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正统1442 > 第二十三章 二骑震退兀良哈

第二十三章 二骑震退兀良哈


  一时间大军上下都将目光聚集在杨洪身上。

  大军靠近大宁城之后,兀良哈三卫的部众也都开始集结了,在大宁城下,兀良哈聚集了数万骑缓缓的逼近过来。

      兀良哈并没有占据大宁城。

      因为大宁城已经不需要占据了。

      开平城乃是元上都,元朝建立元上都的时候,可是下足了功夫,这城墙大多都是石头所制,再加上废弃的时间不长了,很多功能还是完整的。

      自然还可以用。

      但是大宁城却不一样了。

      大宁城废弃了三十多年。当年的建筑物早就变成了残垣断壁了,根本就是一片废墟。

      而此刻军中有两种意见。

      一种乃是石璟所提出来的,朝廷所命,仅仅是巡视开平大宁旧地,而今已经到了,虽然还没有进入大宁城中,但是大宁城的样子,里面也没有什么东西,此刻退兵,却也算是完成任务了。

      另外一种,却是石亨所言。

      石亨认为,兀良哈虽然人数不少,但是却是乌合之众,聚集在一起,方才有勇气,他愿意先锋,直冲兀良哈本阵,斩将夺旗,足以击溃兀良哈所部。

      杨洪却摇摇头,说道:“不战而退,大损我军军威,且兀良哈聚集大军不敢动手,是畏我也。我等如果不战而退,则兀良哈自然不会畏惧了。”

      “到时候非大战一场,不能退入关内。”

      石亨顿时兴奋起来,杨洪继续说道:“石将军之勇,天下皆知,虽然朝廷而今没有于北疆大大出手之意,但是也不是不能反击。”

      “今日一战,胜负暂且不说,却只能等机会。”

      石亨冷笑一声,说道:“杨将军,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难道就让我们在这里干瞪着吗?”

      杨洪说道:“自然不是。”杨洪的声音顿时提高,说道:“石亨听令。”

      石亨立即拱手行礼,说道:“末将在。”

      杨洪说道:“你暂且掌管全军,我如果一去不回,你就带着全部人马,放弃辎重,与兀良哈一战,怎么打,由你说了算。”

      石亨大吃一惊,说道:“将军。你要······”

      杨洪没有理会他。说道:“杨俊。”

      杨俊乃是杨洪的儿子,立即出列说道:“末将在。”

      杨洪说道:“持我大旗,与我出去一趟。”

      杨洪严令之下,大军停在原地。杨洪仅仅带着儿子杨俊一个人出了大阵。

      杨洪似乎听见杨俊此刻被一声叫的得浑身发抖,说道:“俊儿,放轻松,这一次没事的。”

      “孩儿知道。”杨俊虽然这样说,但是已经忍不住牙齿咯咯做响,他根本无法控制住。

      杨洪见状。心中一叹,却也知道,他这个儿子没有做将军的天分,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杨洪这样做,看是将自己至于悬危之境。但是他是有把握的。

      首先,他对自己部下有信心。

      虽然只有一万骑兵,但一万大军已经是大同镇的主力精锐,真要是一场大战,不要看对面兀良哈数万狼骑,杨洪还真不放在眼里。

      这也是大明而今的军队特殊了。

      能打的真能打,就好像是九边各镇的精锐,还有京营精锐。而不能打的真不能打,比如被松潘土司搞得,不得不内迁的松潘卫。比如比阿岱汗数千骑兵搞到不得安宁西北。

      二来,杨洪也察觉到了兀良哈的忌惮。

      这一战,杨洪不想打,但兀良哈就想打。

      杨洪看得出来,兀良哈方面表现的也是相当犹豫的,说句不客气话,即便打,杨洪也能得一场大胜,即便麾下折损大半,那也是功劳的。

      但是兀良哈这边,他们的部众都是自己的本钱,一旦折损过多,在草原上的地位就会直接受到影响。

      军队调动的犹犹豫豫。

      其实兀良哈这种排兵布阵,已经犯了兵家大忌,石亨敢带本部冲阵,大破兀良哈,并非是说大话。

      石亨能看到的,杨洪也能看到。

      只是杨洪却爱惜麾下士卒。不愿意为这空荡荡已经变成废墟的大宁城,来一场大战而已。

      杨洪双骑而来,立即有草原骑士迎了上来,杨洪二话不说,张弓一箭,就将来人射翻在地,一人一旗前后呼应,直接冲到了兀良哈大军之前,数十步的位置上,杨洪摘下头盔,大声高呼:“杨洪在此。拙赤把出来一见。”

