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劝学
下午,姚湾陪陈城和荷田到芜湖城外参观。芜湖城离长江不远,出了西门就能闻到江水的腥味。
西门外是一条繁华的商业街,商铺林立,行人来来往往,一副熙熙攘攘的样子。
芜湖是一座大城,和其他当时的繁华大城一样,城门有着繁华的商业街。
旧时华夏,各类城池不问大小,一到傍晚就要紧闭城门。有些旅人来不及进城,只好找城外的旅馆住宿。
普通小县城的城门外一般只有两三家客栈,而大城城门外往往会形成一条繁华的商业街。除了旅馆之外,茶馆、烟馆、戏馆、药铺、绸布店等商铺也会随之兴起。
芜湖西门外的商铺在1853年、1855年两度毁于战火。在残酷的城池争夺战中,守城的一方为了便于防御,往往将城门外的商铺付之一炬。
才两三年功夫,在一片废墟之上,一条繁华的商业街又奇迹般地冒了出来。商业街上一片祥和的气氛,仿佛从来都没有发生过战争。房屋崭新,行人欢快,商户安居乐业,一切都是欣欣向荣的样子。
陈城不禁想起几天前经过镇江、天京时的景象。天京、镇江都是太平军控制下的大城,本来都是东南巨邑。但清军围困甚紧,前锋直逼天京、镇江城下。
在连续多年的城市攻防战中,天京、镇江已是哀鸿遍野。城外的商铺、民居、寺观都被太平军或清军焚毁。城内死气沉沉,到吃饭时候也看不到多少炊烟。
天京、镇江都已成孤城,人口越来越少。军民之中,生病的得不到医治,病死的不能拉到城外掩埋。
与之相反,皖南一带在民军控制之下,一切都欣欣向荣。百姓无兵灾战祸之苦,无缺衣少食之忧。很多流民听说皖南太平,民军为民着想,成群结队来到皖南。
当时,休宁县、郎溪县、黟县这三座小城,都是民军兵不血刃占领的。当地的百姓听说民军武力强大,推行人人有田,便发动了暴动,胁迫县令主动献城。
此时,陈城等人轻车简从,走在芜湖西门外的商业街上。大家看到商业繁荣,心里十分愉快。
前面围了好多人,不时从中暴发出热闹的叫好声。
陈城也好奇地凑了过去,原来是有人在表演杂耍。只见一对夫妻,大约四十多岁,男的使一条长鞭,女的拿一张一尺见方的黄纸。
女人把手臂伸得直直的,用两手把黄纸举在胸前,撑平。男人离女人有一丈远,在原地把长鞭甩得“啪啪”作响。他要在一丈远的地方,用长鞭末端的鞭鞘把黄纸劈成两半。
观众都为他捏了一口气,生怕他一不小心打中自己的老婆。那鞭鞘发出的声音很尖锐,看样子,若被它击中,非要流血不可。
男人在原地甩鞭多下,把现场观众的小心脏都吊上了嗓子眼。眼见围观的观众越来越多,有人开始不耐烦了,男人一咬牙,甩鞭出去。
“啪”的一声,对面女人手中的黄纸应声破成两片,众人纷纷叫好。
一尺见方的黄纸碎成了两半,女人把其中那块较大的纸拿到手里,再次举到胸前。
纸片只剩一本书大小了。那男人继续在原地甩鞭,跃跃欲试。
“啪”的一下,纸片再次分成两半。女人的手和胳膊毫发无伤。观众纷纷叫好。
紧接着,女人把残留的纸片又举到胸前。纸片只剩一张扑克牌大小了。这么小的纸片,男人就算本领再大,也难免不会伤到女人。
女人故作害怕,闭上了眼睛,有胆小的观众也跟着闭上了眼睛。
果然,男人这一鞭伤到了女人。那女人痛得捂紧了手,不停地跺脚,嘴里骂男人笨蛋骂个不停。
男人不敢还口,无奈地在原地傻笑。
观众见夫妻两个吵起了架,也纷纷轰笑起来。
