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张阳李玥 > 第698章 冬游的一家人

第698章 冬游的一家人


李靖将炮仗随手一扔,已然没了太大的兴趣,“你做这么小的炮仗是为了防止老夫炸到人吗?”

        张阳点头道:“稳妥起见,安全第一。”

        李靖若有所思点头,随后长叹一口气,“也罢,老夫便等着你将火器拿出来。”

        放炮仗是冬天的乐趣,偶尔在雪地里炸一个小坑也是赏心悦目的。

        在山林里散心了片刻,张阳带着一家人回山上,伸着懒腰道:“回去睡个午觉,最近都没有什么事情要忙的。”

        再看李玥的神情,她表面很轻松,可这轻松的表情下隐藏的担忧与忧虑却能够一眼看到底。

        她还在为了江南的茶树田产忧虑,这件事是她和徐慧在安排。

        就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张阳依旧迈着清闲的步子。

        李玥皱眉颔首道:“夫君给李靖大将军铸造一个火器也不难吧。”

        “做个土雷对我来说很简单。”

        “那为何……”

        张阳咧嘴笑道:“因为你父皇是个小心眼的人,何况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更别说旨意难违!”

        李玥还是一脸的疑惑,随后又道:“是因为那次在曲江池的约定。”

        张阳点头,随即沉下脸,“做皇帝的都是宁可他负天下的人种,他可以猜忌所有人,我也不相信他任何一句话。”

        很少见夫君有这种神情,显然是生气了。

        看来夫君与父皇之间的矛盾一如既往,没有变过。

        以夫君的心性,李靖大将军想要见到火器多半很难。

        “我推算了一下,今天的天气阴又多云,气温很低,如果今天夜里起风了多半要下大雪,雪后我们一家人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风景,又游玩散心。”

        张阳的话语打断了她的思绪,又道:“我看你最近总是有很多愁思。”

        闻言,李玥正了正神色,“骊山有太多需要担忧的事。”

        张阳会心一笑,“是呀,有太多事情要担忧了。”

        看夫君又恢复了明媚轻松的神情,李玥心情也跟着好了起来。

        张阳顺路砍了一些竹子回去,骊山的竹子并不多,只在东南这一片小竹林。

        正是冬季竹子并不好,张阳扛了几节还算是鲜嫩的竹子回家。

        这三头熊猫如今还不亲近人,婶婶给它们又做了一个熊窝倒是可以保暖,不过熊猫本来就是一种很能御寒的动物,将竹子丢给它们,这三头熊猫便自顾自吃着。

        到了夜里,李玥教着女儿数术,她问道:“甲有十卷书,乙有六卷书,甲给乙多少卷之后,两个人的书卷一样多?”

        小清清眨巴着眼,抬眼盘算着……

        良久之后,李玥着急道:“算出来了吗?”

        “甲给乙……”

        面对她娘严厉的神情,小清清委屈地抿着嘴,都要哭出来哪里还能算。

        李玥痛苦地捂着额头,深吸一口气耐心道:“甲有十卷,给了乙一卷,现在乙有多少卷?”

        小清清还在盘算着,好一会儿道:“七卷。”

        闻言,李玥点头道:“如此一来甲再给乙多少卷可以一样多?”

        小清清扒拉着自己的小手,低声道:“三卷?”

        说完话,这小丫头看到母亲瞪着眼又迅速低下头,小声道:“四卷?”

        李玥一拍桌案起身就走回了房间。

        儿子小心安还坐在摇篮中笑着,好像这一幕对他来说很有趣。

        小清清还委屈地坐在桌案边,当母亲的恼怒,女儿委屈,做爹的无奈,儿子还在笑。

        这个家还真是有意思……

        女儿就算是过了今年也才四岁,对媳妇来说对女儿的教导一直都很重要,甚至给请了这么多高人教导。

        只是教导归教导,这孩子小时候还挺聪明的,现在反倒是学得很慢。

        媳妇这个做母亲的心太过急切了。

        张阳拿出几根竹签,坐在了女儿面前,低声道:“你看左边有十根竹签,右边有六根,你先将左边的移动一根,放到右边。”

        小清清闻言照做。

        “现在是左边是多少?”

