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书后,我成了三个反派的娘姚殊林桡 > 第374章 对敌匈奴

第374章 对敌匈奴


林桡同姚殊谈过西北局势之后第二日,朝堂上便有了大的变动。

        边关传来消息,突厥新继位的二皇子血洗了族中异党,紧接着便率领族人开始不断侵扰边关。

        镇守的将士见敌人来势汹汹,只得快马加鞭差人来报朝廷。

        来人甫一报完,大将军姜宁便上前一步,沉声道:“启禀陛下,臣请战西北。”

        皇帝还未说话,紧接着武将行列便又站出来三人,异口同声地跟着姜宁道:“臣也愿请战西北!”

        金銮殿修得本就恢弘高大,如今这几人声音洪亮如斯,殿中空旷之处竟产生了回响,给人凭添一种慷慨激昂。

        便是如此,除了出列的这几人是姜宁从西北带回来的将领之外,朝堂上其余之人,丝毫不为所动。

        皇帝脸上神色喜怒难辨,问道:“将军认为,此时朝廷应当立即迎战?”

        姜宁神色坚毅,恭声道:“去岁突厥大举进犯,半月内攻下我四座城池。臣率西北兵士,用一年的时间将突厥人打到边关之外,若此刻朝廷不尽快准备,等匈奴打出士气,百姓又将流离失所。”

        户部尚书杜仲皱眉,上前一步反对道:“微臣以为,姜宁将军所言不实。匈奴人骁勇善战无人否认,可我大燕将士也不是吃素的,未必边关连月余都守不得?皇上,打仗是要钱的,朝廷哪里能一下子凑出来那么些钱粮?”

        户部一众纷纷附议:“杜大人所言极是。这些年给农户减轻赋税,国库本就钱粮有限。”

        “再者说,一举花费太多,来年受苦的还是百姓。”

        “要是能不打仗,当然是最好的……”

        户部的大臣七嘴八舌讨论了起来,连带着其他文官,也都点头附和。

        朝堂上一时间反战的言论盛行,金銮殿上吵吵嚷嚷,多是批判战事给百姓带来的灾难,武将全都沉默着,尤显出列的姜宁等人背影孤立无援。

        皇帝皱着眉头,一直没有表态。

        文臣之首谢谦也垂手站着,默默不发一言。

        直到文官们越说越慷慨激昂,武将行列终于有人听不下去了,站出来反对道:“打仗是劳民伤财,可你们搞搞清楚,不是咱们大燕要打,是匈奴来犯!怎么仿佛在边关奋勇杀敌的将士们,倒成了朝廷的罪人了?”

        礼部聒噪声最大的几人皱眉,反对道:“匈奴来宣战,我们就必须迎战么?闭门不出他们进得来?再不济,和亲也是好路子……”

        那武将双眼一瞪,怒道:“打都未打,我们就先认输了?”

        “输赢不过是你们将领看重的东西,与黎民百姓相比,简直不值一提!给匈奴封个好听的封号,再拨些绸缎钱粮,便打发了这群异族。历朝历代都是这般做的,为何偏偏我大燕做不得?”

        礼部一应纷纷点头。

        又有人抱怨道:“朝廷刚刚得了几个月安稳日子,又要征战了。要我看,这战事,还都是你们这些好战分子给闹的!”

        这话一出,得罪了金銮殿上所有的武将,便是连文臣行列,也有人皱眉。

        眼看两边争吵的声音越来越大,大殿上闹哄哄的宛若京城菜市场。

        谢谦独独站在一边,仿佛周围的吵闹与他毫无干系。

        看着谢谦平静的模样,上首的帝王也慢慢驱散了烦躁的情绪。

        他抬了抬手,示意达公公开口。

        达公公高声道:“诸位大人!大人们在早朝上议事,也该注意方式,莫要在御前失了仪态!”

        朝臣们有些吵上了头,声音自然控制不住,你来我去地一点点高了起来。

        此时,听到达公公的话,又瞧着上首帝王神色冷肃,这才纷纷收敛了。

        等大殿中吵嚷的声音下去了,帝王才缓缓开口:“怎么?吵完了么?”