男人见状,知道表演起了效果,便向观众抱拳道:“各位父老乡亲,俺们一家四口来自淮北。家乡有兵灾,俺们无家可归,一路乞讨来到芜湖。初来乍到,只好给各位爷们大姐表演杂耍,博大家一笑。若俺们表演得好,也请大家施舍几文钱,让俺们晚上吃顿饱饭。”
说完,两个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小孩各自拿着一个破碗,向观众讨要赏钱。
男孩大约八九岁,一双眼睛虎虎有光,毫不怯懦。女孩大概六七岁,眼睛躲闪无神,看起来十分胆小。
可惜,围观的人多,给赏钱的倒少。看到小孩端着破碗靠近,不少观众连忙躲避,转身走开了。
辛苦一场,却只赚到二十多文钱,夫妻两个不禁连声叹气。
荷田又动了恻隐之心,令亲兵拿出两元民币给他们。
民币是民军发行的银元,与外国的银元类似,只是成色更好,含银量高,深受老百姓喜欢。
一元民币,在黑市上能够兑换一百文清朝的铜钱,价值不菲。
夫妻两个十分高兴,只是那男人嘴笨,说不出感谢的话。那女人倒是灵活,连忙向荷田道谢。
荷田看着两个可怜巴巴的孩子,说道:“孩子这么小,得让他们读书呀。读了书,将来才有出息。”
女孩的脸一下子就红了。男孩感激地看着荷田,又眼巴巴地望着父母,似乎在恳求父母允许他读书。
女人讪笑着说:“俺们前两天刚从江北渡江来到芜湖。听说芜湖没有战乱,民军为民作主,所以冒险来了芜湖。只是我们身无分文,全靠表演杂耍混口饭吃,哪有余钱供孩子读书呢?”
皖南的民军和江南的民军一样,只占领了长江以南的城池,江北的地盘都为太平军所有。
这对夫妻自称来自淮北,自然是从太平军的地盘里逃过来的。清军和太平军正在皖北一带厮杀,捻军又在皖北一带横行。这一家人在江北,肯定也吃了不少苦。
民军在占领区内实行六年义务教育,七岁的孩子必须进入小学读书,父母只需缴纳很少的学费。只是这对夫妻刚从敌占区来到芜湖,还没落下脚来,更谈不上让孩子上学。
姚湾说:“你们刚来芜湖,不熟悉我们这里的情况。我们这里有流民屯,专门用来安置像你们这样流离失所的老百姓。你们可以进入流民屯,让流民屯给你们分配工作,种田、开矿、跑船都可以的。屯里还有免费的学校,可以让孩子在里面读书识字,将来可以参加民军……”
这时候,大街上冲过来几名挂着红臂章的中年人。他们是学校里的督学,特到大街上抓逃课的学生。
陈城这才注意到,刚才围观杂耍表演的观众里,混杂了不少十岁出头的少年。他们必是逃了课的。
那督学抓到逃课的学生,就用绳子把他们绑在一起,一边骂他们,一边拿了根光滑的荆条抽他们,把学生打得哭爹喊娘。
姚湾正要阻止督学的体罚行为,陈城却拦住了他,说:“督学打得对,让这些逃课的学生长长教训。别人上不了学,他们上学了却逃课,不打他们,难道还要护着他们?”
那督学并不认识陈城,倒是认出了姚湾,慌忙向他解释,说:“这几个孩子多出身于船民,历来是从不读书的。他们的父母被我们民军编入了船队,正在江上跑船运,没人管教他们。这些不成器的孩子就偷偷从课堂里逃了出来,跑到大街上鬼混。”
姚湾呵呵一笑,说:“你们打得好,对付这些淘气的孩子,就应该狠狠地教训他们。只是要注意分寸,不要打伤了他们。”
那督学连忙答应。
姚湾指着表演杂耍的一家四口说:“这家人刚从淮北过来,衣食无着。我准备把他们安排进流民屯,请你安排他们的孩子尽快上学读书。”
师长发话了,那督学赶忙答应。
https://www.biqivge.com/book/38305672/2628030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