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她和史书上的女帝不一样 > 第55章 访探1

第55章 访探1


第55章  访探1

        朱三郎,是一个平平无奇的酒楼帮厨。

        如果真要找到什么特别的地方,那就是他爹是二厨,他爷爷是头厨。换句话说,厨房是他们朱家的天下。

        今天他被安排了一项特别的工作——那就是陪人回他十几年没回去过的老家一趟。

        可以走亲访友,可以祭祖,只要抽出一点时间和老家的亲友打听点事即可。

        朱家全家都有点羡慕嫉妒恨,帮厨之一的他大哥,甚至忍不住问了酒楼管事:

        “程叔,我比我弟弟可稳重多了,而且我在老家长到十三岁才离开,路记得更清楚。”

        “大郎啊,叔知道你稳重,可这次是让你弟弟去打听事儿的,他爱说爱笑,更合适。”

        朱大郎含恨败退,只能回去嘱咐弟弟帮他捎带镇西的豆干、镇东的粉皮、镇北的干菜、镇南的黄酱。

        朱二、朱四皆来尝试,未果。

        程管事依次打发走朱家兄弟几个,心说,不仅仅是因为朱三爱说爱笑,更是因为朱三明显是兄弟几个、甚至包括他爹他爷,当中最机灵的一个。

        机灵人或许学手艺差点事儿,可被派去做这些事儿,嘴严又会来事儿,正合适。

        当然了,朱三郎只是个引子,真要打听他们公主想知道的事,还是得让更专业的探子去挖掘近二十年前的旧事。

        第二天一早,在鞋里藏了几块银锭的朱三郎,就背着包袱,被十几号其貌不扬穿着普通的男人们领着蹭了一个商队的驴车,颠颠地出了城?

        “兄弟几个在哪高就啊?”

        被颠得屁股疼的朱三郎忍不住通过聊天来转移注意力。

        “我在雁北归茶庄做伙计。”

        “我是画涟漪布庄的管事。”

        ……

        朱三郎有点失望,这派来的都是些什么人啊,一点都不像是探查隐秘之事、为公主立功的样子。

        他当然知道自己是替城阳公主做事的。

        他们酒楼的程管事,曾是公主府的下人,因为善经营,就被放籍,专门负责京城数个酒楼的生意。

        甚至他的姓,都是公主殿下赐的,不便姓裴,就随了公主的母族姓了程。

        而他们朱家和程管事的关系可不一般呢……

        “诶,小子,你还没说你是干嘛的呢。”

        布庄的那个管事用肩膀撞了撞朱三郎。

        “啊……”

        朱三郎从思绪中抽离,有些自豪:

        “我啊,我是君再来酒楼的帮厨,我们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手艺,老祖宗还在前朝宫里干过呢?

        我祖父原本是在老家开馆子的。嘿,手艺那叫一个好,县城府城的人家都得请我祖父来做宴席,订单能排到三年后!

        后来我们酒楼的管事特意请我祖父来掌勺,我们全家就跟来了。”

        其他几个人对视几眼,倒是对带着朱三郎这个普通人不那么排斥了。

        他的优势之一是和邱家是同一个县城出来的,这样的人在京中虽然也有,可靠裴芃吃饭的忠心之辈却只能找出朱家一家人。

        而朱三郎的优势之二,就是真的很自来熟了。

        这样的性格,去乡间地头和老头老太太拉呱,只会让人觉得他闲的没事干,而不是另有所求。

        朱三郎家所在的县城,叫尚武县,县下辖的二道洼村,就是邵仓满邵统领的老家了。

        朱三郎离开老家的时候是八岁,对这边已经很不熟悉了,但他倒是还记得自家院子的位置,背着包袱领着“兄弟们”前行,一边走一边说:

        “我家刨去厨房、库房,还有四间大房,三间小房,足够住人了,现在天也不冷,铺层草垫子就能睡。”

        他怕其他人不理解,还特意解释:

        “我们县生人少哦,你们十几号人在客栈住,房间可能不够,而且客栈还没我家好住呢。

        再说了,你们跟着我回来,咱们装成来采购土产的,老街坊邻居还能帮我们宣传宣传,到时候想打听事儿,也就没人怀疑了,对不?”

