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袭击
五月初五,曹延襄率军抵达南梁道固平关,随即发起进攻。
同日,杨英率军抵达跑马道剑阁关,发动夺关之战。
伪蜀国叛军凭借地利,开始反击。战火在两关持续燃烧。
五月初七,初三那日深入密林的曹姳靖一行人失去音信,杨英得知心忧不已,但仍英勇应战。
五月初八,八万援军抵达梁州大营,听候调遣。
五月初九,杨英负伤,剑阁关攻势稍减。
五月初十,伪蜀国面对固平关前曹延襄发动的猛烈进攻落了下风,增援两万人加强防御。而又在得知剑阁关情势稍缓,伪蜀国便将重心放到了固平关。
五月十一,在密林中已经“消失”四日的曹姳靖突然带着三百人有如神兵天降一般从剑阁关侧后方山林杀入。恰是此时,攻势暂歇的杨英再一次发起了进攻,里应外合。
五月十二,血战一日后,剑阁关上“蜀”字军旗被曹姳靖斩下,杨英率军入关。
同日,暗探临风道的李凌霄、曹姳宁传信归营,位于通州的岩关守将左右摇摆,立场不明。
得到消息后,皇太女元光亲率四万人袭击岩关。
五月十三,得知剑阁关已失的伪蜀国拼死抵抗,曹延襄得知剑阁关已被拿下后立即撤军,保存实力。同时,曹延襄得知太女亲征的消息。
五月十五,曹延襄归营。
焦急且愤怒的她痛骂了驻守在此处的狄峥:“当年赤云举事时候你就入伍,这么多年下来,一点本事也没长?想拦个人都拦不住?若是太女有个三长两短,你对起武成王?对得起陛下吗?”
“末将并非不拦,只是……只是……”这五大三粗的汉子支支吾吾道,“早在太女决定亲征之前,便在夜间派人将末将绑了……”
“哈?”曹延襄又气又笑,震惊得脸上眉毛都打成了死结。
元光当真是好计策!
这时,未随太女亲征的潘如臻递上一封书信,这是元光特意留给曹延襄的。
曹延襄瞥了一眼潘如臻,这位想必也是被太女“收买”了,和她一条心,留下来,现在装模作样来解释一番。
她展开信笺,却见一纸空白,怒从心头起,狠狠将其揉成团,攥在手里。
潘如臻早就料到曹帅是这反应,便道:“太女言,‘一日为师终身为母’,您是她的老师,她是什么斤两,什么脾气,您早该清楚,千言万语,就不必写在纸上了。”
“所以就留着你承受我的怒火,你被卖了,你还乐滋滋帮她数钱?”曹延襄反问。
是,元光说得对,她从小就被元衡用最好的教育资源喂着,光说兵法上的老师,除了她还有她父亲夏侯雍。
真让她到前线了,怎么能忍住不上阵?
曹延襄只是担忧,元光毕竟还年轻啊。
罢了罢了,这些人,比元光资历浅的,不敢忤逆她;比元光经验丰富的,也越不过她太女的头衔啊,她绑个人算什么?
眼见曹延襄气得差不多了,潘如臻才开口道:“可曹帅也知道,单骂末将是没用的。如今剑阁关已拿下,末将愿率人前去接应,再同杨将军一同收回绵州,直下益州。”
太女在与潘如臻打如意算盘的时候,便说,曹帅定然跟着她的屁股前往临风道,而剑阁关需要援军,到时候,才能从巴州和绵州两线夹击伪蜀国。
这就是潘如臻一展身手的时机。
“你们啊,”曹延襄看着潘如臻一脸淡然,便知这些小年轻早就合计好了,摇了摇头无奈道,“你便率三万人去支援杨英。”
而她自己,将率三万人去临风道。
这时她心里在想,年轻不听话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这事,被陛下知道,她又会怎么样?
皇家这对母女啊,都是剑走偏锋的主儿。
——
元光此举当然不是乘兴而为或者贪功冒进,而她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岩关大将林铸必然是得到了伪蜀国叛军给出的好条件,他才会放弃对大周的忠诚,摇摆不定,做个墙头草。
可见,通州已然被叛军渗透。
但眼下,身为皇太女的元光是最合适杀入通州和试探通州守军的。
若是他们直接叛了,她刚好可以带兵平定;若是他们还没有叛,依旧想两头通吃,她就可以以太女的身份警告他们,再秋后算账。
从长远来看,元光想要建立新军,她除了有太女的身份还不够,她必须要有实际的功勋。
无论是从她的名声考虑还是从建军策略来说,实战经验对她都太重要了。
岩关,她一定要去。
若是延误,加上其他两关军情有变,通州可能会立刻倒戈。
所以,她就算冒着风险也会走这一遭。
五月十五日,率军抵达通州的皇太女终于对守城镇军亮出了身份,要求刺史和镇将出城迎接。
而此时剑阁关被拿下的消息想必通州已经有所耳闻,无论是彻底拒绝伪蜀国的盛情邀请,继续效忠大周,还是趁着太女莅临将其抓获转头向伪蜀国邀功,他们一定会在此时做决定。
鸿门宴是他们想到的第一个办法。
但元光怎么可能会给他们机会?早在知道通州镇将林铸竟然敢摇摆不定,她就决定要给这些不忠不义之辈颜色看看。
他们的鸿门宴,元光自然是不会中计,但皇太女为他们设下的鸿门宴,他们敢拒绝吗?
他们拒绝,则说明他们生了异心;他们不拒绝,就成为了皇太女的瓮中鳖。
林铸对刺史道:“太女亲临又在城外设宴,只怕得到了风声,我们若是出城必然被擒,不如就此反了!”
