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挞清 > 第98章 火军独立

第98章 火军独立


1856年9月,天京事变爆发,东王杨秀清被天王洪秀全、北王韦朝辉联手诛杀。

        10月,不列颠国以“亚罗号事件”为借口,高卢国以“马神甫事件”为借口,组成英法联军,对华夏宣战,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

        11月,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火军陈城进京勤王,北王韦昌辉、燕王秦日纲、佐天侯陈承镕伏诛。石达开进入天京城辅政。

        清军布置在江南的江北大营、江南大营都刚刚经历大败,士气低落。

        天京事变后,太平军元气大伤。清军乘机进逼镇江、句容、溧水。

        时任两江总督怡良据守常州,对火军采取羁縻招安的对策。别人问起来,他就说太平军僭称王号,为害甚烈。火军虽名属太平军,但尚无僭越之举,又不伤百姓,不废儒学。他准备先攻灭太平军,再想办法招安火军。

        火军已得到江阴、常熟、沙洲、太仓、嘉定等长江南岸诸座城池,又在江阴大兴土木,营建水师基地、船政学堂,俨然已把这里当成了新的根据地。

        此前,陈城已和石达开联络过,确知石达开无意夺取江南。

        纵观国内外局势,形势对火军出奇地有利。

        陈城曾经答应过部属,只要杨秀清一死,火军立马独立。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陈城认为太平军难成气候,倚靠太平军有弊无利,火军应该独立了。

        11月10日,火军正式宣布独立,同时发布了一条简单的独立:

        火军者,火民之军也。

        前者,火星赤焰滔天,数百遗民逃奔地球。以火民与华夏同文同种,特投奔华夏。

        不想华夏内战正酣,清军与太平军互相屠戮,惨无人性,史所罕有。

        火军寄居太平天国之铜陵,不得不委曲求全。受其胁迫,亦不得不率军西征。然而,火军所到之处,秋毫无犯,救济流民无数。战场上不滥杀,不拉壮丁,不随意摊派钱粮,百姓交口赞誉。

        火军仁义之师,故能在夹缝中求生存,在险境中求壮大。我们以为生民立命作为全军最高宗旨,凡事为民作主,为民争利,故能得到百姓拥护。

        火军创业至今,已有精兵五万,战船、枪炮精良,又有工厂、学校、医院、矿产若干,足可自保矣,亦能独立矣。

        火军倡言自由、平等、文明、科学,既不容于清廷,也不容于天国。道不同,不相与谋。我们将独立自主,革故鼎新,变火军为民军,从此改称民军。

        太平天国妄信上帝,而肆行杀戮,不顾华夏万年传统,捣毁儒释道三教,天理不容。洪秀全僭称天父次子,荒谬已极,匪夷所思。

        但凡稍识文字,稍有见识,也不会、不应盲信拜上帝教。太平军之所以胁迫数十万人,占据数十座城,不过以滥杀胁迫生民,以滥罚挟制士卒。

        清廷自关外入主中原,今已二百年矣。虽然内忧外患,生民流离失所,但仍然占据华夏,为华夏之正统,为国际诸国所承认。

        今后,民军将采用清廷年号,文字语言俱按清廷制度,唯衣冠服饰仍采用火民风俗,与洋人类同。

        今后之民军,乃独立之民军,既不从属清廷,也不从属天国。

        今后之民军,为生民立命,聚生民为军。耕者有其田,劳者有所得,病者有所医,老者有所养,学者有所教。让生民安居乐业,从此再无战乱、贫穷、徭役、苛政、天灾之苦。

        今后之民军,将大力发展工商业,期望以华人之聪明、华夏之物力,迎头赶上洋人,跻身世界一流国家之列。

        今后之民军,不仅有军队、城池,还有学校、造船厂、机器厂、枪炮厂、印刷厂、衣服厂、炼钢厂、采煤厂、铁路公司、电报公司、汽车厂、炼油厂等。洋人有的,民军皆有,有过之而无不及。

