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隐龙惊唐 > 第六百二十九章 盖棺定论

第六百二十九章 盖棺定论


ps:感谢书友“130115093941530”投的2张月票,书友们的支持是我码字的动力。

        陈彬点点头道:“少主保重,但凡有用得上我等之处,只要少主一纸令来,我等必遵令行事。”

        “会的,定会有那一天的。”李沐有些感动,这些人确是忠义之人,“对了,梁仲业在京城有家小,如今他死了,家眷无人照看,陈叔此去润州,一并带了去,总不至于留在京城,受人欺凌。”

        陈彬恨恨道:“二哥……呸,梁仲业死有余辜,不但负了主公,更负了少主,家小活该受人欺凌。”

        “妻儿无辜,梁仲业总算是护卫了我十年,虽有罪,亦有功。如今人死罪灭,罢了吧。”

        陈彬躬身道:“少主仁慈,属下代梁仲业谢过少主。”

        “去吧。”

        “属下告辞。”

        李沐目送着这八人离去,口中轻轻叹息一声。

        魏征凑到李沐边上,“殿下不必感慨,这些人流露民间久了,身上已无血性之气,留在殿下身边,当不得大用。让他们去润州就任军职,成家立业,也算有了根。”

        李沐点点头又摇摇头道:“孤感慨的并非他们几人,而是梁仲业。一念之差,结局便天壤之别。不知道梁仲业去了地下,见着父亲,以何面目示人。”

        魏征若有所思地陪着李沐叹息一声。

        ……。

        长孙无忌的突然死亡,并没有引起朝野动荡。

        整个官场中,所有人选择性地忽略了此事。

        如今朝堂之上,长孙氏一脉基本被清洗干净。

        所谓树倒猢狲散,谁还会为了一个死人,去与掌控朝堂的摄政王较劲。

        况且这些年长孙无忌的名声又不好。

        而此次长孙无忌为首发动的宫变,坊间更是物议纷纷。

        连李世民都没有质问李沐为何会在当天深夜去太尉府。

        朝廷迅速认可了李沐的说法,长孙无忌是畏罪自尽的。

        因为李沐出具了长孙无忌亲笔所写的遗书,还有长孙涣的亲口证词。

        要知道,长孙涣持有长孙无忌亲笔所写的奏折。

        奏折已经指定长孙涣成为世子,承嗣长孙氏家业。

        也就是说,只要朝廷一认可,长孙涣不仅是长孙氏家主,而且是长孙无忌爵位的继承者。

        而朝廷认不认可,便是李沐一句话的事。

        有长孙涣的证言,就算有心人想搅混水也是不能。

        更何况,如今谁还会为长孙无忌去搅混水?

        从逼宫、杀高士廉的那一刻起,长孙无忌其实已经自绝于朝堂,自绝于天下了。

        而此时,有一人进入了李沐的眼中。

        给事中、兼修国史许敬宗,趁机上疏弹劾长孙无忌,“……长孙无忌与先朝谋取天下,众人服其智,作宰相近二十年,百姓畏其威,可谓威能服物,智能动众……然长孙无忌得势后,张扬跋扈、私相授受、倒行逆施、背君弃义,以至发动宫变,成今之奸雄,王莽、司马懿之流也……。”

        洋洋撒撒数千字的檄文,迅速引来一批言官附和上奏弹劾。

        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鼓破众人捶,世间事莫过于此。

        原本李世民是打算追谥长孙无忌的,毕竟还有已故皇后那份情意在。

        却被这波弹劾潮力阻,开玩笑,畏罪自尽之人被追谥,置李沐于何地?

        李世民没有坚持,其实在李世民心中,从长孙无忌发动宫变的那一刻,君臣之情、郎舅之情也已经消失了。

        在朝堂非议和众多弹劾的压力下,李世民选择了息事宁人。

        打消了追谥长孙无忌的念头。

        只是将弹劾奏折压下,并以人为大,作为借口,与李沐商议,赐长孙无忌以死后哀荣。

        李沐没有反对,同意了。

        但一转身,李沐便知会麾下朝臣上疏,提议封许敬宗为高阳县男,然后李沐直接携奏折入宫面圣。

        当日,册封许敬宗为高阳县男的诏书便下发了。

        这等于将长孙无忌的死后哀荣抵消得干干净净。

        连弹劾长孙无忌都成为功劳,可以得到封赏,说明了已经将长孙无忌定性为叛乱。

        朝臣们心中明白,李沐的权势已经滔天。

        于是官场中的风向迅速改变。

        许敬宗更是在册封当日,至摄政王府投贴拜访。

        得李沐接见之后,便当面投效李沐,声称誓死效忠。

        李沐本是不待见许敬宗此人的。

        来自后世的成见太深,对此谄言媚上之人,并没有什么好印象。

        可问题是此次确实许敬宗之举,帮上了李沐的忙。

        在许敬宗递上奏折之后,许多言官和朝臣才响应了此次弹劾。

        这等于将长孙无忌盖棺定论,使得李世民想要维护长孙无忌死后声名,都是不能。

        其实李沐明白,李世民想追谥长孙无忌,其用意无非是借此打压李沐的威信。

        要知道,是李沐去了太尉府之后,长孙无忌才突然“畏罪自尽”的。

        如果长孙无忌被朝廷追谥,就是明说朝廷是认可长孙无忌功劳的,畏罪之说,空穴来风。

        那等于打了李沐的脸,从侧面印证了李沐在撒谎掩盖真相,从而物议横飞,李沐很可能因此背上谋害当朝太尉之嫌。

        而许敬宗的奏折,让李沐不仅洗脱了嫌疑,还将长孙无忌之死盖棺定论。

        做成了铁案。

        同时,让李世民吃了个哑巴亏。

        李沐却可以脱身事外,坐观其变。

        所谓有功必赏,否则还有谁愿意效忠于自己,替自己办事?

        为上者,必不可以心中好恶驭下。

        故李沐不理会心中的恶感,直接以一个高阳县男的爵位,厚赏于许敬宗。

        不想许敬宗打蛇上棍,直接求见李沐,并宣誓效忠。

        这让李沐骑虎难下,不得不接受了许敬宗的效忠。

        仅仅三天时间,许敬宗升迁民部侍郎之职。

        一时间,摄政王府门前,车水马龙、人头如潮的景象重现。

        而长孙无忌之死迅速被臣民们遗忘。

        五天之后,长孙冲携长乐公主李丽质回京奔丧。

        得知长孙涣承嗣家业,长孙冲夫妇没有一丝反对之意。

        三天之后,长孙无忌被长孙冲、长孙涣两兄弟扶柩至洛阳安葬。

        长孙无忌的时代就算过去了。

        大唐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第二部完)


  https://www.biqivge.cc/book/42006/2625587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