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江山志远:杨志远飙升记 > 第十五章:风雨欲来(1)

第十五章:风雨欲来(1)


省纪委书记张博靠在座椅上,抚着头,颇为头疼。

        让其头疼的起因是一份内参,此内参由省报编辑,每月一期,将记者采写的有一定现实意义,但又不便于在省报刊发的稿件编辑成册,供省级领导阅读,当然除了记者采写的稿件,也有部分群众来信。这期的内参中就刊登了一封外省群众的来信,该群众在来信中说,元旦之时,该群众应朋友之邀到本省的旅游景点杨家坳去旅游,正好赶上村中一位老人去世,前来吊唁的人简直可以用摩肩擦踵,川流不息来形容。尽管该群众见多识广,也为眼前的场面所震撼,这样浩大的丧葬场面为其平生罕见,在震惊之余,该群众加以打听,发现这竟然是一个县委书记的父亲的葬礼。该群于是众义愤填膺,农村婚丧喜庆之事大操大办成风,为农村之陋习,久治不愈,如果是农民肆意而为倒也罢了,可堂堂县委书记,党的领导干部,其父亲去世,悲痛可以理解,但其作为领导干部理应以身作则,格守廉洁自律之规定,自觉抵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行为,应该大力弘扬文明节俭办事的新风正气,以良好的党风带民风,树立党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但其却反其道而行之,大办丧事,大肆张扬,助长农村的歪风陋习不说,其只怕还有借机敛财之嫌。这样的县委书记,胆大妄为至极,其既然可以借机敛财,平日里就不会贪赃枉法了?只怕未必,希望组织部门对这位县委书记严加调查,以正视听,给人民群众一个说法。

        该群众洋洋洒洒,口诛笔伐,抑扬顿挫,写了有上十页之多,内参自然不可能全文照发,只部分节选,而且该群众除了写信,还寄来照片若干张,以资佐证,内参有所考虑,毕竟涉及领导干部,照片自然没有刊发。但此刻该封群众来信的原件和照片都原原本本地摆在张博的桌子上。

        这哪里是一个普通群众的来信,人家文笔犀利,证据详实,知道通过何种渠道反映情况,而且还敢作敢当,留有姓名电话,大有不到目的不罢休之势,张博是老纪检了,一看就知道此人在外省不是纪委干部,就是记者。义愤填膺,很有正义感,肯定非等闲之辈。

        今天一早,张博接到省委秘书长的电话,让他一上班就到书记的办公室去,赵书记有事相告。张博心知赵书记找自己,不会有其他的事情,肯定又是哪位省管干部出事情了,需要省纪委加以调查,核实,由省纪委出具初步调查报告,省委常委会再根据情况,做出对该党员领导干部是否正式予以调查的决定。

        张博接到电话后,也没作多想,让司机把自己直接送到了省委书记赵洪福的办公楼前,张博一进赵洪福的办公室,赵洪福指了指对面的座椅让张博坐下,问:“张博同志,前天出版的本月内参,你看了没有?”

        张博一听赵洪福这般问,就知道肯定有群众将某位领导干部违纪的事情捅到内参上去了,张博据实回到,说:“这几天在协查一个案件,还没来得及看。”

        赵洪福一听,看了张博一眼,有些意味地说:“是没看,还是不想看。”

        张博一时没明白赵洪福这话的意思,他摇头,笑了笑,说:“赵书记,真没来得及看,看来有情况?”

        赵洪福一笑,把桌上的内参和一个信封递了过来。张博随便翻了一下,头一下大了,如果说看内参的来信还模棱两可的话,那么一看照片,张博立马就明白内参所指的这个县委书记是谁了,杨志远?不错!正是这小子。照片上的杨志远,披麻戴孝,一脸憔悴的跪在地上。尽管县委书记这一级的干部能让张博记住的不多,但杨志远他还能不认识。当年林原高架桥坍塌一事,两人一个组长一个副组长,并肩作战,一举将马少强、胡捷之流绳之以法,让本省百姓拍手称快,两人性情相投,还由此结下私谊。赵洪福是新任省委书记,他不了解杨志远情有可原,可他张博还能不了解杨志远,对于下级干部,他张博查任何人都觉得有可能,但他就是不可能去查杨志远,杨志远那么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自己竟然有机会去查他,这只怕是他张博做梦都不会去想的离奇之事。

        杨志远借机敛财?杨志远贪赃枉法?说出来惹人笑话,杨志远要是看重钱财,他岂会舍弃杨家坳的事业?别人怎么想他张博管不着,反正他是不信的,这简直就是一派胡言。赵洪福一看张博瞠目结舌,心里明白张博在此之前还真是没有看过内参。赵洪福说:“张博同志,你是纪委书记,我想听听,你对这事的看法和态度。”

        张博有些疑惑,难道赵书记根本就不知道这个照片上的人是谁?只怕是不可能吧,他迟疑了一下,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赵书记,您知道照片上的人是谁么?”

        赵洪福也不隐瞒,轻轻叩首,说:“知道,有了解。怎么?纪委核查,还得看人的背景不成?”

        张博摇头,说:“赵书记,您别误会。我之所以画蛇添足,多问一句,是因为我对杨志远这人比较了解,说他借机敛财,贪赃枉法,我打死都不相信。”

        赵洪福说:“张博同志,作为省纪委书记,千万不能感情用事,我们党的原则是什么,那就是有错必纠,知错就改。杨志远同志的情况我稍有了解,贪赃枉法是没有可能,但借机敛财呢?你看看照片上的场面,人山人海,简直就是开博览会,这要是收起礼金来,能是一个小数目?退一万不说,借机敛财同样不存在,但大操大办、实行土葬,总该是事实吧,是不是如信中所言助长了农村的歪风陋习?”

        赵洪福如是说,张博还真不好说什么了。他说:“赵书记,我和杨志远同志有些私交,我请求回避。”

        “哦!”赵洪福一听,看了张博一眼,说,“这倒是个情况。那你说说,这事情该怎么处理?”

        张博实话实说:“这种情况,适于内部核查,毕竟无凭无据,就凭一封群众来信,就对一名省管干部进行调查有些不妥,当然了,核查也有多种,一是直接与当事人面谈,一是在外围做些适当的了解。”

        赵洪福想了想,说:“既然只是核查,连调查都不是,那你也没必要回避,这样吧,既然你和杨志远同志认识,那正好,你亲自和他谈谈。当然了,为免听信一面之词,适当的做些外围了解也是很有必要的。既然群众实名举报,内参也发了出来,不管是从对杨志远同志负责的角度来考虑,还是从认真对待群众来信,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来考虑,我认为都有必要核实一下。”

        张博无话可说,只得领命而归。

        张博虽然领命而来,但他把信和照片拿在手里就开始头疼不已。且不说自己和杨志远的关系不错,本省的现任常委中,除了省委书记和新任的秘书长等少数的几位,像朱明华、王文举、付国良、罗亮、张淮,哪一个不是和杨志远私交颇深。赵洪福即便不是一清二楚,但应该多少还是知道一些,可赵书记偏偏要让自己担纲去核查,这算怎么回事。

        张博相信,杨志远贪赃枉法那是不可能的,就他的人品只怕也到不了违法的层面,但看情形,其违纪却是肯定的。违纪这种事情,说大可大,说小也小,党内警告也行,内部批评也可,就看常委们是什么态度了。


  https://www.biqivge.cc/book/36999/2258977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