        “左边还剩下九根。”

        张阳又道:“那就再移动一根!”

        小清清依言照做,猛然惊觉,又道:“爹!一样多了。”

        张阳点头笑着,“那你总共移动了几根竹签?”

        “两根!”

        “去和你娘说。”

        “娘!女儿知道了!”小清清欢快地跑进屋子里,“只要给乙两卷!”

        这种普通的加减法她就会,只不过转一个思路,拐一个弯就想不明白了。

        思维上还是不够敏捷。

        李玥看着女儿乖巧的样子,不好再责罚,低声道:“可以去休息了。”

        “那女儿先去休息了。”小清清乖巧地跑开。

        走出屋门,见夫君还在收拾着一堆图纸,李玥打开屋门面色忧愁,拿着茶杯看着漫天的雪花落下,正如夫君推测的那样,夜里一起风就会下雪。

        不多时,小慧拿着书信快步走来了,她低声讲着现在江南那边的形势。

        李玥皱眉回应着她的话。

        张阳坐在屋内,风声淹没了俩人的谈话,只是多了一眼媳妇与小慧忧愁的模样,继续做着手头上的事情。

        这场大雪下了两天,天地间一片银装,骊山远看像是个被雪包裹住的大雪团。

        清晨时分,杨婶准备了三驾马车,一同冬游的还有一群弟弟妹妹。

        <div  class="contentadv">        家里的几头熊也参与这场冬游,只不过家里的那几头熊猫留在家里让王婶照顾,它们刚刚来骊山不久,需要熟悉环境。

        车驾缓缓驶动,张阳坐在车辕上手中拿着一卷书,看着沿途的风景做着记录。

        记录气候对关中各地的影响也是太府寺的重要工作,比如说哪里的地势雪厚,哪里的地势雪较少,田地里雪有多厚,河床的冻结情况。

        这些都要做好记录,大唐从武德开始建立,那时候的朝中的卷宗都残缺不全,很多卷宗都遗失了。

        太府寺掌耕种,不指望李世民会建立一个气象部门,这些事情只能自己来。

        “夫君在写什么?”李玥侧目看来。

        “写今年下雪的情况,这一场雪很大,覆盖面也挺广的,出来散心之余,正好给我做个参考。”

        只是稍稍一看,看到夫君记录的沿途的地名与雪的厚度就能明白个大概。

        李玥小声道:“其实以前也有几场大雪,只不过那时候人们只是赏雪景没有人记录过这些。”

        沿途官道上,马车不少,这些车驾都是权贵人家出来赏雪的。

        他们久居长安城,就被关在四方闭塞的城中,在这个清闲的冬季能够出现看雪散心是最好不过的。

        张阳低声道:“我以后想在太府寺名下建设一个气象院,专门用来记录中原各地每年每季的气候变化。”

        一边设想着,继续讲道:“比如说旱年的时候长安各个河道的水位下降多少,再者说雨季的时候河道上升多少,顺便再关心一下水质。”

        张阳放下书卷靠着马车的车门,一条腿就这么在车辕边上晃着,“各地的气候与水土都不同,要做的事情太多了,种地要说简单也简单,要说复杂也很复杂,要会看气候变化,也要注意水土。”

        对其他人来说种地或许只是往肥沃的土地中撒种子就可以了。

        对张阳来说没有这么简单,气候的变化会直接影响作物,趁关中水土环境没有这么恶劣,要好好养护才行,再者说现在的河西走廊还是水草丰沛的养马场,后世的恶劣环境还没到来。

        也就皇帝将太府寺丢在一旁不去理会,也不会具体地给太府寺或者司农太大的权力与话语权。

        皇帝只看结果是不好的,历代皇帝都是这样,他们只看当下的粮食丰收,却不知道水土关系,关中的土地经历过秦汉两代这种过度地开垦已经对水土造成了很严重的破坏。

        更不要说大西北的风沙一直都在侵袭关中。

        光是这么想,太府寺卿这个位置很难坐。

        “媳妇啊,这世道只有你夫君我在真正地为国为民了。”

        闻言,李玥笑道:“那你还想用琉璃来做窗户。”