        “二道洼村,我家在那儿没亲戚,但县里总有人会有,咱慢慢串,肯定能打听到的,你们放心,我最会干这个了。”

        一路念念叨叨,就走到了朱家在的小巷。

        一名身材粗圆的妇人系着围裙,双手抱了一盆水,站在门槛里往外倒,把朱三郎吓了一跳,立刻停了脚步。

        “哎呀呀,小伙子,这可真是,嫂子没看着,没泼到你吧?等等,”

        她睁大眼睛打量了朱三郎常年混迹后厨被蒸汽蒸得圆润粉白的脸,一拍大腿:

        “你是老朱家三小子吧?长这么大了!就你一人回来了?还是你家都回来了?京城好不好?我听人说你们给贵人做事儿呢。”

        朱三郎早不记得此人了,却习惯性地扬起笑脸,圆粉脸一笑更讨喜了:

        “嫂子,是我,您还记得我呢。就我回来了,不过我带了我们酒楼的管事和采买一起来的。”

        妇人偏头往后看,果然看到了十几个壮年男人,看衣服看不出富贵,看脸也平平无奇,可她敏锐地抓住了其中一个词——“采买”。

        她家是开杂货铺的,她当然知道采买是什么意思了。

        她把盆子往门里一放,热情地拉着朱三郎进屋,还时时回头招呼管事和采买们:

        “那你这是替贵人买东西来了?哎呀,有出息,太有出息了。来家里坐,想买点啥和嫂子说,嫂子给你找货源。

        对了,你家好久不住人,估计也得打扫打扫,你要是放心,就把钥匙给你大哥,让他带着孩子去打扫,他干活快。”

        “什么?!买咱们这的土产?还不限品类?”

        朱三郎按商量好的说辞对妇人解释:

        “是啊,嫂子。我们王爷,哦,就是我家酒楼真正的主人,我们王爷想新开一个专做各地美食的酒楼。

        因为我祖父的厨艺,他觉得咱们尚武县人杰地灵,肯定有不少好吃食,就想派人来买。

        我祖父一想,这样的好事,当然是先紧着咱们邻里邻居,还有亲朋们分啊,这不,就让我跟着一起来了。”

        妇人脸都涨红了,感激地说:

        “咱祖父这么多年了还想着老家人,三郎你放心,嫂子一定给你找到做得最好吃的人家。”

        朱三郎试探地问:

        “我祖父说,他隐约记得有个什么二道村我,做得卤干够味儿,还有个垛庄,粉皮做得够薄。嫂子您看……”

        妇人到底是在尚武县生活得更久,而且家里开杂货铺,上下连通,对于各村有价值的货物比较了解,她嗔怪地瞪了朱三郎一眼:

        “你们家到底是离开的久了,连二道洼村都记不住了,但卤干……倒不是他们村做得最好。当年你祖父最爱买他们村的干菜。”

        朱三郎隐隐兴奋,没想到这么顺利,二道洼村还真有他祖父当年常买的食材,那他提出来去当地看看,也顺理成章了。

        “干菜也行,干菜更好!那嫂子您有认识的人么?”

        “嫂子家的铺子里就卖啊。”

        朱三郎为难,看了眼闷不吭声的其他人,低声凑过去说:

        “嫂子,要是我做主,那肯定愿意直接从您这里拿货,但这是我们王爷的生意,管事是要去看看当地的情况,货物的质量如何,能不能长期提供……”

        妇人懂了,她也不失望。

        因为她外祖家就在二道洼村啊,还是村中大姓呢,如果能把这生意拿到手,惠及全村,她舅舅争个村长都可以了。

        她这么一说,别说朱三郎了,裴芃派来的其他“伙计”“管事”等,也深觉幸运。

        村里还有比扎根多年的大姓更了解旧事的么。

        邵家和离一事,连孩子都让出去了,实在是古怪。

        且邵家如今又这么发达。

        他们相信,当地村民肯定对邵家的大事小事记忆犹新,甚至还有很多猜测。

        最近终于要有推荐了编辑说小说名字不太合适,看能不能改一个,大家有好想法吗?


  https://www.biqivge.cc/book/38211870/9520686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