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三国枭 > 第二百二十四章 贤才

第二百二十四章 贤才


真的也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此时,就譬如赵旭手中的这近三十份答卷,上面真的也是写什么的都有。

        有说要施仁政,有说要行教化的,有说广开言路的,还有说要为国家招纳贤才的。五花八门,不一而足。

        但这些本就是题中应有之意,赵旭对此也并不奇怪。

        可偏偏其中有些掉书袋的奇葩,倒也真不禁让赵旭有些哭笑不得。

        这点就拿赵旭现在所看的这份答卷来讲吧。作者一上来便说:“若吾为太守,必要行先贤大道,创一片大同之地。”猛一看上去,的确显得十分厉害。

        可等赵旭再一看他后面所写的内容,“劝民农桑,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使民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外户而不闭……”

        ‘他阿母的,当自己没有读过先秦的那篇《大道之行也》吗?’赵旭心中暗骂不已。

        说实话,要不是爱惜羽毛,赵旭还真是想将这种人给赶出去。

        ‘你他阿母的怎地不将《论语》写上,这算是什么玩意儿!’

        心中暗骂一声,随即将这些个大而无当,只是在说一些空话和套话的答卷略过,赵旭接着便也不由将注意力放在了其他的答卷上。

        ‘……,这个有点意思。’

        猛然从答卷中翻出了一张首行写着“明法”二字的答卷,刚刚看完那些所谓仁政的赵旭顿也不禁有种眼前一亮之感。

        ‘难不成其中还有一个法家子弟?’

        赵旭心中这般想着,顿也不禁好奇起来。

        却是因为在这个时代,一个能够熟悉运用汉家法律条文的官吏,实在是难得的很。

        毕竟汉律可不仅仅只有《约法三章》那么简单。所谓的《约法三章》不过就是刘邦为了收揽关中人心,但想要拿《约法三章》来治理国家,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在汉一统天下后不久,作为丞相的萧何便就在《约法三章》的基础上制定了《九章法律》。

        可因为帝国实在是过于庞大,各类罪犯层出不穷,因而没过多长时间,萧何制定的《九章法律》也不够用了。故而大汉一边骂着大秦,一边也就不由拿起了大秦曾经制定的各项律法。

        如此一来,汉朝的律法自然也是越来越多。

        到了武帝时期,又因为对外不断扩张的缘故,律法的条目自然也就不由变得越来越多。以至于原本的《约法三章》一下扩充到了三百五十九章。其中单单是死刑一项,便足有四百零九条。

        但即便是这样,汉律的内容却依旧在不断的扩充增长。以至于到了成帝年间,死刑的条目增长到了一千多条,法令繁杂,汉律的全部内容足有一百多万字。

        如此一来,地方上的官吏们自然难以记下全部的律令。

        毕竟一百万字,仅靠人脑,怎么可能能全部记下。

        所以为了能够方便判决,官吏们便也就只好“引案例判”。即两件案子只要情节相似,便就可以直接拿上件案子的裁决结果来处理这件案子。

        后来又因为王莽乱政,光武帝借助着天下豪强世家的力量兴复了汉室,让汉室彻底变成了‘君与士大夫共天下’后。

        那略显死板且不符合地方豪强利益的汉律,自然也就越发的无人问津了。

        反正赵旭当初做县尉时,作为县长的张勉在裁决案件时便带着极强的主观性,很多案子甚至完全都是在‘随心所欲’。

        但即便是这样,张勉还算是好的,至少他没有像那些个所谓的山东名士那样做出‘义释贼人’的操蛋事。

        可这么多年了,赵旭也真的没有见过事事都‘遵纪守法’的官吏。

        因而当看到这篇题目名为《明法》的答卷后,赵旭也真的是生出了爱才之心。

        ‘此人乃是一个人才啊!’

        看着这份答卷,赵旭的心中也不禁浮现了这样的想法。

        因为此人写的着实是好。答卷上面有关治安的,有关监察官吏的,每一条都写的十分的详细清楚。

        ‘或许此人可以作为我的督邮或是功曹。’赵旭在心中忍不住想到。

        所以在看完这份答卷之后,赵旭便也不由将这份答卷和方才的那些答卷分开来放置。然后接着,也就不由继续向下看了起来。

        ‘这,看来其中真的是不乏人才啊!’

        看着看着,等赵旭一直看到最后一份时,原本一直面无表情的他,嘴角却也不由再度浮现出了一抹笑容。却是在方才那篇《明法》后,又出现了一篇《安民》。

        而这篇,在赵旭看来,甚至还要胜过方才的那篇《明法》。

        因为相比起法制,‘安民’无疑才是河东现在的当务之急。

        ‘更难得,条理清晰,可行性极强。尤其是那‘以工代赈’要在这时借灾民之力,开挖水渠以备来年的办法。可见此人也是一个有远见且能做实事的人。’赵旭心道。

        故而再将这篇《安民》放在那篇《明法》上后,赵旭拿起这两份答卷,也就不由对着堂下众人问道:“不知这两份答卷,乃是诸君中那个所写?”

        “是在下。”

        “还有在下。”

        两人相继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其中一个便就是最后那个交卷的麻衣中年人,而另一个,则是一个身穿月白色衣袍,生的比较清瘦的青年。

        见此,赵旭微微一笑,便也就不由看着他们二人问道:“敢问两位,高姓大名?”

        “在下襄陵贾?(de)。”麻衣中年人回道。

        “在下绛邑李旒。”清瘦青年也作揖回道。

        “如此,赵旭见过两位先生了。”说着,赵旭却也不由还了他们一礼。

        “这……”

        见赵旭如此,两人却是不禁显得有些诚惶诚恐,一个个立在当地,也不知该做如何反应了。

        见此,赵旭哈哈一笑,则也不由摆手让二人重新坐回了座位。


  https://www.biqivge.cc/book/41086/2662385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