      一时间草原的蒙古人都大为震动,看向中军之中。

      兀良哈的首领之一,大明所封的泰宁卫指挥使拙赤把,看着眼前的局面,心中盘算了一番,说道:“老夫在此。”

      随即拙赤把带着重重护卫出来了。

      正如杨洪所预料,拙赤把面对明军突然来到,心中其实没有下定决心,其实就明军来说,兀良哈最为讨厌。

      南下扰边最多的就是兀良哈,而兀良哈又在大明与瓦刺之间骑墙的姿态特别明显。而今虽然渐渐的靠向瓦刺,但是兀良哈也不愿意太得罪大明。

      毕竟面对大同镇挑选出来三万人的精锐,他都没有太大的把握。杨洪上前,说道:“老夫奉天子之命,巡视大宁,却不知道指挥使想做什么?如果想背叛大明,而今我们就痛痛快快的打上一场,如果不想打,就速速退去,而今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是为何?”

      拙赤把听了杨洪的话,心中一时间有些气愤。

      虽然这地方几十年前,是大明的,但是而今你们已经不要,我部都在这里放牧好几十年了,是你突然而来,居然将自己当成这里的主人,我们反而成为客人了。

      这是何道理。

      但是拙赤把也是明白,很多时候道理是与实力联系在一起的。

      拳头硬就是有道理。

      而且草原人从不讲道理,只讲实力。他很敏锐的感到了杨洪话里似乎有话,他心中一动,说道:“下官不知道天子派人巡边,此番特地来迎接天使。”

      杨洪听了,好不介意,居然猛地一催马,一把抓住了拙赤把的手,说道:“既然指挥使是来迎接我的,我就却之不恭了。”

      居然两人并马向兀良哈军中而去。

      拙赤把右手被杨洪死死的抓住了,一时间不能拔刀,想过挣脱,但是杨洪力气非常大,几乎就好像是铁箍一般,让他根本没有脾气。

      杨洪连带拙赤把翻身下马,好像是好朋友一般,联袂进入大帐之中,在无数草原蒙古人的围观之下,谈笑风声。

      不知道的人,还真以为两人是多年没有见过的好朋友。

      杨洪随即说起瓦刺派人劳军之事,拙赤把立即会意,出羊百只,各种皮毛若干,杨洪这才满意的拉着拙赤把的手,又走出了兀良哈大军之中,放开拙赤把之后,杨洪翻身上马,说道:“指挥使不劳远送了。”

      这才带着儿子,飞驰而去。

      “首领,”立即有将领说道:“我等去杀了此人。”

      “不用。”拙赤把看着自己通红的手腕,活动了一下,说道:“杨洪真乃天人,将该送上的礼物送过去,传令下去,退避三舍,等杨洪走了,再回来。”

      再回去了路上,杨俊激动的满脸通红,说道:“爹,你真的好厉害。”

      杨洪却冷静的说道:“此事不过是弄险而已,不是兵家正道。”他心中甚至还有一丝沮丧,他是跟随过太宗北伐的老人,当初大明军队所到之处,根本没有一个草原人敢抬头,而今他却要凭借自己这一点小聪明,来震慑这群草原人。其中的差别实在是太大了。

      杨洪心中的唏嘘,杨俊却不知道,他只是觉得杨洪宛如天人一般,问道:“爹,为什么兀良哈不会追过来?”

