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八十节 文化产业的差距
那群奔着拿破仑的名头来中国的资本家的子弟,其中有数百个开办了机器大工厂,主要集中的领域正是纺织业和丝织业,因为这两项其实也是法国人能拿得出手,另外有能力开办的工厂,让他们开办一家造船厂,这些子弟的资金往往达不到,技术上也够不着。
所以只能在投资小,周转快的领域投资。而且他们大多数还成功了,得益于拿破仑战争结束之后,两年世界市场的回暖,他们迎来了一个好时机,中国更低廉的人工成本让他们在法国生产棉纺织品无法跟英国竞争,可拿到中国来反而可以返销欧洲。
这些来中国投资的法国企业主,大多数在法国的时候,家族就是经营工厂的,他们这个阶层恰恰也是拿破仑的拥护者,因为正是拿破仑通过大陆封锁,才让法国诞生了这个阶层,也随着拿破仑的倒台,这个阶层遇到了寒冬。
现在的法国工场主们,不但失去了一个封锁的欧洲市场,在英国商品的冲击下,他们连本国市场都无法保证。又通过信息往来得知有些朋友在中国投资发财,一股法国投资潮在中国兴起。
对这些法国投资,周琅是喜忧参半的,喜的是他们带来了新技术,新管理方法,将周琅一直推广的大工厂制,机械化生产的普及速度大大加快了。忧虑的是他们也借着中国的东风渐渐膨胀起来,中国可不是一个白人国家,法国人在荷兰投资,他们会变成荷兰人,可他们在中国投资,他们基本上不可能变成一个中国人,在中国他们是壁垒身后的异族!
喜的还有他们将丝织机械化也带到了中国,而在他们之前,中国丝织工业一直都是手工作坊的天下,清代时仅南京一地就有丝织机 5万台,以丝织业为生的人口高达20万人。苏州、杭州一带是“机户万家,日出万绸”,数十万丝织工人。广州的丝织工业也相当庞大。但大多数都是手工作坊生产,通过工部引进的丝织工厂尚未推广开来。
法国投资者加速了这个进程,因为法国是欧洲丝织工业的领头羊。
欧洲的丝织工业源自十字军的东征,当年将中东地区几千名丝织工人掳掠到了意大利,并且在当地生根发芽,意大利很快就发展为欧洲唯一的丝织品生产国。到了波旁王朝时期,王朝的开创者亨利四世,不满于大量法国贵金属流失用来购买意大利丝织品,开始动用国家力量推动丝织工业的发展。
国王亲自制订丝绸发展计划,大量的宜桑之地被发现,养蚕业得到重视,丝织业也发展起来。从意大利引入大量技术人员,来自意大利米兰和卢卡等地的丝织工人带来了先进技术,自此法国织工可以独立于意大利之外进行生产。
路易十四任命的重商主义商业大臣科尔贝尔,通过系统的科学管理费昂发,制订产品规格和质量标准,让法国产品的质量开始领先于意大利。大量来自王室的订单用于凡尔赛宫及其它宫廷的装饰。路易十四时代崇尚奢华的法国风尚席卷了欧洲,对丝织品这种奢侈面料的需求也大大增加,法国丝织工业开始超越意大利,引领欧洲潮流。
法国大革命前,法国丝织业中心里昂已经有18000台纺织机在运转。法国大革命对法国丝织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用丝绸制品的贵族阶级被清洗,或者大量逃出法国,便宜的棉布成为流行的衣料,导致法国丝织业几乎完全停顿,半数以上的纺织机上空无一物。
还是拿破仑上台之后,给法国丝织工业带来了转机,拿破仑下令社会名流必需穿里昂丝织品,并且替他设在各处的行馆订购大批的丝织品。其它富人和新兴阶层起而效尤,里昂的丝织工业才重新恢复。
法国的丝织工业也产生了技术革新,大革命之前发明的贾卡织机开始普及,这是一种高效率提花机,原型当然是来自中国,但中国一直沿用了数百年甚至可能是上千年,机器的构建和原理跟宋代没什么区别。
大型复杂的提花机生产的云锦、宋锦确实质地优良,是全世界渴求的奢侈品。但法国人的革新大大提高了效率,一台大型提花机,需要6个人操作才能纺织出复杂的图案,但通过一套打孔卡,则只需要1个人就可以批量生产大型复杂图案的织物,这种效率体现的可不仅仅是6倍的差距,而是几十倍,因为法国机器更容易跟动力机械结合,他们引入了蒸汽机。
其实引入这些机器,甚至是法国人最近几百年对丝织工业的技术革新,周琅都不担心,因为他看到这些技术很快就被中国同行模仿过去了。但这些学到了法国人的技术的中国丝织工厂,却一直竞争不过法国人。
这时候周琅才开始关注,他发现,中国丝织工业确实落后了,落后不是技术也不是产品的品质,而是一整套管理思想和管理办法。中国人,甚至周琅对丝绸的理解,就是一种产品,丝绸工业则是一种手艺。
这有错吗?所有人都这么认为!