那刺史见林铸气势汹汹,他哪里敢说一声不,只怕对方当初就要将他斩了。
正在刺史明面上答应,实际上准备出城弃暗投明之时,皇太女见二人迟迟不至,便率先发起了进攻。
血战通州,自此开始。
五月十七,在宣布反叛通敌的通州重新纳入大周版图,林铸被亲身上阵的元光斩首示众,而城中暗藏的伪蜀国势力被铁蹄与长枪肃清。
这一仗,逃出来的刺史将功抵罪,从他口中得到了通州内第一手消息,为她们的进攻提供了帮助。
烽火只燃烧了两日,突然爆发战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平息。
就在元光与李凌霄、曹姳宁清剿余孽,布防守城,准备趁热打铁向巴州发起进攻之时,曹延襄率着兵马驰援而至。
在岩关上巡视的元光三人鏖战了两夜,年轻的脸上尽是汗迹和血污,还有难以掩饰的疲倦和拥抱胜利的喜悦。
她们正环顾周围险峻的山隘,黢黑的山岩之上生长着葱郁的林木,浓绿与深黑的争斗上演一出深山之内的求生好戏。
只不过她们没有功夫欣赏,因为得知元帅曹延襄已率军而至。
要挨骂了。
听得亲兵一声通知,李凌霄眼皮一跳,她道:“这时候就像小时候偷偷出去摘别人院里的果子时被娘知道了一样。”
因为年纪相近,又在通州战场上结下了过命的交情,元光在二人面前越发的轻松随意,她听完倒也叹了一声气,随即笑道:“我早就做好挨训的准备了,不过,幸好呢,打赢了。”
元光的时机判断并没有出错,若是再晚一些,让林铸先反再做足防守的准备,对她们而言不是好事;而若是叛军得知剑阁关已失,便心急火燎要拿下岩关,增强防备,到时大周再出兵,就不会像现在这么顺利了。
曹姳宁她脸上有些担忧,又有些幸灾乐祸,笑着道:“殿下与其想着怎么和曹帅交代,不如想想凯旋之后怎么和陛下交代。”
“这仗还没打完呢,你就想着得胜还朝啦?”李凌霄笑道。
元光满是血迹的脸上咧开了满不在乎的笑:“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挨骂就挨骂吧。”
母皇一定会明白她这样做的原因何在,至于挨骂,那也是担忧她的安危而已,只要自己全尾全须回去了,骂骂也就算了,不碍事。
曹姳宁嬉皮笑脸道:“殿下既然不怕被骂,到时候曹帅骂起来,可记得自己把责全揽了,可别把我们给供出去呀。”
“战时说同甘苦、共患难,现在你想着先跑,阿宁,你不地道!”李凌霄作势要狠狠揍她。
差点被揍的曹姳宁一个闪身避开了阿姊的拳脚相加,笑着反驳:“我怕被姑姑骂,你要不怕,你也去挨一挨呗。”
三人嬉笑之时,见驻守在周围的卫兵低首致意,便知曹延襄来了,她们默契地收敛了玩笑。
“臣哪里敢责怪太女呢?”板着脸的曹延襄阴阳怪气道,“天底下,只有陛下才能训导太女殿下。”
原来她早已经将三人的玩笑话听进去了,想必是气上加气。
“至于你们两个,那我还是能骂上一骂的。”说罢,眼风一扫那已经像蔫了吧唧的霜打茄子似的李、曹二人。
面对主帅兼老师的怒火,元光明白了曹延襄话中不满,但她却没有因此而瑟缩,她从不认为自己的决定是错的。
老师作此反应只是担心而已。
而天下的重担,迟早会从母皇和老师那一辈交到自己这一辈身上,现在是她要为她们年轻人说话的时候了。
“敢问曹帅,我等率军突袭通州,是贻误了战机,还是白白送了将士们的性命?我想,若是当时曹帅在场也一定会果断下令出击。”元光问。
虽说这并不是主帅的命令,但元光身为监军的太女,在紧急的时刻拥有调兵出征的权限。这一点,在场的所有人都明白。
而袭击通州、拿下岩关的时机本就是稍纵即逝的,如果一来一回再请示主帅,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这无疑是教条的、僵化的。
她又诚恳道:“老师的愤怒是由对女儿们的担忧所化,为人女儿,这时承担几句来自于母亲的责罚,又何不可呢?而小辈们自当量力而行,小心谨慎,不可再让母辈担忧了。”
元光这话说得极漂亮,她先是以太女的身份强调了此行并没有法理上的过失,她们的举动不应被责怪。而后,她以学生和女儿的身份理解和体谅了老师和母亲的怒火,给了曹延襄一个台阶下。
曹延襄听完倒是发自内心赞叹了一会儿,还真是陛下教出来的好女儿,这话头话尾都给她包圆了。
再看看几个人,虽受了小伤,但眼下还是活蹦乱跳、打打闹闹的样子,曹延襄现在就是再气,也该消了。
“罢了,”曹延襄轻轻一叹,对她们挤了挤眉眼,表达着强弩之末的愤怒,“自己心里有数就是了,还不快去收拾收拾,一个个脸上糊的都不知道是自己血还是别人的血。一个时辰后前厅议事,务必尽快拿下巴州,与绵州成夹击之势,攻破伪蜀国!”
虽然她们拿下了振奋人心的胜利,可这场企图颠覆元周王朝的战争还远没有到结束的时候,她们绝不能懈怠。
https://www.biqivge.cc/book/39808596/2223360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