  杨洪说道:“草原人最重勇气与心胸,拙赤把今日受制于我,已经很不光彩了,他如果再派人来追杀,传出去反而让人觉得心胸狭窄,输不起。”

      “他定然会对我推崇备至,我的名声越大,他今日的屈辱也就越小了。”

      至于兀良哈与大明之间,各种复杂的关系,却不好给杨俊说了。而且估计说了,杨俊却也听不懂。

      也不知道是杨洪猜中了,杨洪今日之后,风声鹊起,被很多草原蒙古人称为杨爷爷。

      至于,为什么鞑子打不过人就叫人爷爷?就殊不可解。

      杨洪回到军中,军中更是欢声雷动。兀良哈大军暂时退去。

  时隔数日,兀良哈大军还是佯攻做做样子,一个杨洪只能使得士气一时下降而已,下次前来必要报此仇。

  ......

      杨洪带着大军这才进驻了大宁城。

      在大宁城废墟之中驻扎了一日,杨洪就带着大军缓缓而退。

      只是杨洪出来的时候,已经是秋后了,到了而今匆匆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天气已经转寒了。

      从大宁到喜峰口的路上,更是一夜之间,天寒地冻,虽然大军准备了不少御寒措施,但是依旧不知道多少士卒冻掉了脚指。

      杨洪也迎来了出塞以来,非战伤亡最大一次。一百多士卒,因为冻伤残疾随后死去,至于其余单单是冻伤的话,根本不用数,几乎每一个士卒都有。

      即便是杨洪本人,脸上也有好些红疮。

      杨洪不得不在新城卫修整两三天。避过寒流。

      毕竟而今还不是冬天。寒流真是一阵子而已。

      新城卫与大宁卫一样,是一个被放弃的卫所,从大宁卫到喜峰口,一路要经过新城卫,富峪卫,会州卫,宽河所。

      不过而今,这些地方如大宁卫一般,全部是残垣断壁了。

      太祖皇帝所设大宁卫,本意是断北元一臂,但是而今却成为了长城以北的一片片废墟。

      不管有多少唏嘘,杨洪在初冬时分,还是来到了喜峰口。一到喜峰口,全军上下都放心多了。

      到这里就有朝廷兵马接应了,也不用担心,随时可以来到鞑子游骑了。

      杨洪一来这里,就遇见了一个太监。

      这个太监说道:“陛下有旨,宣杨洪京城觐见。”

      杨洪大喜过望,答谢不提。收拾了一下,立即去了京师了。到了京师之后,也没有多耽搁,就立即被朱祁镇召见了。朱祁镇在张辅的陪同之下,召见了杨洪和石亨,听他们这一路上的所有情况,各有赏赐不提。

      朱祁镇知道杨洪表现之后,也是特别在意,问张辅说道:“英国公觉得,杨洪可托大事否?”

      张辅自然能看出了朱祁镇重用杨家的心思,别的不说,看现在乾清宫殿外站的是谁?是杨洪的侄子杨信。说道:“杨洪自然是可托重任的。”

      朱祁镇说道:“如此,杨洪为大同总兵如何?”

      张辅微微一愣,大明军队之中总兵官一职,就是大明军中方面大员了,而且这总兵官多以勋臣接任。

      比如将平江伯陈豫放在漕运总兵官上,虽然陈豫年纪很轻,也没有什么厉害的履历,但是为什么朝廷上下都没有反对。

      原因很简单,因为陈豫乃是勋臣。

      而今大同总兵,也是勋臣,武进侯朱冕。是成国公一系的将领,大同又是精兵所在之地,现在比宣府精兵更多。

      但是张辅仅仅是犹豫了一会儿,就同意了,说道:“臣并无异议。”