但真的错了,从路易十四时代起,法国就打造了一整套丝绸工业体系,这套体系可不是简单的手艺和产品。而是从设计,到制造的一整套文化产品。
颁布法令,给予特殊地位,制订产品质量标准,建立保护体系,同时进行大量订货,这是法国政府给予的政策性管理。但更多的管理,则是通过里昂等地的丝织行会进行的。他们建立了丝绸设计学校,培养专门的设计师。这些设计师的水平很高,紧随时代潮流,不断推陈出新,洛可可、巴洛克,主流艺术领域流行什么,他们就跟着设计什么。
不止设计图案,还设计新的丝绸品种。里昂最重要的是梭织物,梭织物的主要种类有平素织物、花缎织物、重锦织物、绒类织物、纱罗织物以及像景织物,这些织物的设计有着一套自己的系统和理论,必须与织机的开口和传动原理相一致。设计师不管革新,然后通过出版专业书籍,进行技术推广。
为了保证这一套产业链能够健康成长,早在1744年,里昂就颁布了法律,明确保护设计者的设计版权,鼓励设计师的创造,1756年成立艺术学校来提高设计师的艺术水平,学生们在这里先学绘画基础,再学花卉设计,再学织物设计,了解时尚的趋势。到了1790年前后,里昂已经有80名独立设计师,为里昂丝织业提供设计方案。
了解到这些情况之后,周琅有些沉默了,什么叫差距,这就叫差距。中国的丝绸工业,一直就是一门手艺,一直就是工匠们的领域,没有任何高级知识精英关注这个领域。所有的产品要么是万年不变的老祖宗产品,要么就是老工匠摸索出来的十分有限的新品种,这跟直接通过设计师,有意识的推陈出新,有意识的追逐艺术潮流相比,思想理念上差的太打了。
由于拿破仑的倒台,法国经济一片哀鸿,法国丝织工业再次陷入停顿状态。而丝织工业也是拿破仑曾经重点保护过的产业,很多丝绸工业的精英来中国投奔拿破仑,他们开办起了新式丝绸工厂。
他们引进的先进技术,周琅不担心,他们引进的管理方法,也不构成威胁,可他们带来的理念,实在是超越了中国手工匠人的能力范围。结果短时间内,他们不但用中国优质生丝生产出了大量畅销欧洲的丝绸织品,抢走了大量的外贸生意,仅仅过了两年,他们就开始挤占本地市场。
他们的工厂数量不多,在南京只有三家,在杭州和苏州各有一家,但规模非常大,他们扩张起来也没有中国手工作坊那种农业式的量入为出的逐步积累风格,而是有利可图,就马上借钱扩张。为此一些法国商人甚至将法国的银行业都引入了中国,开办起了转为丝织工业提供资金的一批中小银行。
几家丝绸工厂,仅仅三年时间,普遍已经雇佣了上万工人。原料是中国蚕农几百上千年持续不断培育出来的优质湖丝,工人是心灵手巧的中国江南姑娘,用着中国的优质原料,使着中国的廉价劳动力,法国人却谋取着暴利。
最让周琅不能接受的是,他们还对中国进行了文化入侵,因为他们引入了大量的欧洲文化图案,最多的就是古罗马、古希腊艺术风格。
18世纪早期,欧洲流行的是中国风,大量中国文化制品涌入欧洲,最集中的体现是中国瓷器,那种水墨图案的瓷器,在欧洲极为流行,乃至出现了大量拙劣的仿制品。估计在18世纪初,英国人把2500万件到3000万件中国瓷器运到了欧洲。
可是18世纪前三十年一过,从中国运销欧洲的瓷器极具减少,原因并不是欧洲人掌握了烧造瓷器的工艺,而是因为流行风尚改变了,欧洲人开始不再迷恋中国风情,而是产生了群体文化自豪感,开始流行起了古希腊和古罗马艺术风格。
中国瓷器工匠没能追上流行风尚的改变,失去了每年数百万、上千万件瓷器的大市场。
https://www.biqivge.cc/book/38256/2343667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