        张阳解释道:“生活所需与为国为民是两回事,生活质量有提升的必要性,就像是我们家的马桶,牙刷和淋浴,再有肥皂这都是需要的。”

        当初任职礼部尚书,帮大唐夺回了河西走廊,整顿了安西四镇,夫君在朝中任职总是很尽心尽责。

        再者说之后去了尚书省,帮助朝中缓解银钱的问题,还让军中有所改变,这些变化都是看在眼里的。

        现在夫君又成了太府寺卿,很多人都说太府寺就是一个清闲门户,有时候朝中的老臣从关键的位置上退下来都会去朝中的五监九寺养老。

        又或是礼部,以前的礼部也是一个清闲地方。

        高句丽放在当年也是众多将士与名仕意难平之所在,现在还不是被礼部收复。

        李玥看着夫君的神情,她的三五缕细长黑发飘在额前,随着风而动,低声道:“很多事情在夫君手里总能迎刃而解,小时候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

        张阳笑道:“你说笑了,我也不是万能的,目前为止我依旧治不好老师的病。”

        小清清骑在熊背上,这么大的一头牲口横行荒野,自然吸引了不少的目光,有沿途的行人指指点点。

        只是这头熊面对这些指点打了一个哈欠,呼出一口热气,脚步缓慢也并不在意。

        从骊山不知不觉走到了渭南,一家人在河滩边用饭,不远处还有一座桥跨在渭水河之上,过了这座桥再走一段距离就是高陵了。

        张阳打算路过高陵,再去龙首原看看,想看看是不是真如阎立本所言,李世民打算在龙首原开辟一个宫殿。

        在原本的历史上,大唐除了长安城的太极宫,还建设了大明宫与兴庆宫。

        耗费的民力也不少,更不要说是大明宫在李世民的晚年开始动工。

        相传在秦国,从长安县樊川秦岭飞出一条黑龙,这条黑龙腾云驾雾一路朝着北面而去,就为了去一趟渭河饮水,而它经过的渭水北面形成了一座山,这座山就被称为了龙首原。

        当然也有传言说,龙首原就是由这条黑龙所化,不论传闻是什么样的,总之渭水北面的那片地方由此得名。

        当然了这种坊间传说是不可考的,谁也没有见过黑龙。

        当年在龙首原附近建设过大秦的阿房宫,大汉的未央宫,到现在李世民想要建设大明宫。

        李世民这个皇帝已经被尊为了天可汗,可他的事业心一直强迫着他,他想要比肩秦汉两代,如此便要修凿汉时的太液池,也想要在龙首原建设宫殿。

        毕竟秦汉两代的那几位帝王,一直都是后世皇帝的偶像。

        李世民终究没有去泰山封禅,或许他这辈子都不会去了,只是对这泰山远远祭拜,如此也能记载史册。

        这也许会成为,这位天可汗一辈子的遗憾。

        既然有了遗憾就要弥补,李世民想要在追随强秦盛汉的道路上,继续奋进。

        做以前皇帝做过的事,拿回中原的失地,开疆拓土,励精图治。

        路边有几个老农看到了成群的孩子,他们痴痴地笑着。

        当公主与皇子不再那么地高高在上,他们与普通人家的孩子没什么区别。

        也就在大家正在用着饭食的时候,一个老人家走了过来。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当今的许国公高士廉。

        高士廉笑道:“公主皇子在这里何其快活,到底是你这位骊山县侯快意快活。”

        张阳起身稍稍行礼,“许国公说笑了,既然在这郊外恰逢,不如一起用饭?”

        高士廉点头,“老夫正有此意。”

        这个须发皆白的老人家竟然还活着,已经有些年没有听说他了。

        当初他帮李世民编修氏族志,识人善用,在贞观初期帮李世民站稳了脚跟。

        与这位老人家说不上熟,见过的次数屈指可数。

        张阳不喜欢他的目光,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人的目光还是这么地锐利。

        对这位老先生也没什么好感,他一句话就让李百药在礼部一待就是数年之久。

        当权者能够轻易摆弄他人的命运,就像是这位许国公摆弄李百药的命运是一样的。


  https://www.biqivge.cc/book/36453782/9508894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