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明末之巨宼逆袭 > 第五百四十八章苏禄国

第五百四十八章苏禄国


对于十七世纪的大明朝廷来说,琉球群岛就是鸡肋,不,连鸡肋都算不上!

        打个比方,将它直接纳入治下,就好比后世将非洲某一穷二白什么资源都没有的小国并入中国一样,不但占不到一丝便宜,还要为此背上包袱。

        由于出产极少,而且还要给萨摩藩上缴粮食,琉球除了王室和士族之外,禁止平民食用大米,琉球群岛上绝大多数土著居民都是以红薯为主食,而在红薯没有引入以前,琉球人更是饥荒不断,饿死人是常事。

        贫困到这种地步,他们有什么是朝廷要贪图的?

        琉球群岛孤悬海外,来来往往的不是倭人就是夷人,都不是什么良善之辈,要是他们在琉球搞出点事来,朝廷要不要出兵?

        若不出兵,大天朝颜面何存?若是出兵,且不说水师有没有这份战力,就算有,这得要糜耗多少钱粮?

        因此,大明朝廷哪怕是知道了琉球已经被倭寇控制,也没有采取任何措施,而是任由萨摩藩逐渐将琉球吞并。

        但李元利就没有这么多的顾虑,哪怕开始几年在琉球只有投入,大兴军也必须将琉球纳入治下。

        从长远来看,光是琉球群岛周边海域蕴藏的丰富油气资源,就绝对不能将它放弃,从目前来看,琉球也有大兴军急需要的东西,那就是硫磺,它可以用来制取硫酸。

        硫酸是十分重要的工业原料,目前大兴军还没有掌握从硫铁矿中制取硫酸的工艺,所以硫磺就成了生产硫酸必需的原料。

        目前大兴军制取硫酸用的硫磺都是由国内供应,但中国境内的天然硫磺矿不多,而琉球几个火山岛恰恰盛产硫磺,而且品质非常好,这刚好可以弥补国内硫磺产量的不足。

        以大兴军的实力,要拿下琉球是很简单的事情,李元利只做出指示,具体由内阁和兵部去实施就行。

        刘玄初道:“王爷,那琉球之事就这样定了。王爷是否要见见他们的使臣?”

        “肯定要见一见。干脆通知他们,明日下午我在宫中赐宴……让苏禄国的使者也一起来。”

        “王爷的意思,苏禄国王请求内附之事也准了?”

        “嗯……这是好事,为何不准?”李元利道:“只是这南洋苏禄国离此数千里之远,却不知他们为何要请求内附?”

        刘玄初笑道:“王爷!这苏禄国与我国之间相隔虽远,但却是早有渊源,此番请求内附也并非无因。”

        “早在永乐年间,苏禄国三王便曾率眷属及侍从数百人,远渡重洋访问我国,受到前明永乐帝盛情款待。在回程途经山东德州时,三王之中的东王病逝,永乐帝命礼部以藩王之礼葬之,并亲撰碑文、赐谥“恭定”。”

        “东王病逝后,其长子回国继任王位,传袭至今已有十世,而其王妃和另两个儿子就留在德州守墓并定居终老,逝后仍然葬于德州墓园。如今德州安、温二姓,绝大多数都是苏禄国东王后裔。”

        “数十年前,西夷入侵苏禄,从隆庆至崇祯年间,西夷数次大举进攻,欲以苏禄为属国,但却遭到了苏禄人的激烈抵抗而没有得逞。”

        “西夷与苏禄之间交战不断,渤泥国也趁此时机对苏禄用兵,苏禄国因此国力日衰,内忧外患不断,其吕宋岛以及中北部地区都被西夷攻陷,南部也被渤泥国逐渐蚕食,这个时候苏禄国王请求内附,也不过是想找个靠山罢了!”

        这两年来李元利通过安插在海商中的军情司眼线,对南洋的情况也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但刘玄初和苏禄国使者数次会面,旁敲侧击,再加上苏禄国王急于内附找个靠山,苏禄使者可谓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所以刘玄初知道的内情自然要多得多。

        历史上在这个时期,苏禄国就曾经被渤泥国短暂吞并,过了几十年时间才复国,但复国后仍然面临内忧外患,因此在满清乾隆十八年,苏禄国苏丹就曾经向满清朝廷上书,表示“臣愿以疆土人丁户口编入中国图籍,听任指挥”,“倘蒙钧旨喜纳,恭候纶音天降,臣来年编籍晋上,即为中国黎元”。

        事实上在有清一朝,请求加入中国的并不止苏禄一国。

        明末清初,中亚地区主要有五个国家,分别为哈萨克汗国、布哈拉汗国、浩罕汗国、布鲁特汗国、巴达克山,其中面积势力最大的当属哈萨克汗国(大概相当于今天的哈萨克斯坦)。当时的哈萨克汗国分为三部,他们处在准噶尔和俄罗斯之间,也是战乱不断。

        乾隆帝在位期间,彻底平定了准噶尔地区,将新疆地区纳入清朝的版图,从而与哈萨克汗国接壤。乾隆二十二年九月,哈萨克中帐首领阿布赉派遣使者来到承德朝见乾隆皇帝,同时上书表示“臣阿布赉愿率哈萨克全部归化鸿化,永为中国臣仆,伏唯大皇帝睿鉴”。

        接着哈萨克汗国其他两部也先后上书做出表示愿意归顺清朝。但乾隆却以“哈萨克越在万里之外,荒远辽阔”为由,表示中萨之间“不过羁縻服属,如安南、琉球、暹罗诸国,俾通天朝声教而已,非欲郡县其地,张官置吏”。拒绝了哈萨克加入中国的请求。

        另外,缅甸北部地区的八大土司,历史上也曾经主动要求加入中国,但却同样遭到清廷的拒绝。

        十九世纪初,英国殖民者开始入侵缅甸,并通过三次英缅战争,将其纳为殖民地,但此时的缅甸北部依然控制在那些土司手中,土司们迫于英夷压力,纷纷上书表示愿意加入中国,以期获得朝廷的援助,共抗英夷。

        以稔祚为首的八个缅北土司向清朝云贵总督岑毓英上书,表示“我等男女情愿投奔中华,永为子民”。关外的木邦土司钟文源更是亲自来到昆明,求见云贵总督岑毓英,表示“该土司曾属中华,沦陷于缅,缅国无主,决计来投。如蒙中华收恤,自当效力边陲。”

        当时清廷正与英国进行边界谈判,如果答应这些土司的要求,那么势必将在谈判中占据主动。但当时的清政府懦弱无能,慈禧不欲多生事端,于是下诏“断不能仅据该土司禀词轻开边衅。至该土司等若再来请示,即谕以现在中国与英人尚未定议,毋庸渎诉也”。

        闭关自守、目光短浅的满清朝廷,就这样一次又一次地失去扩张领土、增强实力的大好时机,最终沦为西方列强蹂躏的对象!


  https://www.biqivge.cc/book/36479/2590106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