        年轻的帝王声音低沉,脸上也像是带着怒意,众人纷纷垂首,不肯在这时做那只出头鸟。

        却见姜宁抱拳,分毫不畏惧帝王冷峻的神色,沉声道:“陛下,臣坚持自己的看法,西北应出战,且要迅速迎战,将匈奴复萌的气焰打回去。”

        杜仲扬声道:“大将军!当日西北军出征,花了国库整整三年的收成,您可说的是,保我边疆三年安稳!如今这才不到一年时间,又要打仗?”

        皇帝皱眉,杜仲虽是世家派系,这句话却说到了点子上。

        如今国库别说充盈了,几乎是将将才足够花用的。

        若非如此,他也不会犹豫不决,早在姜宁出列的第一时间便会支持迎战。

        面对户部的质疑,姜宁声线没有变化,依旧沉稳道:“匈奴是茹毛饮血的草上民族,又经历了一次血洗,在钱粮之上更是无法同我大燕相比。如今匈奴敢在虚弱之际进犯,也是料定我大燕不肯再起战事——若如今用封赏打发了匈奴,把他们好生生养起来,必将后患无穷。”

        兵部尚书虽也是世家子弟,倒向了姜宁,附议道:“启禀陛下,将军所言极是,养虎为患,我大燕不该做这样一笔亏本买卖。如今户部执意反战,礼部又想用外交手段解决边关问题,在臣看来,便是居心不良的表现。”

        杜仲皱眉:“路大人,你说话要有根据……”

        他的话尚未说完,便被上首的皇帝打断:“够了!大殿是你们吵来吵去的地方?”

        见皇帝发怒,众人屏气凝神,都不再言语。

        帝王皱着眉头问:“国库如今钱粮还能支撑西北军多久?”

        见皇帝心中偏向于迎战,杜仲浑身膈应,却还是不得不回道:“禀陛下,还够兵士半年嚼用。”

        说毕,杜仲补充道:“若不打仗,而是以钱粮名号等手段安抚,花费不过是出征的十分之一二,也能让百姓再将养将养……”

        上首的帝王没有言语,殿中一时间陷入了静默。

        皇帝看向从开始便一言不发的谢谦,道:“谢爱卿是如何想的?”

        文人大多反战,想法也与户部尚书杜仲的思路相似,不过是觉得出征的成本太高,划不来罢了。

        谢谦没有同文官站在一处,而是对上首帝王道:“杜大人算出来仅供西北兵士嚼用半年,是留足了朝廷、宫中花用,并扣除一部分朝廷预留下来赈灾的钱粮。臣以为,当由皇上做起,自上而下节省吃用,并在风调雨顺的今明两年加重税收,开源节流,以举国之力支撑边关。”

        他这番话毕,立即有人斥责道:“荒唐!堂堂九五至尊,如何还能短了皇上的吃用?”

        可谢谦一番言论,却让皇帝心中豁然开朗——

        他这才回忆起,儿时他与先太子在上书房听太傅讲课,太傅提出过同今日场景格外相似的问题,谢谦便是这么回答的。

        那时先太子还笑着摇头,说头一条从皇帝做起来开源,便是大大的不敬。

        谢谦执拗地摇头,还说了这么一句话——

        “若我不能事明君,宁可辞官闲赋在家,也不肯出入朝堂。”

        忆及这段往事,皇帝不由得在朝堂上笑出了声:“谢爱卿不愧是谢爱卿!朕以为,从朕这里边开始节省吃用,为万民做一个榜样,并无不合适之处。”

        君臣对视一眼,便都明白了彼此眼底的含义。

        皇帝说完这些还不够,又看了一眼杜仲,嫌弃道:“你做户部尚书的想不出主意来,只会说没钱没钱,这尚书做的,有什么用?”

        其他朝臣见皇帝一门心思站在谢谦一边,除了说些“于理不合”的理由来反驳,也实在拿不出其他话来反对。

        姜宁出征一事,便这么定了下来。

        只是他在犹豫,身在御前侍卫一职的林桡,该何去何从……


  https://www.biqivge.com/book/34937583/8226232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om