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戒取经竟比唐僧还早?
八戒,八戒,心肠不坏,八戒,八戒,心肠不坏………
明朝吴承恩写的《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甚至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巨大影响力,其中的唐僧四师徒西天取经的故事妇孺皆知,也是电影电视剧经常演绎的经典,尤其是其中的猪八戒,形象鲜明,虽然集各种缺点于一身,但是却得到了大人小孩的喜爱,那么猪八戒的原型是谁呢?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猪八戒的原型就叫朱士行,法号八戒,可以直接叫他朱八戒,也是一位出家僧人,而且由于他干了和猪八戒一样的事情:西天取经。
只不过他的故事比《西游记》中的西天取经更壮烈,后来的唐玄奘是站在朱八戒这个巨人的肩膀上才到达了天竺,取得真经成就了一番伟业。
《出三藏记集》记载:朱士行为人“志业清粹,气韵明烈,坚正方直,劝沮不能移焉。”
朱士行生于公元203年,那时正是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他出生地河南颖川(郡治在今天的河南禹县)属于曹操的魏国,连年的战乱造成社会动荡,这也对佛教的传播带来了契机,而朱士行则有幸成为中国第一位出家当和尚的僧人,佛教东汉时期传入中国,怎么三国时期的人做了第一个僧人呢?确实佛教传入中国是在朱士行出生前的东汉明帝刘庄(刘秀之子)时期,相传皇帝刘庄夜里梦到一个身高六丈,头顶放光的金人自西方而来,在殿庭飞绕。第二天大臣中有会周公解梦的说皇帝梦到的那是西方的佛祖,和咱们中原的神一个级别。汉明帝听罢暗暗高兴,于是派人去西方拜求佛经、佛法,这帮人走到今天阿富汗一带,遇到了两位印度高僧拿着的释迦牟尼佛白毡像,于是请求印度高僧到中国弘法布教,并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同返国都洛阳。汉明帝见到佛经、佛像,十分高兴,给他们在洛阳建了白马寺,从此洛阳白马寺便成了译经的道场。
一直到三国时期魏嘉平二年(公元250年)洛阳主要就是印度和西域高僧译经的地方,同年年底天竺高僧昙柯迦罗到洛阳后,不仅译经还开始收徒弟传教。随着150多年的译经和当时的社会环境,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已经水到渠成,为扩大影响,昙柯迦罗请天竺和西域僧担任戒师授戒。当时中国北方丝绸之路一带也有学习佛教的僧侣,但是都不正规,尤其由于受“身体发肤受诸父母不可损伤”的传统观念都不剃发,而佛祖释迦牟尼出家时为了摆脱尘世的烦恼,剃光了头发,从此剃发就成了出家人的标志,而当时中国的僧侣就是佛教爱好者,没有正规的受戒仪式和规范的僧侣戒律。
万事开头难,没有人愿意做第一个正式出家剃度的人,就像第螃蟹很美味,但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却被称为勇敢者,西红柿营养丰富,第一个吃它的人却抱着必死的决心一样,我们现在看剃个光头没什么,但是当周围所有人都认为剃头发会对父母带来灾难的时候,就没有人愿意剃度出家。而这时朱士行站了出来,说了一句:我愿意!
这一天,47岁的朱士行依《羯磨法》登上戒坛,长跪于佛祖面前,一场受戒仪式在白马寺举行,这是一个注定要深深印刻在中国佛教史上的事件,成了中国汉地第一位正式受过比丘戒的出家人。为了让震旦国(印度梵语中对中国的称呼)铭记佛教的清规戒律,天竺高僧特意给朱士行取了个有纪念意义的法号:八戒!
八戒者佛家八戒:一戒杀生,二戒偷盗,三戒淫邪,四戒妄语,五戒饮酒,六戒着香华,七戒坐卧高广大床,八戒非时食。
八戒全称“八关斋戒”、“八斋戒”,是为在家的善男信女们制定的,而朱八戒此时已经出家,对他有更严格的比丘二百五十戒,及比丘尼的三百四十八戒,这些戒律非常严格,为朱士行这个中国第一个正式出家人取法名“八戒”,是为了警示在家念佛的人可以时刻记住佛家戒律,这种戒律最短可以只受一天,最长也可以终生持守,可以看出“八戒”是为了传播弘扬佛法而精细取的名字,寓意深刻。
朱八戒出家受戒以后,在洛阳白马寺钻研、讲解了10年的《小品般若》,因为用心体会他感到翻译过来的佛经中好多地方讲解不通,这是由于当初翻译的人多为天竺和西域僧人,汉语不熟悉或者把领会不透的内容删略了很多,造成了佛经的缺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已经57岁高龄的他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西天取经!
当时三国时期人的平均寿命也就40岁左右,周瑜被诸葛亮气死的时候35岁,而诸葛亮也只活了53岁,朱八戒身体素质再好,57岁也算高龄的人人了,公元260年朱八戒从雍州(今长安县西北)出发,沿着丝绸之路一路向西,路漫漫其修远兮,即使是现在从西安到和田都没有高铁直达,对于一个57岁的老人来说,虽然没有《西游记》里的妖魔鬼怪,但是沿途的土匪强盗还是不少,能到达千里之外的于阗国(今新疆和田一带),除了毅力和信念,应该还有佛祖的保佑吧,后世《高僧传》中对其的评价是八个字:志业清粹,气韵明烈。
于阗是天山南路南道的东西交通要道,印度佛教经由此地传到我国内地,佛教分大乘和小乘两个派别,大乘在西域虽广为流行,但于阗国王却尊小乘为正统,朱八戒在于阗抄录《大品般若经》的梵本,朱士行留居在于阗国,潜心抄写佛经,一共抄写了九十章,六十余万字。后再欲派遣弟子弗如檀(于阗人)等十人将该经送回洛阳,于阗国的小乘信徒却横加阻挠,将《大品般若经》诬蔑为外道经典,因此国王不许弗如檀出国。
这件事令朱八戒愤慨不已,所以主张以烧经为证,誓言道:“若火不焚经,则请国王允许送经赴汉土。”说完就将《大品般若经》投入火中,真经不怕火炼,火焰即刻熄灭,整部经典却丝毫未损。
于阗国王只好同意弗如檀等人出国,弟子弗如檀终于在公元282年将该经送回洛阳,而也是这一年,朱八戒在于阗圆寂,享年八十岁,于阗沙门为其敛骨,铸成舍利塔纪念。
元康元年(291年),无罗叉、竺叔兰等人将佛经翻译成汉文,更名为《放光般若经》。
朱士行作为中国第一位受戒剃度出家的僧人,独自一人徒步去西域求取真经,比后来的唐玄奘早了300多年,只不过由于年龄和体能的原因,到了西域,而没有到达天竺,而且由于法号“八戒”太经典,导致后来吴承恩在创作《西游记》时,借用了他的名号和取经经历,创作出了猪八戒这个艺术形象,我们在看《西游记》的时候,不要忘了猪八戒背后真实原型朱八戒的人生经历。
历史上的朱八戒是中国第一位出家人!第一位去西天取经的人,是一位让人仰望的大德高僧!
我们要记住,八戒的功德比唐僧高多了!唐僧给八戒端茶递水还差不多!
佛家八戒:一戒杀生,二戒偷盗,三戒淫邪,四戒妄语,五戒饮酒,六戒着香华,七戒坐卧高广大床,八戒非时食。
https://www.biqivge.cc/book/42254513/4248486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