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内定
“魏征虽然起于寒微,但文采斐然,胸有大志,大耻小节,博通群书,颇明王霸之术,雅有经国之才。”李世民对毕晶嘀嘀咕咕的调侃恍若不闻,语气深沉道,“在李密手下,边崭露才华,子归唐以来,更颇有作为,招降李勣便是他的手笔。他在东宫深受礼遇,为你参赞谋画,建树良多。他出身山东,素与山东豪杰交好,你结纳山东豪杰,便是他的建议。而他出身寒门,更是压抑山东豪门却不显山露水的不二人选……”
“魏玄成哪,虽然长得难看了一点,但确实才具过人。”李建成微笑,“你对他往事如此熟悉,如数家珍……看来感兴趣不是一天两天了,对他也没少下功夫吧?”
李世民点头:“是啊,我曾数度招揽于他,可惜,他和敬德叔宝等对我一样,对你忠心无二,丝毫不为所动……”
真够不要脸的嘿!这兄弟俩还真是绝配,都能把暗中挖墙脚这种事说得如此清新脱俗,还是当着对方老板的面说出来,脸红都不红一下,简直是脸上笑嘻嘻背后捅刀子的典范!毕晶那白眼翻得,都快看不见黑眼球了,心说这搞政治的,是不是必须都这么无耻?
难怪老子当不了政治家!
毕晶疯狂吐槽中,李建成摇摇头,脸上忽然有些一丝神秘莫测的微笑:“其实,玄成这人的好处还不止此,你处久了就知道了……”
李世民一怔:“你是说他性子倔强,最好犯言直谏?其实我大唐现今最需要这种人。历代君王,登基之初未尝不意图振作,但所谓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一旦闭塞言路,刚愎专行,则社稷不免危殆。我若为君,必得此人以规谏阙失,始终剔剔!嗯……魏玄成,可为谏议大夫!”
咦?这还有个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主儿呢?毕晶听得一愣一愣的。
“说得好,说得好!”李建成击节赞叹,嘴角却又露出那种神秘莫测的微笑来。
李世民疑惑道:“怎么,有问题么?”顿了一下,似有所悟道:“是了,你是说我还未登基,便以帝王自居……”
“不是,不是……”李建成连连摇头,“我是说你识人至深,用人得当……”话是好话,但那点笑意却怎么也抹不掉。
这李建成也不老厚道的啊!毕晶心里却跟明镜似的。
历史兜兜转转,又把魏征顶到谏议大夫位置上了?
魏征什么人,你随便征求他个意见,他都能跟你说二百多条,干当众顶撞你这个九五之尊一点面子都不给,一辈子谏言十万多字,你就算在后院玩儿个鸟,都被盯着把鸟捂死才算完的主儿!
一想到李世民以后脸玩鸟都完不成,毕晶就一阵幸灾乐祸,露出跟李建成一模一样的笑容来。
李世民被这俩人笑得莫名其妙的,但看他们好像也没什么恶意,这才微微放下心来。好半天才回过神来,正色道:“请问,除了魏征之外,若是大哥登基,还有什么人可用?”一边对李建成说,一边瞟了毕晶一眼。
看我干什么?难道还要征求我的意见?这可是唐太宗,居然有征求我的意见的时候?毕晶心里一阵激动,冲口道:“这还用问?这不明摆着的嘛——房玄龄,魏征,李勣,张亮,温彦博,戴胄,张行成,崔仁师,马周……”
李世民微微动容:“说得不错,这些人确实可用!除了房玄龄,张亮、李勣、崔仁师等人都是山东人,且无一人出自高门,而且德才兼备。不过……”李世民顿了一下,微微奇怪道:“那马周是谁?”
毕晶心里又一突,闭嘴不说话了。
他之所以说得这么顺口,是因为这阵子为了穿越抓人准备资料,看了好些历史类论文——可见穿越也是个技术活儿,没文化是干不了的——其中有一篇专门写李世民拔擢山东微族的,上面那些人,都一个一个罗列了出身门第,马周就是其中之一。
但问题在于,这帮人里头也就马周现在是个无名小卒,要等到贞观好几年间才因为当了一次抢手,被李世民赏识,立刻下令召见。见面当天,马周就升了官,随后屡次超擢,没几年就名列宰相了。
要好几年之后才会冒头的一个人,现在就这么说出来,李世民当然会感到奇怪。关键这话还不能解释,难道直接跟李世民说,我是一千年之后来的,现在你们这点破事儿都在历史书上记着呢?
或者干脆装神弄鬼,告诉这马周是上天派来帮你给你做宰相的?
不过你还别说,传说中这个马周还真就有这么一出:
马周本来是华山素灵宫一位先官。李唐将要受命于天取代隋朝时,太上老君,也就是李渊认的祖宗,派他到人世助唐治国。可马周却天天沉缅于饮酒,二十年都默默无闻地混迹于俗人中,完全忘了他的使命,后来竟落魄江湖。
后来马周依据袁天罡的指点,被一骑牛的老头点化,恐吓他五神已散,正气消尽,要他好好反省。后来在一座大宫殿里碰到五个大汉,自称是他的五脏之神,本来因为他沉迷饮酒玷污了身子,所以就离他到了天宫。现在见他悔悟,所以重新回到他的五脏。
马周立刻觉得心神清爽,大彻大悟,重新回到长安,开始了他奇迹般的升迁之路。最后有一天,一群神仙降临到马周家,说他已完成了上天的使命,立刻回天宫。第二天,马周没生病就突然死了。
当然了,传说中他跟什么小寡妇的韵事,那就上不得台面了。
马周死的时候,才四十八岁,据说身患糖尿病——难道就是因为他的五脏神曾经离身而去?
虽然不能再往深里说,但马周的事儿说出来,毕晶也并不后悔。因为历史上,马周那次做枪手,是替常何做的。但那时候的常何,是玄武门之变的功臣,深得李世民信任的,但现在这个家伙却成了叛徒陈小二,以后马周还有没有这个机会,可就不好说了。
万一因为得不到冒头的机会,大唐失去了这么一位明相,算不算改变历史呢?
现在甭管怎么说,李世民有了这么个印象,以后总会留点心——你说以后李世民着急见马周,以至于马周还在路上没到呢,李世民就接连催促了四次,作出这种堪比完颜构十二道金牌的事情来,会不会是因为这一段谈话?
真要是发生这种事情,这到底算是历史影响了我,还是算我影响了历史呢?
这真是个历史的难题啊。毕晶琢磨半天也想不透这里面究竟存在什么样的哲理。但是,就刚刚这段谈话,就几个人这么一商量,连个选举程序都不走,就确定了接下来好几位大唐宰相,这算不算内定呢?
一想到内定这个词,还是内定这么多历史大牛,毕晶就一阵志得意满,嘿嘿偷笑起来。
PS:这几天这几段,写得比较慢,主要是查资料,包括唐初玄武门之变后的某些变化,李世民的某些政治安排,甚至包括科举制度的某些分歧。
关于李世民的政治安排,主要参考了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和汪篯《唐太宗之拔擢山东微族与各集团人士之并进》《唐太宗树立新门阀的意图》诸文。
我这么说的意思,主要是拉大旗作虎皮,显得自己又严谨,又细致,又有文化,以掩盖写出来又水,又难看,又无趣的事实……
逃……
https://www.biqivge.cc/book/41652/56624129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