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沛县刘老三
刘邦打伤夏侯婴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两人交恶,或者酒后争执,而是这两个货喝高了之后,夏侯婴非要和刘邦比试剑法。
两人在泗水亭里,一人把着一个酒葫芦,早已喝得上了头, 舌头打卷了,看人都是重影,该吹的牛皮也都飘到天上浮着了。
刘邦苦笑了一下,对夏侯婴说:
“你、你的驭车、车技术确实不错,但要论剑、剑法,就差、差得远了。”
夏侯婴不忿:“你、你胡说, 我的剑、剑法,和我的驾、驾车技术一、一样好,而且都、都比你强。”
刘邦使劲捋了捋舌头:
“论、论剑法, 你真、真的不行。”
“想、想当初,我、我年轻的时候,专、专门去、去外黄。”
说到这,刘邦瞪着通红的眼睛问道:“外、外黄你知道吧,就、就是信、信陵君呆、呆的那地。”
夏侯婴晃荡了一下脑袋,又低下了,嘟囔道:“你、你说就是了。”
刘邦抬起头来:“我、我与信、信陵君的门、门客张耳一起,向信、信陵君的一、一个侍卫高手,专门学、学过剑法。”
夏侯婴鼻子一歪:“那、那又怎样?”
刘邦嘴巴一撇:“你、你不用歪、歪鼻子,你、你的剑法,不、不值得一、一提。”
夏侯婴激道:“提、提不提,只有比、比试了,才、才知道。”
刘邦醉眼朦胧:“比、比试,得、得了吧,你、你根本就不是我、我的对手。”
夏侯婴嗤之以鼻:“你、你怕了吧。”
刘邦举起酒葫芦,喝了一大口:
“我、我会怕、怕你?再、再说, 我们也、也都没带剑,我、我那把赤、赤霄剑……”
说到这儿, 刘邦本能地止住了,“还、还是比喝、喝酒吧。”
夏侯婴睁着朦胧的双眼,看了看四周,指着旁边的几根棍子:“就、就用这,比、比试。”
刘邦摇摇头:“用、用棍子?我说,还、还是算了吧。”
“怎、怎么,你、你还站、站起来了,真、真要比试?”
结果,一来二去,夏侯婴就被刘邦的“剑”误伤了,一连在家里躺了好几天。
县里的官吏,一直抓住这件事儿不放,想必是平日里看刘邦一天牛逼哄哄的,心里不忿,想借机收拾一下他。
刘邦向县里反复申诉,说自己没有打伤夏侯婴,又托萧何上下打点。夏侯婴也证明是自己不小心磕伤的,与刘邦无关。
这事本来就这么过去了。
后来,那个好事的证人出来指证夏侯婴撒谎。
结果,夏侯婴因为与刘邦的义气,被关押了一年多、受鞭笞刑百下。但夏侯婴始终没招认是刘邦误伤,从而使刘邦免于刑罚。
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刘邦的那些铁子们,都是很讲义气的主,原因是,刘邦也很义气。
说起刘邦成为公务员,还得益于秦帝国率先推行的干部招聘制度。
刘邦的祖父曾为贵族,官至魏国的丰公。
但从他父辈开始,已经没落成为农民,靠着家传的土地,春耕夏耘,秋收冬获。
刘邦的两个兄长,也和父亲一样,靠务农为生。
偏偏这个刘老三,即使年龄渐大,仍然整天悠荡,不去地里干活。
当三十六岁的秦始皇坐在咸阳宫内统一天下的时候,刘邦还没工作,整天价到处闲逛。
好在刘邦自小受过教育,识文断字,也会写个文案啥的,正赶上秦帝国为了加强基层治理,在当地张榜,招聘公务员。
就像后世的大学生考公务员的程序一样,刘邦也去应聘。
经过几轮考核,刘邦又托了萧何等人的关系、走了后门,终于,成为秦统治体系下的一名官吏,做了泗水的亭长(秦制十里一亭、十亭一乡)。
就这样,刘邦千辛万苦,成为始皇帝治下,小的不能再小的一级行政职员——亭长,相当于后世的村治保主任,等于间接给秦始皇打工。
刘邦在亭长的位置上,一干就是八年。
在这个泗水亭长的小职位上,任何人都难以有什么作为,何况文笔不如萧何,吏政不如曹参,对仕途也没什么大指望的刘邦。
与其使劲折腾,也不会有什么结果,还不如按照现在的情形躺平,交哥们儿、喝酒、睡女人。
于是,刘邦利用亭长的身份,广交当地权贵和江湖豪杰,混迹于丰沛小邑市井之间,乐得一个逍遥快活。
加上刘邦这个人,大大咧咧,又好义气,时间一长,刘邦和沛县的官吏们混得烂熟,在当地渐渐有了名气。
虽然是个亭长,但收入却十分微薄,刘邦平日里需要自谋职业,维持生计。
但不事稼穑的刘老三,经常被父亲训斥,说不如他的两个兄长,不置家业,整日里游手好闲,无所事事。
但刘邦对太公的劝诫,一概不当回事,依旧每天呼朋唤友,招摇过市,酒肉嗨天。
在刘邦的骨子里,有着说不清哪来的傲骨。他才不会老老实实像自己的兄长那样,下地里干农活呢。
甚至娶了吕雉之后,刘邦宁肯让如花似玉的娇小老婆下地,操持农田,自己都很少伸手帮忙。
一直到了四十来岁,刘邦依旧不务正业,喝霸王酒,乱睡女人,打架斗殴,惹是生非,可说是劣迹斑斑。
这要换做后世,妥妥地黑恶势力,放在任何时候,都是典型的不良中老年。
说他是“村霸”,可能嫌小了点,实际上,就是称霸一方,黑白通吃,无所不为的这么一个人物。
前面的劣迹就不用说了,试想一下,泗水乃至沛县,有谁敢惹刘邦这样的人,即使那时有黑道上的人物,也不得不拜刘邦为大哥?
至于白道上,那就更是刘邦的强项了,以至于沛县县令,一般情况下都奈何他不得。
别看刘邦职位不高,权力不大,但也是属于在当地很吃得开的人物。
亭长主要掌管里社亭里的兵役徭役、接待官吏、押捕刑徒、护送物资、传递文件等工作,也负责判断里人的一些简单的纠纷和诉讼,在他这儿就地解决。
遇有大事,必须向县里汇报。这样,刘邦经常与县里的官吏和领导互相往来,时间一长,就打得火热。
刘邦在沛县上下,还真有几个好哥们儿。
https://www.biqivge.cc/book/35489126/71694472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