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贯穿大明的百年世家 > 第四十四章 国本之争·完

第四十四章 国本之争·完


对于废后的事情,阻力出乎意料的少了许多,甚至不如当初宣宗废胡皇后立孙皇后。
  废后的阻力,主要有两点。一点,是支持正统,反对擅动中宫大位;另一点,则是看出了皇帝心思,不愿意令福王就此被立为储君。
  然而现在的这两点,在陈国公府的努力下,基本都已经被瓦解了。
  第一点,严晨信斥退那些卫道士的时候,就已经说得很明白,中宫失德。
  如果是在平时,没人多事的话,那大家自然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不过是一些阉宦宫女,大人们可不会在乎。
  但是被挑到明面上来了,还是皇后自己请罪一般的上疏,纵然大家都知道那定然是万历逼迫,也是有一定理据了。
  再加上陈国公也站在万历这一边,无形中加大了天平的砝码,于是除了少数人之外,其余的官员们也都不再做声。
  而第二点,本来应当是造成群臣反对的大头,则是因为之前的那一场风波,而导致没能掀起大的风浪。
  毕竟刚刚许多人才被顾宪成所蛊惑,为他所利用,皇帝甚至才宣布了判决,此时有谁敢站出来以此反对?不怕被扣上顾宪成同党的帽子?可没人敢赌福王会站出来再为他求情。
  甚至许多人还刚刚承了福王的情,此时自然不好说话。
  并且福王也已经不复曾经人人喊打的情况了。至少在民间,有东钱书院那里王学门人领头的部分士子们在支持,这潜移默化地也在影响着朝中的大臣。
  毕竟都是一群无利不起早的人,很多人都是求名而已,那些真的是扞卫礼法的,几乎没有几个。
  以目前士林民间的风向,荣王派被打压得很惨,到处都是鼓吹福王的情况,连带着生下了福王的郑贵妃也“母凭子贵”,留下了一个好印象,相比之下王皇后就差很多了,自己就算力挺皇后,能不能留下好名声,还是真不好说。
  搞不好,反而会被那些宫女宦官的家人唾骂,也说不定。
  毕竟人家胡皇后是贤后,才会引得大臣百姓尽皆同情,争相反对,王皇后,这就……
  本身不干净啊!
  反对废后的两点全部已经被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在几个卫道士被严晨信说退之后,竟然再无人站出来反对!
  见此情形,万历的眼眸之中,划过了满意的神色。
  大事定矣!
  ……
  王氏其实也并不是个无能之辈,从她懂的讨好太后就可以看出,她其实也是一个颇有心计的女人,虽然被万历逼迫着写下了请辞皇后之位的上疏,但是转眼,她就把事情捅到了太后那里。
  但是这一次,万历的态度却是异常的坚决,哪怕是太后的怒斥,都难以令他动摇。
  李太后最后也没有办法,毕竟万历才是皇帝,他前所未有的坚定,也是震撼了李太后,她意识到,自己阻止不了自己的儿子了。
  而且郑贵妃,在严晨昊的提示下,也一改曾经的冷漠,在近些年对李太后多有讨好,此时又正好碰上万历的坚决,李太后思来想去,最后也只能叹息一声,选择了默然。
  废立的最后一道难关结束,废立之事,正式被提上了日程。
  士林之中,也不乏非议的声音,但是之前反对福王最为卖力的一批人,都已经在万历那儿挂了名,要是再犯,他们相信自己绝对会落得和顾宪成几人一样的下场,自是闷头不做声,因此纵然有一些人不满,但也并未能得到响应,翻起什么风浪。
  尤其是皇后王氏的一些作为被不知名的势力爆出并传播之后,和郑贵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出乎意料的是,这位贵妃在宫中对待宫人其实还是蛮可以的。
  这又令人不由地想起了之前的那个辩驳——到底是正统重要,还是贤重要?
  皇后相较于太子,大家的重视程度就差上不少了,尤其是中国还有句古话“娶妻娶德”。
  无德之人,堪坐中宫之位?
  这个时候,之前那场舆论辩驳的效用,就体现出来了。
  以此类推,自然是郑贵妃更有登位的理由。无论是原本的王皇后,还是荣王的生母,那个默默无闻的王恭妃,在这一点上都要差了郑贵妃不少,虽然王恭妃也是仁善之人,奈何没人帮她宣传,根本没人知道啊!
  上下统一了口径,于是废后之事再无阻碍。
  万历二十九年,十一月。
  万历皇帝正式下诏,废除王氏皇后之位,立郑氏为皇后。
  次年二月,已经升为长子的福王顺理成章,被立为储君。
  这一次,名正言顺,无人反驳。
  既是嫡长,又是贤。
  而荣王则在不久之后就藩河南。
  万历年的争国本,正式宣告终结。
  ……
  “发生在万历二十九年的那一场争斗,被称为‘舆论战’的鼻祖,被如今的许多公司企业争相效仿。”
  “但是因为近些年,舆论战之中,频频出现的捕风捉影,甚至完全捏造的事件,也引得大家对于几百年前的那一场争斗产生了怀疑——福王与荣王,真的是宣传中的那样吗?”

  “进而,引发了这样的讨论:要是当初万历没有废掉皇后,最后登基的是荣王,明朝会不会还可以再支撑几十年?”
  “我的回答是,不能。”
  “一个朝代,自有其兴衰的规律,且不说当时近三百年大明,已经是走到了寿元的尽头,单说那荣王在就藩之后的表现,也并不符合明君的表征。”
  “荣王府的长史献美女十名,荣王照单全收,并且下令让他再搜刮美女,导致荣王府人时有强抢民女之事传出,以至于他的封地内百姓人人自危,甚至不惜将自己的女儿脸上涂上煤炭,单就这一项看,荣王就很难称得上是什么贤明之人,他的懦弱,也可见于他的贴身宦官之口。”
  “当时的‘长乐书坊’,也就是我们现在‘长乐集团’的前身,虽然对荣王的缺点有所夸大,但是却并没有捏造。这就是他们高明的地方,将瑕疵放大,却又不脱离现实,反而令人信服。”
  “而这位荣王的长子,更是沉迷于木匠活计,据说后来流寇破城之时,他竟然还在打造他的工艺品,以至于被流寇活生生烧死在他的那一堆制品之中,这样的人,要是登上帝位,更会是一场灾难。”
  “荣王,远不是我们想的什么仁慈之主,或许让他登基,情况,会更糟……”
  ——《千家讲坛》
  (本章完)


  https://www.biqivge.cc/book/38254493/9429225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