
这个时间回家的话,应该吃午饭的时间都过了吧!
但是张氏也不是很介意。
本来今天就是来玩的,所以迟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呢!
不过,在出城之前,他们遇上了卖糖葫芦的小贩。
杨雨薇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是眼睛一直都盯着糖葫芦看呢!
张氏见小女儿渴望的眼神,就大手一挥买了六串,家里的孩子一人一串。
当然,这糖葫芦是要拿回家再吃的。
之后,一家人就心满意足的回家了。
一家人是走着去镇上的,又在镇上逛了那么久,自然是赶不上杨大爷的牛车的,而且杨家人也没有想过要做杨大爷的牛车,所以就走回家了。
杨永安背着东西走惯了,所以不觉得有什么。
但是杨世福和杨世康就要差一点了。
今天逛了许久,有点疲倦了。
所以,一到家,张氏一放下东西,就让女儿杨雨欣帮着烧火,然后去去做午饭了。
自然,布料和棉花都放到了杨永安和张氏他们的那间屋子。
孩子们对此也没有任何的异议。
爆竹、红纸和糖也放进了张氏的柜子。
张氏忙着做饭,没有时间管其他东西了。
所以,鱼是杨永安杀的,腌制的时候,也是张氏在一边指导的,猪肉和大骨也是杨永安处理的。
午饭做好后,家里的六个人就围坐在一起吃饭了。
午饭后,杨永安就带着两个儿子去打扫兔子房了。
山上已经下雪了,已经开始堆起来了。
所以,家里的孩子都不再往山上跑了。
不过,村子里还没有下雪,不过看日子也快了。
至于家里的三个女人,自然是去做衣服了。
今天,张氏一共花了一千三百四十六文。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哦!
今年杨家可以过一个好年了。
晚上的时候,张氏将今天买的板油拿出来,用温水洗干净,然后拿来熬油了。
最后熬了一大罐子,可以吃半年了。
天快黑尽的时候,杨世乐和杨世庆就回家了。
一家人安安静静的吃这晚饭。
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什么菜可以吃了。
菜园子就剩下几颗白菜了。
不过,这白菜都是留到过年再吃的。
都是张氏专门栽的,要迟一点。
不过,今天的晚饭也不错。
张氏把今天的油渣拿来做菜了,倒是十分美味。
因为要做衣服,所以张氏把一家人的尺寸都量了量。
还有杨世乐和杨世庆没有量,所以张氏在吃完晚饭后就给他们兄弟二人量了。
至于老宅的两个老人的衣服,张氏也亲自跑了一趟老宅问的自家婆婆。
这一天就这样愉快的过去了。
https://www.biqivge.cc/book/42652/2610990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