      张辅是一个非常识趣的人。

      托孤重臣,说起来好听,但是做起来却未必了,特别是皇帝长大了,或者说皇帝觉得他自己长大了的时候。

      杨士奇与胡濙最近听说要致士,未必有一种激流勇退的心思。

      张辅也明白这一点,所以这一段时间,张辅也决定退出大明的这个武台,岁数也大了,活不了多久。

      未必不是避嫌。

      所以,对皇帝权力欲望,他并没有阻拦的意思。只要皇帝所选的人合适。至于成国公朱勇的心思,张辅只是期盼他能想开吧。

      朱祁镇送走张辅之后。说道:“英国公最近操劳过度,太医院送一些补品,好好给英国公补补身子。还有封杨洪为大同总兵,就挂镇朔将军印、充总兵官吧”

      “是。”身后立即王振说道。

      朱祁镇对张辅的心情也很复杂。

      张辅这种退步的心思,他也看在心上,一方面,欣赏张辅的识趣。另外一方面,心中却也暗暗恼怒,暗道:“朕在他心中,难道容不下几个老臣吗?”

      有时候,就这么奇怪。

      朱祁镇前段时间用保定侯孟瑛坐镇五军都督府,其实就是化解英国公与成国公之间的联盟,而今也算是有些成效了。

      毕竟孟瑛也是靖难集团的一员,而且能打仗,威望不浅。

      如果张辅不退的话,其中有不知道麻烦事。

      但是张辅明显退下来,有一种什么事情都不想管的意思,朱祁镇心中又不舒服了,毕竟张辅如此名将。不仅仅是大明的主心骨,也是朱祁镇的主心骨,不管朱祁镇多重视孟瑛,一旦遇见军事上的重大决定,朱祁镇还是会问问张辅。

      孟瑛虽然厉害,但是比张辅还是差了一个档次。

      这种患得患失之心,也正是因为张辅威望大能力强,对皇权其实有威胁的。

      朱祁镇深吸一口,将自己的心绪一点点的放下来了,看着勾画了不知道多少次大宁地图,对大宁地区的一草一木,一沟一壑。

      朱祁镇不能说了然于胸,但也是都知道的。

      恢复大宁,这是朱祁镇登基以来一直想做的一件事情,比东南倭寇和南边的缅甸还要重要,而今朱祁镇觉得时机在一点一点的成熟起来。

      恢复大宁,首先要解决粮的问题,而粮的问题又分两类,粮食储存,与运输。

      今年河北秋季丰收了,而今秋粮还没有征收上来,而今即便是征收上来,朱祁镇能看见的也不过是一个数目而已,因为这些粮食,几乎全部都要拔给直隶,作为治河费用之一。

      但是仅仅是一个数目,就足够让朱祁镇兴奋了,比往年多了四十多万石。

      朱祁镇一想到,如果河北水利大工,完成时,那么河北每年的钱粮就会多交出多少,河北大工是内阁决议的利国利民之决策。

      不用多多少,只有能够多出一百万石,就足以支撑大宁镇的存在了。

      至于粮食运输,而今从北京到宣府的驰道,正在开工了,因为朝廷将大量钱粮都投入在河北水利之上,修驰道也没有多少钱。

      所以,这驰道的进展很缓慢,驰道和水利的事情都是周忱在负责,周忱永乐二年进士任工部尚书,一直致力于整顿粮税,和运输改革之事,此事交给他理所应当。

  但是从周忱的那边的反应,却是很好的,最少粮食消耗少太多了,不至于七石粮食,只有一石能运送到目的地,这样的局面,今后将成为历史了。

      粮食问题只要能够解决了。而以杨洪对阵兀良哈的情形来看,朝廷对付瓦刺,情况如何,还真不知道的。

      毕竟朝廷与瓦刺之间,多年来都没有发生过主力碰撞的事情了。

      但是对兀良哈却是太熟悉了,宣宗皇帝宣德八年亲征,打的就是兀良哈,而且是大获全胜。

      所以只要能拖着瓦刺主力,修建好通向喜峰口的驰道,宣大之兵,直扑大宁,重建大宁城,并以驰道与关内相连。

      如此一来,大宁镇就重要起来。

      大宁镇只要重新建立起来,那么北京城距离前线,就远了三百里,一旦有事,也不至于烽火传京都了。


  https://www.biqivge.cc/book/41928/60822127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