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隐龙惊唐 > 第四百零三章 征收商税

第四百零三章 征收商税


“魏公想必还记得当日我在朝堂上说过,税赋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做到这一点,百姓不会反对征税,毕竟每户都有孩子,给他们读书入仕的希望,对每户百姓来说都是期盼的。”

        魏征点头,大唐哪一户百姓不想家中出个入仕的,哪怕能进县衙门做个寻常小吏,对于普通百姓来说,都是光耀门楣之事了。

        想到此,魏征想此事还真有可能办得成。

        李沐道:“所以,推行此策时,还得制订入仕制度,我考虑得是,从乡间蒙学到县学最后至州学,皆以优晋升,进州学者,皆可择优入仕为官。如此,百姓必不会反对商税,而商人就失去了煽动舆情的基础。”

        魏征道:“既然殿下心意已决,臣并无异议。”

        次日,州府衙门官员携同学子们分批下县、乡宣传征收商税的用途和此后州府选士的政令。

        五天后,征收商税政策正式颁布。

        李沐特意设立了一个征税部门,称之为商务署,主官称为商务总管。

        并在各县设立商务分署,主官为署长。

        由此大唐第一个正式向商人征税的官衙成立了。

        虽然这是一个不被朝廷承认的“黑部门”,可对杭州来说,代表着州府衙门,无人敢去质疑它的合法性。

        民间经过短暂的混乱之后,迅速恢复平静。

        甚至许多百姓非常拥护这项政策,能让自己家中出一个学子,这是千年以来,百姓想都不敢去想的事情。

        一年至少一贯钱的学费,一贯钱啊,可以让一家六口人吃喝不愁一年的开销。

        在大唐有几家能负担得起?

        可如今梦想成真了,自家孩子能免费读书了。

        学子们虽然辛苦,但从李沐兴修水利,赈灾救民的善举中,让他们觉得李沐确实是干实事之人,所以,年轻的心总是容易激动,他们对李沐有种崇拜和盲从。

        而现在对于李沐在每乡开设免费官办蒙学的政令,更是弹冠相庆,因为从此之后,圣贤之道会更广泛地进入人心,这对于学子们来说,何止是一项善举。

        而他们便是参与者,这必将让他们青史留名,。

        学子们欣然遵从李沐的命令,一齐去蒙学教授孩子。

        这也是他们随李沐南下的初衷,不是吗?

        当然,李沐也没有杀猪用牛刀的意思。

        每个学子都在州县府中挂了号了,最低的也是县衙八品学丞,高的便是州府七品博士。

        同时,李沐承诺他们,将第一批学子带至县学,即可另任要职。

        也就是说三年的实习,然后正式入州县衙门和都督衙门就职。

        鉴于商税的顺利推行。

        李沐又下了一道看似“荒谬”的政令。

        凡就读蒙学的孩子,午餐皆在学堂就餐,由官府统一提供。

        伙食标准为一顿两文。

        依此时的物价,一文钱可以买两个馒头。

        这馒头可不是后世的馒头,没有经过发酵,是实打实的粮食。

        一个约摸有六七两重,寻常人一个就能吃饱。

        而一人二文钱一顿的标准,对于寻常人家,恐怕连过年时也到不了。

        这个标准足以让每个孩子可以吃到一个馒头,两块肉,加上一杯羊奶。

        听起来钱花费的不多,但按十五万孩子这个基数来说,一天就需要三百贯。

        这对于仅一州之地的衙门,确实是负担很重。

        如果不是李沐,没有哪个刺史敢行如此吃力不讨好的事。

        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可靠团队,这便是李沐的真实目的。

        这个政令百姓们自然是举双手拥护的,可让李沐没想到的是,州县官府竟也没有丝毫异议。

        或许是因为对李沐的尊重。

        更或许是因为人心都是肉长的。

        李沐从来杭州的第一天起,都在为百姓做事,甚至拿着自己口袋的钱去兴修水利。

        而本应该由州府负责的都督府,直到今天都没有建造。

        由此,所有官员上下一心,憋着一股子劲地,对这个旧时代进行改造。

        ……。

        十天之后,朝廷的旨意传到钱塘府。

        李沐被任命为安东道行军总管,原职照旧。

        即日起筹备神机卫北上救援新罗事宜,战争所需钱、粮皆由扬州府中转仓供给。

        行军总管的权力是非常大的,沿途所及的各州官府都得听令行事。

        所以这不是一个常设的职务,而是一个战争时临时设置的官职。

        而扬州中转仓是江南各州和淮南道各州赋税向长安转运的中转站。

        其中所存的钱粮几乎占了朝廷赋税的三成。

        由此扬州来保障神机卫一万多将士的作战消耗,那是轻而易举的。

        旨意最后意外地指定了李沐不得轻易擅离杭州。

        这旨意非常荒谬,李沐做为行军总管,岂能遥控指挥千里之外的战事。

        所以,李沐只是将它当作是李世民担心自己把命丢在百济。

        随旨意而来的,是第一批出宫安置的一万宫女。

        李沐将这一万宫女分成二批,分别安置在宝石山、吴山脚下的织造坊和茶叶坊。

        空旷了一个多月的织造工坊终于开始启动。

        原材料依旧是从扬州采办,这种局面恐怕要到第一批桑蚕收获才会扭转。

        而茶叶则需要到下一年了。

        李婉顺三姐妹一正二副三个织造司总管也从这一天正式上任了。

        安排完这些可怜的女人。

        李沐才有时间召集起麾下的文武,来商讨对百济的作战问题。

        其实在李沐心中,北上救援新罗,并不抵触。

        但李沐所考虑的是,该介入百济、新罗之战多深。

        神机卫是自己的根基,来不得半点闪失。

        训练这支军队,花费的钱财李沐已经懒得去算了。

        反正这么多赚钱的生意,到了目前,帐上的余钱可能不及所赚的一成。

        最主要的是,这些将士都是未来扩编的种子。

        死一个李沐都会感到心痛。

        可如今去异国他乡作战,就算神机卫战力强悍,也无法预料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

        军事会议一开就是三天。

        文官的想法与李世民旨意相符,以魏征为首的官员们,坚决反对李沐率兵北上。


  https://www.biqivge.cc/book/42006/2564901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