        今后之民军,不仅为华夏之民军,也为世界之民军。

        今后之民军,不仅为仁义之师,也为文明之师。

        天下有志之士,不论是卫护儒学,还是有心洋务,都可加入民军,为华夏之复兴贡献大才。

        民军只论真才实学,不问出身,不问有无官职,不分男女,不分老幼,只要心向华夏,心存良知,皆能人尽其材,物尽其用。

        火军宣布独立,从此改称民军,舆论一片哗然。

        虽然陈城口口声声宣称独立,既不从属清廷,也不从属天国。但从上的文字、语气上看,民军已经完全倒向了清廷,并向清廷方面抛出了橄榄枝。

        对于太平天国,民军将洪秀全怒斥为神棍,关系已然决裂。

        太平天国之边,石达开主张安抚陈城,不可与民军翻脸。毕竟,大家曾经共事过,有过同袍之益。而且,民军在芜湖布置有重兵,与天京近在咫尺,又有大型战船,随时可以封锁天京。

        洪秀全则怒不可遏。他倒不在乎民军独立,因为民军本来就自成体系,不大服从太平军的号令。他生气的是,陈城在中指名道姓骂他为神棍,骂拜上帝教荒诞不经,令他颜面无存。

        在洪秀全看来,石达开也不识大体,竟还妄想与陈城媾和。天京事变给洪秀全的打击太大了,他再也不敢再放权给石达开。

        石达开在天京事变后委曲求全,进入天京城后又严禁滥杀,连韦昌辉的亲属都得到了保全。石达开此举深得众心。在天国上下一致呼吁下,洪秀全不得不授权石达开总理军政事务。

        但洪秀全耍了个阴招,他封石达开为“五军主将”,却把军师一职留给了自己。石达开的“五军主将”只是个虚衔。因为“五军”原是指首义五王各领一军,现在五王死了四个,只剩石达开自己了。“五军主将”也只能节制翼王自己的部队。

        洪秀全深怕石达开擅权,处处掣肘石达开。眼见石达开竟然主张与民军求和,洪秀全更加气愤,派亲信蒙得恩把石达开训斥了一顿,国。他还声称今后将把民军视同清妖,要石达开拿出良策,尽快消灭民军。

        清廷这边,自然是欢欣鼓舞。

        太平军刚刚经历过天京内讧,元气大伤。民军脱离太平军,在太平军背后狠狠捅了一刀。况且,民军在芜湖、铜陵部署有重兵,又深知太平军的底细。若能为我所用,帮助官军攻打太平军,则天京指日可复矣。

        于是,不少官员纷纷上书朝廷,希望咸丰帝不要吝惜官职,尽快招安民军。

        这些官员中,最有名望的是湘军统帅曾国藩、两江总督怡良、湖北巡抚胡林翼。这三个人,一个手握数万精兵,一个是满人总督,一个是汉人巡抚,均是咸丰皇帝最倚重的地方大员。

        尤其是曾国藩,在密折中详细剖析了当前的时局。他说当前国朝有两大心腹之患,一曰长毛盘踞金陵,二曰洋人输入洋货。与这两大患相比,民军可谓癣疥之疾,暂时无伤根本。

        曾国藩力劝皇上抛开偏见,请他以官职稳住陈城,争取民军站在官军这边。若有民军相助,天京可指日规复。长毛一平,圣皇上可内修政治,采撷民力,集中力量对付洋人。如此,国朝方有希望中兴。

        但咸丰可不这样认为。他是万人之上的天子,不容许任何人挑战他的权威。自古有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这民军虽然亲近官军,背弃长毛,但语气桀骜不驯。若允许民军独立,则日后湘军、鄂军、洋人都要闹独立。你占一片地,他占一座城,这大清的大好河山,以后还能姓爱新觉罗吗?

        咸丰和洪秀全一样,断然拒绝了臣下的建议,命他们替君父分忧,早日拿出良策,彻底荡平民军、长毛等一切非法武装。


  https://www.biqivge.cc/book/38305672/2644887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